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爲難(二)

沈王妃回到了王府裡,與朱宣也是在談這件事情:“表哥也同意他們重新去爭鬥,是爲了什麼?”她新換了家常的衣服,看了對面朱宣又暈在酒裡了,象是一在家裡就是這個樣子的。

朱宣一一的告訴她:“爭鬥一下也好,林子裡再往裡去,有的是地方,都擠在這靠了山道便利的地方做什麼。再說,這是人家的家務事。”

沈玉妙剛剛理事,如果對自己的這位王爺丈夫兼表哥在外面做事情有一份瞭解的話,一定又把他頂回去了。

朱宣反省就是在家務事上。沈王妃不知道這個,可是卻有想了別的,她支了肘,雖然不在吃飯的時間,表哥在喝酒,當然是有下酒菜,她手握了自己的銀筷一會兒一筷子在挑喜歡的東西吃。

眼睛在菜上面,只是道:“可是表哥不管也不對呀。”都不按時供奉了,怎麼能說不管家務事呢?

朱宣低沉的笑了一聲,看了對面坐着的妙姐兒,正在吃幾片火腿,對她笑道:“那就妙姐兒拿主意吧。”

沈玉妙擡了眼睛不好意思的一笑,眼睛又看在點心上面了,笑道:“要我說嘛,就不管他們。因爲我什麼也不知道,對他們也不瞭解。嘎格頭人說如果他勝了,會增加貢品,這不說明了吳龍頭人給的不足。”

朱宣又笑了一聲道:“表哥在病中呢,隨你去吧。”

“是,”沈玉妙笑嘻嘻道:“可是表哥,是你和吳龍頭人會的面,一年供奉多少是你做主了的。如果我現在修改了這些,那些官員們會怎麼看我?”一定認爲我稱了表哥病中在拿權。

朱宣嗯了一聲:“有表哥呢,管他們怎麼想。”這些混蛋都不象話之極,朱宣暈在酒中,對大殿上的事情瞭如指掌。

聽了妙姐兒又說話了:“表哥,你是不是後悔問他們要的東西太少了?”看了朱宣淡淡嗯一聲,還在品味他手中的美酒。

“狡猾,表哥你真是太狡猾了。”沈王妃下了一個結論,現在是我理事,諸事可以往我身上推了。

朱宣又笑了起來,看了妙姐兒晶瑩的小臉兒,微微一笑道:“不要胡說八道,倒酒來。”說我狡猾的人太多了。

妙姐兒磨磨嘰嘰倒了酒,不樂意地道:“什麼時候能不喝酒?這樣難道對身體好?”朱宣安慰她:“好,再等一時。”朱宣的心裡,還是解不開心結。

再上殿時,沈王妃與一部分的官員們就苗寨的問題開始了激烈的爭論,以阮大公子爲首的一些官員:“請王妃稟了王爺發兵,不能允許新的嘎格頭人這樣的胡鬧,扣了供奉的物資與造反無異。請王妃稟了王爺。”

沈王妃看了看這位慨然陳詞的阮大公子,象是與嘎格頭人有仇,而與吳龍頭人是親戚一樣,她微笑道:“兩個人都沒有道理,不給供奉爲什麼不早來說,林子裡地方大着呢,多繁衍生息是好事情。這件事情等等再說。”

阮大公子看了沈王妃,早就打聽過了,去私會了嘎格頭人的不是別人,就是這位沈王妃,幾位沈大人都問了,沒有一個人去的。

這樣的回答阮大公子不是不吃驚的。王妃的態度簡直就是要推翻了與王爺結盟的人,王妃要另立新盟,這不是奪權這是什麼?

不是他一個人心驚,心驚的人太多了,都要重新打量這位沈王妃,這才理事幾天,就這麼大的膽子。

爲阮大公子附合的人就很多了:“吳龍頭人一直對王爺依順,是王爺親自去了苗寨才結的盟約,王妃不可一意獨行,置王爺於不顧。”

沈王妃聽了只是一笑,這不就是表哥的意思,這些子緊張的官員和我想的一樣,以爲我在奪權。想想表哥對了上嘎格頭人,第一次見到表哥的身手,真是好看。那位驕傲的象公雞一樣的嘎格頭人如果不是輸了,怎麼會鬆了口說如果他勝了,供奉加倍,他一開始根本就不想給。

她一面聽了官員們的陳詞爛調,一邊開小差了,等一會兒回去了,讓表哥舞劍給我看去,我的小刀什麼時候給要來,她正在神遊天外,聽了別一位陳大人也說話了:“王妃年幼,不知世事,我們要見過王爺。”

然後就是一堆人齊聲了:“要見過王爺。”真是出言不遜,沈王妃看了他們就笑,表哥不想見你們,那也沒有辦法,你們就得面對了我,我天天上殿被你們氣得再狠,也是芙蓉笑面,不比黑了臉的表哥中看嗎?

