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紛亂(七)

世子院子的房裡,毅將軍手裡捧了書,正在搖頭晃腦的念着。門簾打開了,跟了毅將軍的小廝進了來, 比毅將軍要大上個幾歲,也是一個半大毛孩子,一進了門就笑道:“王爺帶來世子爺已經出府了。”

坐在書案前的毅將軍又扁了扁小嘴,又偏心眼兒了,去軍中應該帶了我這將軍去,偏又帶了大哥去。只要有大哥一起出了門,跟在父親馬前馬後的永遠都是大哥。

這樣想了,突然發現母親這一會應該是一個人在房裡,毅將軍丟了書,站了起來笑道:“我去看母親去。”

在路上先遇到了母親房裡的丫頭,看了她手裡拿着一些新鮮的水果,水芹,青菜之類的,毅將軍笑嘻嘻地問了:“這是母親自己要做的菜嗎?”丫頭們笑了道,回了毅將軍的話道:“王妃在會客呢,今兒王爺不在,世子爺也不在,應該是不做的。”

搖搖晃晃進了母親院子的毅將軍,先是去看了那鞦韆架,用手擺了一下,用碎布帛包紮了的千秋架“咯吱”響了一聲。

窗下坐着的妙姐兒已經看到了,笑着對了坐在對面的陶秀珠笑道:“毅將軍來了。”對面坐着的是穿了一件美人臉顏色衣衫的陶秀珠,也往窗外看了笑道:“幾天不見,毅將軍像是又長高了。”

兩個人往窗外看了毅將軍笑嘻嘻的一張小臉兒,擺了手腳上了臺階,一進了來就喊了一聲:“母親。”然後就往錦榻上看了,看到姚大人卻是認識的,過了來行了個禮。

陶秀珠笑道:“我天天說,你給我們家當兒子去吧。我天天疼你呢。”看了妙姐兒抱了毅將軍在懷裡,才笑着接了一句:“你們家現在不是有兒子了。”姚大人的小妾生了一個兒子。

“唉,別提了。”陶秀珠半真半假的抱怨了,對妙姐兒道:“我媽說了,養在我房裡,害得我這幾時都沒有出來見過你們。”然後卻是一半悵然的嘆了口氣,手指拈了一塊糖核桃放到了嘴裡。

逗得妙姐兒笑得一聲,也拿了一塊點心遞給了毅將軍,笑話了陶秀珠道:“你這個人,還有嘆氣的時候,真是不多見。”妾生了一個兒子,生下來就抱到房子裡去了,還嘆什麼氣,還不是一十足的古人,雖然是嬌縱了些。

被妙姐兒這樣一笑,笑容重新回到了陶秀珠的臉上,她呷了一口茶,看了手中拿的是一個薄胎白玉茶碗,看了一會兒,才笑道:“南平王府就用這個來喝茶。”沈玉妙也笑了道:“是你來,纔拿了來用的。”

這個白玉薄胎茶碗還是表哥自己拿進來,拿進來的時候還取笑了:“今兒有人送了這個來,我一看了這倒像是妙姐兒,這麼薄的碗壁,像妙姐兒的膚色一樣。”第一次聽說有人那這個茶碗的薄來比劃了膚色。

用自己手裡的一個薄胎茶碗給毅將軍倒了茶,妙姐兒自己嚐了溫熱,親手端了看了毅將軍喝了茶。聽到陶秀珠這纔是真的悵然了:“自從有了這個兒子,我覺得師兄像是變了一樣。”說不出來哪裡變了,反正陶秀珠心裡不舒服。

看了年紀小小的毅將軍,陶秀珠就沒避諱了他,反而笑問了道:“有時候覺得王爺對你兇巴巴的,什麼都管。可是看了你有四個孩子,應該對你還是很好吧。”

毅將軍不大能坐得住的樣子,這一會兒又下了榻跑去一旁房子玩了。妙姐兒不得已對了陶秀珠笑道:“怎麼說呢,如果不管着的吧,像是覺得他心裡沒有你;如果管多了,又覺得樣樣都管。你也知道我成親前就是表哥管習慣了的。他現在還是這個樣子,所以也習慣。”

表哥樣樣管,至少韓國夫人來了幾次看到了,先是嚇了一跳,然後又羨慕嫉妒了。但是他一說到自己身上,堅決不願意被人管的那一種。

看了陶秀珠垂了頭,沈玉妙擡了手把玉壺裡的香茶又給她倒了一碗,茶香嫋嫋中,陶秀珠輕輕又嘆了口氣道:“長大真沒意思。有了這個兒子,有時候我師兄就不怎麼跟在我身後了,不像以前,做點兒什麼事情,他就跟在後面跟了半天。”

沈玉妙又忍不住取笑了道:“原來你以前那麼淘氣,是不想讓姚大人跟着你啊。”陶秀珠不好意思笑了道:“當然有時候也不是有意的。不過有了這個兒子以後,有時候感覺我的事情他都不怎麼上心了。”

