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擒賊先擒王

胡月鋒自然知道對面在歡呼,但是這對於明軍來說,都並不能構成士氣上的壓迫。

因爲明軍自向西轉進以來,從來都是以少勝多。如果對面就是因爲人多,並且歡呼了幾聲,就能讓明軍的意志受到打擊,那也太小看明軍了。

既然對方選擇了出城野戰,胡月鋒便命令明軍擺出了野戰陣形。

火槍兵居中,其中還有着數十門火炮。而一萬騎兵則分別列於火槍兵的兩翼,以防對方派出騎兵騷擾。

胡月鋒暗道,雖然對方已經有了不明數量的明軍火槍,但明軍的火炮,不是短時間就能仿造出來的。

“火炮開火,勿使沙俄軍隊靠近。”胡月鋒下命令道。

得到了胡月鋒的命令,炮兵們立時打起精神,七十門火炮依次開火。

隨着明軍的火炮開火,對面的沙俄軍陣便出現了傷亡,而他們的歡呼聲也被巨大的火炮聲和慘叫驚呼聲當場打斷。

看到明軍直接開炮,這讓伊凡雷帝十分憤怒。本來已經提升到極點的士氣,被對方用火炮硬生生的打掉了一半。

“命令我們的騎兵兩翼出擊!儘量與明軍混戰!”伊凡雷帝向傳令兵道。

隨着命令的傳達,沙俄的四萬騎兵從兩邊各兩萬人,向着明軍包抄過來。

就像是兩道怒海狂潮,分別向着明軍這道堤壩衝撞席捲而來。

胡月鋒卻並不着急,而是命令明軍騎兵左右橫移開來,拉開與明軍本陣的距離,向斜前方出擊。

如此一來,沙俄騎兵如果衝過來,便會陷入明軍的火槍兵與騎兵之間。

雖然是這種形勢,但是伊凡雷帝卻只是看着冷笑。明軍的將領真是傻啊,如果沙俄每側只有一萬騎兵,明軍所擺出來的這種陣勢或許有用。但是這是每一側都是兩萬,加起來四萬人,比明軍的全部多了一倍。只要一個衝鋒,便是四萬沙俄騎兵與明軍混戰的狀態,明軍必敗。

但是讓伊凡雷帝所吃驚的一幕出現了,明軍的騎兵紛紛從馬袋之中抽出火槍,對着沙俄騎兵開火。

只是一輪射擊,就使得沙俄騎兵兩側前鋒都受到了不小的打擊,各有近千人從馬上摔了下來。因爲這些摔倒的人和馬,一下子便讓沙俄騎兵人仰馬翻,受到牽連了可就不止一兩千人,整體的速度都被降了下來。

有了這個時間差,明軍騎兵的火槍便又一次響起,而明軍火槍兵也開始向着沙俄騎兵射擊。

頓時沙俄的四萬騎兵,就成了被內外夾擊的態勢,這讓伊凡雷帝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雙眼。

明軍所用的火槍,如今沙俄軍隊之中也有兩千餘支,伊凡雷帝也試用過,確實射程和射速都遠超俄軍之中常用的火繩槍。但是伊凡雷帝沒想到,明軍對於這種火槍的使用,也出神入化。

他非常清楚,明軍對於這種火槍的使用,是建立在這種火槍的性能之上。如果只有明軍的火槍,而沒有明軍的戰法,只怕一樣不會是明軍的對手。

不過沙俄軍隊遠多於明軍,這讓伊凡雷帝依舊有着必勝的底氣。

話是這麼說,可是沙俄軍隊卻拿兩萬明軍毫無辦法。明軍在正面有着火炮不斷的開火轟擊,使得對面的沙俄軍隊不斷後退。而在兩翼進擊的沙俄騎兵,卻被明軍騎兵在外側用火槍給拖住,顯得進退失據。

當伊凡雷帝看明白局面之後,便命人吹響了讓騎兵撤退的號角。

只是這一進一退之間,用了近半個時辰的時間,便讓沙俄的騎兵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衝上去的是四萬名騎兵,但是退下來的時間,就只有三萬出頭了,足足損失了近萬人。

