第四十三章 酬金

考慮到傷員的狀況,我們並未在喀拉米爾過多停留,三天後,我們這支國際縱隊辭別了當地的牧人起程返回北京。

剛一到市區,我就讓胖子快去把大金牙找來,一起到明叔的府上碰面,把值錢的古董全部收了。當然這事沒讓Shirley楊知道,Shirley楊要帶阿香去醫院複查傷口,我隨便找了個理由就先開溜了。

明叔跑了幾次都沒跑成,只好愁眉苦臉地帶我回了家。北京城曾經號稱“大衚衕三千六,小衚衕賽牛毛”,改革開放之後,隨着城市的改造,四合院逐漸少了起來。明叔的宅子位於阜城門附近,算是一個鬧中取靜的地段,雖然有幾分破敗,但那一磚一瓦都有一種古老頹廢的美感,多少保留着一些“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的氛圍。我越看越覺得這套院子夠講究,不免有點後悔,當初要是讓明叔把這套宅子也當作報酬的一部分,他也不會不答應的,可惜我們只要了宅子的古玩字畫。

沒多大工夫,胖子和大金牙二人,便各自拎着兩個大皮箱,風風火火地趕來匯合。大金牙一見到我,便呲着金光閃閃的門牙說:“哎喲,我的胡爺,您可想死兄弟了。自從你們去了西藏,我的眼皮沒有一天不跳的,盼中央紅軍來陝北似的總算是把你們給盼回來了。現在潘家園的形勢不好,生意都沒法做了,你們不在的這些天,兄弟連找個商量的人都沒有……”

我對大金牙說:“我們這趟險些就折在崑崙山了,想不到咱們的根據地也很困難?不過這些事回頭得空再說,現在咱們就打土豪分田地,明叔已經把這房中的古玩器物,都作爲酬金給了咱們。我和胖子對鑑別古玩年代價值一類的勾當,都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所以這些玩意兒還得由你來給掌掌眼,以便咱們儘快折現。”

大金牙說:“胡爺,胖爺您二位就瞧好吧,儘管放心,倒斗的手藝兄弟是不成,但要論在古詞、古玉、雜項上的眼力,還真就不是咱吹,四九城裡多少行家,我還真就沒見過能跟我相提並論的主兒。”

胖子這時候樂得嘴都快合不上了,一隻胳膊緊緊樓住明叔的脖子:“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明叔我們可就不跟您老客氣了,咱爺門兒誰跟誰啊,您當初朝我開槍,我都沒好意思說什麼,就甭廢話了,麻溜兒地趕緊開門。”

明叔只好把放置古董的那間房門給我們打開,裡面一切如故,幾架古樸的檀木櫃上,林林總總地擺放着許多古玩,讓人不知道該看什麼好。這裡和我們第一次來的時候沒什麼分別,只是好了一隻十三須花瓷貓,那件東西本來就不是什麼值錢的玩意兒,我們也對它不太在乎。大金牙念念不忘、始終惦記着的就是明叔一直隨身帶着的鳳形潤玉,那東西早就落入胖子手中了,此時也都拿出來,以便造冊估算總價值。我們這次去美國做生意的資金,都要着落在其中了。

大金牙顧不上別的,這回總算把玉鳳拿在手中了,自是又有一番由衷的讚歎:“要說把玉碾碎了吃了下去能夠長生不老,那是很不科學的,不過美玉有養顏養生駐容之功效,那是不爭的事實。慈禧太后老佛爺就堅持每天用玉美容,當年隋煬帝朱貴兒插崑山潤毛之玉拔,不用蘭膏,而鬢髻鮮潤,世間女子無人可匹,可她用的還是崑山玉,比這東海海底的玉鳳可就差得多了。古人云:君子無故,玉不去身。胡爺依我看,這件玉鳳還是別出手了,就留着貼身收藏也是件可以傳輩兒的好東西。”

我接過那枚玉鳳看了看,雖然有史可查,這是楊貴妃用過的真品,但就連我都能看出,刻工明顯具有“漢八刀”的風格,說明年代遠比唐代還要久遠,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稀世美玉。不過這畢竟是女子用的,我們留着它又有何用?還不如賣了換成現金,但轉念一想,何不送給Shirley楊,這不是倒鬥倒出來的,她一定會喜歡,於是點頭同意,讓胖子算帳的時候不要把玉鳳算在其中了。

隨後我們又一一查看其餘的古玩,不看則可,一看才知道讓明叔把我們給唬了。古玩這東西,在明清時期,就已經有了很多精仿,正是因爲其具有收而藏之的價值,值得品評把玩鑑別真僞,纔有了大玩家們施展眼力、財力、魄力的空間。鑑別真僞入門容易精通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古玩的魅力也就在於真假難辨之間。明叔這屋裡的東西,有不少看起來像真的,但細加鑑別,用手摸鼻聞,就知道價值不高,大部分都是充樣子的擺設。