這一會兒毅將軍不在,陶秀珠微紅了臉,壓低了聲音問了一句道:“妙姐兒,你都生了四個孩子了,有沒有。。。。。。有沒有。。。。。。。”沈玉妙先是沒有弄明白,然後才恍然大悟,也紅了臉,趕快探了身子看了一下毅將軍,正在那裡房裡,像是擺弄了表哥的東西。

趁了毅將軍沒有過來,沈玉妙也趕快壓低了聲音說了一句道:“多騎馬會結實一點兒。”

說完了,兩個人都紅了臉,一起握了嘴笑個不停。

笑聲把毅將軍引過來了,也是笑嘻嘻的小臉,看了母親這一會兒像是高興,對了母親道:“今天自己煮菜吧,就我一個人吃,母親也可以少辛苦。”看了父親與大哥不在,毅將軍跑來撿便宜了,就我一個人,母親就弄給我一個人吃。

弟弟妹妹一個跟了老侯爺,天天出門帶了逛,一個跟了太夫人,年紀小小的陪了打牌,太夫人也陪了端慧做針指什麼的,帶了她玩。各自都有玩的。毅將軍這一會兒就拾到了母親空閒的時候了。

把陶秀珠逗得笑個不停,看了妙姐兒安撫了毅將軍道:“去看看今天是什麼菜,有沒有你愛吃的,如果沒有,喊了朱祿出去買菜去。”表哥帶了睿兒出去補償去了,妙姐兒決定今天好好補償一下毅將軍。

然後又說了一句:“慢點兒走呢,不着急的。”毅將軍笑嘻嘻道:“知道了。”然後就出去小廚房裡看菜去了。

陶秀珠這才說了一句笑道:“你這幾個兒子,真是各有各的好處呢。”然後接了剛纔的話,壓低了聲音問了道:“你怎麼知道駙馬可以結實的,難道你試了?”眼眸緊盯了妙姐兒白玉一樣的臉龐,再從她聳起的胸部,一直看到她的細腰,然後眼睛到了裙子上。

弄得沈玉妙嗔怪了,道:“看你那 眼光,活像一個浪蕩子。”然後忍不住一笑,在這眼光下承認了道:“我都生了四個了,肯定比你還要。。。。。。那個,”臉一紅道:“我是自己試的,只是我都是騎快馬的,表哥跟着的。”說到了這裡,臉上更是一紅,把語聲停了,然後笑道:“姚大人會放心你騎快馬嗎?”

這一會兒又口直心快的陶秀珠笑着說了一句道:“你騎的時候我跟了去。”

然後兩個人臉都是一紅,還有王爺在一旁。陶秀珠自己窘了自己這一會兒,恢復了原來的爽快,取笑了道:“爲什麼王爺要跟着,難道他不滿意?”

“你這個丫頭。。。。。。”沈玉妙與陶秀珠兩個人一起笑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停了笑,毅將軍從外面走了進來,走到了妙姐兒膝前對母親笑道:“有鴨子呢,還有冬菇,還有鮮黃瓜,給我做個湯吧。”

沈玉妙用手在毅將軍鼻子上擰了一下,疼愛的道:“好,一會兒晚上給你做去。你看書完了沒有,快去看書去。”看了毅將軍出去了,纔對了陶秀珠無奈了道:“我這麼着,還說偏心眼兒了。這父母也難當的很。”

南平王府這些“爭完”的事情,陶秀珠是明白的很,但是羨慕了道:“我想再生幾個了,小孩子們爭完真是討人喜歡。”

“唉,生那麼多,也會把姚大人攆得無處睡的。”沈玉妙嘆完了氣,又笑道。陶秀珠一聽更覺得解氣,笑道:“就衝了他無處睡,我也要多生幾個呢,誰讓他最近都不怎麼理我了。只是看了那兒子。”

手裡的茶碗裡茶喝完了,茶香依舊了,陶秀珠聞了聞茶香笑道:“只是我們家不像你們這麼寵孩子的,我女兒這麼大了,也是跟了奶媽睡,我小時候也是跟了奶媽睡。”只有妙姐兒才把兒子都放在牀上,攆了王爺沒處睡去。陶秀珠一聽說的時候就笑道肚子疼。

“這茶真香,只是可惜了今天沒有高陽。”陶秀珠閒閒的道:“皇上病好的差不多了,說了過幾天沒有宮宴,命婦們都去。”高陽公主最近就一直呆在宮裡侍疾。

兩個人有一搭兒沒有一搭兒地說着話,陶秀珠很是坐了一會兒,心裡並不想回家看了那個不是自己的兒子。

送了陶秀珠走,沈王妃就去了小廚房,爲兒子洗手作羹湯去了。心滿意足的毅將軍單獨陪了母親吃了一頓飯。

睡到了牀上猶自抱了母親的頭頸,笑着說了一句道:“明兒父親和哥哥不回來的,我還來陪了母親。”沈玉妙都不知道該心疼哪一個纔好了,一會兒心疼長子留在了京裡,一會兒心疼次子總是覺得自己和 表哥偏心了。

