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雲涌(十六)

朱閔帶着康寧上了馬車,這是第一次他陪着康寧做馬車。康寧郡主剛纔人來瘋跑出來,這一會兒看到閔將軍玩心正重。

隔着車窗上的竹簾往車外看,康寧郡主亂出主意:“那有個綢緞莊子,去逛逛吧。”朱閔搖搖頭。

“那下去喝杯酸梅湯,街上還有賣酸梅湯的呢。”康寧郡主人往車窗上面趴。朱閔沒有說話,只是雙手扶着她脅下,把她抱下來。

過了一會兒,康寧郡主又“哇”地一聲:“我又想起來了。。。。。。”外面馬車停下來,跟的車後的人回話道:“咱們到了。”

康寧郡主臉色慼慼然被朱閔從馬車上拎下來,朱閔沒有下來,只是把康寧送到跟她的人手中,再含笑道:“過兩天我帶你玩去。”

“爲什麼要過兩天,明天也成,明天哥哥成過親了,明天。。。。。。”康寧郡主對着馬車裡開始說話,朱閔忍住笑,跟的人也忍住笑。閔將軍伸出手來在康寧面頰上擰一把:“再等幾天,”然後瞪眼睛:“我來找你以前,不許再亂跑。”

對着離開的馬車,康寧郡主這才擡起腳來象是要趕着踢一下,聽到跟的人勸:“這樣不莊重。”康寧郡主小鼻子翹起來:“胖妞兒就這麼幹過,”

身後的人再勸:“郡主說話以後要注重才行,怎麼能站在大街上說小侯爺成親不成親,這樣多不好。”

走進府門的康寧郡主更不放在心上:“我對着別人不會這樣的。”門上的人一看到小郡主就激動萬分:“郡主哪裡去了,長公主和侯爺正好找您呢。”

“我這不是回來了。”康寧郡主去找父母親,她是看着拜過堂纔出來的。廳上長公主和武昌侯在聽着人恭維:“。。。。。。一對佳兒佳婿。。。。。。”正在合不攏嘴的時候,看到康寧過來,長公主更是高興了:“你又去了哪裡?”

“我呀,去和閔將軍說話了,不過我只告訴母親。”在母親懷裡貼着,附耳對長公主說話的康寧郡主這樣說過,高陽公主更是笑的精神爽。聽着女兒骨碌着眼睛再小聲道:“不過我不會說的,閔將軍也說不能說。只有胖倌兒和胖妞兒看到我了。”

忍笑的高陽公主打量一下懷中的**,這個女兒再成過親,可算是一件大事情了結。

月牙兒從樹梢頭窺探紅燭高照的新房中,洞房靜悄悄,唯有燭花“劈啪”聲,這一對青梅竹馬,兩情相悅的新人在洞房中成就好事。一絲雲彩飄過來遮住月光再讓出來,象是月光也迫不及待地灑進洞房中要分一分這喜氣。

“你吃了幾個棗子?”齊文昊在問只是笑的端慧,伸出手去帳外她的吉服裡摸棗核,卻摸出來一包核桃糖出來,齊文昊大樂,舉着那包糖問端慧郡主:“你藏的還有這一手。”

端慧伏在枕上笑的快要喘不過氣來,好不容易笑止這才道:“這是胖倌兒給我的,他特意打聽過,今天是要捱餓的,給我塞了這包糖在手裡,讓我墊一墊。”

姐姐上轎給一包核桃糖,是胖倌兒送別的一番心意。齊文昊對着那包糖喃喃自語:“聽起來象是嫁給我要捱餓一樣。”

再轉過身來問端慧:“你有這糖,還吃撒喜帳的棗子?”端慧郡主格格笑着:“不知道是誰有些力氣,棗子打的我有些疼,又正落在我手邊,我就揣起來等人少了的時候,裝着用絲帕擦嘴吃了兩顆。”

齊文昊丟下那包糖,把端慧重新抱入懷中:“我媳婦兒真聰明,媳婦兒,以後你在我房中,只能做我一個人的針指,岳父要是想要,他得先來同我說一說。”女婿位置坐正,這就開始回想以前:“只我看到,岳父身上你做了多少,胖倌兒你又做了多少,胖倌兒和我最好,這倒也罷了。”

“你不孝敬岳父?”端慧郡主揪一下齊文昊的面頰,聽着他咧嘴笑:“不是不孝敬,是太孝敬了,岳父以後需要什麼,當然是我這個小婿知其心意,恭敬送上纔是。你是個好女兒好妻子,就理當事事退後,讓我翁婿兩人常親近的纔好。”

小侯爺這就開始要說話:“母親那裡父親那裡,當然你這個做媳婦的要多多地面前去。我們家可就你這一個媳婦,真是一株寶貝進門了。”

“你說話算話嗎?”笑眯眯的端慧郡主問正在安排家裡事情的齊文昊,這話裡意思都是明白。齊文昊覺得眼前閃過岳父威嚴的神情,再閃過的就是幾個舅哥。新房中理當歡笑,端慧提起來這個,齊文昊也象以前一樣,兩個人爲這件事情開玩笑時來回答:“賢妻,我有了你,哪裡還敢有二心。”