胖子一怒之下,就要拿明叔的肋骨當搓衣板,明叔趕緊找我求饒。以前是爲了撐門面,所以弄這麼一屋子的東西擺着,在南洋辛辛苦苦收了半輩子的古玩,大部分都替他兩個寶貝兒子還賭債,他實際上已經接近傾家蕩產了,要不然也不可能拼上老命去崑崙山。不過這些玩意兒裡面,也並非全是假的,個別有幾件還是很值錢的。

我對胖子一擺手,算了,揍他一頓他也吐不出金條來,先把假貨都清出去,看看還能剩下些什麼。當下便和大金牙、胖子一起動手,翻箱倒櫃地將這麼許多器物進行清點。

胖子自以爲眼光獨到,揀起一隻暗紅色的蓮形瓷碗說:“老胡老金你們看看,這絕對是窯變釉。碗外側釉色深紅如血,裡邊全是條紋狀釉花,我在潘家園看專門倒騰瓷器的禿子李拿過一件差不多的,他說這顏色,叫雞血紅或硃砂紅,這內部的條紋叫雨淋牆,看着像下雨順着牆壁往下淌水似的。如果是鈞窯,倒也能值大錢。”

大金牙接過了看了看:“胖爺您的眼界是真高,哪有那麼多鈞窯瓷。俗話說鈞窯瓷一枚,價值萬金,我這些年滿打滿算也沒見過幾件完整的,鈞瓷無對,窯變無雙,等閒哪裡能夠見到。釉色中紅如胭脂者爲最,青若蔥翠、紫若黑色者次之,它的窯變叫作蚯蚓走泥紋,即在釉中呈現一條條逶迤延伸、長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如同蚯蚓遊走與泥土之中,非常獨特。首先這器皿不是碗,這是一件筆洗,這顏色是玫瑰紅,紫鈞的仿品,仿的是濃麗無比的葡萄紫,無論從形制、釉彩、圈足、氣泡、胎質來看,都不是真品,而僅僅是民國晚期的高仿,可能蘇州那邊出來的,能值一千塊就不錯了。”

我對胖子和大金牙說:“假的裡面也有仿得精緻的,雖然不如真的值錢,但好過是件廢品,說不定咱們還能拿着去打洋樁,找老外換點外匯券。”說着將那筆洗打包收了。

這些亂七八糟真真假假的古玩器物中,有一件吸引我的眼球。那是一件瓷杯,胎規整齊,釉色潔白,形狀就像是人民大會堂開會時,首長們用的那種杯子,但做工好象更加考究,質感很好,當然還是它那強烈的時代特徵最爲吸引人:杯把手上爲鐮刀斧頭的造型,蓋子上有紅五星和拳頭符號,標有“爲實現國家工業化”的詞語,杯身正面還有“把總路線和總任務貫徹到一切工作中去”的語錄。

我問明叔:“這杯子應該不是假的,但是不知是哪位首長用剩下的。您是從哪淘換回來的?”

明叔說這當然不是假的了,是前兩年一個大陸朋友送的,據說是絕版,這杯子的價值低不了,是典型的共和國的文物,你們就把它拿去好了,其餘的東西多少留幾件給我。

胖子看後說:“以前我家裡好像有這麼一套,還是我家老爺子開會時發的。那時候我還小,都讓老胡攛掇我從家裡順出去,拿彈弓當靶子打碎了。就這破杯子能值錢?”

大金牙說:“那個年代,甚至現在開會時發給首長們用的杯子都差不多,但這隻肯定是不一樣。諸位瞧瞧這杯子帶的款,是張松濤的提款,還有景德鎮市第一瓷畫工藝合作社。這杯子可不得了,據我所知,這肯定是專門爲中央的廬山會議訂製的,在當時這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調集景德鎮畫瓷名手專門畫瓷。它的數量就不多,松濤款更是難得,有很高的價值,作爲絕版,也許現在價值還不凸顯,但隨着歲月的流逝,這杯子將會越來越值錢。”

我舉着茶杯再三欣賞,這要是自己擺在家裡喝水,豈不是跟首長一個感覺?雖然這不是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古玩,但不僅工藝精美,款式獨特,數量非常稀少,更難得的是它見證過歷史上的風雲變幻,有着一層深厚的特殊含義,符合衡量古玩價值五字“老、少、精、美、好”中的精與少二字,如果能再配成套,那價值有可能還要超過普通的明器。看來明叔這些玩意裡,還是有幾樣好東西的,雖然沒我們預期的收穫那麼大,倒也算有些個意外收穫。

明叔房中陳設的大多數器物,都是從古玩商手中“一槍打”收購過來充門面的。所謂“一槍打”,就是一大批器物同時成交,其中大多數都是民國前後的高仿,雖然不大值大價錢,也不會像尋常西貝貨一般分文不值,而且這些東西里面,還有那麼幾樣貨真價實的好東西。於是三人抖擻精神,將一件件東西分門別類,經大金牙鑑定不值錢的,都堆在房中角落處。