而且年紀小小的毅將軍也想到了回去的事情了,扳了母親的頭頸正在要東西:“等我回去了,要一個像哥哥那樣的硯臺,哥哥身上的衣服我也要一件,是母親自己手繡的。”一一得到了承諾,毅將軍才閉了眼睛放了手去睡覺了。

第二天並沒有如毅將軍所願,一大早母親兩個人正坐在錦榻上吃早飯,朱祿進了來回了話道:“世子爺下午進家,王爺進宮去,要到晚上纔回來。”

坐在妙姐兒笑嘻嘻的,正在單獨享受了與母親一起用早飯的毅將軍聽了大哥回來,固然高興了,再多說了一句道:“下一次我來陪了母親。”

沈玉妙抿了嘴笑,看了毅將軍吃了飯,找了一個折枝花的玉佩給毅將軍系在了腰帶上,親手拉了他一路送了回去,這才自己去了書房。

去了外面衣服,沈王妃自己都是滿意的,書房裡一個大火盆裡通紅的炭火,是一早就燃起來的。去了外面一件纏枝繡花對禽的紫衣,裡面是玉色的錦襖。滿是妝花雲紋的繡裙下腳步輕移了來到了書案旁。

書案上面放着幾封公文,打了火漆印的沈玉妙先就沒有打開,只是隨手打了一個曹正將軍呈上來的公文,看了一看,然後對了外面喊了:“如音。”

如音進了來,看了王妃還是站在書案旁,手裡拿了打開到公文交待了:“曹正將軍的妻子重病了,家裡還有人蔘送兩枝去。”手裡的公文是曹將軍呈上來,卻是昨天表哥走的時候看過的,這位來京裡駐防時間不到一年的曹將軍請求回鄉探病,並提前與北平王的換防。

四位城門的將軍,分別管了不同的事情。這位曹正將軍就是負責了抓姦細,緝盜這一塊兒,與鐵將軍算是一個職事上的同僚。

不由得沈玉妙不想起來白雲觀裡查到的幾件貢品,曹將軍這個時候換防回鄉去,手裡的公事正好是丟給了北平王帳下的將軍,這也許又是表哥的主意了。

想主意要躲得遠遠的朱宣決定把這件棘手的事情丟給北平王。書房裡只坐了一會兒,朱祿外面進了來,回話道:“白雲觀裡的長春道人送了一些開光的小玩意兒來給小王爺們,順便求了王妃,關着的長春道人的徒弟們一個也沒有放。後日是宮裡的太妃做遮天大法事,缺人手用。”

“哪位太妃?”沈王妃住了筆,問了一句。朱祿回話道:“就是晉王的母親,孝謹太妃。”看了王妃顰了眉想了一想,表哥不在,就都求到我這兒來了。沈王妃又問了一句道:“想來他是找過曹將軍了,曹正將軍是什麼意思?”

“曹將軍讓長春真人來王府裡求一句回話,長春真人就來了。往年他也來給王爺王妃請安的,只是王妃從來沒有見過。”朱祿回了這麼一句。

沈王妃這才說了話道:“對曹將軍說,孝謹太妃的法事,我也會去送祭禮的。”朱祿答應了出去。沈玉妙這才站了起來,看了那一盤子送來的玉鎖,玉的小木魚之類的,全是小孩子的玩意兒。

順手拿了起來一個小小的玉葫蘆,看了喜歡,又挑了一個出來,讓如音分別送去給了閔小王爺和端慧小郡主。朱祿又進了來,送了一些封地上的公文信件進來,看了王妃拆看了信,笑回了一句道:“曹正將軍遵了王妃的意思,放了人了。”

沈玉妙也微笑了一下,對了朱祿道:“你在這裡等着,我讓如音去辦了給太妃的祭禮了,你接了正好送了去。對真人說,我身子不好,本來應該法事那天去的,只是最近又受了風寒了。”

朱祿一一答應了,過了一會兒,如音手裡捧了東西回了來,兩個人手對了手接了東西。同時看到了沈王妃眼睛裡多了一絲困惑。

趕快出了房門的是朱祿,怕王妃一會兒又要問起來親事。如音看了他又是逃離的樣子,只是捂了嘴一笑。像是誰要拉了他一樣。

妙姐兒困惑了一會兒,終於還是笑了。這個朱祿就這一點兒不好。看了站在面前穿一件天青色繡了水仙花卉衣服的如音,何嘗不是一株小香蔥。只能安撫地對了如音笑一笑道:“再放他一段時間。”

底氣十足的如音笑着行了禮道:“是。”反正朱祿只能是拖着,逃也逃不到哪裡去。他還能怎麼着,每每這倒成了如音與朱祿口角時取笑的一句,朱祿每每聽了反倒是每每啞口無言了。

窗外寒風不住吹過,室內每一間房裡都有一個大火盆,一會兒就發出一聲“劈啪”的炭火聲。在這溫暖的炭火聲中,妙姐兒正在顰了眉背了自己手中的書。

又是一位打破了沈王妃上午不會會客規矩的人來了。

“鐵將軍夫人有要事在門外候着呢。”如音走了進來,輕聲說了一句。看了王妃擡了頭想了一下,如音又回了一句道:“像是很着急的樣子。”可以說是臉上都變色了。

最近真是一件事情接了一件事情,妙姐兒丟了書站了起來道:“請她進來吧。”一面走到了外面朱宣會人的地方去了,還是那邊臨窗的榻上坐了下來。

聽了腳步聲急促,就可以聽出來走路的人是有心事的。鐵將軍夫人進了來,引路的如音出去了,就跪了下來,而且哀求了道:“求王妃發發善心。。。。。。”臉上只是哀求,下面的話卻先不說出來。