沈王妃笑盈盈地駁了回去:“王爺身體不好,不能見人。”下面一衆官員黑了臉,沈王妃樂死了。

她對苗寨的事情輕輕下了一個暫時的決定:“他們自己的事情,讓他們自己拿個主張出來,給我看了再說吧。”

然後看了大殿上的官員:“還有沒有事情了?”黑了臉的黑了臉,沉默的沉默。沈王妃含笑站了起來:“那就散了吧。”

她手扶了一旁的女官,昂然的緩步下了大殿,一個人樂得不行地回去了。

官員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才悶悶不樂的散了。

“周老將軍,”阮大公子喊住了周懷武。周懷武回過了頭,笑道:“大公子有什麼事情?”剛纔大殿之上,與王妃爭論的好,可是這位沈王妃一步也沒有讓。

自從沈王妃上殿理事,象是沒有一次不與官員們爭論的。周懷武看了這位阮大公子,就想笑了。

阮大公子與周懷武並肩行走了:“老將軍以爲剛纔的事情應該如何處理?”他現在是弄不明白王妃怎麼有這麼大的膽子,難道軍中有誰爲撐腰嗎?

周懷武這隻老狐狸當然是明白的,他呵呵笑道:“王爺雖然病了,王妃縱然年幼,也要爲世子着想,應該如何處理嗎?容老夫再想想。”

這些傻蛋,弄的象王爺一病不起似的。周懷武對於王妃上殿理事,背後覺得可樂的很。王爺詭詐,這樣做一定有主意,但是弄誰,現在還不知道。周懷武睜大了眼睛,豎起了耳朵等着。

阮大公子就開始倒苦水了:“王妃太年青了,諸事不懂,這樣做不是駁了王爺去,王妃的意思,難道是要四鄉八寨的苗寨重新選頭人?”說到了這裡,眼睛立即看了周懷武。

周懷武呵呵笑着,滴水不漏:“王妃並沒有說是這個意思嗎?大公子,你們家世居南疆,可謂是元老了,這苗寨的消息應該是靈通的很吧?無錯”

阮大公子更是苦了臉:“可不是,也見不到王爺,也沒法子呈遞給王爺去,老將軍,不如明天咱們約了一起去王府裡候了見王爺去。”

周懷武樂了,這小子搗鼓事情要把我也帶上了,他笑道:“現在是王妃理事,呈給王妃去吧。”

阮大公子更是苦瓜臉了,這位周老將軍還真的是圓滑的不行了,他試探地問了一句:“聽說王妃前幾天出城了,調的是哪路軍?”

沈王妃單身一人有這個膽子去會嘎格頭人?

周懷武笑了笑道:“王爺府中有不少人在。”阮大公子道:“那是,那是。”

看了周懷武拱了拱手:“失陪了。”離開了,阮大公子搖了搖頭,這位周老將軍一向人稱老狐狸,難道看不出來王妃是什麼意思?

周懷武回了家一個人還在笑,周亦玉剛從軍中回來,看了父親笑的不行,也笑着問了一句:“父親在笑什麼?”

周懷武收了笑容道:“沒笑什麼。”周亦玉道:“今天我在軍中,阮大人還是沒有去?象是自從妙姐兒上殿理事了,他就不舒服了。”

周懷武更是要笑了:“你這個說話,連起來聽象是說阮大人有意的一樣。出去吧,看看連哥怎麼還沒有回來?”