端慧郡主笑渦顯現,剛說一句:“你倒是不敢,卻不是不想,”欺身過來的齊文昊在她緋紅面頰上親了一下,再調笑道:“我沒有,妹夫當然也不能有,算起來,我還是不吃虧的。”

新房裡一會兒嘻嘻哈哈,一會兒哈哈嘻嘻,讓聽房的人總是能聽到一陣或低微或細碎的笑聲。這兩個老媽媽是服侍長公主的,聽過以後回去告訴高陽公主:“琴瑟和諧。”新房之外要有人聽房,這樣纔好。這是一個古風俗。

滿面春風的高陽公主賞過兩個媽媽,再對着武昌侯道生受:“兒子成家了,侯爺你辛苦了。”武昌侯不領情,他有他的心思:“公主,從明兒開始,我是要把這家交給媳婦,以後公主主外,媳婦主內,我這就可以專心於我的俗務,你們卻不要羨慕我纔是。”

找着一個好機會,高陽公主就要對武昌侯緩和一下夫妻關係,不是不好,只是一旦涉及政事,武昌侯就是一句:“公主當家。”聽起來不鹹又不淡,讓人覺得怪。

此時對他道辛苦,武昌侯更是撇得開。只主外的高陽公主也不鹹也不淡的來一句:“以後你是閒人,只管着花上露珠,風吹樹葉的好。哪裡有事情敢來勞煩你。”

“多謝公主,本侯麼,”武昌侯悠悠然:“這就可以輕閒了。”站起來施施然往房中去的武昌侯負手搖晃着袖子而去。高陽公主的話語在後面隨後而至:“我看你鬧到什麼時候?”

迴轉身來的武昌侯一臉笑意,先是一聲“哈哈“,再道:“高陽,這句話陳了這些年,”高陽公主也忍不住笑起來,這話是當年許親武昌侯,自己鬧着不願意時,齊伯飛趕到宮闈來看自己說的一句話。

“酒是陳的香,這話也是陳的好,”武昌侯對着高陽公主故作端詳:“這人也居然是陳的好,哎呀公主,你越發的好了。”

一本卷宗扔過來擲在地上,武昌侯前面招手,長公主後面跟來。。。。。。

秋風微起菊花更香,妙姐兒領着孩子去太夫人房中相候朱宣父子和雪慧從宮中回來。朱明朱輝和毅將軍、朱閔陪着去了。家裡別的人都在這裡等着。

太夫人有些老眼昏花,不過看兩個就在眼前的曾孫子還是清楚。“賢哥兒是大些,大上半個月就硬實一些。”太夫人在比較兩個曾孫子的不同。

過一會兒再看看防哥兒,太夫人再把自己剛纔的話駁了:“防哥兒這哭起來聲音可是響。”兩個孩子的哭聲此起彼伏,一個尿了要哭,另外一個不哭也被引起來。方氏和申氏過來幫忙抱着,不用顧冰晶和妙姐兒插手。

方氏一臉的羨慕:“幾時我也有曾孫子。”太夫人打趣道:“快了,你也快了,”你離做婆婆也不遠了,讓你也嚐嚐滋味去。時間法則,卻那個點兒上,可以明白這個點兒會明白的一切事情。

“我倒不急着要曾孫子,不過是想着哥兒們差不多大,可以做個伴不是。”申氏的話更是引起來一片笑聲,顧冰晶聽着申氏在笑聲中分辨着:“世子和毅將軍,不就從小兒是個伴,兄弟兩個人不肯分院子,都是一牀睡。”

顧冰晶細細地回想一下從前,果然是如此,毅將軍說話三句話中就不離自己的大哥,提起來看書淘弄硯臺這些事情都和朱睿有關。聽着太夫人在問妙姐兒:“再有曾孫子,你能帶得過來?”

妙姐兒笑容可掬:“那就請母親幫着帶。”

“我幫你帶着,兄弟從來是親厚的。”太夫人這樣一句話讓顧冰晶垂一下頭,別人本無心,聽的人心裡總是要梗一塊兒,這滋味也不好過。

方氏把手中的哥兒放下來,提起來兄弟齊心就有一堆話:“兄弟齊心比什麼都好,就說二爺、三爺,不也是王爺說什麼,他們就應什麼。”

老侯爺覺得方氏進門至今,這才說一句他中聽的話。當下微微頷首點頭:“一家子人要和睦纔是,不和睦的就不是我們家的人。”

老侯爺一說話,這就人人稱是。說過以後,老侯爺就伏身來看兩個曾孫,太夫人尚在笑話:“讓我來教你,你哪裡抱的好。”

伏身的老侯爺這就發出一聲“唔”,再趕快對太夫人道:“你先教我如何把鬍子救出來。”兩個並排睡在一起的哥兒無意識地正在握着自己手在玩,這就把老侯爺的鬍子抓在手上。

“你別動你彆強着拉,會傷到哥兒們的手。”太夫人這樣指揮着,老侯爺圓睜着眼睛在打量“哪一個先動的手,這還了得,”