陳年的舊案重新翻了出來,對這案子底細不清楚的曹正雖然出了事情以後是謹慎了,可是這件事情還是重新翻到了水面上。如果那天晚上鐵將軍自己看到了,他根本不會去碰白雲觀。

這幾天裡心驚過了的沈王妃往書案那裡看了看,曹將軍要求探病的奏呈還在那裡,表哥下午又去了宮中。妙姐兒先笑了一聲道:“夫人請起,有話起來慢慢說。”

不肯起身的鐵夫人眼淚都出了來,一雙眼睛裡是苦苦的哀求了,半天才把下面的話說了出來了道:“求王妃救救性命。”妙姐兒可以確定了,當年的鐵將軍是查到了背後是誰的,當時在北平王帳下,也就是說北平王也是知道的了。

果然鐵夫人哭泣了說了出來道:“那兩年在北平王爺帳下的日子天天驚心,好不容易纔過了來。。。。。。”

曹正將軍打了妻子重病垂危的名義要求回去探病,一直在注目的鐵將軍立即就知道了,這樣的“脫身”之計,鐵將軍大膽猜測了,是王爺和曹將軍一起弄同出來的。一個月後城門換防,換了兩位北平王帳下的將軍,鐵將軍又猜測了,王爺一定會用了曹將軍回鄉探病去,請求皇上提前換防,把這件案子重新丟給了北平王手上。

京裡消息走得最快,人人知道查了白雲觀,但是爲了什麼,是新案子舊案子曹正卻瞞住了大多人。鐵將軍痛苦的回想了,再說當年爲了保命,回北平王話的時候,並沒有完全說出來一些事情,北平王極有可能會稀裡糊塗的接了這個案子,那麼自己重新回到了北平王手上,如果要查,還是自己。

不願意再一次陷身進去的鐵將軍不得不當機立斷的選一位庇護者。在北平王帳下呆了兩年,與南平王只是今年才接觸了這十幾天。鐵將軍選擇了朱宣。

不動聲色的沈王妃聽完了鐵夫人的說話,她並沒有說出來當年那案子的背後人,沈王妃也沒有問。只是心平氣和地寬慰了鐵夫人道:“夫人不用過於憂慮了,既然願意跟了王爺,等王爺晚上回來了,我告訴了他去。”

鐵夫人急切之間迸出了一句道:“如果是救得性命了,以後一定事事聽了王妃的吩咐,不敢有誤。”兩個人目光相碰了,都是心知肚明瞭。

好不容易勸走哭哭啼啼的鐵夫人,妙姐兒一個人坐在榻上突然笑了起來,以後事事聽我的吩咐,幫我打聽了一切表哥外面的事情,這位鐵將軍倒是一個好幫手。可是表哥已經知道了,我向鐵夫人打聽的事情。

重新回了裡間,再拿了書,跑開了思緒繼續背自己的:“陰陽萬物各有紀綱,......順之有德,逆之有殃。”不然表哥回來了那張臉,才叫好看呢。

不管事情天大地大,眼前的事情,第一個先不要去招惹他。

朱宣先送了兒子回府,徑直去了宮裡,請求皇上提前把城門上的將軍們換下來。宮裡幾乎沒有人不認識這位權勢熏天的南平王,不管是官員還是太監宮女,人人都含笑欠了身子。朱宣徑直被引到了御書房外。

進了御書房,皇上卻是心情很好的樣子,房裡還有侍疾的高陽公主,和兩位大臣在回話。聽了朱宣的話,皇上只是笑了一笑,說了一句道:“你過於謹慎了。”然後還是同意了道:“好吧,那就提前換了吧。”

朱宣謝了恩站了起來,這個時候一位宮裘少女手裡端了一碗藥送了進來,恭敬地對了皇上道:“父皇請用藥,我嘗過了,溫熱剛剛好。”這是漁陽公主。皇上接過了藥,喝了下去,從高陽公主手裡接了溫水漱了漱口,笑着看了兩位公主道:“朕有兩個孝順女兒,纔是朕的福氣呢。”

然後看了朱宣笑道:“南平王,你來見過朕的漁陽。”朱宣恭敬地上前去對了漁陽公主行了禮。漁陽公主也欠了身子,對了皇上微笑道:“久聞南平王是父皇的愛臣,今天一見,果然是風姿俊雅,人品出衆。”

皇上哈哈大笑了,三位異姓王,朱宣是封在了皇上的手裡,皇上笑着看了自己的愛女高陽公主,再看了年紀長成的漁陽公主,突然一時心動,笑着說了一句道:“漁陽公主年紀也長成了,幾位卿家都是有威望的,朝中哪一位子弟最是優異,可以配我的漁陽?”

