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章 好歹

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都覺得這樣安排很好。而在這個問題上,田氏和夏秀才都沒什麼話說。正月裡,得再過些日子才能趕集。不過大興莊和附近的村落都有木匠,找上門去,應該能買到現成的。

瓶子和鏡子不用去外面買,夏老太太有現成的。

至於衣裳……現做只怕來不及。夏老太太就說她來給大丫做出嫁的衣裳,陪送的衣裳乾脆就換成尺頭。等大丫嫁過去,自己樂意做什麼就做什麼。

“那天人家來迎,咱還得準備兩桌席面。”夏老爺子還思慮到了這件事。雖然大丫不能像別的姑娘那樣出嫁,但有這樣的陪送和排場,那也很不錯了。

如果是在田家,大丫肯定沒有這樣的待遇。

大丫一直在旁邊聽着。她垂下頭去不知道在想什麼,半晌才擡起頭來看向夏至、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一衆人。

然後,就那麼突兀地,大丫撲通一聲就跪在地上了。她跪下了,卻啥話都沒說。

夏至看了大丫一眼,心中隱約有些明白。就算是再糊塗的人,經過了這麼多的事,應該也能分出了些好歹來。

夏家並不欠大丫的。

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都嚇了一跳。夏老太太忙下地把大丫給扶起來。“你這孩子,這是咋地啦?”

大丫的眼圈發紅:“大~奶,我嘴笨。……你們都是好人……”

大丫平時的樣子有些倔,經歷了劉胖子的事情之後整個人都陰鬱了,跟夏家後院的人也疏遠了起來。現在她突然懂得人情了,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就很感慨。

老兩口都是心慈的人。他們頓時就忘記了大丫以前的諸多不是,對大丫滿心的憐憫。

“你這孩子,也實在是不容易。我們能做到的也就是這些,你別嫌棄陪送的東西太單薄了。”夏老太太溫和地跟大丫說。

大丫就拼命搖頭,她哪裡有資格嫌棄什麼呢。

大丫出嫁的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靠山屯兒那邊就不用給信兒了。我爹和我娘初二去的時候都說明白了。大過年的,離的又遠,也省的他們來來回回地跑。”反正大丫也沒有彩禮給他們。

夏至這麼說,田氏也沒說反駁的話,其他人更不會說什麼。

其實夏家招待招待靠山屯人老田家的人也沒什麼,不過大家都擔心如果田家來了人,可能會節外生枝。

那可是窮有理的人家,恨不得敲碎了大丫的骨頭換銀錢使呢。

“大丫那衣裳不用你老給做。我給她做吧。”田氏後來還跟夏老太太說了一句,態度是前所未有的和氣。

夏老太太就笑了笑:“咱一塊做吧。咱倆一塊做,能快點兒趕出來。大丫……好歹在我眼跟前兒住了這些日子。我也想盡點兒心。”

田氏深深地看了夏老太太一眼,最終點了點頭。

田帶娣知道大丫要出嫁的消息,當天就過來了。她瞭解了大丫婆家的情況,很爲大丫高興。

“大丫這也是遇到貴人了。”這所謂的貴人,自然指的是夏家人。然後,田帶娣還打發了大郎和二郎跟着夏橋去給大丫買箱子,她和錢妮兒則是幫着夏老太太和田氏給大丫做衣裳。

知道大丫出嫁夏家不打算請田家的人來,田來娣只是略微愣怔了一下就表示支持。背地裡,田來娣還跟大丫說了很多的話。除了囑咐大丫出嫁後怎麼做媳婦,要好好過日子之外,田來娣還開導了大丫半天,說的都是夏家對大丫的好。

“……你~爺你奶性子都獨,從來不記別人的恩。你可不能跟他們學,你得知道好歹,知道記恩。人家老夏家肯定不圖你報答啥,可你自己得記住。……你這些天在老夏家過的,跟你在自己家過的日子比,那是不是神仙似的。沒有老夏家幫你張羅,你能嫁到這樣條件的家裡?”

“夏至不想讓你跟孃家來往,那也是爲你好啊。你個傻孩子,你以前吃的虧還不夠嗎。你~爺你奶那性子這輩子都變不了的,要是能抓着你,恨不得把你骨頭都敲碎了啃了。老夏家不給你家裡信兒,你也別覺得是人家不好。人家這是爲了你擔着干係呢。”

“要是換個人家,那頂好的,最多給你點兒錢給你點兒東西,就把你送回家裡去。你家裡把你賣到哪兒,賣給誰,那關人家啥事啊。人家不樂意擔這個干係你明白嗎。你呀,等你年紀大了,往後就明白了。”

大丫在田來娣的教導下,整個人都有了些微的變化。或許田來娣說的話她一時還不能夠完全的理解和接受,但她能夠理解的那部分對她已經有了不小的幫助。

夏至將一切都看在眼睛裡,不由的就想到了田氏。

如果田氏能夠通情達理一些,不要對夏家,對夏家後院那麼牴觸,懷有那麼大的惡意,大丫應該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二丫一直跟在大丫身邊。田來娣的話她有都聽見了。不過她什麼都沒說,也不知道心裡頭是怎麼想的。

