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177節 黑土舊事

吳司令命自己的警衛員:“小李啊,你快去我的辦公桌上拿十塊錢來!你看看,人家樑教導員沒錢沒的已經唱出來了!”

樑玉海急忙說:“不是不是的,司令員,你看看……”

那小李果然跑去拿來了一大把邊區的鈔票,塞進了樑玉海的手裡:“十塊錢!”

樑玉海推辭不過,只好收下了。

樑玉海羞的滿臉通紅。

他的母親。李秀月早就看見了兒子的尷尬,十分好笑。

其實院子裡面已經站了一羣人,看見樑玉海的模樣,都暗暗好笑起來。

等司令員出去以後,滿院子的人都笑了起來。

李秀月過來問:“呵呵呵,怎叫你唱,看看……”

……

那會兒的軍民關係非常好,就是這幹羣關係也非常好。

司令員就在馬路上走上走下,路過的百姓認識不認識的,都能打招呼,說兩句話。

……

咱們先說那位樑玉海的老同學,年輕的營教導員喬伯年吧。

他們一行數千人,組成的騎兵,直奔東北而去。

他們是跟着賀晉年去哪裡打土匪的。

十幾天以後,他們到了東北,此時南方已經是春天了,可是東北還很冷。

雖然陝北也很冷,但是,比起東北來說,到底好多了,因爲陝北到底維度沒有東北那麼高。

而且,許多是陝北來的戰士們,看到了於陝北黃土地截然不同的黑土地。

黑土地上茂密的森林。

幾人才能抱得住的松樹,比比皆是,跟陝北那光禿禿的山頭,簡直沒有辦法比較。

東北歷史上,是契丹,也就是是大遼起家的地方。也是大金起家的地方。

契丹在這裡曾經繁衍起來,成了世界最大的國家。

對於契丹族的起源,相傳北方大草原流淌着兩條河,一條從大興安嶺南端

奔騰而下,契丹人稱其爲西拉木倫河,亦稱“黃水”,文獻上寫作“潢河”;另一條河自醫巫閭山西端而來,名爲老哈河,亦稱“土河”。

契丹民族就興起於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這一地區民族的遷徙、融合呈現出十分頻繁複雜的狀態。

契丹人關於自己始祖有這樣的傳說,一位久居天宮的“天女”倍感天宮的枯燥寂寞,她駕着青牛車,從“平地松林”沿潢水順流而下。恰巧,一位“仙人”乘着一匹雪白的寶馬,從“馬盂山”隨土河一直向東信馬由繮。青牛和白馬,在潢水與土河的交匯處的木葉山相遇了。天女和仙人,叱走青牛,鬆開馬繮,相對走來。兩人相愛並結合,繁衍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爲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等八部,居潢水,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之南,黃龍,今遼寧朝陽,之北。常以名馬文皮貢獻北魏,並進行貿易。每行軍及春秋時祭,必用白馬青牛,示不忘本雲。這無疑是有關青牛白馬傳說的最權威、最準確的記述。由此可知,契丹族發源於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

而大金國(1115年-1234年),或稱金國、金朝,是位於今日中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的一個政權,1115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建立。定都會寧府,也就是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1125年滅遼,次年滅北宋。後遷都中都,再遷都至汴京,今日的河南開封。天興三年(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南北夾擊之下滅亡,共經歷10位帝王。

而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更是在這塊黑土地上叱吒風雲。

而後來的滿清從這裡崛起,滅了大明,成了世界上的數一數二的大國。

到了十九世紀,這裡又成了列強的掠奪之地!

尤其是日本鬼子,在東北幾十年,進行奴化教育,加上許多奴化的政策,使得哪裡一片混亂。

《中國人民

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史》記載:“據1946年6月不完全統計,散佈在東北的土匪還有近3萬人。其中,合江和牡丹江地區有8000餘人;哈爾濱以南地區和松花江沿岸有5000餘人;龍江、嫩江地區共2500餘人;遼西地區有5000餘人;東滿、南滿地區共5000餘人。這些股匪經常四出禍害人民,擾亂秩序,襲擊東北民主聯軍地方部隊,殺害地方工作人員;特別是佳木斯、牡丹江地區的股匪,乘東北民主聯軍主力忙於前線作戰、後方空虛之際,先後侵佔東寧、東安、同江、蘿北縣城,截斷牡丹江至佳木斯的交通,企圖配合國民黨軍向北滿地區進攻,一時氣焰甚爲囂張。”

