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反目(二)

房裡並沒有哭幾聲,沈玉妙想了起來,不該同表哥反目,爲了睿兒也不應該這樣做。

還不就是一半爲了睿兒纔會這樣爭論。她在腦子裡回想了自己剛纔同表哥的談話,又有些傷心了,並不全怪了我,同表哥好講他也發脾氣,自己難得發了一次性子,不想就發在這個時候。

這會兒想起來,事情一下子順流直下,不容人有半點思考,同表哥反目,只怕會影響到睿兒的世子之位。

可這個時候已經是晚了。沈玉妙咬了嘴脣,我該怎麼辦,徐先生走了,我該怎麼辦,讓人去問衛夫人去。徐先生都被表哥攆走了,衛夫人來了還能挽回嗎?

然後想到了,一直以來,表哥心思就是難測,表哥要是決定了的事情,母親也沒有辦法,自己佔了恩親,母親在,可以說是無恙,可是新人進了門,再生了孩子,一樣是母親的孫子。。。。。。

如果是因爲自己,影響到了兒子,沈玉妙後悔上來了。同表哥反了目,這王府裡都難待,下人們的冷臉還可以看,只是爲了兒子,不可以影響到他。

她決定好好哭一場,再想想該怎麼辦?現在腦子一片混亂,實在是亂得很。可是現實並不允許她哭太久。

如音怯怯的窗下回了話:“太夫人請王妃現在過去。”

朱宣書房裡這一會兒,也心裡暗自後悔了,氣頭上趕走了妙姐兒,現在還是氣得不行。想了她剛纔撞到了門上,不知道撞到了哪裡。原本想了安撫了妙姐兒,淮陽郡主順利的進了門。現在看來是妄想。

別的先不說,就是指望了成親那天,妙姐兒能安然出來受禮,都不可能。他負手房裡走了兩步,想了想。妙姐兒自此要天天抹淚去了,只怕見了我攆了我不進房裡,這個還能受。

只是洞房那天,一面要進洞房,一面要想了妙姐兒的眼淚,這樣想了。。。。。。沒法進洞房,要娶了來,又不能不進洞房。

再說第二天,指望了妙姐兒能和氣的出來會淮陽郡主,只怕又是一個淚人兒,沒準又要象今天這樣大逆不道,當了人讓我怎麼發落她。朱宣想想頭都疼,眼前也沒有心情在心裡指責這個沒良心的丫頭,淮陽郡主下個月就要進門了,這件事情要先辦了。

他站了起來去了母親房裡,屏退了人,和太夫人說話,先說了剛纔的事情,然後對太夫人道:“指望了妙姐兒能體諒兒子,現在看了是不可能。淮王那裡已經定了日子,不能不娶。還請母親擔待了,帶了妙姐兒回封地去吧。明天就走。兒子一直想了奉養父母親,只是父母親掛念了親戚來往熱鬧,不願意離京。現在請母親去吧,父親那裡我去說。”

然後想了一想,對太夫人道:“我成了親,就回去,讓淮陽郡主待在京裡,兒子一個人回去。”

太夫人聽完了,這事在她意料之中。太夫人管家,看了去年近一年過年過節,與淮王的禮物來往,一看就明白了,兒子不說她就裝不知道。看看,果然是出事了。

眼前也無法指責都是兒子慣的,房裡一向沒有人,突然說來了一個人,是誰都不會心裡舒服的,都會鬧鬧彆扭。何況妙姐兒還是個孩子,雖然生了孩子,母子兩個人關愛太過,還當了妙姐兒是個孩子。

太夫人揉了額頭,媳婦是自己許的,兒子喜歡,太夫人一向很是得意。

太夫人也是和徐從安一個想法,一定要聯姻嗎?封王權重不是聯姻來的。

現在看了兒子這樣爲難了,只有自己還能幫了他。太夫人嘆氣道:“這親事是我訂的。當然有了事情還是我來擔待。”

朱宣忙道:“兒子不是這個意思,母親這親事訂的好。妙姐兒不懂事,眼前也沒有時間慢慢教訓她去,等兒子成了親回去再去教訓她。”

太夫人無話可說,道:“好吧,你去告訴你父親一聲兒去,我讓人喊了妙姐兒來,交待她,明天我們就走。”

朱宣這才放了心,對母親道:“一應東西都不用帶,就是空身子去了封地上,使用的東西也備得齊全,一直候了父母親去,只是不來。”