隨着清理行動的深入開展,檀木架子上的東西越來越少,明叔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這時胖子見不起眼的地方有把紫砂壺,烏里烏禿的,顯得土裡土氣,就隨手照着堆放次品的角落中拋了出去。大金牙當時正在用鼻子聞一件銅造小佛像,忽然看到胖子仍出去的紫砂壺,頓時張大了嘴,兩眼直勾勾地盯住紫砂壺從空中掉落的拋物線,連手中的銅佛都不要了,也不知他的身手爲何這時能如此利索,竟然在紫砂壺落地摔碎之前將其接住。大金牙腦門子上都見汗了:“胖爺您可真是祖宗,我剛要是一眼沒瞧到,這把壺就讓您順手碎了。”

胖子說:“大驚小怪的幹什麼,這破壺土得掉渣,連紫砂的光澤度都沒有了,也不知從哪的陰溝裡淘出來的,誰還願意花錢買?”

我也覺得這把壺其貌不揚,造型還可以,但胎質太過烏禿,缺少多少代人摩挲把玩的光潤感,也就是我們俗稱古壺表面上的“包漿”,根本看不出個好來。不過大金牙可很少看走眼,莫非這竟是件值錢的東西?

大金牙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壺體,有用鼻子嗅了兩嗅:“別看這件紫砂壺不起眼,這可是明代的古物,這形叫筋囊,咱們現代能見帶的明代紫砂,表面上都沒有關滑明潤的包漿,因爲百分之九十都是墓裡倒出來的明器。胎體在土中埋得年頭多了,就算原本有些光潤也都讓土浸沒了,再加上那個時期的工藝還沒經過改良,只是將泥料略加澄煉,雜質較多,所以觀感最初就是不比清代的壺好,但這可是一件實打實的明器。”

我和胖子、大金牙三人心滿意足地將紫砂壺包起來,最後總共挑出了二十幾件東西。不知不覺天色已經晚了,一看時間,晚上九點多鐘了,衆人忙着點貨,自然是沒顧得上吃飯。胖子說來的時候,看衚衕口有個飯館,先去吃上一頓再回家。於是我們拎上東西拔腿就走,本來沒打算帶明叔一起去,但明叔似乎捨不得他那幾樣東西,厚着臉皮硬要跟來。

第九章 散魂孔(4)第二十九章 詐死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1)第十六章 怪湯(上)第四十五章 奇遇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3)第二十八章 俄羅斯式包裹第七章 起死回生(2)第四十七章 第十具屍體第十九章 蛻殼龜第十九章 冥須溝(4)第四十六章 剝龍陣第六章 陽山(2)第五十一章 自然博物館第八章 夜探第七章 老吊爺(上)引子第二十五章 掉落第二十四章 錦鱗蚦第十七章 白眼翁(1)第四章 天下第一店(1)第十二章 天王老子(2)第二十四章 神仙果(3)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4)第十八章 血餌紅花第十二章 墳冢(3)第二十四章 龍鱗妖甲第五十六章 空行靜坐第二十四章 黑塔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1)第三章 桫欏食人樹(1)第四十二章 定海神針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5)第四章 小鎮裡的秘密第六十三章 沉默的朋友第一章 車禍前言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1)第八章 江城水寨(2)第三十一章 石碑店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2)第九章 散魂孔(2)第三十三章 水潭第十九章 冥須溝(1)第十章 戚繼光墓(3)第四十七章 忌火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5)第七章 起死回生(3)第二十四章 黑塔第三十五章 血祭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2)第三十一章 羣鯊(下)第三十四章 缸怪第二十章 地覺(1)第七章 海中古玉(上)第一章 秦人金龍(2)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2)第十章 雷公嶺(3)第五十六章 救命第四十二章 三個國王第三十八章 銅殿(上)第四十章 黑琵琶第九章 散魂孔(2)第二十九章 沉船墓場(上)第十一章 三清觀(5)第二十二章 孤燈(下)第十八章 畫壁(3)第十八章 龍骨第十七章 聞香玉第二十九章 詐死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2)第十五章 驚翅第十三章 吊死鬼(1)第四十章 由眼而生 由眼而亡第四十章 有筋無骨(下)第七章 起死回生(2)第二十七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上)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6)第十四章 失蹤(下)第九章 鬼打牆(5)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1)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3)第四章 紅白石道(3)第二十章 楊二皮(3)第六章 青頭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1)第十章 雙面屍(1)第十章 探瓶山第七章 輪轉佛窟第十六章 防以重門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1)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3)第十六章 屍油河(2)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2)第四十六章 金井第十二章 無頭之王第十三章 吊死鬼(5)第十五章 懸陽洞(2)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二十二章 硨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