初四,夏三叔和夏二叔兩家人都回來了。夏二叔和夏二嬸是空手回來的。兩人這次去羅屯兒還見到了羅娟兩口子。

羅娟兩口子就在羅屯兒安了家,據說過的並不太好。羅娟雖然在發達的時候沒少往家裡搬東西,甚至她低低羅冬生定媳婦的花費都是她出的。但現在羅娟兩口子身無分文,還要倚靠羅家過活,羅家就對他們兩口子變了臉。

羅家說出來的道理也很簡單。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沒有出嫁的女兒再回來吃父母兄弟的。

至於羅娟之前給了家裡不少,那是她做閨女的應該給爹孃的孝敬,也是她做姐姐的對弟弟的義務。

夏二叔和夏二嬸跟夏家人說起這些的時候態度很是平淡,就彷彿說的是跟他們毫無關係的八卦一般。

“張財還想跟我來。是聽說郭喜一家在咱家過的挺好,我也做起小生意賺錢了。我沒答應。嘿嘿,照顧老郭家三口人就夠我嗆了。他們發達的時候,我也沒得着多大的好處。他們要吃,也該吃老羅家的。”夏二叔如此這般對夏老爺子說。

夏老爺子對此不置可否,只是沒好氣地讓夏二叔往後少提羅家的這些事。

夏三叔和夏三嬸回來倒是帶回來不少東西,水果、蘑菇、木耳這些保留節目不說。陳家老爺子知道大丫要出嫁了,還讓夏三叔和夏三嬸幫着帶了添箱過來。

一個尺頭,平常隨禮也就是這樣了。

陳家跟靠山屯兒田家素來沒有禮,這份添箱,那自然是看着夏家的面子。

夏老太太拿了尺頭,立刻就給了田氏,讓田氏給大丫陪送過去。

夏二嬸知道了還不大高興,說這份禮夏老太太應該留下,不該給大丫。“憑啥給她,人家隨這禮也不是看她。往後她還能還禮是咋的。”

她倒不是替夏老太太抱不平。不過如果這尺頭留下來,那她就可能會分到一塊。

轉眼就到了正月初八。

這天一早起來,夏至就到東屋,幫着田氏給大丫梳洗打扮。夏老太太之前請了武老太太的二兒媳婦,正正經經地按照新嫁娘的規矩打扮大丫。

大丫穿着大紅的新衣裳,端端正正地坐在炕上,武家二兒媳婦正在用棉線給她絞臉。絞一下,嘴裡還唸唸有詞,說的都是吉利話。

大丫賣給劉胖子那回可沒這些。

大丫應該也是感覺到了不同,端坐在那裡的樣子很嚴肅,甚至隱隱帶了些神聖的感覺。

臨近晌午的時候,錢月來帶着新郎官來了。雖然當初說好了簡單就好,但是新郎官那邊還是來了兩輛車。

夏至第一次看到新郎官。這新郎官中等身材,微黑的面龐,不算英俊,但五官都規規矩矩的,絕對不醜,可以說能甩劉胖子那樣油油膩膩的老男人幾條街沒問題。而且,正如錢月來所說的那樣,這位新郎官渾身上下都透出一股子成熟和幹練來。

這份氣度,又是那些毛頭小夥子比不上的。

夏至自作主張,帶着大丫偷看了一回新郎官。大丫的臉就成了一塊紅布。夏至知道,大丫這是相中了人。

如此甚好。

本來說好了不用彩禮,但新郎官還是捧了彩禮來。一串錢,一對銀鐲子,一隻銀簪,還一盒茶葉兩個尺頭。

夏家老爺子覺得面子上有關,當即就發話,這些東西都作爲大丫的陪嫁,一會還讓新郎官帶回去。

新郎官無論如何都不肯,最後錢月來在裡面說和着,夏老爺子才肯收了那盒茶葉,其餘的東西依舊給大丫做了嫁妝。

新郎官那邊也知道夏家給大丫準備了嫁妝,心裡也很高興。

到了晌午,夏家後院準備了酒席,招待錢家和新郎官家來迎親的人。夏家這邊的客人並不多,他們不可能爲了大丫的親事收禮,所以只請了幾乎至親的人家,其中就包括武老太太還有田來娣。

大丫不能去坐席。夏至就端了吃的過來給她。

大丫跟二丫正在說話,姐妹倆的眼睛都是溼~潤的。

“大丫姐,你這樣一會還得補妝。就怕補了妝,人家也看出來你哭了。”夏至就跟大丫說。

大丫趕忙拿帕子壓眼睛,還緊張地問夏至是不是真的能看出來。大丫這是生怕婆家的人不高興。

夏至故意仔細看了看大丫:“應該還行,看不大出來。大丫姐,你不能再哭了。”

“我不哭了。”大丫就說。

夏至在大丫身邊坐下來:“大丫姐,你是不是想見見你爹和你~娘啊。大丫姐,是我做出不給他們捎信兒的,你肯定恨我吧?”