太夫人看了兒子,有些心疼他,別人家裡娶個小老婆沒有這麼煩,想想又想笑了,都是你自己慣的,我訂的這門親事有這麼好嗎?這回讓你頭疼了,不要怪別人。

既然定了下來要走,太夫人就笑語詢問了:“只聽你說了那裡好玩,這一次要好好玩一回了。”朱宣也笑了道:“妙姐兒最知道,回了沈家天天帶了人夜遊,淘氣玩耍,她最行。”然後心裡又回了一句,惹人生氣也最行。想想妙姐兒書房裡說的那些話,不能一一學給母親聽,要是學了出來,母親也要責備她的。

太夫人聽他這樣說,心裡放了心,兒子並沒有生氣,只是妙姐兒一個人在鬧彆扭罷了。太夫人最擔心妙姐兒把兒子惹惱了,他性子上來了,就不好說話了。

朱宣出了母親的門,去了父親那裡說了一聲,老侯爺聽完了,停了一停,才說了一句:“這門親事,一定要成?”老侯爺也覺得沒有必要一定要聯姻吧。

也是和徐從安,太夫人一個想法,不是聯姻得來的富貴。朱宣自己也快糊塗了,書房裡被妙姐兒氣得頭暈腦漲的,象是表哥時時刻薄了她們母子。母子都沒有立足之地了。。。。。。。

聽了父親這樣說,似乎也不是一定要聯姻,可是和人說好了,現在不成怎麼辦。

他對了父親道:“親事已經定了,和淮王說好了,郡主一進了京裡,就宮中請旨去,現在說不成,那可不行。”

他這樣說了,老侯爺也沒了話說。

管事的被喊了來,快步來到了二門上,見王爺站在那裡:“去碼頭上看了船,收拾了,太夫人王妃明天回封地去。”管事的答應了。

聽了王爺又道:“新房在收拾了吧?無錯”管事的連忙也答應了,機靈一點兒的人都會明白收拾新房和王妃匆匆離京應該是有些關係。

然後看了王爺就沒有再問問什麼,徑直往外去。

朱宣重新來到書房裡,朱喜已經收拾乾淨了,朱宣讓他寫信:“給大管家去信,讓他打掃了房子,碼頭上接了太夫人王妃,再給我回信來。”

一一都安排妥當了,喊了朱壽:“帶馬來,我要出去。”朱壽已經聽了朱喜說了書房裡的變故了,二門上帶了馬,偷眼看了王爺,又是沒有表情了,一點兒也看不出來。朱壽戰戰兢兢帶了人跟了王爺後面上了馬,也不知道他要去哪裡,反正去了就知道了。

朱宣打馬走了兩步,突然又想了起來,回頭吩咐了:“去信讓徐從安星夜趕回來,吃我的喜宴。”一提徐從安來,朱宣氣都不打一處來,等回來了看我怎麼收拾你。

這一齣子事情,硬是這位第一幕僚弄出來的。朱宣完全怪到了徐從安身上,妙姐兒一向乖巧,哪裡會這樣對錶哥。

沈玉妙洗了臉,來到了太夫人房裡,太夫人笑道:“睿兒睡了,我喊你來有話和你說呢。”看了她剛洗過了臉,還是眼有淚痕,裝作看不到,笑道:“這天氣好,我想到你封地上住幾天去,你帶了睿兒陪了我去吧。”

沈玉妙心裡格登一聲涼了心,表哥這是要逐我出京了,讓母親來對我說。再一想了,眼前出京不是壞事,帶了兒子,有母親在,一切就有了主心骨。

讓我親眼看了表哥同別人成親,入洞房,剛纔房裡雖然懺悔了,這會兒眼前再想了表哥陪了別人讓我看着這樣的一幕,沈玉妙心想不如殺了我。

沈玉妙寧願做個棄婦避開,再說回封地去,一直就想回去。

太夫人見她說了同意,笑道:“我知道你一向是個孝順孩子。”沈玉妙有些慚愧,我不能孝順到同意表哥娶小老婆,現在看來母親是同意了的。

又聽了太夫人繼續笑道:“那咱們明天就走吧,春暖花開的,想來江上泛舟,也是一件樂事。”沈玉妙心徹底地涼了,這會兒已經快下午了,明天就要趕我走,一天也容不下我了,表哥沒有徵兆的變了心,變心比翻書還要快。沈玉妙又想落淚了,想想京裡煎熬了,不如趕快避開,沈玉妙就答應了一聲:“是。讓管事的去收拾船去。”

太夫人笑道:“已經交待了讓他們收拾了,你回房去收拾一下吧,明天一早,咱們就帶了睿兒泛舟去。”