正說了,許連翔進了來,對岳父道:“阮大公子約了我明天去候王爺去,我回絕了他。”

周亦玉道:“真是荒唐”周懷武更是要笑了,王爺傷病了,又不是一下子昏迷不醒了,這些人也太着急了吧。

又過了兩天,苗寨裡爭鬥更是激烈了,吳龍頭人頻頻派了人象附近的駐軍將軍杜威求援,杜威當然是不予理會。

阮大人又見了兩位扎布石,只是沉思了,一時也拿不出什麼主意來,他調不了兵,就沒有辦法。

阮家世居南疆,有的是人,有的是名望,但是兵將卻是沒有。看窗外春風拂綠了,雖然還有寒意,但是春水已化凍了。

愛花花草草的沈王妃會人就一心的鬱悶,不會人時當然不肯放過這玩樂的時光。老侯爺看了抱了毅將軍的媳婦,身邊是扯了她裙角的朱睿,妙姐兒腳踏了冒了一點兒青芽的綠草地,正快快樂樂的逗了孩子在玩。

太夫人看了兒子,依然是暈在酒中,正在與老侯爺對飲,笑道:“老侯爺可有了陪酒的了。”老侯爺則是笑看了孫子,問了朱宣:“妙姐兒上殿去如何?”

朱宣回了父親:“還行。”他眼看了剛發出了一點點新綠的柳枝,風輕輕吹拂了,就打在樹下的妙姐兒頭上,她渾然不覺,一手抱了毅將軍,一面和朱睿在笑語。

過了一會兒母子三個人走過來,朱睿手上是拿了一根柳樹枝,撲進了太夫人懷裡,看了母親懷裡的毅將軍,取笑他:“他還不會走路呢。”

沈玉妙也笑話朱睿:“你也是有不會走路的時候。”朱睿在地上蹦了兩下,對母親笑道:“我很會走呢。”

老侯爺、太夫人都笑了,老侯爺一看了孫子就樂得不行了,招手命他過來:“下次騎馬,祖父還是在馬前,祖母還是在馬後。”

朱睿嗯了一聲,眼睛找了朱祿,又是一句:“朱祿當壞人。”站在一旁侍候的如音又笑了,朱祿這會兒不在,等他在了,告訴他去。

聽了王妃訓斥了世子:“怎麼總是朱祿當壞人?”朱睿看了母親,笑嘻嘻道:“朱祿當壞人,我讓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

朱祿過來了,剛好聽到這一句,總算是明白問題在哪裡了,看來這壞人,是不能太隨了世子心意的。

他是過來說別的事情的:“三爺從京裡趕過來了。”一旁的申氏趕快去看,幾十步遠的地方,朱輝大步走了過來。

給父母親,大哥大嫂行了禮,見一家人正在玩樂中,就沒有說什麼。他是在京裡聽到了大哥傷病,大嫂上殿理事,與朱明商議了一下,星夜兼程趕過來的的。

申氏見了朱輝有些臉紅,忙讓了他座,去年一年就一直不肯回京去,她看了朱輝並沒有見了自己不好的表情,反而笑着說了一句:“我不在父母親身邊,一向有勞了,該多多侍奉纔是。”

申氏才放下了心,沈王妃也聽到了這句話,只是一笑,在朱輝眼裡,侍奉父母比夫妻團聚更是重要。

想想朱輝肯定也交待了申氏,要好好對自己。但是不管怎麼樣,爲申氏提了一年的心,怕朱輝覺得夫妻分居心裡不受用了,這個心總算是可以放下來了。

朱輝卻是第一次來到大哥封地上,見這個園子比京裡王府要大上幾倍去,遠望一波碧水,頗有煙波浩渺之意,水畔有青山重重,不由得讚了一聲好:“這竟然是依了山勢水勢而建的,父母親在這裡安養,一定是心情舒暢了。”

老侯爺道:“給三爺也倒酒來。”然後對朱輝指點了:“我最愛那邊一處釣魚,世子也最喜歡陪了我釣魚。”

在地上騎竹馬的朱睿立即騎了竹馬跑了過來,道:“祖父要釣魚去,我來穿魚餌。”老侯爺大樂了道:“好,好,明天帶你釣魚去。”

朱睿說什麼都要把毅將軍帶上了,他看了看母親懷裡的毅將軍,對母親道:“毅將軍要不要給祖父穿魚餌?我讓他一次。”

太夫人也大樂了道:“好,這纔是當哥哥的樣子。”朱輝看了世子都這麼大了,心裡感嘆了,小孩子長的真快。

再看了大嫂,正抱了毅將軍給大哥看:“睿兒長的象表哥,毅兒卻是象我多一些。”聽了大哥微笑了:“也象表哥。”次子朱毅兼得父母親之長。

怎麼看大哥不象是有傷病的樣子,有了傷病還能在這裡喝酒?也許是藥酒。朱輝心想,這話可不能說,京裡謠言四起,大嫂上殿理事,看笑話的,覺得可樂、荒唐,不象話的大有人在。

