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六章 感 謝

回府後祁榮直接去了前院,而甄婉怡立即派了映月去瑜親王府送信,自己去東跨院看了看兒子,見珩哥兒醒着便抱回了正房,逗弄了一會兒母子倆就相擁着睡着了。

甄婉怡睡得正香被紅鸚推醒時還迷迷糊糊的,“什麼時辰了?”

紅鸚壓低了聲音怕吵醒了正在酣睡的小世子,“申時正,王妃,瑜親王妃來了。”

甄婉怡一愣,忙掀了被子坐了起來,幫着兒子壓了壓被角才起身穿上紅鸚遞過來的衣裳,“瑜親王妃怎麼來了,可有說什麼?”

“沒說什麼,不過神色不像着急的樣子。”紅鸚一邊說一邊在幫着甄婉怡整理衣裳,綠柳則端了水盆進來侍候洗漱,又快速地幫甄婉怡梳了一個簡單的纂兒,簪了點翠頭飾,然後陪着往前廳走去。

瑜親王妃一見到甄婉怡忙放下茶碗起身相迎,一旁的祁敏也跟着起身,相互見過禮後,瑜親王妃略帶緊張地問道:“今兒得了李媽媽的信,我實在是忍不住想問個究竟,這打擾之處還請妹妹海涵。”

甄婉怡看了祁敏一眼,笑道:“郡主,我花房裡的君子蘭開得正好,不如你去給你母親挑兩盆回府。”

瑜親王妃笑着點頭,回過頭對着女兒道:“還不快謝謝你嬸嬸,昨兒寧王妃便在你嬸嬸這裡要了一盆梅花回去,聽說皇后得了可高興了,你也去花房見識一番,看能否將你嬸嬸的手藝偷學兩分回去。”

祁敏笑着屈膝告辭,在紅袖的引領下去了東苑花房。

瑜親王妃見女兒身影不見之後才道:“至從這和親的事兒傳出,我們母女倆便沒睡個圄圇覺,今兒李媽媽過來時敏娘正好得了信,我不忍心便帶了她一塊過來。王爺真說不會讓敏娘去和親嗎?”

甄婉怡笑着點頭,“我也就探了探王爺的口風,提了一下敏郡主,王爺說那漠北大汗要娶的可是王后應該不會讓敏郡主去和親的。”既然祁榮說要嚇一嚇三公主,那她便添點火好了。

瑜親王妃得了甄婉怡準信兒,心便放回肚子裡去了,“那就好,那就好。妹妹,不瞞你說,我這個女兒什麼性子我是最清楚不過的,從小被我和她父王寵得厲害,看着溫婉其實性子犟得很,我和我家王爺都打算好了以後給敏娘找個忠厚的夫君過安穩日子就知足了。再說我們這樣的人家不需要子輩多有出息,安分纔是首要的。”

聽着瑜親王妃似有所指的話甄婉怡眨眨眼臉色慢慢沉了下來,瑜親王妃這是在提點她呢,世人都看着她們是皇家貴胄威風無限,卻不知道這最是無情帝王家,別人優秀能幹可以一步步往上提撥以示皇恩浩蕩,可你是皇室宗皇,成家之後便是郡王親王,你再能幹點那坐在帝位上的人能安心嗎?你辦好了差事他怎麼獎賞呢?

就說祁榮吧,頭兩年幫着宗帝辦了幾件差事,成績都不錯,所以從工部提到戶部,在京城也慢慢站穩了腳,最後寧王出征時更是在後頭統籌全局,這麼多年來可是說是皇室宗親裡第一次的人能做到這份上了。

特別晉王逼宮事件中出了大力氣,所以最後宗帝獎無可獎賜了道聖旨,世替罔襲,可這世上怎麼可能有世替罔襲?鮮花着錦烈火烹油也不過是瞬間的繁華,詩書禮樂之家能成爲百年世家經歷改朝換代而不墜家名的有,而且還不少。

這瑜親王妃便江南世家魏家的女兒,她的姑母未及笄前名滿江南,引得衆多求親者踏破了門檻,連京城都能聽到她的賢名,當時年少的三皇子親自前往江南向魏家求親,魏家並沒有答應,直到皇帝下旨賜婚,無奈之下才送了女兒進王府,可從此魏家族人在京爲官的統統都辭官回了江南,一時間江南文風昌盛遠遠超過了北方,成了一段佳話。

三皇子登基之後魏家所有人更是從仕途上撤了下來,家族子弟仍然參加科舉卻都在舉人上止步,讓人扼腕。

後來身爲皇子的瑜親王跟着父親去舅家拜壽時又看中了魏家的表妹,求了當時的皇后,皇后終是捨不得孫子傷心,便應了下來,從此魏家更是低調了。但京城裡說到江南魏家沒有哪個不是豎起大拇指的,宗帝起兵時江南幾乎是一乎百應,氣勢如弘也與魏家有着千絲萬縷的連繫。