回了房裡,如音帶了丫頭們已經收拾了,動作還真的是快。看了王妃進來,如音還是怯怯的:“剛纔朱喜來了,劉媽媽也來了說,說王妃太夫人明天要回封地上去,讓就收拾東西。”

沈玉妙嗯了一聲:“收拾吧。明天就走。”收拾東西是不用她,她一個人窗下坐了,思量了今天的事情,心裡很是難受。

表哥不知何時變了心,只有變了心的人才會那樣。一想到書房裡讓自己滾出去,真是痛心。

一個人坐了不由得不胡思亂想,想了從接了來,表哥一直照拂有加,爲了小馬大馬同他撒嬌,過年坐了船上京來成親,婚前收拾房子。。。。。。沈玉妙默默的坐了等,心裡暗暗祈禱,書房裡得罪了表哥,現在想了他的臉色,以他的觀念來想,會把他氣得不行。

明天我就要走了,從此不知幾時表哥才能再見我,表哥今天晚上進來吧,讓我對他說一聲“恭喜表哥”,也算感謝他幾年的照拂,沈玉妙這一會兒很有感恩的心。

就這樣坐了等,一直等到了深夜,淚又下來了,也沒有再見朱宣的身影。

如音小心的勸了她去睡:“明天要坐船呢,太夫人說了,明兒一早就走。早些安歇了吧。”如音早就打聽了,王爺帶了馬出去,一直就沒有回來過,看來是不回來的了。

沈玉妙睡到了牀上,忍不住痛哭了,曾幾何時,表哥變了心腸,就這樣把我逐出了京,臨走時難道連一面也不給見嗎?

下次幾時才能再見?表哥就是回了封地,也會帶了那位郡主一起來,沈玉妙一想了就更是哭得不行。

一回後悔了,一回覺得朱宣無情狠心。就這樣哭了又哭才睡過去。

第二天一早,劉媽媽就來了:“太夫人請了房裡一起用早飯去。”然後就看了如音笑了:“一會管事的來了,看了把東西送上船去。”

沈玉妙用心梳妝了,儘量掩飾了自己紅腫的眼睛。扶了青芝的手出了門,看到院子裡管事的已經帶了人來搬東西了。

看了王妃都住了手行禮,沈玉妙又一次心碎了,就象是片刻也等不及一樣送我走。

吃了早飯,就直接從太夫人房裡起了身,天色還是矇矇亮,還是清晨,府裡並沒有別人來送,只有老侯爺一騎送了婆媳祖孫三人到了江邊。

江邊當然見不到朱宣的身影,沈玉妙還是下意識的看了一看,看來的只有傷心。

老侯爺來看了玉妙,一向尊妻愛子,對玉妙也是疼愛有加。

他還是呵呵笑了:“妙姐兒,你要好好陪了母親,帶了孫子。”沈玉妙淚水又出來了,她低了頭給父親行了禮。

太夫人笑道:“我們這一次出去,可是要好好玩的,你別耽誤事,誤了我們坐船玩。”朱睿更是開心的不行,手指了船就要上去,惹得太夫人,老侯爺笑。

一直到船開,岸邊都只有老侯爺帶了從人在。沈玉妙的心又徹底涼了一次,坐在艙裡往江邊看,偶然有一個身材高大的,就趕快看一眼,卻都不是。

到了下午,這才真正意識到,我被逐出了京,表哥連一面都不給見了。從此成了棄婦。

沈王妃帶了世子,奉了太夫人,帶了自己跟的人,如音收拾了王妃的一大疊私房銀票,一大箱子首飾,幾箱子最喜歡的衣服,沈王妃悲悲切切被“逐”出了京。

樓船還是來的時候樓船,還是前年來的時候徐先生陪了坐了一次,那個時候何等的熱鬧,自己高坐了樓船上,甲板上是精兵守護。一路上風光時時欣賞了。

她斜倚了船艙窗前,一上了船,太夫人就說:“早上起早了,我要睡了,妙姐兒回自己船艙裡也睡會兒吧。”

不能說這不是一種體貼,沈玉妙此時此刻是沒有膝前斑衣的心情了,一眼望去,江上飛鳥也是三、五成羣的飛了,每每看到兩隻飛鳥彼此憐惜了飛着,沈玉妙的心就被紮了一下。

她悲痛之作,百思不得其解,是幾時表哥變了心腸?