朱宣帶着世子夫妻和其它人回來,一進門就聽到父親在說:“這還了得,這長大了還了得。。。。。。”房中小亂了一會兒,太夫人說的卻是:“哥兒的手,別傷着他們。”

剛剛卸任的南平王趕快看看自己頷下長鬚,這可是不能揪着玩。等到把老侯爺救下來,他還在高論一下:“這手勁兒,賢哥兒揪的生疼,防哥兒揪的難忍,”再看到兒子進來,和孫子們理論不清楚,兒子是能教訓,老侯爺開始訓朱宣:“這樣淘氣的孫子也只有你才能生的出來,到是你自己過來陪他們這樣玩吧。”

“我也陪不起,”朱宣和父親相視呵呵一笑,都用手護一下自己,這可不能玩。太夫人突然就感慨上來,命衣冠裝的朱睿和雪慧走過來,一隻手拉着一個,這就老淚縱橫。

妙姐兒和朱宣走過來相勸,老侯爺心中是一樣的覺得激動,卻還在笑太夫人:“哎呀夫人,自你進我門中,熬到孫子成人了。”站起來的老侯爺對着太夫人拱一拱手:“辛苦你操勞了。”

太夫人擦一擦淚水,扶着雪慧的手站起來對着老侯爺也還一個禮:“你呀,你以後更是自在了。”

這裡雪上發須的老夫妻在這裡逗樂子,朱宣看一看妙姐兒,妙姐兒也看一看朱宣,這就微微一笑,盡在不言中。

南平王朱睿帶着妻子重新給祖父母和父母行過禮,這就要出去,外面還有一堆道賀的人。雪慧走過來對着顧冰晶含笑相請:“女眷們來的多,弟妹幫我去會一會纔好。”這裡妯娌們也出去了。

方氏看着要掉眼淚,申氏對眼前這一幕也覺得眼眶溼了,忍着來打趣方氏:“二嫂,你想是不得再會客,你這就要哭了。”

妙姐兒扶一扶頭上釵環,膝下過來的是福慧郡主。如今兒女滿堂,一門冠帶,還有人記得當初她的糾結與難過嗎?

熱鬧過後各自分開,方氏和申氏還是要幫着會親戚們,朱宣和妙姐兒是說過不會人。太夫人最高興,大家坐在房中陪着她抹牌,兩個曾孫子睡在這房中,一會兒哭了,一會兒溺了,再就是呼呼大睡。

丟下來牌的太夫人讓人去看:“這一會兒睡的香。”真的睡下來很是安靜,太夫人又覺得要有些聲音纔好。哭了要吃或是溺了,曾祖母好不心疼。

以後餘生該如何,朱宣和妙姐兒陪着打過牌回房中去,命人先把兩個哥兒送回去房去。在一園子涼爽之秋風中帶着妙姐兒去看自己的戰馬。

戰馬看到朱宣,如往常一樣長嘶,朱宣只覺得秋風吹過身側,遍生涼意之感,對身邊妙姐兒道:“這馬陪了我近幾十年,它也老了,該歇着了。”馬使役年齡已過,這馬強壯多使役了幾年,如今嘶聲聽着也不如以前。朱宣對着馬老而想到自己:“表哥以後,真的是要陪你了。”

“兩個孫子分你一個,”妙姐兒很是大方,不願意朱宣多看這老馬徒生悲傷,拉着他從馬棚裡走出來。

朱宣故意長嘆一聲:“我一生征戰,到老了就落得爲你房中使役不成?”妙姐兒對着朱宣一通打量:“你抱孫子正合適。”當年要抱孫訓子,象是一眨眼的功夫這就到了。

身後戰馬不捨嘶了幾聲,朱宣和妙姐兒一起回身對着這馬再看上一看。秋風起人已老,戰馬對着朱宣的背影揚蹄走上幾步,一旁的馬僮也看的有些噓唏,馬向來通人性,不比人差到哪裡。

一叢菊花在鄭太后的窗下搖曳多姿,太后倚窗看花,聽着身後的八皇子在說話,說的是長公主的事情。

“姑母家裡如今是媳婦在掌家,倒也井井有條,姑丈少了許多事情,只是拉着我飲酒,席間對我說,是幾時姑母也這般悠閒就好了。”八皇子是剛纔長公主那裡來。

鄭太后掐指算一算日子:“文昊成親也有一個月了,”然後再對八皇子道:“你姑母是如何說的,那起子官應該如何問罪纔是?”