合江是太適宜繁衍“鬍子”了。

西南和南部是崇山峻嶺,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東部和北部是大片沼澤地和草甸子。

草甸子蒿草比人還高,夏天人畜進去,一會兒就被蚊蟲叮剩一副骨架。沼澤地更兇險,不熟悉路徑,一腳下去,就別想再拔出來。

如此荒蠻之地,就成了“鬍子”得天獨厚的極樂世界。

歷代官兵來剿,見是玉皇大帝的天兵天將都不敢涉足的地方,也就隨“鬍子”們極樂去了。

僞滿時期,日本人採取收買政策,“鬍子”大都賣身投靠了,(老百姓說:“鬼子”,“鬼子”,日本人不“鬼”,怎能叫“鬼子”?)“8·15”後,這些“日本鬍子”又搖身一變,成了“中央鬍子”。其中,謝文東、李華堂、張黑子和孫榮久四支“鬍子”勢力最大,號稱合江地區的“四大旗杆”。

那是1946年8月15日,佳木斯市各界羣衆舉行集會,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一週年。這次集會還要公審日僞時期7名罪犯,他們是日本戰犯竹內德亥、岡田信、僞三江省民生廳廳長王國棟、僞三江省省長路之塗、僞第七軍管區官呂衡等。

會場警衛由合江軍區警衛連和佳木斯軍政大學部分幹部和學員擔任。

(本章完)

第一卷_第143節 西路苦戰第一卷_第205節 思念兒孫第一卷_第145節 西路悲歌第一卷_第210節 入土爲安第一卷_第八十九節 學子奔忙第一卷_第八十八節 怒火燃燒第一卷_第118節 龍泉鬥爭第一卷_第四十一節 舊習堪羞第一卷_第六十六節 狼嚎雪路第一卷_第八十八節 怒火燃燒第一卷_第五十節 仙路遙遙第一卷_第四十七節 舊夢新戲第一卷_第六十一節 關中後生第一卷_第220章 沙家糧店第一卷_第185 生死誓言第一卷_第215節 羣衆歌謠第一卷_第178節 打匪分隊第一卷_第十八節 定親兒時第一卷_第134節 海濤做媒第一卷_第140節 光武戰績第一卷_第十一節 辛苦兒媳第一卷_第135節 兒女婚姻第一卷_第337章 機敏妻兒第一卷_第112節 風雨古城第一卷_第十九節 女兒待嫁第一卷_第340章 邊塞榆林第一卷_第二十三節 新媳展才第一卷_第四十一節 舊習堪羞第一卷_第八十三節 孤燈守候第一卷_第九十五節 亂成一堆第一卷_第166節 勝利琵琶第一卷_第342章 苛捐雜稅第一卷_第六十二節 結髮妻淚第一卷_第三十九節 通保再娶第一卷_第352章 發財路險第一卷_第141節 草地之殤第一卷_第336章 太原戰役第一卷_第140節 光武戰績第一卷_第114節 淚眼寄語第一卷_第197節 長門之家第一卷_第六十六節 狼嚎雪路第一卷_第147節 尋找紅軍第一卷_第336章 太原戰役第一卷_第四十一節 舊習堪羞第一卷_第七節 善良人家第一卷_第214節 潤昌怒斥第一卷_第187節 奶奶祈福第一卷_第七節 善良人家第一卷_第五十三節 賭神酒仙第一卷_第347章 墮落雲山第一卷_第112節 風雨古城第一卷_第122節 鳳仙病故第一卷_第338章 秀月謀生第一卷_第337章 機敏妻兒第一卷_第五十三節 賭神酒仙第一卷_第一節 千年古城第一卷_第117節 我想讀書第一卷_第191 緊張局勢第一卷_第133節 春英參軍第一卷_第220章 沙家糧店第一卷_第九十四節 亂象百態第一卷_第二十節 花轎新婿第一卷_第335章 淤血奮戰第一卷_第三十一節 年前年後第一卷_第十二節 李家血統第一卷_第143節 西路苦戰第一卷_第七十三節 龍泉大會第一卷_第一節 千年古城第一卷_第168節 奔赴東北第一卷_第222章 收復龍泉第一卷_第七十九節 七七事變第一卷_第354章 榆林笑聲第一卷_第三十節 初聞戰歌第一卷_第三十四節 舊習堪羞第一卷_第191 緊張局勢第一卷_第八十三節 孤燈守候第一卷_第148節 狄家認女第一卷_第221章 戰爭飢餓第一卷_第209節 奶奶歸西第一卷_第159節 革命生涯第一卷_第九十節 路途亂象第一卷_第206節 夫妻早餐第一卷_第188節 戰爭初期第一卷_第四十四節 兩媳PK第一卷_第二十二節 花燭喂雀第一卷_第三十九節 通保再娶第一卷_第222章 收復龍泉第一卷_第135節 兒女婚姻第一卷_第十二節 李家血統第一卷_第185 生死誓言第一卷_第341章 說井嶽秀第一卷_第三十一節 年前年後第一卷_第127節 煎餅攤黃第一卷_第203節 戰時亂象第一卷_第九十八節 投奔延安第一卷_第334章 槍林彈雨第一卷_第195節 戰事危機第一卷_第211節 老人情懷第一卷_第七十五節 出閣成禮第一卷_第六十四節 妻以子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