漁陽公主粉面含羞,雙手互握了垂下了頭。幾位權臣不一會兒就說出了幾家不錯的子弟來,皇上呵呵笑了道:“朕聽了都不錯,還是漁陽自己來選吧。”然後含笑看了這幾時來一直在侍疾的漁陽公主道:“漁陽的意思是?”

本應該含羞走開的漁陽公主卻只是含羞擡起了頭,像是不勝羞澀了,語句卻是朗朗大方,對了皇上行了禮,才安然地道:“漁陽愧不是男兒,不能像皇兄一樣能爲父皇分憂解難。願順從父皇的心意,嫁給朝中棟樑之臣。”

皇上高興的大笑了,高陽公主低了頭微微顰了眉,這位王美人生出來的公主,比王美人可強多了,不知道她滿朝中要挑哪一家。先用話意圖拘住了皇上。

果然皇上大笑之後,慈祥地說了一句道:“難爲皇兒有這樣一片心意。棟樑之臣當然別樣對待。你若是心中有了人選,說了出來朕爲你作主。”

漁陽公主這一下子才心平氣和的說了出來道:“常聽了父皇背後說了,南平王功勳人品都是好的。請父皇賜婚魚南平王。”然後在皇上膝前跪了下來。

一個晴天霹靂打在了除了漁陽公主以外的人頭上。所有的人都震驚了,包括皇上自己。高陽公主低了頭手裡狠狠絞了手帕子,這個人天天學了我的衣服,模仿了我的頭髮樣子,現在又來學我要嫁南平王。

先不管漁陽公主是什麼心思,除了她以外,御書房裡各個人都心思不一了。皇上先是震驚,這一會兒眼裡隱隱有了火氣了,最近一段時間的侍疾就是爲了這個不成?眼前跪下了漁陽公主,自己當了幾位臣子把話說了出來。皇上陰沉了臉色。

朱宣趕快近前了一步,請辭了道:“臣怎能當得起公主金玉之姿。。。。。。”

跪在了皇上面前的漁陽公主等朱宣說完了,也擡了頭對皇上笑道;“兒臣自知不能隨了皇上鞍前馬後,平日裡看了父皇勤政,日夜辛苦,常思一報效,卻不能得。今兒兒臣大膽,奉了父皇鈞命,才說了出來。朝中多是棟樑之臣,與兒臣相配的,卻只有南平王了。”

就是朱宣雖然不明白這位公主爲什麼要嫁給自己 ,可是事情到此,也是明白了,這位公主一定要想盡了 辦法嫁給自己了。

皇上聽了漁陽公主百般安撫的話,看了看她還是年紀的小臉,在看到一旁垂了頭的高陽公主,最後看了長了一張俊臉的南平王。心裡就來了氣,都是那個風流浪蕩鬼的一張俊臉惹的事,要說漁陽公主今天這荒唐話並不是第一個。

在此之前,高陽公主不是要也鬧着要嫁給訂親多年的南平王嗎?而且漁陽公主也說對了,一不小心皇上被漁陽公主拿住了話縫。

要說棟樑之臣,只能是有建樹的人,有建樹的人卻多是有了一定的年紀了。不能說年紀輕輕的,只憑了幾句話就說是棟樑之臣了。而這棟樑之臣裡,長得最好的,還真的只有南平王了。

皇上這一會兒一心裡只氣了朱宣的那張俊臉,纔會惹得一位兩位公主爲了他鬧了一齣子兩出子笑話出來。

看了跪在面前請辭的朱宣,皇上突然把氣全部都對了南平王,心知肚明朱宣是不會高興與這門親事的。再看了看面前胡說八道的漁陽公主。皇上突然面帶了微笑道:“皇兒這樣的體貼朕,朕心很是欣慰了,這件事情讓朕再好好想一想吧。”

然後看了南平王板起了臉道:“南平王,你起來吧。公主這樣的厚意,你理當感謝纔是。”狼狽的朱宣剛站了起來,準備過了去,聽了漁陽公主跪在了皇上面前又說了一句:“兒臣素問南平王妃是南平王的恩親。兒臣也會善待於她的。”

高陽公主咬了紅脣低了頭,幾位大臣愕然之後看了皇上臉上的笑意,也乾巴巴說了幾句:“公主素有眼光。。。。。。”之類的話來。

一個荒唐的鬧劇砸出了衆生相出來。

朱宣步出了宮門,心裡從漁陽公主說要嫁給自己時,就開始不停的轉了。白雲觀的禍事自己躲開了,更大的一場禍事又來臨了。

朱壽帶了馬來,聽了王爺道:“派個人回去說一聲,今兒晚上我不回去了。再叫三爺立刻到曹將軍那裡來見我,讓他立刻來。”這一會兒,心裡主意已定的朱宣說了兩個“立刻”,執了馬繮又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去告訴韓國夫人,晚上我去她那裡。”