八皇子是奉太后的命去高陽公主府上,不過回宮之後回話,鄭太后先問的卻是長公主家中事。這一會兒是正經事情了,八皇子把高陽公主的回答轉呈上來:“姑母說,應該殺一儆百。”

鄭太后眯起眼睛來對着窗外一株黃菊只是看着,菊花長的這麼高也是匠人有手藝。“老八,你的意思呢?”八皇子聽到太后這麼問自己,心裡是明白這句話回答的要是好與不好,能不能揣摩到太后的心思,這應該是自己當不當太子的一個契機。

長公主都回答嚴懲,八皇子想過以後,也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姑母之言有理,此事理當爲朝中羣臣之榜樣,食君之祿,理當忠君之事。”

說過以後在鄭太后的面容上看一看,女人大多心狠,心軟的要被人罵白癡腦殘,不知道這些人腦子長的哪裡去了。人之初性本惡,看來就是指這些人。

前朝女皇執政,自己的兒子也傷,八皇子想一想宮中后妃無一不是狠毒的角色,這是環境所逼。沒有環境所逼的也那麼狠毒,看到人幫人,人性本善就要亂罵,這些人只能是有病。

鄭太后面上露出一絲笑容來,只是說了一句:“這事情你相機處理吧。”八皇子這就再接一件事情,這件事情牽涉到人甚多,可以說是一件人人都要來求的差使。

把八皇子打發走,鄭太后才問身邊的宮女:“八皇子妃可有動靜?”明氏成親也有時日,因爲與八皇子聚少,至今沒有身孕。鄭太后裝模作樣也好,她也要問一下。

“倒是還沒有,”宮女回話道:“太醫們去看過幾次,也開過不少藥。”鄭太后也爲明氏嘆氣一下:“這有身子的事情,要是有早就應該有了,要是那不容易的,要過上幾年纔有,那就難的很了。”

想當初有皇長女高陽,生下來的時候還不是皇長女,高陽公主爲父親所鍾愛,是那時候幾年之內太上皇膝下唯一的孩子。

這樣一想,鄭太后想起來齊文昊,身邊宮女俱是親信,鄭太后商之於她:“你看端慧郡主是不是個益男相?”

“一定益男,太后您可以放心,長公主求來的親事,當然是好的。”宮女這樣說讓鄭太后不高興:“你這話不好,要是她孩子生的晚,隔上個幾年,我哪裡還等的到。”晨起對鏡理妝,也是白髮叢生,鄭太后坐下來越想越不高興。

“來人,”鄭太后主意拿定,她得爲女兒想一想,成親以前不許文昊房中納妾,這事情鄭太后也有耳聞,當時就是不悅,管天管地管到女婿房中去。回想自己幾年前要給文昊房中放人,爲武昌侯苦辭,鄭太后哼了一聲,這成了親,我要抱曾孫,這就可以給人了吧。

半個時辰以後,一行宮車出宮門,車內是兩個如花似玉的宮女,前後圍隨着往長公主府上而去。

長公主正坐在廳上和端慧郡主在說話:“西山收來的租子,每年收來都是放一部分出去爲賑濟所用,以前都有成例,”

外面宮車進門,門人先來回報:“宮中有旨,請長公主和郡主接旨。”高陽公主愣了一下,八皇子剛剛走,這來的是什麼旨意。

婆媳兩個人換好衣服和武昌侯一起來到院中,院中亦擺好香案。高陽公主讚許地看一看,這個媳婦在家裡就管家,倒是中用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約。。。。。。”雖然是太后旨意,卻是用皇帝的名義所發,這是鄭太后一向愛用的。宣旨的黃門是鄭太后宮中所出,笑容滿面把這道旨意念完。

長公主這就驚住了,兒子新婚一月有餘,母后這是做的什麼事情看一看端慧郡主雖然也很吃驚,可還是低眉順眼地提醒長公主:“婆婆謝恩纔是。”

黃門含笑把聖旨遞過來,高陽公主這才明白過來,站起身來一瞬間就已經想明白,對着武昌侯道:“侯爺招待公公,我要進宮去。”

武昌侯也是面色難看,覺得岳母是攪局的,她一向不喜歡南平王,覺得他過於狡詐。當年取親高陽給自己,鄭太后就對着齊伯飛是多加撫慰,把南平王說的一文不值。文昊與端慧郡主訂親事,因爲有救治五皇子一事,鄭貴妃事後微詞倒是不多,是她當上了太后以後,話這纔多起來。

“公主請,”武昌侯也想跟着一起進宮去,不過他得留下來陪着這些來人。夫妻兩個人這一會兒是一個心思,家中只有端慧在,強壓着她接旨,她不能不接。只有長公主對着這旨意還要緩一緩:“公公先在此相候,容我進宮去回來再說。”

端慧郡主有條不紊,命人給婆婆拿一件薄錦披風來呈上:“母親披上再去。”長公主撫一下她的手:“等我回來再說。”

長公主這就匆匆入宮去,武昌侯在家中相待着宮中來人。端慧郡主命管事的送上點心茶水,這纔回到房中告訴自己的丫頭:“回家裡去告訴父母親。”這一會兒就是哭都沒有精力去哭,端慧郡主再出來,聽着公公相陪人的動靜,再讓人去尋齊文昊回來。

先回來的是齊文昊,他一聽到就趕快回來。先不去見父親,過來尋端慧。坐在小廳上理家務的端慧郡主聽到齊文昊喊自己:“端慧,”這眼圈兒才哭了,沒有動身子先去忍眼淚。

齊文昊把端慧郡主抱在懷中,柔聲安慰她:“我不要,你放心,我先回來看看你,這就進宮去。”