朱宣是隔了一天才回到家裡來,晚上進了房裡,只有幾個房裡打掃的服侍人了,房裡冷冷清清的沒有了妙姐兒的身影了,就是兒子也不是想看就能看了。

鏡臺上丟了一根妙姐兒家常戴的玉簪子,一向是她喜歡戴的,也丟了下來,想來收拾東西走的匆忙。

朱宣心裡還是氣她,害得我回來冷房冷牀的,表哥一向是白疼你了。想想沒有去送她,就這樣攆出了京,這會兒月亮底下,一定在船上哭。哼,讓母親好好教訓去。

他拿了玉簪子在手裡,嗅了上面還有妙姐兒的髮香,好好哭去吧,表哥這一次不會心疼你。他着實氣得不輕。

如果不是從家裡避開了,再看到玉妙,肯定見面就要教訓她。

等到一個人睡在了牀上,懷裡空蕩蕩,越想越生氣,恨不能明天就趕快成了親,好回去教訓那個小丫頭去。

他黑了臉,這一次決不饒了她,誰說也不行。該怎麼收拾這個小丫頭呢,朱宣氣到了極點,就一個人躺了盤算這個。。。。。。。

徐從安第二天上午就回來了,朱壽一見了徐先生,趕快就請安去了:“王爺讓先生去書房裡去。”然後悄聲告訴了他:“王妃昨天回封地去了。”剛說了這一句,朱喜就走了出來,也是小心翼翼的表情道:“王爺說了,徐先生來了就立即進去。”

半路上被追了回來,在徐從安是意料之中,王爺有了安排了。但是聽了王妃走了還是驚了一下,隨即也有些不高興了,新人還未進門,舊人被逐出了京,徐從安大步就進去了,王爺不來找我,我還要找他呢。

書桌后王爺黑了臉看了自己,徐從安也板了面孔,行了禮:“王爺,我回來了。”

兩個人對坐了,都是陰沉了臉。還是朱宣先開了口:“徐先生回來了?本王一刻也離不了你。想想你不來我的喜宴,那真是無趣的很。”

徐從安做好今天要與王爺好好論上一番的準備,開口前笑了一下:“王爺另納新歡,王妃逐出了京,我這座師象是也應該有不是纔對。”

朱宣冷冷笑了一聲道:“豈止逐出了京這麼簡單嗎?”我跟腳就要去教訓她去,看誰還能攔得住我。

徐從安不與他鬥這個氣,直接了當:“恭喜王爺喜新厭舊了,但不知世子,王爺將如何安頓他?”

不提這個,朱宣氣還不打一處來,被妙姐兒氣到,就是因爲她說了一句:“置我們母子於何地?”

目視了徐從安,朱宣連連冷笑了:“敢問徐先生,女子有三從,是哪三從?”徐從安慷然回答了:“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是爲三從。”

朱宣又冷笑了:“四德又是哪四德?”徐從安還是回答乾脆:“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王爺還要問什麼?”

朱宣還有話要問,看了看對答如流的徐從安,他收了冷笑,淡淡道:“七出之條又是什麼?”徐從安笑一笑,妒也是其中一條。

徐從安反問了道:“敢問王爺,滅妻又是爲何?”徐從安這一次有了理由了,逐出了京你就是不對。

朱宣隨意的往後面靠了一靠道:“本王現在還不想滅妻呢,等本王成了親,有了時間,教訓了她,再談滅不滅妻的事情。現在嘛,讓她一個人好好反省反省去。”

徐從安火了:“王爺,如何安頓世子?”朱宣也火了:“你看該如何安頓?”徐從安毫不懼怕他,深施了一禮:“請容從安進一言,王爺也有糊塗的時候。世子得脫天花之災,是有福之人。王妃是太夫人恩親,不是王爺想出就出的。請王爺三思。”

然後昂然站直了,看了朱宣道:“新人不能有所出。”

朱宣看了看徐從安,梗了脖子站在自己面前這麼大膽,哼,所以才教出來了一個大逆不道的學生。這個時候朱宣忘了怪自己,徐從安這個座師是他自己請的,而且是三邀四請了才請來的。

朱宣淡淡道:“夫爲妻綱,既嫁從夫,頂撞丈夫,犯了三從;書房裡無禮,犯了婦德,口出胡言,犯了婦言,這七出之條,犯的也不是一條了。這應該是什麼罪名你,”他手指了徐從安:“去寫個條程來,看看王妃是什麼罪?是動家法還是幽禁,該怎麼處置你寫了來給我看。”朱宣提高了聲音,厲聲對了徐從安。