然後一帶馬繮,打了一馬鞭,往曹正那裡去了。這個時候,不過是半下年的時候。離宮裡下鑰只有不到三個時辰的時間了。

高陽公主出了御書房,直接就去了鄭貴妃處,在鄭貴妃面前正在大發了脾氣:“什麼都跟了我學,去父皇面前買好。紅得父皇看了她的背影兒喊高陽。這一會兒又來翻我的舊帳。”

高陽公主發了脾氣,而鄭貴妃娘娘則是顰了眉正在沉思,過了一會兒,突然止住了高陽公主發脾氣,往外面喊了人道:“去喊小翠兒來。”小翠兒是鄭貴妃的一個心腹宮女。

小翠兒不一會兒就來了。鄭貴妃含笑看了高陽公主道:“你出去逛一下去,一會兒再來。”高陽公主撅了嘴這纔出來了。在宮院內玩了一會兒鞦韆,纔看到小翠兒匆忙地走了出來,高陽公主這才重新進了去,繼續對了鄭貴妃發脾氣。

這一會兒鄭貴妃一反剛纔的沉思,只是笑容面滿的看了女兒,勸解了道:“有時候看了南平王,是生的不錯。難怪這些人爲了他神魂顛倒的。那一天我說武昌侯的弟弟生的也好,可惜了就是沒有南平王那樣的文武雙全的名聲去。找人愛也是有的。”

然後看了高陽公主還是繼續在發脾氣,鄭貴妃笑着說了一句道:“你不去看看南平王妃去,像是有日子沒有聽你提過南平王妃了。”

看了高陽公主走了,鄭貴妃只是殿上坐了,與幾個宮女們說笑了。

過了一個時辰左右,是傳飯時間,送飯進來的宮女笑着對了鄭貴妃說了剛纔看到的一件事情:“漁陽公主身邊的賴嬤嬤,剛纔被侍衛們抓了去,像是她又偷拿了什麼東西,被人告發了,這會兒送到了大太監公公那裡去了。”

鄭貴妃淡淡嗯了一聲,開始吃自己的晚飯,一副吃得很香的樣子。

這一會兒,回到自己宮室裡,與母親王美人坐在一起的漁陽公主,母女兩個人正在說話。王美人是一聽了這樣的消息就大驚了,一直候了漁陽公主回來,就拉了她進了房裡緊閉了房門開始說話了。

“你是瘋了嗎?討了皇上喜歡,不許一個年青的,反而要一個成了親的人。你是看中了南平王的長相,還是看中了他的權勢,要知道你是個公主,你是君,他是臣,就是嫁過去了並列王妃,也是要與南平王妃分寵的。”王美人覺得自己看不明白自己的女兒了。

漁陽公主臉上是王美人從來沒有看到過的老練與陰森,她對了母親道:“母親也知道南平王長得好,有權勢,有富貴。

我是公主,他是臣子,母親還記得上一次宮中見到南平王妃,她頭上穿戴的一串東珠,不比宮裡的差了多少。像你我母女從來沒有用過那麼大的珠子。”

王美人還是吃驚地道:“這也不是你嫁給他的理由吧,難道珠子小一些日子就不能過了。我只是個美人,在這宮裡不也是過得很好嗎?”王美人還是不能明白。

漁陽公主冷淡地在房裡站了起來走了兩步,繼續道:“要與南平王妃分寵又如何,母親不是說了,我是公主,他是臣子。嫁一個沒有成過親的人,難道就不與他房裡的人分寵嗎?母親覺得你過得好嗎?

賢妃娘娘還是一個賢名,平日裡對了你我母女有多欺凌,這宮裡誰不知道,又有誰管過。父皇日夜勤政,天縱英明,哼,自己的孩子都照料不了。”王美人鋪了上來捂住了漁陽公主的嘴道:“你小聲兒一點兒。”這是在大逆不道了。

漁陽公主突然落了淚,輕聲道:“公主又怎麼樣,不是人人都是皇長女高陽,我們還算是好的。陳美人面前的公主過得不不如我。又一次遇到了她,跑來問我,皇上長得什麼樣子。母親,”漁陽公主痛苦的說了一聲:“爲什麼你不得寵,你難道沒有用過見了風就化的絹帕,吃過黑心廚子送來的餿飯嗎?只因爲你沒有強盛的外戚。”

在這樣如泣如訴的話語中,王美人突然也落了淚。聽了漁陽公主輕泣了道:“小蜀王近年時面也有聖眷,母親有會時而有了恩寵,父皇才能想得起來你一次兩次。可是我聽說了,這幾年裡扶持了小蜀王的也是南平王。”

像是人人都知道了,南平王幾年前奉了聖命去了一次小蜀王的封地以後,小蜀王殿下近年來多有了起色了。人人都知道,小蜀王欠了南平王的一筆軍費銀子上萬兩,是今年才與兵部扯清楚了。

漁陽公主擦了擦眼淚,對王美人道:“我意已決,母親不必多說了。南平王妃我是見過的,是個和氣的人,我會善待她的。至少她是一門碰不得摸不得的恩親。就是南平王多有風流,也不敢把自己的妻子怎麼樣。太夫人還在呢。”

只是垂淚了的王美人聽了漁陽公主開了房門出了去問了一句:“什麼時候了,晚飯怎麼還不傳去?”