抽抽鼻子的端慧郡主拉着齊文昊不讓他去:“母親已經去了,你再去,只怕太后會說話。”眼圈兒是眼淚在打轉的端慧郡主看起來楚楚可憐。

“你心裡難過就不必忍着,哭出來或許好些。”齊文昊還在笑着安慰端慧:“太后素來疼我,我去求她一定能成。”這事情是怎麼出來的,齊文昊要發狠了:“要是讓我知道是哪一個出的這個主意,我決不饒他。”

還是忍淚的端慧郡主聽過齊文昊的話心裡才舒服不少,她拭一下淚水,這是能哭的時候嗎?要是太后要見,哭腫了眼睛就要有事情,至少要聽話,或許太后覺得嫉妒,一定要賞下來人才是。

問過父親在招待來人的齊文昊讓人取來自己的衣服,再安慰端慧:“等我好消息。”也匆匆進宮去了。

武昌侯在廳上陪着來宣旨的公公,竭力地要弄明白事情。太后對於文昊房中沒有人,一直是耿耿於懷。此時父子一個心思,是誰進的言,文昊新婚不久,這就賞人下來。京裡這種糊塗奶奶多的是,不喜歡孫媳婦的,或是急着抱孫子的,都會幹這種事情。可是太后這樣做,齊伯飛也認爲,是有人挑唆。

問來問去,今天進宮的是八皇子,太后下這道旨意以前面見太后的就是八皇子。武昌侯皺起眉頭,他相信這話。南平王府的小王爺們遇刺,後來不了了之,朱宣也暗示過,這事情不可再查。

陪着說話的武昌侯一面在想,八皇子這樣做是什麼意思?高陽依然是有實權,他要當太子就經常往這裡來問候。難道是想弄些什麼事情出來?八殿下這一次實在實的是冤枉之極,可是知道的人都要懷疑他。

長公主一去不回,齊文昊也一去不回,武昌侯覺得度日如年,那一道明黃的聖旨擺在香案上,看着心裡就透不氣來。院中走來門上的人,引着一個人進來。武昌侯心一沉,這事情要鬧大了。

來的人是朱壽,朱壽進前來,不出武昌侯意料之外地躬身行禮:“王爺多多致上侯爺,老王妃昨兒病了,今天更重,王爺懇請武昌侯准許,接郡主回家去探視。”妙姐兒不到四十歲,已經升級成老王妃。

朱壽口的王爺指的是朱睿,武昌侯當然是明白這是朱宣乾的事情。眼前端慧不在,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武昌侯一片關心之色,讓人去請端慧郡主,告訴她回家侍疾。再對着朱壽關懷一下親家母:“病情如何,可要緊嗎?”

沒有一會兒,端慧郡主打扮過出來,對着公公看一眼,兩個人都明白妙姐兒未必就病,這也太快了。武昌侯溫和地道:“母親病了,理當回家去探視。”

忍淚忍到現在的端慧郡主對着公公拜謝,這就轉身隨朱壽而去。如果武昌侯要是知道朱宣的打算,他一準兒不會這麼好說話,讓媳婦回家去。

朱宣聽到女兒丫頭回報,他向來是心思想的快,這才一會兒功夫,他已經想的停當。不過出於一個父親的角度,有一些偏激。

坐在馬車上的端慧郡主還在忍淚,一面感激公公婆婆,一面感激父親,再想一想文昊深情,也是在患難之中才能體現出來。

王妃雪慧迎門相候,立於影牆後面陪着她往裡面去,一面告訴端慧:“太夫人年邁,這事情不敢讓她知道。”端慧郡主點頭道:“我明白。”再問出來:“母親如何?”

看到雪慧輕輕一笑,端慧這就明白過來,也是一笑,覺得心裡煩悶又好些,父母親這樣接自己回來,一定是有了主意。

二門以內,候的是顧冰晶,兩個嫂嫂陪着小姑子往房中來,朱宣這一家子人都在這裡。妙姐兒沒有病,不過愁容滿面。看到女兒進來,讓她身邊坐下來,拉着她的手剛問一句:“是怎麼回事?”

一句話未落,端慧郡主眼淚就“啪啪”地往下掉,沉着臉的朱宣緩緩說一句:“不要哭,是我的女兒就不要哭。”然後故作輕鬆一下:“接你回來是看你母親,你再把你母親惹哭了可怎麼辦?”

父親這樣的語調足以安撫端慧郡主,妙姐兒也收起愁容,如果再有人說妙姐兒遇事只會發愁只會落淚,覺得現代女性到古代以後,七情六慾中只能剩下狠和橫掃天下,掌控天下的手段,這樣不着調的評論不必再針對本書而發。這樣評論的人問問自己,你自己剛強到隕石都砸不彎,是不是你不發愁你再不會落淚,沒有七情六慾的會是什麼?