幾次遇到了晉王,都是笑問了:“王妃竟然是能幹的人,可憐她小小年紀的一個人兒。”

朱宣看了朱輝眼睛只在自己臉上,不由得又端了酒杯覺得好笑,封地上不比京裡,就有謠言傳了過去,也只當是個謠言罷了。

“表哥,”沈玉妙把睡着了的毅將軍交到奶媽手上,纔對朱宣笑道:“尹夫人回來了。”朱宣嗯了一聲,那個小潑婦回來了。

聽了妙姐兒道:“她昨天去逛去了,說城裡來了一位西域的高僧,會點痘,點過了以後,孩子不出痘了,我想看看去,如果是真的,也爲毅將軍點點去。”

老侯爺、太夫人都不說話了,眼睛只看了世子朱睿,什麼想起來世子出天花那一會兒,就分外感激上天,世子居然躲過了這一災。

朱宣對妙姐兒道:“不是有段先生在。”那位段先生,自從治好了世子的天花,先是被留在了京裡太醫院,可是他一介鄉野之人,不通爲官通融之道,呆不了幾天就離開了。

朱宣又派了人把他接到了軍中,一直在自己帳下侍候了。

沈玉妙不說話了,昨天聽了尹夫人說了,心裡明白大概就是疫苗的前身了,朱睿得了天花那幾天,自己時時象是在火烤油煎了,如果毅兒再得一次,可以要人的命了。

朱宣伸出手來在她發上輕輕揉了揉,妙姐兒的心思當然明白。

又坐了一會兒,老侯爺有了酒,太夫人要歇息了,老夫妻兩個人帶了毅將軍回房裡去了。朱宣對了朱輝道:“跟我來。”

帶了朱輝往書房裡來,兄弟兩個人坐了下來,朱宣才細問了京裡如何?朱輝不慌不忙地回答了:“聽幾位相熟的大人說了,皇上也很看重大哥的傷病,時時詢問了,大嫂上殿理事如何?也說了她年紀小小,怕是大哥病中了,大嫂獨木難支。”

皇上第一次聽說了南平王妃上殿理事,就覺得可樂了,而且時時讓人打聽了,皇上也是一個意思,南平王不知道又想作什麼了,傷病能病到不能上殿,難道想事情也不行了?

然後是幾位王爺:“北平王,靖海王的人也時時問病,晉王也是。”

朱宣一一的聽了,北平王、靖海王來的信裡也是關心備至,北平王妃、靖海王妃也是如此,他淡然了,我這一病,倒有這些人來懸心了。

“章大人的長子去年在京裡活動了,想了章大人回不了京裡,他想先帶了家人回來,六部裡碰了釘子,就是晉王爺也沒有加以援手。”朱輝又道。

朱宣更是淡淡的,章大人對晉王沒有價值了,六部裡與章嚴之不對的人也很多,當然不讓他兒子家人回來,自古牆倒衆人推,朱宣想了妙姐兒,微微笑了,每一次上殿去,都是嘟了嘴回來,要在懷裡哄一會兒才行。

那位挾病的阮大人,妙姐兒對他已經很放在心裡了,這孩子是真動了氣了。朱宣還關心一個人:“刑部裡的袁大人近來得意否?”

朱輝笑道:“他本來就是一個琉璃蛋,現在更是滑不留手了,見了我和二哥,都是相當地客氣的。”

朱宣寬慰了,對朱輝道:“你來的正好,大嫂上殿去,你陪了去吧。”朱輝趕快答應了,他不用問,也能想到大嫂上殿理事,會有多少人看了眼睛裡不舒服。

“大哥的身體?”眼前看了大哥一點兒事情也沒有,只是面色比以前要白了些,少了些血色,天天暈在酒中,當然是這個樣子。朱輝還是要問一聲兒才行。

看了大哥淡淡一笑:“我嘛,傷病時有折磨了,只是還不妨事了。”朱輝只能答應了一聲是:“大哥多多休養了,一家人全靠了大哥。”

老侯爺、太夫人,朱宣朱輝一走,園子裡就更是肆無忌憚了,世子朱睿玩興最高,精力最足,滿頭大汗還在追了園子裡的一頭鹿後面跑,當然是追不上的,但是手舞着一根小小的馬鞭子,是朱祿特意爲他做的,正跑得歡快。

一羣跟的人跟在後面追了他:“世子慢點。”

