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眼見得煙消雲散

楊洪義這裡,如今有三萬明軍背靠亞穆納河結陣。

對於阿克巴的八萬騎兵,一進入明軍火炮的射程,楊洪義便命令開火。

基本上在莫臥爾騎兵進入視線,就已經進入了明軍的火炮射程。

在如此遠的距離上,明軍有着極大的優勢。只是因爲沒障礙的阻擋,使得明軍一旦與對方近戰便會吃虧。

對此,楊洪義並沒太好的辦法,只是讓明軍儘量射擊騎兵的馬匹。

相對於馬上的人來說,對方的馬匹所造成的衝擊纔是明軍最大的威脅。

有火炮的轟擊,使得對面的莫臥爾騎兵人仰馬翻,無法將衝鋒的速度提升上來。等對方進入火銃的射程之後,那就要接受彈雨的洗禮。

即使有明軍火炮在,面對八萬騎兵也只是有些阻礙,並不能完全的阻擋對方前進。

在數十息後,莫臥爾騎兵便衝到了明軍兩百步的距離上。

楊洪義咬了咬牙,命令火銃兵全體開火,立時銃聲大作硝煙籠罩了明軍的軍陣。

而那些莫臥爾騎兵們,則如迎面撞上了一牆,不斷有馬匹中彈翻倒。而馬上的騎兵們,則前撲摔到地面之上。有的人當場便摔的一動不動,這算好的。那些剛剛爬起來的人,還沒等喘息一下,便立時被後方的騎兵亂馬踐踏而死。

前排的莫臥爾騎兵和馬匹不斷被火銃擊中倒下,後面的則不斷的填補上來。雖然看上去前赴後繼十分悍勇,可實際上因爲死人死馬的阻礙並沒能前進多少,反而給了明軍更多的射擊時間。

莫臥爾騎兵們在明軍的軍隊一百餘步的距離上,便陷於停頓不前的境地。

儘管阿克巴一再命令騎兵極力衝鋒,這些莫臥爾騎兵們,也只有再衝前二十步,便會死傷殆盡。在距離明軍七八十步處,形成了一道死人死馬的屍體坎坡。

這時明軍火銃兵的壓力便減輕許多,再有莫臥爾騎兵露頭,根本就無法越過這道坎坡。

在莫臥爾軍隊的後方,明軍的騎兵們卻遊走於莫臥爾軍隊的同邊。儘管有兩萬莫臥爾騎兵專門被用來牽制他們,卻損失慘重不斷的有人在明軍騎兵的火銃射擊下落馬。

表面上看,似乎是莫臥爾騎兵一直在追着明軍騎兵跑,可吃大虧的卻是莫臥爾這一方。只是來回幾次,這牽制明軍騎兵的兩萬莫臥爾騎兵便損失了近半。

在這樣無論武器還是人數都不對等的情況下,這剩餘一萬莫臥爾騎兵們急忙逃回大隊之中。

阿克巴原本是想在野戰之中,給明軍一個教訓,並且給自己一場大勝利。可他沒想到的是,明軍即使不憑藉城牆,也是如此難啃。這次突襲明軍,不但沒能讓明軍產生什麼重大的損失,反而將自己的牙都崩壞了。

