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因爲學校裡的眼睛很多。
二郎廟總管的孫子樑玉海,人長的那麼漂亮,又是穿着八路軍軍裝的年輕後生,還跟楊海濤是同學,二人說的那麼親切,實在是太明顯了。
忽然又把田冬麗叫去了,就有人開始猜忌了,而且說得有鼻子有眼,這個話越傳越多,很快滿城的人就都知道了。
田家的人詢問田冬麗,田冬麗笑了:“哪有的事?我是彙報工作去了,身正不怕影子斜!”
可是人們還是不以爲然——畢竟那個時代,還是很封建的,有了這樣的閒話,家裡的大人就有覺得有些難堪了,因此他們家的大人就鬆口了。也就慢慢地同意了,也是因爲樑玉海確實漂亮,家裡獨子,家庭生活還是比較寬裕的,比起他們田家的經濟條件來說,確實是強的多了去了。
而且田冬麗的父親田文煥跟樑玉海的父親樑通保也認識,很喜歡樑通保的爲人厚道,李秀月的精明強幹,加上樑潤昌在龍泉的聲譽!所以,很快他的父親就先同意了。
……
而那位田冬麗,在楊海濤的做了許多工作的情況下,也就答應了。
很快地兩家大人見面了,爲二人的事情商議。
兩家一開始談這個事情,田冬麗的父親田文煥首先直接提出要求,狄鳳仙的女兒,田冬麗不能帶,因爲田冬麗是個女子,沒有帶過娃娃!
李秀月很坦然地笑了:“這個你們放心!這個娃娃我們幾個大人都帶了。”
樑通保問:“日期?你們看怎麼合適?”
田家父親說:“還是讓樑管家挑日子!”
樑潤昌就在廟上抽籤,抽了一個日子,也就是所謂的良成吉日,爲他們定下了日子。
可是那會兒的樑玉海,又匆匆忙忙地跟着首長到延安開會去了。
看看樑玉海又有了可靠的家,家裡人就開始考慮要接那個孩子回來了。
因爲那個女孩子被奶出去已經兩年了,該斷奶了,樑通保說要去接孩子回來,可是臨時有事沒有能去,樑潤昌就自己親自接孩子去了。
因爲在鄉里,山路崎嶇二十多里路,年近七十的老人家,背上揹着兩歲的娃娃,一路走來,一雙手裡一直捧着一把燃着的香火,一路走,一路唸經,爲什麼呢?是因爲孩子年紀小,眼睛乾淨,怕遇到不乾淨的東西,有那個香火,當着那些不乾淨的東西,保護着孩子呢!
孩子回來了,一家人好高興啊,大奶奶早抱到自己炕上看護着了。其實那孩子回來,連樑通保李秀月夫妻都輪不上看護呢!那可是樑玉海的骨血,所以樑潤昌夫妻看着這孩子,就同看護樑玉海一樣的精心。
……
於此同時,李秀月給樑玉靜去了一封信。
此時的樑玉靜已經在榆林,已經找了一個同樣姓謝的,結了婚。他們接到信以後,因爲沒有車,也沒有找到馬匹,二人就揹着給樑玉海夫妻的禮物,從榆林走了二百里路,風塵僕僕地回到了龍泉。
樑玉靜給弟媳婦送了一件大氅,一條核桃尼的褲子。
而李秀月也儘自己力量爲兒子辦婚事,也給兒媳婦買了一條核桃尼的褲子。
所謂核桃尼,就是平絨上面帶花紋的。因爲榆林很早就有毛紡廠,皮鞋廠,而且發展的很快,花樣很多,其實在當時最時興的織布工藝,就是這種布料做的褲子。當時的邊區生活很困難,但是跟榆林的交通沒有中斷,榆林的很多東西能在龍泉買賣。
要知道,龍泉是陝西通往山西的要道,旱碼頭,榆林的貨物要流通,必須經過龍泉,所以龍泉有很多的榆林的貨物。所以龍泉可以買到榆林出的任何東西!
而且當時的榆林守將是鄧寶珊將軍。他是我國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一生追求光明和進步,待人處世以國家、民族利益爲重,愛國熱忱溢於言行。抗日戰爭時期
,鄧寶珊將軍坐鎮榆林,在陝北、山西方面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共事,在綏遠境內團結蒙古和各族人民,同心協力,一致抗日。他當時的武裝力量並不多,憑其崇高威信,屏障了陝西、甘肅、寧夏大西北後方的安定.爲抗戰勝利建立了不朽功勳。毛澤東主席於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致鄧寶珊將軍的親筆信中評價道:“去年時局轉換,先生盡了大力,我們不會忘記。八年抗戰,先生支撐北線,保護邊區,爲德之大,更不敢忘。”
榆林是明朝的九邊重鎮之一。《明史》記載:“榆林爲天下雄鎮,兵最精,將材最多,然其地最瘠,餉又最乏”。
《明朝那些事兒》這樣寫榆林:“我曾查閱明代兵部資料,驚奇地發現,秦兵的主力,大都來自同一個地方——陝西榆林”“榆林,是個非常奇特的地方,據說每次打仗的時候,壓根不用動員,只要喊兩嗓子,無論男女老幼,抄起傢伙就上,而且說砍就砍,絕無廢話”。
崇禎16年,榆林精兵被調走,“榆林益空虛”,榆林城被李自成大軍包圍,但榆林堅決抵抗,堅守12天,無一人投降,最終陷落,全城殉國,《明史》記載:“其忠烈又爲天下最”。
清康熙14年(公元1675年),周世民叛軍圍攻榆林城,榆林軍民奮起抵抗,堅守城池3個月,迫使敵軍退去。
康熙皇帝聞報後,於當年閏五月十四日欣然命筆“兩守孤城,千秋忠勇”賜榆,以示對榆林軍民兩次守城壯舉的嘉獎。
抗戰時期,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了幾次事件,這會兒因爲說到了榆林,再說說當年抗戰時期的榆林的厲害之處——1937年底,日軍橫掃華北,前鋒攻佔山西省保德縣,直逼陝西榆林。
一旦日軍攻佔榆林,便可南下直取西安,中國抗戰將無險可守。
榆林守軍先發制人,夜襲保德縣城,沉重打擊日軍,天亮後勝利返回,不折一兵一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