出自魏家的那位皇后一共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繼承皇位,小兒子便是第一代瑜親王,現瑜親王的父親,康帝逼宮後身爲太子的宗帝逃出京城便直直往江南而去,想向外曾祖家求救,魏家自然是拒絕的,可這麼多年魏家在江南士族中的地位,魏家子弟雖不做官可他們的學生卻遍及朝野,所以魏家本家之人雖不出面,但追隨宗帝的江南士子卻大多數是衝着魏家去的。

也因爲如此康帝上位時留下了瑜親王,宗帝上位時更是沒有爲難一分還對世子重用,也有魏家的這份情誼在裡面。這樣道德傳家的世家能流傳百年曆經改朝換代而不朽,可從沒有哪個王府能傳承五代以上的,世替罔襲這四個字看似份量極重,可哪個王府能做到世替罔襲?

甄婉怡皺着眉頭嘆了一口氣,不得不承認瑜親王妃的話,她們這樣的人家最要緊的便是安分兩字,只有你安分了對上位者沒威脅你才能如那籠子裡的金絲雀沒有自由的生存着,可這樣沒有自由的生活對後輩子孫而言是多麼殘忍呀。

瑜親王妃似乎看穿了甄婉怡的擔慮,低沉的聲音傳來,“有得必有一失,世上的事哪能你一個人把好處兒全佔了呢,便是陛下家也有煩惱,更何況咱們這樣的。我還記得我剛進京時太后姑祖母跟我說過,魏家先是舍了姑娘才保全了家族,後來又舍了仕途來保全姑娘,這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只要根不爛一切都有盼頭。”

甄婉怡眼睛一亮,是呢,這世間萬事終講個因果,只要家規深嚴未嘗不能出第二個魏家。“聽姐姐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是個不愛動腦子的,姐姐若是得空與我常來往纔好。”

瑜親王妃也抿着嘴笑了起來,兩眼彎彎眼角的魚尾紋淡淡的浮現,神情安詳,“妹妹不嫌姐姐嘮叨,姐姐自是求之不得的。”

第五六一章 狩 獵第四六二章 生 產第五七零章 相 問第三九七章 獻 禮第四四四章 告 假第五一三章 選 媳第十章 祖 母第五一四章 又一年第二二八章 着 手第二五四章 廚 藝第八十二章 哭 鬧第三七九章 吃 醋第三五五章 談 話第一百二十八章 馬 驚(兩章合一)第四十章 管 家第四章 談 話第三一一章 告 狀第一七二章 回 府第三七一章 放 心第二一一章 喂 食第五五二章 擠 兌第一五八章 接 人第二七七章 探 望第二七九章 反 映第一百零七章 出 門第五零六章 緣 由第一五六章 拜 年第三五零章 取 名第四九六章 婚 禮第六十九章 打 探第三二七章 送 信第九十六章 京城再聚第四四二章 寬 恕第三十八章 新 婦第二六五章 年 禮第一百二十五章 籌 劃第三六七章 百日宴第二六一章 煩第九十二章 噩 耗第五六六章 借 住第四六四章 會 試第二四七章 情 誼第一八七章 相 處第四二五章 主 動第十四章 傅姑姑第四九一章 見 人第九十四章 震 驚第五七八章 熱 鬧第三四七章 生 子第三五一章 錢 氏第五九三章 退下來第三五九章 母 子(爲三月的月票加更)第四二四章 鍾 情第三八四章 體 貼(爲月票三十加更)第四四二章 寬 恕第一百二十三章 購 物第一百三十七章 及 笄第三二七章 送 信第二三二章 鬧 騰第三一六章 安 慰第三一七章 痛 罵第四零六章 獎 勵第四零四章 勸 說第一百三十五章 成 親第一百一十七章 榮王府第四七零章 交 易第五六六章 借 住第五六一章 狩 獵第一八二章 姐 妹第五零七章 相 勸第一八六章 小 住第一百零六章 醬 菜第二十八章 送 糧第五五二章 擠 兌第三七四章 謝 恩第五七七章 牌 局第五七四章 爭 論第五五三章 回 府第一百三十五章 成 親第三四八章 換 子第五六零章 辦法二第六十七章 揚 名第三二五章 報喜(爲有就是我的和氏壁加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家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籌 劃第二七一章 夜 宴第七十五章 危 機第四六零章 應 承第二九八章 喜 事第五六二章 相 求第一八六章 小 住第一四三章 成 交第二零六章 心 疼第八十四章 管 家第一八一章 厲害人第三二二章 歸 處第一六三 新 衣第四六五章 名 字第四十八章 賈府作客第二十六章 三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