家人無限的溫暖,胖倌兒也老實不少,不再和姐姐鬥嘴,反而問她:“胖倌兒新得的一匹馬,你要不要,要就給你。”

“我去看看,喜歡我就要了。”端慧郡主這就破涕爲笑。不管不顧別人都在面前,伏身在母親懷中,抱着她的身子晃幾晃:“給我做菜去,我陪着母親去。”

一道烏雲在眼前,一家人在這裡竭力歡笑。妙姐兒就下榻來:“我給你做菜去,你來打下手。”母女一起出去。顧冰晶和雪慧送出去自去理家。

朱宣和兒子們坐在一起,開口道:“就按我說的辦,你母親病了,思歸故里,安排起程的事情吧。”

新當上王爺的朱睿覺得父親有些過激,這事情長公主和武昌侯一定力頂,齊文昊也不會同意,父親這樣安排會傷到長公主一家人,不過這消息今天晚上就應該有迴音纔是,朱睿先答應下來,又不是今天晚上我們就離京。

此時宮中,鄭太后正在不耐煩,高陽公主哭哀哀:“請母后收回旨意纔是。”鄭太后反過來和顏悅色地對高陽說話:“你倒不急着抱孫子,我也是爲文昊好,房中多服侍的人更盡心不是,這京裡你看一看,哪一家裡房裡沒有人,孫子成親,給兩個使喚人是我疼他們兩個人。”

遍觀京中數得着的人,就朱宣房中沒有。鄭太后提起來朱宣:“他成親前人可是不少。房中多放兩個人也是爲着你媳婦好,小孩子家都偷腥兒,文昊不往外面去,不是爲她好。”

高陽公主只是不依:“文昊才成親,小兩口兒正蜜裡調油一樣,母后要是爲我好,請收回旨意纔是。”

外面人只回一聲:“小侯爺來了。”齊文昊就闖了進來,高陽公主板起臉來:“你這樣闖進來,象什麼樣子。”

跪倒在太后膝前的齊文昊拉着太后的衣袖:“我不要,我一個人也不要,”鄭太后慈愛地看着齊文昊:“我有好東西,當然是給你和康寧,我最疼的呀,就是你母親。”

等到皇帝趕來的時候,鄭太后已經是勃然大怒在宮室中正在發脾氣,高陽公主跪在地上只是哭,看到弟弟趕來,想想自己這些年辛苦,全爲着弟弟和母親,如今這一件事情是誰在挑唆?

皇帝先扶起來長公主:“皇姐別哭,坐下來再說。”再喝命齊文昊:“你起來吧,一定是你把太后氣成這樣,快來扶你母親。”

武昌侯也進了宮,把那一行人丟在家中,正垂頭立於一旁,聽着鄭太后大罵:“一羣混帳東西,我賞給別人,都是歡天喜地的,只有你們這樣忤逆。”

皇帝對着高陽公主和齊文昊使一個眼色,準備上前去勸。旁邊的武昌侯“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叩頭不止:“請太后賞給小婿吧,公主膝下只有一子一女,小婿子嗣上也是少的,求太后賞給小婿吧。”

皇帝剛忍住笑,高陽公主也跪了下來:“母后賞給武昌侯吧,武昌侯房中侍妾,俱已年長無姿色,還是給了武昌侯吧。”只有齊文昊不方便說給父親,他只跟着跪了下來。

鄭太后是真的憤怒了,氣的渾身顫抖,我賞給誰都要一片感激地來感謝我。向來與女兒是情懷無間,這一會兒覺得遠隔天涯。

“我這作外祖母的給孫子一點子東西,你們都來對我鬧,”鄭太后覺得很是生氣,揮手道:“不行,我賞出去的東西,我看哪個敢轉手於人?”

這情景皇帝就沒有相勸,長公主和武昌侯跪下來只是求太后賞給武昌侯,齊文昊臉上是倔強的神色浮現出來,他是堅決不要。皇帝再看看憤怒的鄭太后,老太后爲着孩子,也賞給皇帝過人,皇帝當然是滿面欣喜的留着,在外孫面前碰這樣一個釘子,而且還算是不小。

口口聲聲說着:“賞給小婿吧,公主子息尚少,”的武昌侯讓皇帝只是忍笑,他走過來扶着渾身顫抖的鄭太后,對着姐姐一家說一句:“太后平日裡辛苦,公主和武昌侯起來說話吧,一家人有什麼話是不好說的。”

再看齊文昊,這是個晚輩,皇帝對着他就板起臉來:“快扶你父母親起來。”宮室之中,覺得最爲傷心的是鄭太后,愛女愛婿這樣的不領情讓她突然就想遷怒於人,這就擡起臉來是怒容:“是不是怕你的好親家要說話,你們都進宮來了,端慧郡主呢,讓她接旨。”

武昌侯再次跪下來,他回話道:“南平王府老王妃病了,端慧郡主回去侍疾了。”病了?鄭太后神色冷起來,這病的還真是時候。

鄭太后淡淡地道:“讓人去看她,說我問她的病。”長公主阻止了,對兒子道:“讓文昊爲太后去看看吧,再給我們問候一聲兒。”齊文昊走出宮來,猶聽到身後有說話聲,是鄭太后的聲音:“你們今天是要在我這兒賴上了,賴到我收回去才消停是不是?”

