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158節 延安文藝

那些老藝人他們之間的“名角”、“頭人’和“柴頭”以及師徒形成了較嚴格的幫派體系。

由於舊社會遺留下的對他們的歧視污辱,仍然在社會上存在。

促使的他們的人生觀基本都是“自賣本身,活着貪吃,死了狗吃!”

但也講還一點江湖義氣。

他們的職業從科班出師唱戲直到死是終身職業,所演出的分工角色配備,前後臺製度極爲嚴格。

他們大部人對政府接收也籍於重新提高他們地位,故而十分願意接受改造。

共產黨接受之後,後也是自負盈虧,仍然依靠趕廟會市集賣戲票等方式演出得到收入,養活那些演員。

所以楊海濤要帶他們演出,幾乎走遍陝北的山山溝溝。

對他們的改造首先是戒菸,改吸食爲吞服食煙丸,逐步減量戒絕。

其次對他們幫助建立家庭,爲年輕的儘量在農村找配偶,使他們有所寄託,有所負擔,不至於“一日有酒一日醉,一日無酒唱涼水”的生活品行道德的教育,樹立新風尚,做爲新藝人,盡力尊重他們,提高他們的地位。再其次是修改演出劇目,特別明顯的封建迷信淫蕩的下流劇目。

在幾年地教育改造中,他們確實有很大的進步,大煙基本禁絕,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青中年藝人建立了家庭,生育了子女,特別他們得到老有所養的政策,使他們感動極大,這些舊藝人在舊社會老病死是沒人過問的,從此後,他們已成國家職工,受到社會尊重的藝人。

劇團主要抓了老藝人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對演員進行文化教育,開展掃盲識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期間,由老藝人雷明亮、田世雄排練上演了歷史劇《武松殺嫂》《粉莊樓》《蓮花庵》《潞安州》等幾個劇目。受到大家的好評。

……

1943年秋,延安魯藝文工團在戲劇系主任張庚同志的率

領下,來到了龍泉。這是整風以後,魯藝爲貫徹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的精神,響應毛主席“文藝要深入基層,要面向工農兵”的號召,所做的一次實際行動。

他們創作了一批深受廣大幹部羣衆喜聞樂見的舞臺劇和秧歌劇,並帶來了他們新創的一種文藝形式——大秧歌。

陝北秧歌是廣泛流傳於陝北地區的一種古老的民間廣場歌舞藝術,它與古代的儺儀和社火祭祀活動有着直接關係。

其實,秧歌,就是在神廟上祭祀的一種形式,也是人們在過年的時候,互相拜年的一種形式。

傳統的龍泉秧歌在每年春節舉行活動,一般從正月初三開始,叫“起秧歌”。起秧歌時由當地神會會長持傘率衆去謁廟敬神,然後將傘交給傘頭。傘頭是秧歌隊的指揮和領頭人,他手持黃羅寶傘與虎錚發令,鼓樂齊鳴,秧歌隊起舞歌唱,秧歌活動便正式開始。

第二天,秧歌隊開始排門演唱。排門演唱結束後,鄰村秧歌互相拜訪,開始秧歌彩門表演。

秧歌隊表演,由鼓樂開道,傘頭領隊,兩行隊員舞動過街穿巷。到了演出場地後,圍成圓圈開始扭各種造型的大場秧歌,而後傘頭領唱秧歌詞,隊員接後音,大場秧歌便結束。然後是小場秧歌演出。

到了正月十五,龍泉演唱進入高峰,除白天演唱外,夜晚秧歌隊還要轉“火塔塔”或“九曲”。

十五過後,春節秧歌活動基本結束。

龍泉秧歌在歷史長河的繁衍過程中,它不斷地吸收歷代民間散樂、舞蹈、百戲的有益成分而融於自身,到了宋代,已形成了較爲完整優美的歌舞藝術。此後,秧歌的規模越來越大,內容和形式不斷豐富。

1942年,在延安以至陝甘寧邊區興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新秧歌運動,對傳統的秧歌從內容到形式都進行了改革和創新,使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獲得生機而更加繁榮興旺。

……

而如今,魯藝的秧歌隊在綏師的大操場上,舉着鐮刀斧頭,打出了一個圍場後,便席地而坐,然後在圍場內演出一個個新的秧歌劇。

有由王大化、李波演出的《兄妹開荒》,由王大化、韓冰演出的《二流子轉變》、《趙富貴自新》,還有張魯、熊塞聲演出的《夫妻逃難》等等。

樂隊演奏的和演員唱的曲調,都是音樂家們從陝北民歌或西北民間戲曲中吸收而來的,如眉戶調、岡調等。

雖然演員都說着一口現學來的陝北話,倒也聽得懂,且別有風味。

而且這種形式,一直到今天,在陝北的許多地方都在繼續演繹着——過年的那個巨大規模的廣場大秧歌,足足有上萬人蔘與的大秧歌,實實在在地是老百姓最喜歡看的演出。

而當年自從延安魯藝來這裡演出後,一下子就把原本就藏虎臥龍的龍泉師範的那些人才激發了出來。

龍泉師範文工團很快就移植了魯藝文工團的幾個新歌劇,有《二流子轉變》,劉燕山飾演女主角;還有一個就是有名的《兄妹開荒》,兄妹開荒裡面的那個妹妹,就是那位謝雲山的小妹妹謝四奴演的。