大丫擡起眼看着夏至,然後就跟夏至說了實話:“……過年我回家,我姑說你們要聘我,沒彩禮。我爺我奶說啥都不幹,說實在不行就不讓我跟我姑回來了,就讓我在家裡,他們給我找婆家。我娘把我拉出去,讓我說啥也得跟我姑回來。你們把我聘給誰,我娘都讓我答應。”

原來還有這樣的事。

田氏和夏秀才都沒跟她說,估計兩人當時也沒注意到大丫跟她娘私底下說話了吧。

“我娘說,你們家人心眼好,還好臉面,肯定不能給我往火坑裡送。我娘還說,你們給找的人家,說啥都比我爺我奶給找的強。……我娘……她在家裡說話不算。她說我出嫁也不用給她信兒,千萬不能給她信兒……”

因爲給大丫的娘捎信兒,那田家人就都知道了。

“我娘讓我往後好好過日子,不用惦記她。”

“大丫姐,你瞞的可夠緊的了。要不是你~娘這些話,你是不是還覺得我們都是壞人,對你不好啊?”夏至笑着問大丫。

“沒,沒有。夏至,我知道好歹。”大丫趕忙就說道。

“我做這些,不圖你說我好。你往後跟婆家人好好相處,好好過日子吧。”夏至笑了笑,就讓二丫陪着大丫吃飯,自己轉身離開回了後院。

後院的酒席散了,新郎官一行因爲要走遠路,就沒有多留。大丫在上車之前,現在夏秀才和田氏跟前磕了頭,又在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跟前磕了頭。然後,她還想給夏至磕頭。

夏至當然不能受這樣的禮。

最後,大傢伙看着大丫被扶上車,兩輛大車先慢後快出了大興莊。

聘了大丫,夏家衆人都覺得解決了一件大事。

“二丫還小,咱養着就養着吧。”夏老爺子跟夏秀才和田氏說。

已經初八了,夏秀才不能在家裡再多待,所以跟夏老爺子商量帶着田氏去府城的事。二丫還小,田氏的意思是將二丫帶在身邊,到時候還能充做小丫頭使喚。

“別再尋思啥做妾的事,別的,你們愛咋咋。”夏老爺子也鬆了口。

田氏答應了,夏秀才當然更不會有什麼異議。

夏老爺子又叮囑了一句:“去也行,住書院裡頭,在外頭租房子住,別打算上十六那指手畫腳的。你們不嫌磕磣,我還不答應。跟外頭咋說,你們這自己個想。要是讓人說十六的閒話,你們倆就都給我滾回來。”

田氏和夏秀才也答應了。

田氏還是很不滿的回頭就跟夏秀才抱怨:“你們家也各色。孫女比兒子親。”

第五零六章 糾結第三零一章 寵溺第三十五章 人家奶奶找上門來啦第六章 大橋第四八八章 還以顏色第四一八章 過年第三六二章 撕摞第四七四章 一物降一物第三一六章 年年有魚第二三六章 利潤第五零八章 條件第四七八章 無常第一百七十三章 憤怒第一百四十四章 鄉里鄉親第三十二章 愛管閒事的小人兒第四八四章 上眼藥第一百七十五章 樂融融第三二七章 試探第一百七十二章 反感第三二二章 燎鍋底第三九七章 年根兒第二百一十二章 生意第三八二章 零用錢第一百九十六章 搶收第一百六十八章 煩惱第一百八十三章 下馬威第九十四章 美食街第四四一章 齊聚一堂第九章 勸說第二六七章 該管的和不該管的第三八六章 生意第二九二章 保鏢第四九八章 青梅竹馬第六十七章 老爺子的威望第四一一章 心虛第一百五十七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四一五章 老人的意見第三七六章 拜見第四七二章 山不轉水轉第二百一十九章 禮尚往來第二百一十三章 別有心思第二九六章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第三二四章 新打算第七十五章 狼(刪掉)娘回來了第三七四章 要飯花子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桶金(二)第三三二章 秋去冬來第五十七章 富親戚(二)第七十三章 相親(二)第四一四章 冬天的桃花第一百五十六章 置氣第三六八章 枉費心機第二十一章 屋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趕集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市第一百七十五章 樂融融第四一四章 冬天的桃花第四零三章 賙濟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第四一三章 過年啦第三十一章 苦水泡大的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透露第一百二十七章 家人外人第三七零章 機會第二四九章 討好第二五四章 初秋第四九零章 避暑第二五四章 初秋第四零六章 各自算計第四五一章 書童第五四十三章 番外三第四六七章 上墳第五四十章 番外一第九十章 梳妝盒第三二七章 試探第五零五章 重逢第一百一十七章 聚會第一百六十九章 靠山屯兒人第二八六章 碼頭第五零四章 真情第二三七章 親密第七章 母親第三四七章 利潤第八十一章 危機感第四一八章 過年第一百七十六章 好的轉變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第七十一章 玉器店第三二零章 新宅第三八七章 懶惰第四零零章 萌芽第四二零章 靦腆第五十五章 衣裳第三三九章 再見表妹第一百六十五章 待客飯和田家的規矩第六十章 說親事(二)第一百零五章 熟人第四一九章 喜慶第五十三章 買買買第五十章 少年,吃了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