心裡憂愁的齊文昊又心憂岳母的病,他也覺得不大可能,不過再出來安慰端慧也是必要的。打馬往岳父家裡去,在門上下了馬,齊文昊匆匆往裡面來。

熟門而且熟路,齊文昊只想着這事情可怎麼辦,還來不及想岳父和舅兄們見到自己臉色會是如何。耳邊一道勁風閃過,再聽到“嘭”地一聲,一個皮球踢過來,重重地砸在身旁一株樹上。

那株樹粗如碗口,也被這皮球砸的搖晃幾下,落下一些樹葉來。一個小廝跑過來撿起皮球送回去,十幾步外站的是胖倌兒,他用手臂挾着剛送過來皮球,叉着腰氣勢洶洶地看着齊文昊。

這纔想起來舅兄們會是什麼表情的齊文昊對着胖倌兒走過來,勉強笑道:“胖倌兒,文昊哥哥來接你姐姐。”

“你站住,”胖倌兒舉起來皮球還要砸他,一面怒氣衝衝的道:“胖倌兒現在,不和你好了。”然後對着齊文昊亮一亮胖拳頭:“不許你進門,你要看我姐姐,先過我這一關。”

齊文昊覺得心中酸楚,胖倌兒都這樣,岳父和舅兄們一定是更不客氣,可是再不客氣,齊文昊也要見端慧。

“胖倌兒,你讓開,我是你姐夫,我接你姐姐是應該的。”齊文昊看着胖倌兒身邊的小廝:“你們要是懂事的,把小王爺拉回去。不然我回過岳母,一定責罰你們。”

小廝們卻是拉不動胖倌兒,只能對着胖倌兒好勸,齊文昊已經明白,不是岳父和舅兄讓胖倌兒在這裡攔自己,這是胖倌兒的私意。胖倌兒一定認爲是自己欺負了端慧,齊文昊這樣想着,心裡是格外的難受。

二門上胖倌兒把姐夫堵在門外不讓他進來,小廝們要不攔着,胖倌兒要過來打齊文昊。心裡難過的齊文昊無心與胖倌兒計較,看着他和他自己的小廝們在爭鬧,心灰意冷的小侯爺在這秋風裡,覺得有如寒冬。

“胖倌兒,住手”毅將軍趕過來,雖然是冷麪冷眼,卻喝止了胖倌兒,對齊文昊道:“隨我來。”跟在後面走的齊文昊跟在後面只是嘆氣,毅將軍和胖倌兒頭也沒有回,帶着齊文昊進到房中來,朱宣和兒子們都在這裡。

這裡卻沒有端慧在。朱宣看着女婿在面前行禮,再問岳母的病。這才淡淡道:“前幾天夜裡貪涼,我只說歇兩天就好了,不想這就病重起來,又說心口只是疼。你一會兒進去看看去。”

“岳父,”齊文昊垂頭喪氣,想對着岳父解釋一下,這一個房裡的人都是冷着臉,象是這事情自己是罪魁禍首一樣,齊文昊還沒有來得及說。聽到岳父又開口了,

“你來的正好,我正有話和你說,你岳母思家,越往後京裡越寒冷,她其實是一直住不慣。我們是訂好行程要走,這一病是耽擱幾天可是還是要回去,我想讓端慧侍疾回去,正要讓你大哥去府上對公主和武昌侯說一聲,你就來了,”這就是朱宣的主意了。

他一聽這個消息,氣的就差沒跳起來,新婚燕爾的夫妻房中賞人,太后還真做的出來。南平王什麼話也不想聽,女兒是我的,嫁出去也是我的,給我們委屈受,那就去沒有委屈的地方。人也嫁了,親也成了,南平王本來就打算離京回去,這就行程不變,只是要把端慧也帶走。

“等你岳母好些,再讓端慧回來,”朱宣對着女婿這樣說,齊文昊看着岳父只是淚下,心裡明白端慧這一離京,再回來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房中丫頭走出來:“老王妃請姑父進去。”朱宣嗯一聲:“你去看看吧。”齊文昊走進去,過了一會兒,房中傳來他的大哭聲:“這事情,與我無關,與父母親也一定是無關。”

妙姐兒睡在牀上,她不心口疼,也沒有病,不過爲憂愁面色是蒼白。朱宣這個主意如果親家是別人,也還行,可是面對的是太后。

兒子們都有種聽老子的,只有做母親的想一想要爲他們擔憂,再爲女兒擔憂。這就愁上加愁。等到齊文昊進來以後,跪下來就大哭,妙姐兒這就心口疼了,心都疼的不行。柔聲安慰文昊:“我知道,我相信你,”

齊文昊只是大哭不止,把心裡積壓的痠痛都藉着淚水哭了出來。牀旁是侍疾的端慧郡主,默默遞過來自己的絲帕。小侯爺聽着岳母柔聲道:“你和端慧說會兒話吧。”

“端慧,”齊文昊拉起端慧的手:“不要走,你走了拋下我一個人,我怎麼辦?”家裡說話算數的是朱宣,端慧郡主是他最疼愛的長女。端慧郡主已經被父親好好開導過,這就低下頭也緊緊握着齊文昊的手,心裡是十分的不捨,可是想想父親說的對。端慧郡主低聲輕泣道:“父親要我跟他回去。”

“不要回去,端慧,”齊文昊對着端慧懇求地說道:“有我父母親在,有我在呢,不會委屈你。”妙姐兒睡在帳中看着這一切,心裡疼而且酸楚,兒子媳婦不和她都能幫的就幫,何況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這一塊肉。