沈王妃與申氏玩的熱了,剛剛換了一衣服,一個人是一身桃紅色束腰的胡裝,一個人是淡綠色的羅衫,午後的陽光明媚,把初春風裡的寒意也消融了不少。

兩個人都想起來了方氏:“只是少了一個人。”申氏由衷的說了一句:“大嫂,我要是能天天跟了你在這裡有多好。”

沈王妃只是微笑了,然後聽了申氏悵然:“父親母親已經提了要回京裡去了,這裡雖然好,說還是牽掛了親戚走動了熱鬧。”

太夫人說了兩次,毅將軍滿了一週了,就要回京裡去了。後來看了兒子推病,妙姐兒忙的不行,才丟了下來不說這話。

沈王妃笑着安慰了:“你這麼牽掛家裡的姨娘,何不去和孃家人說一聲兒去,讓他們好好看待了她。”申氏隔了一段時間就要回孃家去一次。

申氏搖了搖頭,道:“哪裡能象大嫂這裡,我看了兩位姨娘大嫂就看待的好,從來不用她們站規矩,有什麼東西也少不了她們的。”

沈玉妙不說話了,我只能拿她們待的好,那兩位已經是一心裡的醋意了。妻妾自古就是不兩立的。

朱祿大步走了過來,對了王妃低聲道:“剛纔有苗人去了阮大人府上了,是吳龍頭人的大管家扎布石。”

沈王妃心裡立刻說了一句:來得好屢屢頂撞與我,就知道一定是有勾搭的事情,人爲了自己的利益纔會這樣。

阮家世居南疆,這位阮大人不會不與苗人有來往的。她立即笑了,對朱祿道:“備轎子,我們去阮大人府上。”

第521章 ,紛亂(二十一)第541章 ,治家(三)第125章 ,客人(二)第579章 ,溫情(十四)第599章 ,回來(九)第635章 ,舔犢(二十五)第91章 ,算計第436章 ,轉變第91章 ,算計第64章 ,餵豬第647章 ,雲涌(七)第135章 ,笑話(二)第102章 ,收斂(一)第231章 ,烏雲(一)第621章 ,舔犢(十一)第426章 ,世子第133章 ,對策(二)第331章 ,亂雲(五)第29章 ,先生第372章 ,反正(十四)第120章 ,明白(一)第404章 ,糾結(十四)第63章 ,脫罪第463章 ,朝花(五)第557章 ,治家(十九)第500章 ,憂喜(二十)第586章 ,變幻(二十一)第394章 ,糾結(四)第374章 ,撥亂(二)第297章 ,生事(一)第274章 ,思慮(五)第540章 ,治家(二)第452章 ,爲難(六)第331章 ,亂雲(五)第205章 ,自立(一)第401章 ,糾結(十一)第375章 ,撥亂(三)第79章 ,和解第169章 ,實話第2章 ,家務(上)第470章 ,夕拾(二)第55章 ,治家第247章 ,寄居(七)第39章 ,裝病第428章 ,試探第268章 ,操心(二)第317章 ,配合(七)第65章 ,母親第488章 ,憂喜(八)第267章 ,操心(一)第433章 ,度日(二)第429章 ,反目(一)第348章 ,開演(十二)第131章 ,伏筆第179章 ,船上(一)第610章 ,回來(二十)第443章 ,重圓(七)第320章 ,配合(十)第660章 ,雲涌(二十)第54章 ,發泄第479章 ,夕拾(十一)第675章 ,番外(七)第217章 ,發威第76章 ,鳳鳴第406章 ,糾結(十六)第83章 ,嫌隙第66章 ,進京第556章 ,治家(十八)第239章 ,嚴謹(一)第270章 ,思索(一)第506章 ,紛亂(六)第454章 ,爲難(八)第183章 ,住店(三)第292章 ,有喜(四)第544章 ,治家(六)第471章 ,夕拾(三)第234章 ,貼心(二)第177章 ,生枝(二)第112章 ,回來第278章 ,好人第319章 ,配合(九)第545章 ,治家(七)第644章 ,雲涌(四)第139章 ,發作第432章 ,度日(一)第363章 ,反正(五)第160章 ,難耐第44章 ,周府第533章 ,紛亂(三十三)第593章 ,回來(三)第196章 ,到家(二)第142章 ,爭取(一)第489章 ,憂喜(九)第177章 ,生枝(二)第571章 ,溫情(六)第227章 ,纏綿(三)第355章 ,開演(十九)第495章 ,憂喜(十五)第526章 ,紛亂(二十六)第99章 ,作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