而一批年輕的演員也陸續都出來了,裡面就有了樑家院子出去的幾位:樑玉龍、樑玉柱,尤其是樑玉龍已經成了一個很有名氣的小演員了。而那位當年唱紅軍哥哥回來的樑玉柱,也學會了拉二胡,演節目。

這些年輕的演員所在的龍泉師範,還利用寒假到附近各個鄉以及抗大分校去演出。

很快老百姓中就傳開了:龍泉來了兩個秧歌隊,一個是延安魯藝家的,一個是龍泉師範家的。

1944年7月7日,劉燕山、劉金蘭,田冬麗等班裡的六名女同學,在學校的圖書館,由黨委的白炳書同志帶領我們共同宣誓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爲一名候補期三個月的新黨員!已經是母親的田冬麗入黨了!

(本章完)

第一卷_第三十五節 新愛舊情第一卷_第九十八節 投奔延安第一卷_第231章 婆婆愛慕第一卷_第222章 收復龍泉第一卷_第186 戰友擊掌第一卷_第180節 血灑山村第一卷_第166節 勝利琵琶第一卷_第209節 奶奶歸西第一卷_第225章 辛苦磨面第一卷_第158節 延安文藝第一卷_第124節 生死消息第一卷_第九節 撓蝨狗狗第一卷_第三十七節 媳婦掐架第一卷_第四十一節 舊習堪羞第一卷_第九十七節 激烈鬥爭第一卷_第二節 百年廟會第一卷_第335章 淤血奮戰第一卷_第四十六節 小婆走了第一卷_第七十四節 玉靜待嫁第一卷_第229章 孃家嫂子第一卷_第116節 怒射敵眼第一卷_第十四節 嬌女淚河第一卷_第四十九節 特大喪事第一卷_第146節 苦難歷程第一卷_第十六節 北伐革命第一卷_第179節 山林小村第一卷_第八十八節 怒火燃燒第一卷_第174節 回到龍泉第一卷_第232章 撫育孫孫第一卷_第四十三節 PK升級第一卷_第三十節 初聞戰歌第一卷_第三十九節 通保再娶第一卷_第173節 病情緊急第一卷_第三十三節 來了小三第一卷_第112節 風雨古城第一卷_第五十六節 秀月斥賭第一卷_第三十四節 舊習堪羞第一卷_第十六節 北伐革命第一卷_第193節 拳拳愛心第一卷_第228章 糾正極左第一卷_第二十三節 新媳展才第一卷_第十一節 辛苦兒媳第一卷_第179節 山林小村第一卷_第五節 廟會看戲第一卷_第十一節 辛苦兒媳第一卷_第186 戰友擊掌第一卷_第344章 尊鄧寶珊第一卷_第127節 煎餅攤黃第一卷_第208節 婆婆兒媳第一卷_第225章 辛苦磨面第一卷_第194節 追根求源第一卷_第152節 通保醉罵第一卷_第七十九節 七七事變第一卷_第215節 羣衆歌謠第一卷_第147節 尋找紅軍第一卷_第113節 豪言雄傑第一卷_第八十七節 神神和兵第一卷_第五十節 仙路遙遙第一卷_第231章 婆婆愛慕第一卷_第五節 廟會看戲第一卷_第185 生死誓言第一卷_第343章 贊高雙成第一卷_第219章 瓢潑大雨第一卷_第339章 義合錯誤第一卷_第208節 婆婆兒媳第一卷_第八十九節 學子奔忙第一卷_第165節 體育運動第一卷_第三十八節 嬌女幻想第一卷_第181節 解放序幕第一卷_第七十九節 七七事變第一卷_第十五節 小女做鞋第一卷_第四節 廟會大戲第一卷_第183 百姓百態第一卷_第225章 辛苦磨面第一卷_第三節 廟會百態第一卷_第八十六節 悲痛欲絕第一卷_第132節 通保打架第一卷_第五十八節 戰爭將近第一卷_第四十二節 媳婦PK第一卷_第二十一節 洞房頭花第一卷_第169節 路途遙遠第一卷_第九十節 路途亂象第一卷_第206節 夫妻早餐第一卷_第139節 春英成婚第一卷_第334章 槍林彈雨第一卷_第155節 追尋原因第一卷_第112節 風雨古城第一卷_第六十九節 漢誠認親第一卷_第八節 平靜生活第一卷_第九十五節 亂成一堆第一卷_序曲第一卷_第十九節 女兒待嫁第一卷_第124節 生死消息第一卷_第九十二節 女兵租房第一卷_第146節 苦難歷程第一卷_第120節 識字運動第一卷_第四十節 花心漢們第一卷_第五十七節 風雨滿城第一卷_第十二節 李家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