徐從安面帶了微笑,軟得不行:“王爺千不看萬不看,請看了世子,從安是王妃座師,有錯是我先領罪,王爺的軍棍多少,我一併領了。”徐從安不相信王爺會對我動軍棍。

朱宣哼了一聲,看了他軟了腔調,不再象剛纔那樣硬了脖子,心裡才覺得出了一點氣,他還是冷言冷語:“我要成親呢,不想衝了喜氣,先寄下了你這頓軍棍,等我處置王妃的時候,慢慢和你算帳。我剛纔說的東西,快去寫了來。”

徐從安也碰了一鼻子灰,但是並不氣餒,說王爺糊塗都說了,這件事情不能就這樣了。

他再出來問清楚了朱壽,纔有了一點兒喜色,原來太夫人也去了,王爺說的嘴硬,逐出了京,還帶了太夫人和世子一起去嗎?

徐從安決定跟王爺周旋到底,反正這一頓軍棍已經寄下了。想想王爺一向記性不錯,指不定哪天會提起來,徐從安打定了主意,你想聯姻沒那麼容易,成親我攔不了你,我一步一步攔,孩子是絕對不能生的。

第二天,徐從安沒有來,朱喜進來回話:“先生家的小廝來說,徐先生昨夜回去,一夜起來了幾次,如今路也走不動了。”

朱宣聽完了道:“讓他好好養病,我喜宴那一天,擡也要把他擡來,本王成親,徐先生不在,太沒有意趣了。另外,交待了他,一好了,我讓他寫的東西給我快寫了送來。我等着處置人呢。”

自此,徐從安告病了。朱宣找不到人再出氣,就整天自己氣得不行。每一次晚上回來了冷清房間只有自己一個人,就恨不得把徐從安先抓過來給他一頓去。

第620章 ,舔犢(十)第421章 ,東窗(五)第215章 ,蔣家六百零二章 回來十二第630章 ,舔犢(三十)第669章 ,番外(一)第496章 ,憂喜(十六)第141章 ,氣苦第82章 ,捷報第269章 ,操心(三)第137章 ,餘波第243章 ,寄居(三)第596章 ,回來(六)第322章 ,配合(十二)第278章 ,好人第18章 ,遊玩(上)第75章 ,促膝第169章 ,實話第562章 ,戰場(四)第597章 ,回來(七)第534章 ,紛亂(三十四)第551章 ,治家(十三)第37章 ,回請第238章 ,意見(二)第23章 ,直白第599章 ,回來(九)第625章 ,舔犢(十五)第197章 ,談話第567章 ,溫情(二)第407章 ,糾結(十七)第520章 ,紛亂(二十)第622章 ,舔犢(十二)第444章 ,重圓(八)第18章 ,遊玩(上)第532章 ,紛亂(三十二)第42章 ,洞悉第249章 ,寄居(九)第122章 ,情動第471章 ,夕拾(三)第219章 ,狠心第41章 ,逢迎第66章 ,進京第557章 ,治家(十九)第131章 ,伏筆第124章 ,客人(一)第6章 ,生日(下)第311章 ,配合(一)第57章 ,父親第314章 ,配合(四)第430章 ,反目(二)第379章 ,撥亂(七)第17章 ,過節第283章 ,公主(四)第353章 ,開演(十七)第232章 ,烏雲(二)第49章 ,回營第655章 ,雲涌(十五)第270章 ,思索(一)第537章 ,紛亂(三十七)第401章 ,糾結(十一)第84章 ,作客第363章 ,反正(五)第442章 ,重圓(六)第312章 ,配合(二)第257章 ,還擊第606章 ,回來(十六)第182章 ,住店(二)第141章 ,氣苦第166章 ,紫瓊(一)第458章 ,爲難(十二)第241章 ,寄居(一)第174章 ,做媒(二)第6章 ,生日(下)第228章 ,防患第60章 ,平息第477章 ,夕拾(九)第104章 ,路上第509章 ,紛亂(九)第582章 ,溫情(十七)第144章 ,來往第573章 ,溫情(八)第525章 ,紛亂(二十五)第8章 ,信柬第553章 ,治家(十五)第240章 ,嚴謹(二)第251章 ,憤怒第125章 ,客人(二)第222章 ,認親(二)第308章 ,解決(二)第255章 ,成親(一)第614章 ,舔犢(四)第144章 ,來往第237章 ,意見(一)第316章 ,配合(六)第593章 ,回來(三)第58章 ,牛刀第496章 ,憂喜(十六)第596章 ,回來(六)第183章 ,住店(三)第623章 ,舔犢(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