房外有人回了話道:“娘娘和公主在說話,奴婢們不敢進來。回公主的話,賴嬤嬤又偷了東西了,被鄭貴妃的宮女小翠兒剛纔指正了,抓到了大太監那裡去了。”

漁陽公主惱恨地說了一句道:“她就只會手不乾淨。你們去傳飯吧。我都餓了。”再進了房裡時,看了王美人平靜的說了一句道:“母親你不用哭了,聽我告訴你一句。這一陣子時間去侍疾,父皇身體雖然是虛弱,可是卻是無妨的。南平王還年青呢,邊關連年不寧,南平王可以強盛好些年呢。”

一時送來了飯,母女兩個人吃完了飯,聽了人回話了道:“六宮都總太監來了。”這位大太監總管了六宮的宮女和太監,王美人與漁陽公主也趕快說了一句:“請。”而且滿面含笑的接了這位大太監。

王公公一進來就陪了一張笑臉,一張公鴨嗓子笑道:“有事情來回稟了公主,公主身邊的賴嬤嬤今兒又偷拿了一個玉瓶,被人指認了。按照宮規,懲戒了四十板子,不想她熬不得,已經過去了。老奴特地來回稟一聲。”

王美人吃了一驚,漁陽公主卻只平靜的道:“以前就這樣,總是改不了。再給我送一個好的吧。”等王公公出去了,才哼了一聲道:“不好的人都給了我。”

就是王美人也過意不去的說了一句道:“你別這樣,賴嬤嬤缺錢用纔會偷呢,跟了咱們又不是有錢的主子。從小帶了你一場。”

然後重新打量了漁陽公主說的這門親事,王美人只是嘆氣了道:“富貴、好看、能幹,你只看到了這些,我只是爲了你嫁過去着想,那門恩親南平王妃生的那門好,都系不住南平王,一來了京裡,你看他成個什麼樣子,與二皇子們一起挑了燈籠嫖妓夜遊,被皇上訓斥了,就是我在這深宮之中也聽到了。想來就是去了封地上,南平王妃也是拿他沒有一點辦法。你去了不過白多了一個夜裡掉眼淚的人罷了。”

正在說着話,外面的人回了話:“慧妃娘娘處張嬤嬤來了。”一張是笑的張嬤嬤手裡挽了一個宮女進來了笑道:“聽說賴嬤嬤得了不是,怕是不能來了。慧妃娘娘怕公主沒人使,讓我送了碧兒來給公主,請公主不要嫌棄了。”

看了碧兒很是伶俐,張嬤嬤走了,主動去和別的宮女學一下這裡的規矩去了。

沒有多少大腦的王美人笑着說了一句到:“看來你也有些道理,皇上沒有就說同意,可也沒有說不同意,慧妃自從恢復了妃位,一直對咱們很關照了。現在看了你,可能要與南平王結親了,這樣的照顧也有幾分道理。”

宮外的官員們對宮裡的嬪妃得寵與否是很關注了,宮裡的嬪妃對宮外的官場上的官員們也是瞭解多多。

只有漁陽公主還是冷哼了一聲道:“慧妃對咱們關心,是指望了咱們能與賢妃娘娘爭鬥呢。這又不是一片好心。”但是想一想剛纔送來的宮女卻是極其的伶俐。王美人笑道:“這又何妨,她挑她的,爭不爭鬥是咱們的事情。你不喜歡這個宮女,明天王公公一定還會送來的。”

今兒晚上的王美人宮室裡,貴客頻來,就是鄭貴妃娘娘也大駕光臨了,而且笑容可掬,身邊是小翠兒。鄭貴妃命小翠兒對了漁陽公主和王美人叩頭,然後滿面歉意地道:

“是我沒有教導好她,我丟了一件心愛的東西,讓她幫了找一下,不想是公主這裡找到了。聽說了賴嬤嬤以後不能來了,我唬了一跳,皇上一向愛民如子,爲了我這一件東西就害了一個人性命,我剛剛皇上面前請了罪,再來公主這裡分說一下。”

一向高高在上的鄭貴妃也來了,不由得王美人越發的認爲了漁陽公主這親事求的好。出了王美人宮院的鄭貴妃坐上了自己的步輦裡,看了黑夜的星空,脣邊是一絲笑容。下午漁陽公主御書房裡求親,晚上賴嬤嬤喪了命,這南平王手還是夠快的。

想想不快也不行,過了今兒,明兒再做這件事,只怕皇上要起了疑心。朱宣想睡覺,鄭貴妃送枕頭,一向也是老辣的鄭貴妃聽完了高陽公主說話,第一件事情就想起來,皇上意思不明,聽說笑容不改。

這門親事如果 成真,南平王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看管了漁陽公主,及時的知道了漁陽公主的動向,最好是能左右了漁陽公主纔好。鄭貴妃淡淡一笑,我幫了你送了賴嬤嬤去送命的路上,這命嘛,不用問了,是你南平王拿去的。