丫頭重新進來:“王爺請姑父出來說話。”齊文昊擦拭過眼淚,對着端慧再柔聲安慰一句:“你別走,我就來看你。”

端慧郡主看着齊文昊出去,轉身撲到母親懷中開始痛哭:“母親。”妙姐兒抱着端慧郡主,爲她擦眼淚,再陪着她淚下。

過了一會兒,朱宣重新進來,在牀前坐下來。他是一笑來解妻女哭聲,先拉開女兒:“端慧,別再招你母親了。”再來女兒淚眼已經紅腫,朱宣溫和地告訴妻子和女兒:“咱們回去,還是一家人在一起,父母親都疼端慧,還象以前那樣。”

端慧郡主點點頭:“我知道。”父親說的話深深印入端慧郡主的心中,她覺得父親說的是對的。朱宣對着女兒單獨說這件事情:“這是太后不待見你,她要是不待見你,你留在京裡,父親不放心。自你成親以後,覺得家裡象是少了好些人,既然如此,你就跟着父母親回去,還是家中的小郡主。文昊他有太后疼着,自然是有人服侍,你不必掛心。”

朱宣可以說是氣急敗壞,他也明白聖旨是不可以違抗,這個主意對於朱宣來說,是不讓端慧受委屈的一個方法。至於女兒和女婿分開怎麼辦,朱宣就全然不管,而且要怪罪公主和武昌侯,我把我的寶貝女兒嫁到你家,就出這樣的事情,這一位老王爺對着親家是一心的憤怒,既然如此,那就不過了。

苦的只是端慧和齊文昊,端慧郡主還覺得父母親疼愛,而齊文昊面臨鴛鴦兩離分,他又恨誰,恨舉起這一根大棒的太后,太后並沒有讓端慧與他分離。換一家岳父也少有這樣的事情,不一樣的親家對上來,這就有不一樣的結果。

先回到自己的家中,齊文昊問過父母親都回來了。高陽公主和武昌侯是太后攆出來的,這種待遇也是自小兒第一遭有。

聽齊文昊說過話以後,長公主和武昌侯一起憤怒:“他這是什麼意思”豈有此理

第512章 ,紛亂(十二)第418章 ,東窗(二)第282章 ,公主(三)第343章 ,開演(七)第140章 ,主意第555章 ,治家(十七)第390章 ,撥亂(十八)第381章 ,撥亂(九)第51章 ,引路第503章 ,紛亂(三)第592章 ,回來(二)第558章 ,治家(二十)第209章 ,收拾第12章 ,驚嚇第18章 ,遊玩(上)第329章 ,亂雲(三)第463章 ,朝花(五)第405章 ,糾結(十五)第669章 ,番外(一)第581章 ,溫情(十六)第312章 ,配合(二)第595章 ,回來(五)第26章 ,雷霆第266章 ,問話第625章 ,舔犢(十五)第625章 ,舔犢(十五)第369章 ,反正(十一)第295章 ,談論(二)第447章 ,爲難(一)第127章 ,宴遊(一)第60章 ,平息第196章 ,到家(二)第397章 ,糾結(七)第132章 ,對策(一)第500章 ,憂喜(二十)第126章 ,客人(三)第671章 ,番外(三)第550章 ,治家(十二)第666章 ,今生(五)第386章 ,撥亂(十四)第184章 ,住店(四)第490章 ,憂喜(十)第253章 ,臉紅(二)第360章 ,反正(二)第422章 ,東窗(六)第66章 ,進京第400章 ,糾結(十)第580章 ,溫情(十五)第142章 ,爭取(一)第308章 ,解決(二)第637章 ,舔犢(二十七)第342章 ,開演(六)第567章 ,溫情(二)第494章 ,憂喜(十四)第427章 ,貴妃第242章 ,寄居(二)第385章 ,撥亂(十三)第491章 ,憂喜(十一)第536章 ,紛亂(三十六)第598章 ,回來(八)第166章 ,紫瓊(一)第87章 ,意外第513章 ,紛亂(十三)第266章 ,問話第196章 ,到家(二)第549章 ,治家(十一)第595章 ,回來(五)第215章 ,蔣家第474章 ,夕拾(六)第224章 ,認親(四)第204章 ,討好(二)第12章 ,驚嚇第416章 ,遊玩(七)第375章 ,撥亂(三)第338章 ,開演(二)第399章 ,糾結(九)第15章 ,念柔第127章 ,宴遊(一)第361章 ,反正(三)第559章 ,戰場(一)第183章 ,住店(三)第288章 ,郡主(四)第554章 ,治家(十六)第251章 ,憤怒第500章 ,憂喜(二十)第625章 ,舔犢(十五)第607章 ,回來(十七)第295章 ,談論(二)第248章 ,寄居(八)第491章 ,憂喜(十一)第408章 ,糾結(十八)第144章 ,來往第438章 ,重圓(二)第311章 ,配合(一)第二兩二十三章 認親三第41章 ,悶悶第249章 ,寄居(九)第411章 ,遊玩(二)第262章 ,獨斷(二)第517章 ,紛亂(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