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開龍泉路過離龍泉不遠,走山西必經之重鎮三合鎮,楊海濤被趕來的父母攔截往了。
母親痛哭流涕,父親愁容苦臉,兩個老人勸阻,但楊海濤雖然被父母哭勸的無話可說,也知道國軍兵敗亂做一團,自己家庭又沒有什麼背景,前途是很危險的。但強烈的民族意識,且自尊心極強,面對同行的幾十個同學,自己先溜回去,那不成了狗熊了?那不就太可恥了?所以堅決不回頭。
看他如此堅決,他的父母只好塞給他三塊銀元,看着他頭也不回地直奔宋家川去了,不禁嚎啕。
實際海濤自己此時淚水在眼眶裡直打轉轉,所以他也就不敢回頭再看父母一眼了。
到了宋家川(吳堡)坐船過了黃河,又步行兩天後到了介休火車站。
在這裡,陝北來的學生娃娃第一次見到了火車,還是閆錫山管轄下的山西小王國特有的窄軌火車道。
此時,大同失守,日寇又在圍攻太原,忻口正打的激烈。
潰退下來的雜亂的國民黨軍隊鎢傷兵,擁擠着上了無蓬的火車車廂,而車廂裡不時的扔出死亡和已半死的傷兵。
他們被堆積在月臺上鐵道上。來往奔跑的逃兵和難民就踩踏着這些傷亡士兵的身子,搶爬上車廂。
楊海濤他們在帶隊的裝甲兵團的小軍官指揮下,搶上了一輛無蓬車廂。火車起動了。
看着介休車站的一片混亂景象,看着的一堆堆流血戰死士兵的屍體,他們乘火車向南出發了。
半道下起傾盆大雨。他們幾十個人擠成了一團,在秋雨中哆嗦着坐了一夜,天不亮到達了晉南著名的渡口——風凌渡。
此時這裡更是一片悽慘的亡國景象。
因黃河上沒有橋,只靠大木船擺渡。河灘上傷病兵士死亡屍體密密麻麻一片,大雨過後,鮮血和着污泥直流向黃河;逃難的重傷士兵在黃河邊上悲聲呼天喊地。
楊海濤他們見如此悽慘,無
不動容。想起了常聽收音機裡唱的那首歌:“…爲了飢寒交迫,我到處哀歌,嚐盡了人生的滋味……
誰甘心做人的奴隸?
誰願意讓鄉土淪喪?
可憐是鐵蹄下的歌女,被鞭撻的遍體鯪傷!”
多少悲慘淒涼的景象啊?
走過的重傷兵和難民重病之人身邊時,看着他們雙膝跪着嚎啕着乞求施捨食物充飢,誰心不顫慄?誰能不下淚?
楊海濤他們拿出了大部分乾糧散發給了他們。——也不過是杯水車薪!
上船比上火車更是可怕,國民黨軍警憲兵對上船的傷病員士兵和難民舉槍亂打亂掄,以衛護抓到的新兵及有勢力的官員和其家屬,衛護稍有組織的部隊提前上船。
因而零散的傷兵和難民搶上船的被扎的頭破血流,甚至被推入了黃河,也有兩人因搶上船後,因船搖擺而翻進黃河,他們在黃河裡悽呼救命,轉眼便被黃水吞沒……
楊海濤他們因有裝甲兵團這塊招牌,順利渡過了黃河,到了東潼關火車站,雖然混亂,但畢竟好一些。
他們又乘上了悶罐火車,汗流浹背地到了西安,被安排駐進了一個破舊的停了業的兩層樓的澡堂裡。
雖然路上艱險已見到,但一同來的同學爲了心中那個理想,沒一個回頭。
他們奉命又填了一分新學兵登記表後,第三天又坐上了鐵蓬子火車車廂,向南京奔馳而來。
遙遠的路途,每天兩頓飯只給四個燒餅,沒有水,只得等火車停車較長時,擔一擔涼水讓大家喝。
此時此情此景,有位年齡小的同學哭開了。
帶隊的那位軍官大不耐煩地罵了起來:“哭什麼哭?”
又威脅道:“誰哭把誰扔下去,叫抓大兵的抓了去活該!”
同學們想起一路上到處見到被抓來的壯丁老百姓,都用繩子將胳膊捆綁着連成一串,被趕着走,這就是當時百姓深惡痛絕,談虎色
變的“捉兵法”、“抓壯丁”、“買兵法”。
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提出“…亟須禁止,改爲廣泛的熱烈的政治動員…”
……
而一路上對自己這些學生的待遇畢竟要文明得多了!
楊海濤他們一路顛簸,到了南京,在兵營的鐵絲網外的大片草地上搭的草棚子裡擠作一團,等候檢查身體。要等檢查完身體才能編入新兵營,而不是原先是說的裝甲兵學兵隊,衆學生心裡已不願意了,因爲他們就是衝着裝甲兵來的!他們每個人都在幻想着,自己開着裝甲車,跟日本鬼子打仗!救中國於危難之中!
而同來的近四十人中有一半與杜聿明手下有關係的同學根本沒檢查身體就被接了出去,第二天穿着整潔的軍裝,甚至有的還是皮鞋武裝帶,嚴然是個軍官來看其他還沒有檢查身體的同學。
這對於那些沒有背景的同學來說,不能說不是一個極大的刺激。
想起一路上那情景,想起山西見聞;深深體會到了舊中國上層統治的黑暗,想起曾聽老百姓所說的那些當官的有錢有勢的官僚們的順口溜:“上任接印,金天銀地;問起官事,昏天黑地;吃起飯來,花天酒地;閒着無事,雲天霧地;下了臺百姓歡天喜地。”
有了這樣的情緒,楊海濤他們幾個人心生不悅起來,又想起一路上的所見所聞,真是心裡不由地地膽顫起來——不是怕死,而是怕糊里糊塗地死!原來說的是裝甲兵,現在根本沒有見到裝甲車的影子!心裡就有了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而且他們也真的不習慣南京氣候,結果身體就很不舒服了。到了檢查身體時候,被檢查爲身體不合格,要遷返原籍。
他們就在南京停留了一週,也正是在上海將要失守,日機天天狂轟濫炸。眼瞧着國民黨潰敗亂搶的亂抓壯丁,耳聽着傷兵和難民悽慘的悲愴哭喊之聲,他們七八個學生領到了遷返證,離開了南京,免費趁火車回到了西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