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錢糧太多鬧的

朝堂之中情況複雜,每天都會有些不可預料的事情發生。

朱載坖雖然沒在朝堂,但他也不得不關注一下有關的事情。

這次要不是田義送來消息,只怕要吃個大虧。爲此,朱載坖也慶幸早就着手情報收集,不然連個把水攪渾的機會都不會有。

景王與嚴世藩過於惡毒,簡直無所不用其極。

雖然朱載坖確實有提醒嘉靖的意思,但是做的隱秘,很難讓人找到把柄。表面看上去,也就是一個遊方道士的隨口一說而已。

但景王與嚴世藩他們,卻是要給朱載坖按實了蠱惑嘉靖的名頭。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這種事沾上邊,便會被天下官紳視爲仇敵。

有田義手下的一批專門蒐集消息的人手,很快京城的坊間,便流傳起了新的謠言版本。

震驚!景王爲太子之位他竟這樣對待哥哥裕王……栽髒裕王蠱惑陛下,其實那遊方道士與景王曾同住靈濟宮,是老相識!

梟雄最高境界……六親不認,景王真實目的是讓宗室納稅!

論景王扭曲心理與人性的形成,是溺愛造就,還是教育失敗!

隨着各種話題出現,一時之間,景王被高高的拋到了風口浪尖上。

在關於景王的故事中,裕王就是個倒黴背鍋的老實哥哥。而弟弟景王,則顯得威風八面指天罵地格外強勢。

大衆都有心向弱勢的心理,更何況這是皇家的大八卦,沒有一個老百姓不好奇的。

在百姓的心裡,還停留在皇上每天扛着金鋤頭下地,皇后娘娘下廚每頓飯都餎大餅的嚮往生活之中。

現在聽到這種風雲詭譎曲折離奇的傳言,更是按捺不住與人分享的樂趣。

街頭巷尾、秦樓楚館、車船店腳,很快就傳了一個遍。

嚴世藩最早在青樓之中聽到這類傳言,立時就派人出去打聽。下人回來彙報之時,說的居然眉飛色舞津津有味,被氣急敗壞的嚴世藩狠抽了兩個嘴巴。

他一路急趕到了景王府裡,將此事說了,兩人共同商量對策。

景王一聽到外間竟有如此傳言,全身直冒冷汗。雖然傳言說的有鼻子有眼,而且誇張了許多,但是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尤其是自己在靈濟宮祈福之時,確實見過那孫義正道士。這有許多靈濟宮的道士做證,根本就賴不掉。事情往往是這樣,只要傳言中有一點可以證實的,其他事情也會被人認定爲事實。

而且誰也不會上門來問,景王殿下,外間的傳言是真是假?大家只會自己默默的判斷。

這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他根本就無法替自己辯解。

“殿下,我覺得裕王讓那道士故意在陛下面前說的話,就是挖的一個坑!”嚴世藩驚異後怕不已的道:“若是沒人追究,也就只是單純提醒陛下官紳納稅。若是有人以此來攻訐裕王,他便能立時反手一擊,將宗室納稅拋出!”

“以嚴侍郎之見,應該如何應對?”景王眉頭緊皺道:“若是任由此等謠傳流於市井,早晚會讓父皇對我生出偏見。”

嚴世藩雖號稱嘉靖朝第一機變,可是仍舊感覺很是棘手。

“殿下也不用太擔心,雖然坊間對於殿下的議論,比裕王更加關注,但也一樣不能自亂陣腳。”嚴世藩沒有太好的主意,只得道:“那就接着讓人往裕王身上潑髒水,將京城這鍋湯,徹底的攪的不能喝!”、