大太監王公公一向明着雖然與朱宣並無來往,外臣結交宦官本就是都背地來的。步輦輕搖中,鄭貴妃心裡想了,你救了我兒子一命,五皇子出天花仗了南平王及時送進宮的鄉下醫生。可是今天這人情鄭貴妃覺得算是還了。

不管是慧妃娘娘送的人討漁陽公主喜歡也好,還是明天王公公送人來也好,只怕都與南平王會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了。這位自身有缺點的賴嬤嬤首當其衝的成了宮廷中的犧牲品,千古以來,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此時的南平王朱宣正坐在韓國夫人家裡,面前至少四五位夫人在,還有幾位相熟的浪蕩大臣們,外面叫了一班歌妓進來,正吹拉彈唱了。

酒色熏熏中的朱宣心裡還是清朗的,他心裡焦急的不行了,讓朱輝去讓人知會了王公公,要把漁陽公主身邊的人還掉一個。

這件事情必須要快,一旦拖上個三天兩天,皇上立時就會發覺。

今天禍事明天辦不成,就辦不成啦。心裡再焦急,眼前還要取樂。朱宣沒有想到了老辣的宮廷政治贏家鄭貴妃不動聲色的幫了他一把。王美人不得寵,漁陽公主以前也不得寵,朱宣除了過年給嬪妃的常倒禮物會送去以外,壓根兒就沒有把這麼一位嬪妃放在眼裡。

是以朱宣心急,他不明白哪裡好下手,只能等了乾着急,宮門已經下鑰,朱輝也是快速地知會了王公公,可是這消息今年確實傳不出來了。

是以王公公安心睡覺去了,南平王讓做的事情做了,既不是謀逆也不是反叛,不過是不得寵的公主身邊安插一下一個人。誰叫這位倒黴不長眼睛的公主一定要嫁給這個心思深重的南平王。就是王公公有時候想了朱宣,都有幾分害怕。

鄭貴妃也安心睡覺去了,賴嬤嬤以前就手腳不穩,現成的一個人選。皇上那裡鄭貴妃去請了罪,皇上反而安慰了鄭貴妃:“就是上次偷了雞血石的那個了,刑杖之下喪命的不是一個兩個了。”

所以今兒晚上心焦的只有正在取樂的南平王一個人。

第46章 ,商議第207章 ,看房(一)第347章 ,開演(十一)第504章 ,紛亂(四)第534章 ,紛亂(三十四)第317章 ,配合(七)第117章 ,自由?第46章 ,商議第486章 ,憂喜(六)第17章 ,過節第30章 ,上學第408章 ,糾結(十八)第284章 ,郡主(一)第8章 ,信柬第669章 ,番外(一)第460章 ,朝花(二)第459章 ,朝花(一)第505章 ,紛亂(五)第25章 ,風波第467章 ,朝花(九)第11章 ,閒話第396章 ,糾結(六)第180章 ,船上(二)第六百一十一章第549章 ,治家(十一)第130章 ,解釋第480章 ,夕拾(十二)第259章 ,打發(一)第43章 ,裝病第649章 ,雲涌(九)第309章 ,解決(三)第483章 ,憂喜(三)第185章 ,住店(五)第493章 ,憂喜(十三)第271章 ,思慮(二)第341章 ,開演(五)第358章 ,嬉樂(三)第666章 ,今生(五)第396章 ,糾結(六)第440章 ,重圓(四)第274章 ,思慮(五)第351章 ,開演(十五)第422章 ,東窗(六)第345章 ,開演(九)第475章 ,夕拾(七)第480章 ,夕拾(十二)第317章 ,配合(七)第230章 ,聚會(二)第607章 ,回來(十七)第268章 ,操心(二)第98章 ,思念第547章 ,治家(九)第457章 ,爲難(十一)第530章 ,紛亂(三十)第245章 ,寄居(五)第276章 ,思慮(七)第404章 ,糾結(十四)第526章 ,紛亂(二十六)第53章 ,劍指第467章 ,朝花(九)第4章 ,生日(上)第305章 ,生事(九)第236章 ,投靠第471章 ,夕拾(三)第589章 ,變幻(四)第542章 ,治家(四)第273章 ,思慮(四)第524章 ,紛亂(二十四)第471章 ,夕拾(三)第507章 ,紛亂(七)第311章 ,配合(一)第554章 ,治家(十六)第527章 ,紛亂(二十七)第525章 ,紛亂(二十五)第1章 ,初春第416章 ,遊玩(七)第614章 ,舔犢(四)第397章 ,糾結(七)第651章 ,雲涌(十一)第501章 ,紛亂(一)第549章 ,治家(十一)第50章 ,花絮第166章 ,紫瓊(一)第3章 ,家務(下)第539章 ,治家(一)第318章 ,配合(八)第303章 ,生事(七)第373章 ,撥亂(一)第15章 ,念柔第58章 ,牛刀第643章 ,雲涌(三)第115章 ,動武第263章 ,獨斷(三)第649章 ,雲涌(九)第255章 ,成親(一)第285章 ,郡主(二)第158章 ,毒計第630章 ,舔犢(三十)第670章 ,番外(二)第143章 ,爭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