對於明軍火炮的厲害,伊凡雷帝有了新的認識。但是這是戰場,身後就是莫斯科城,他們要是退的話,又能退到哪裡去呢。

“列分散方陣,全軍壓上!”伊凡雷帝不愧是一代雄主,在這個時候依舊準確的找到了應對明軍火炮的辦法。

只要沙俄軍隊的隊列足夠分散,明軍火炮能造成的危害,也就會變小。憑藉着沙俄佔有極大優勢的人數,一樣可以獲得最終的勝利。

看到對面沙俄軍隊的隊列忽然分散開來,每一個士兵之間,都拉開了不小的空檔。

胡月鋒立時制止炮擊,並且命令明軍的騎兵去到沙俄軍隊的外圍展開火槍的攻擊。

火槍與騎兵、騎兵與步下火槍兵,之間的運用和配合,這是胡月鋒早在朱載坖麾下當親軍之時,就被灌輸過的。因此看到沙俄軍隊的陣形變化,胡月鋒立時就能做出相剋制的命令。

隨着沙俄軍隊的逼近,胡月鋒命令明軍火槍兵開火,進入三段擊的模式。

明軍的火槍射速和射程本就夠快夠遠,如今運用三段擊,就使得明軍的彈雨極爲密集。

雖然沙俄軍隊之中,也有仿製的明軍火槍,但是在用料上,還是相對明軍的火槍要差一些,因此射程上也差了一些。

儘管只是差了一點點,但是這就是生與死的區別。

沙俄軍隊中的火槍兵們,也在使用三段擊的方式輪流向明軍開火,但是倒下的卻總是沙俄士兵。

除了正面沙俄軍隊吃了虧,在兩側外圍活動的明軍騎兵,也一樣沒能讓沙俄省心。他們手持火槍策馬而來,一旦進入射程便會開火之後揚長而去。等到裝好彈藥,就會再一次襲來,使得沙俄軍隊的外圍如同洋蔥一樣被一層層的削弱和剝離。

明軍依舊佔有優勢,可是在沙俄仿製的火槍下,依然有明軍士兵倒下。

這讓胡月鋒雙脣緊閉,卻讓伊凡雷帝的兩眼發亮。

伊凡雷帝認爲,只要沙俄的軍隊再堅持一下,就一定會擊敗明軍這兩萬人。

“命令我們的騎兵追擊明軍的騎兵,不給他們喘息裝填彈藥的機會。”伊凡雷帝目光盯着明軍的帥旗,“全體的火槍兵們,分散隊列全體壓上。”

第332章 京都落雪第602章 陛下的計劃第205章 正副總兵第100章 你都在搞什麼鬼第73章 是個有野心的第3章 脫貧致富第431章 新長安的孤軍第319章 陛下好狠啊第218章 明鏡第297章 華夏苗裔第132章 我說你是第68章 勉爲其難第295章 殿下高明啊第70章 想到同一處第376章 歸咎於大明第581章 幾乎氣瘋第204章 癡人說夢第112章 此功賞誰第174章 不會讓我入宮吧第332章 京都落雪第325章 捨不得了第71章 讓他辯無可辯第195章 殿下所指第478章 直布羅陀第186章 約見王直第101章 此書爲師要看第104章 殿下神算第384章 莫要放走一個第199章 當仁不讓第424章 真是該死的第68章 勉爲其難第559章 希望和平相處第37章 黑鍋第431章 新長安的孤軍第310章 繫於你一身第491章 目標兩河第104章 殿下神算第108章 此戰窩囊第105章 血肉四濺第601章 輕輕放過第73章 是個有野心的第249章 要修英烈壇第118章 殿下給我立個字據第160章 相持不下第329章 我要你幫我復仇第529章 只有借你人頭了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34章 另有所圖第386章 壯士何所憾第358章 不信明軍不可戰勝第214章 遇阻大黑河第534章 東家看得很遠第226章 收回特權第249章 要修英烈壇第558章 生存下去的根基第471章 得不償失第250章 博貝密爾咱第2章 本王瞧瞧第556章 責任重大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349章 慘絕人寰第431章 新長安的孤軍第538章 你便去做第473章 崩潰與毀滅的邊緣第508章 不想太麻煩第202章 靖海伯第439章 搞清他們是誰第542章 向您表示敬意第581章 幾乎氣瘋第557章 重鎮失守第598章 蘇萊曼大帝駕崩第263章 本末倒置第326章 雄心壯志第135章 歷史真相第240章 吐魯番汗國第586章 低調的塔赫馬斯普第360章 不做白不做第55章 穿山銃第538章 你便去做第302章 萬里洋行第135章 歷史真相第513章 他們意欲何爲第46章 銅鐵作坊第585章 同樣狡猾第274章 幕後棋手第491章 目標兩河第364章 騎兵出擊第246章 敢捋我大明虎鬚第178章 陛下是缺錢了第219章 召見李時珍第590章 三十二萬大軍第377章 既有大棒又有甜棗第31章 有信有義第533章 有所依仗第278章 建得小了第303章 烽火燎原第515章 偉大的事件第377章 既有大棒又有甜棗第586章 低調的塔赫馬斯普第183章 清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