他的辦法,與朱載坖的辦法幾乎一樣,就是要攪渾水,讓大家不明所以。

嚴世藩與景王的反應,其實也都在朱載坖的計算之內。

過了兩天,朱載坖便帶着田義和李綵鳳去了皇莊居住,對外宣稱養病。

坊間的傳聞正是熱烈之時,裕王去養病,而且正是此時,關於裕王蠱惑陛下欺壓皇弟景王的傳聞捲土重來。

能站在朝堂上的官員,沒有一個糊塗人。大家起初的憤怒是針對裕王而來,但是經過這幾日坊間傳聞的起落,都已經冷靜下來。

外面只有裕王與景王不利的消息,這顯然是兩兄弟在互掐。再與裕王去皇莊養病的事一聯繫,便得出了結論,裕王應該是被氣壞了。

既然是裕王被氣病了,那麼多半就應該是被冤枉的,否則豈能生這麼大的氣。

原本朝堂上還會有人提起,但是自裕王養病後,便沒有官員再議論。

宮中也並不閉塞,嘉靖那裡,自然有錦衣衛將市井之間的傳聞送到面前。

陸炳曾經救過嘉靖的性命,甚至被陛下以兄稱字,但是站在旁邊,依舊大氣也不敢出。

“這兩個混帳東西居然想利用朕,來互相攻訐!”嘉靖面色鐵青,“尤其是景王,依仗着朕對盧靖妃的寵愛,竟然將事情鬧到滿城風雨這個地步。豈不是讓全京城,都在看皇家的笑話!”

“裕王前些天,剛剛請來個叫李時珍的神醫看過病。此次想必是老毛病又犯了,才又去的皇莊靜養。”陸炳勸道:“臣倒是知道,裕王一直在尋訪這個李時珍。這身上的病,也不是假的。”

嘉靖臉色依舊不怎麼好,“身爲兄長,也沒點樣子。弟弟胡鬧他也如此胡鬧,結果還被氣病,真是有些窩囊。”

前些天剛收了朱載坖的大禮,實在不好抱怨什麼,只能是嘀咕兩句。拿人手短,吃人嘴短,皇帝也不能免俗。

陸炳就是因爲知道此事,所以才替朱載坖辯解了兩句,本意卻是替嘉靖化解尷尬。

“陛下,這事就讓他們去傳吧。”陸炳也沒太好的辦法,只得寬慰道:“傳幾天,沒了新鮮勁也沒人理會,也就不會有人再提。”

嘉靖卻沒這顧忌,接着自語道:“宗室飽食終日也不是好事,歷年藩王造反,都是錢糧太多鬧的。沒有這許多的錢糧,他們哪能有造反的底氣啊。”

第126章 我要入股第361章 當知因果第25章 如此店鋪第301章 讓臣也去第165章 鎮令第268章 畫了一個圈第296章 大明海之東第458章 氣勢受阻第446章 扇風點火架秧子第540章 最好的選擇第562章 你可記住了第453章 我要踩死他第225章 衆卿選一個吧第538章 你便去做第294章 擺駕坤寧宮第22章 高人風範第419章 運河難題第222章 獨斷乾綱第30章 非是苦寒第575章 馬木留克騎兵第153章 決定力量第297章 華夏苗裔第294章 擺駕坤寧宮第397章 兵不血刃第180章 吳鵬所請第3章 脫貧致富第69章 真乃明君也第595章 羅斯人的英雄第265章 幸會幸會第580章 全體投降第255章 大汗死了第593章 王者歸來第511章 對於大明的友誼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379章 有所期待第130章 撈多少好呢第420章 囊中之物第258章 送君萬里西擊胡第570章 一片血與火第85章 大賺了一筆第63章 一套一套的第246章 敢捋我大明虎鬚第498章 待機而動的胡月鋒第45章 回京第224章 請陛下三思第179章 秘聞第570章 一片血與火第594章 新的成就第219章 召見李時珍第488章 亞穆納河邊第29章 李成樑,你這吃貨!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31章 有信有義第429章 臨死也要咬對方一口第536章 擒賊先擒王第72章 浪費時間第350章 當場擊斃第535章 烏拉第466章 兩敗俱傷的結果第217章 幾大好處第559章 希望和平相處第201章 惺惺相惜第234章 動念微服第560章 投靠奧斯曼第55章 穿山銃第343章 現在不殺你第547章 不要刺激失敗者第306章 天降大禮包第169章 鑿穿第310章 繫於你一身第596章 雪上加霜第459章 天馬第544章 鷸蚌相爭第117章 想要什麼公道第157章 居然是真的第314章 老道也想去瀛洲第67章 爲了國本之位!第290章 如此纔對第69章 真乃明君也第369章 絕望深谷第477章 飛到了空中第134章 全部下召獄第598章 蘇萊曼大帝駕崩第278章 建得小了第413章 幾乎腦溢血第175章 接受招安第553章 不能接受訛詐第103章 塞外風雲起第327章 極機密之事第489章 眼見得煙消雲散第448章 打一場硬仗第498章 待機而動的胡月鋒第420章 囊中之物第134章 全部下召獄第208章 活着回來再說第355章 大師級的戲子第133章 此以退爲進也第308章 討要白象第116章 捅了馬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