看到戰場上的情況,阿克巴極度失落。與明軍作戰,自己沒有任何勝算,可是退回德里也只是坐困愁城。再打下去,除了徒勞的增加莫臥爾傷亡之外,沒有任何好處,他決定到西邊。

退到西邊的木爾坦城,還可以就近向薩非王朝的塔赫馬斯普求援。

即使無法從薩非王朝借來兵馬,也可以與薩非王朝聯手對抗明軍。

打定了主意之後,阿克巴便帶着剩餘的幾萬人馬,向西一路退去。而莫臥爾人丟下的死屍與受傷者,則達到了四萬之多。原本十萬人馬,如今也只剩了六萬不到。

楊洪義看到對面的莫臥軍隊撤走,便派人給兩萬明軍的騎兵傳令。命令他們分成兩隊交替前去追擊莫臥爾騎兵,不使對方有充足的休息時間。

另一邊的李軒,在阿克巴帶兵而走的第二天,也得知了阿克巴從齋浦爾撤兵的消息。

因爲怕是莫臥爾的詭計,所以李軒也足有兩天按兵不動。

正是因此,帶兵攻破德里的人,就成了楊洪義。

而他所派出追擊莫臥爾軍隊的那兩萬明軍,則一直追到了木爾坦城,才退了回來。

當李軒來到德里城下之明,看到城頭上的大明旗幟,都已經有點懵。竟然有人比他還先一步打破了德里。

看到迎出城外的人是楊洪義,李軒雖然極是高興,卻也無法笑得起來。攻下德里,這應該算是頭功。

李軒與楊洪義互相說了路上的經過,李軒對於沒能拿到頭功才釋然。

楊洪義與與五萬明軍,可都是從葉爾羌翻山越嶺而來。而且一出山區便與莫臥爾的十萬鐵騎打了一場硬仗。相對來說,自己領兵從海上而來雖然也很辛苦,可對於楊洪義能帶着數萬人在陸路上走過來,並且與十萬莫臥爾騎兵大戰,那就不算什麼了。

兩人的兵馬合到一起,足足有十萬明軍。

但是這個時候,並不能及時得到朱載坖和國防部的命令。如果按兵不動的話,怕是會貽誤戰機,不如對阿克巴窮追猛打將莫臥爾徹底滅掉。

兩人商量好了行動方案之後,便各自領着四萬人出發,而在德里城中,則留了兩萬明軍守衛以防有人藉機起事。

十五天後,在木爾坦城外的的東南和東北兩個方向,各有四萬明軍駐紮於十裡之外。

阿巴斯如今對於明軍已經心生懼意,得知有八萬明軍前來,便立時沒了一戰的勇氣。他此時雖然又集齊了一批人馬,使得手中的兵力重新達到十萬人。可是要講戰力,怕是十萬人加一起,也皇帝會是明軍四萬人的對手。

有了懼怕之意,在沒有必勝的信心之下,便是極度自我懷疑。因而阿克巴也沒等明軍前來攻城,他帶着所有能帶走的,向着西北邊的喀布爾城。

對於阿克巴的不戰而退,李軒與楊洪義兩人十分意外。

不過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倒也不錯。至少眼前可以少省一些力氣,無非是將決戰延後罷了。

第10章 說的就是他們第136章 隨我發財去第45章 回京第177章 揮霍無度第45章 回京第494章 賽因布拉特的算計第545章 好幾個頭銜第87章 費了不少心的第465章 圖馬之戰第116章 捅了馬蜂窩第335章 兩相比較第605章 盧布林城下第27章 一片譁然第149章 毫無痕跡第148章 請朝廷定奪第591章 當面之敵第531章 很有可能第172章 王直那狗賊第112章 此功賞誰第93章 掣電銃第418章 總理大臣第277章 威逼利誘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423章 歸來的阿克哈什第493章 伊凡的決心第37章 黑鍋第355章 大師級的戲子第24章 陳情第138章 或可招安第257章 增兵第471章 得不償失第367章 劃分四省第245章 國祚變短第174章 不會讓我入宮吧第21章 真是好險第426章 新長安第297章 華夏苗裔第114章 殿下可要早拿主意第417章 問題的關鍵第23章 我沒有病第166章 幸不辱命第3章 脫貧致富第132章 我說你是第77章 如此應該可行第105章 血肉四濺第570章 一片血與火第583章 狡猾的李成樑第607章 禮物第61章 那是李神醫第21章 真是好險第127章 寶船圖紙與海圖第446章 扇風點火架秧子第503章 後面的大招第534章 東家看得很遠第347章 還有一個效果第589章 戰場是力量說了算第113章 這銀票有些不妥第55章 穿山銃第325章 捨不得了第387章 退避三舍第142章 非常及時第179章 秘聞第137章 徐海故人第175章 接受招安第549章 這是不行的第496章 阿幹別伊的誤判第400章 你要明白第577章 不動如山第545章 好幾個頭銜第3章 脫貧致富第161章 暗藏機鋒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528章 只不過是困獸第433章 難以及時第506章 逃離殺戮場第69章 真乃明君也第55章 穿山銃第550間 有過之無不及第599章 約瑟夫一世第333章 伺機而動第497章 扎哈羅沃第373章 江邊第361章 當知因果第69章 真乃明君也第342章 中南風雲起第121章 軍國重器第105章 血肉四濺第421章 儘量留幾個活口第189章 以解困局第575章 馬木留克騎兵第592章 位置互換第206章 兵至大同第53章 都給老子滾蛋第112章 此功賞誰第470章 圍追堵截第99章 託兩位的福第171章 實心的第258章 送君萬里西擊胡第55章 穿山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