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萬軍橫掃如卷席

阿洪王國即爲後世的阿薩姆地區,明初即爲大明屬國。

雖然向大明稱臣,但因交通不便道路遙遠,與大明通貢往來也較少,並未引起多少注意。

不過,近幾年坐鎮中南四省的戚繼光接到了朱載坖的旨意,命他注意西邊的動向。

西邊與大明緬甸省接壤的,就是阿洪王國。阿洪王國本來遊離於大明君臣視線之外,並無多少存在感。自前幾年剿滅洞烏之時,才漸漸多了往來。

而且因爲大明之強盛,使得阿洪王國上下,對於大明敬畏有加十分恭順。因此,戚繼光也不覺得,這個阿洪王國會對大明不利。

但是陛下有了旨意,戚繼光當然不會抗旨。他將五萬明軍調至緬甸省的海邊大城阿恰布,相距阿洪王國邊境不過百里距離。

戚繼光如今每天除了處理公務,便是寫兵書。戚家世代將門高官,到了戚繼光這裡,接觸的新式火器和戰法更加多。尤其是看到了陛下所寫的步兵操典之後,更是深受啓發。

因此他在中南四省這幾年,都在著書立說,將自己這些年來抗倭、戰蒙元、剿滅洞烏歷次戰場經驗都總結出來。大明武官能文能武者極爲稀少,象戚繼光這樣,能總結經驗的就更是鳳毛麟角。

其實,朱載坖所寫的步兵操典,其中許多方式都是看過後世的《練兵紀實》。而《練兵紀實》,本來就是戚繼光所著,難怪戚繼光看到步兵操典之後會分外認同。

對於阿洪王國,戚繼光派出不少明軍巡邏隊,在與阿洪王國接壤之處巡邏。此外,還與情報司密切接觸,要求其隨時提供阿洪王國的最新情報。

不過,當戚繼光看到情報司送來的阿洪王國情報之後,眉頭就皺了起來。

阿洪王國雖然是大明藩屬,可是此國上下權貴盡信溼婆教,不信佛道。因此,阿洪王國上下人等儘管都是傣族人,卻與大明很是疏離。相反,與更西邊的大國莫臥爾帝國,倒是關係十分親密。

若是長此以往,阿洪王國必定會脫離大明的宗藩體系,轉而投向莫臥爾帝國。到這時,戚繼光也有些明白陛下爲何要讓他注意阿洪王國了。

於是乎,戚繼光又從情報司調來了莫臥爾帝國的情報,並且連詳細的地圖都拿到了手中。

若是阿洪王國無事,那還罷了。若是有事,則必然與莫臥爾帝國有關。身爲大明帝國大將,戚繼光目光長遠做事細心,自然要未雨綢繆,將進軍路線以及環境地形都搞清楚。

在戚繼光看來,這莫臥爾帝國是舊時天竺之北。整個天竺少山多平原,而且氣候炎熱。雖然在地形上利於騎兵作戰,但是若長途奔襲,則會使戰馬不堪驅馳。

近日看邸報,胡宗憲領陛下之命,已經驅趕了弗朗機人並佔領了天竺古裡。戚繼光盯着古裡的位置,又看了看莫臥爾帝國都城德里,搖了搖頭。不過當他看到楊洪義所在的葉爾羌城、古裡,與自己所在阿恰布,不由得心中一驚。

這三處位置看似相距都有數千裡,可是三個地方卻已經將莫臥爾帝國包圍。若是從這三個地點各出兵三萬,莫臥爾帝國神仙難救。

尤其讓戚繼光感覺危險的,就是葉爾羌的楊洪義所部。雖然葉爾羌處於羣山環繞之中,要想從葉爾羌攻打莫臥爾,道路極爲難行。可是一旦明軍從葉爾羌出兵能翻過羣山,便是一馬平川直抵德里城下!

對於陛下的安排,戚繼光感覺高深莫測,想太多無用,還是聽指揮打好仗纔是。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戚繼光便得到了情報司送來的消息,阿洪王國內亂。大臣弒主,舉國轉投向莫臥爾帝國,並且派兵嚴守與大明的邊界,還扣下了許多大明商人。

戚繼光早已經準備了多時,一得到這個消息,便令五萬明軍集合。經過戚繼光一番動員之後,這五萬明軍也知道要再次開戰。

早就得了朱載坖的旨意,可先行動後彙報。因此戚繼光只要寫一本奏摺上報,便可直接領兵出戰。

將阿洪王國已經併入莫臥爾,並且扣押了大明的商人,這就是與大明撕破了臉啊。

對於莫臥爾帝國所爲,戚繼光不禁搖頭。陛下已經挖好了坑,你們這些蠢貨居然還真的敢往裡面跳。如今我大明的版圖,早已經超過前朝的大元。不去招惹別人已經算不錯,這莫臥爾居然不知死。

三天之後,戚繼光所帶領的明軍便全體出征。

第一個目標,戚繼光就盯上了吉大港。此地靠近大河出海口,又是一處良港,對於明軍得到補給非常重要。

而且距離阿恰布不到五百里,十日之內便可到達。

這一次戚繼光出兵是水陸並進,除了陸地之上的五萬明軍,還有胡宗憲派過來的十五條大海船。對於莫臥爾這等沒有多少海岸線的國家來說,這十五條大海船足夠橫掃對方的海上力量。

明軍到達吉大港,此時卻已經被胡宗憲派來的大海船攻下。

據說這裡的軍隊都並沒抵抗,只看到明軍的大海船開了幾炮,便一鬨而散。這對於戚繼光來說,簡直就是奇聞。莫臥爾也是當世強國,豈能有如此殘弱之軍。

不過戚繼光可沒時間想這些,而是提兵北上,騎兵先行開路,步兵炮兵押後而行。

十二天後,再將達卡城輕鬆攻下。城中的守軍雖然做出了抵抗,但是面對明軍的火炮,抵抗也是徒勞。

二十日後,戚繼光所部再下西隆、高哈蒂兩城。至此阿洪王國全境,幾乎都已經在明軍的控制之下,可算是萬軍橫掃如卷席。

莫臥爾帝國的阿克巴,沒想到明軍兵鋒銳利至此,急忙抽調了五萬重型騎兵,前往拉傑沙希威脅明軍所控制的達卡城。

對於莫臥爾的兵力兵種,戚繼光早就做過功課。因此,他將阿洪全境拿下之後並沒冒然渡過賈木納河進攻。

此時爲博多河與賈木納河交匯處,相對地形狹小,在過河之時可防備明軍從各方向進攻。可此時擺開陣形之後,卻成了騎兵的致命之傷。

第31章 有信有義第597章 尷尬不已第17章 殿下真黑啊第122章 遼東方略第168章 主動出擊第212章 全軍上馬第478章 直布羅陀第471章 得不償失第68章 勉爲其難第9章 你還嫩了點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140章 簡直是做夢第606章 鯨吞第149章 毫無痕跡第375章 一陣心慌第82章 我可捨不得殺你第352章 買賣的是國家第167章 草原局勢第375章 一陣心慌第184章 主動上奏第561章 伊凡面聖第439章 搞清他們是誰第99章 託兩位的福第100章 你都在搞什麼鬼第322章 做官難道不好第119章 不會虧待你們第461章 自豪之氣第463章 第一次合作第110章 這小子很坑啊第295章 殿下高明啊第330章 分頭進擊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446章 扇風點火架秧子第42章 萬萬不夠第294章 擺駕坤寧宮第345章 氣氛冷硬如鐵第290章 如此纔對第335章 兩相比較第244章 婦女會影響力第522章 直至伏爾加河畔第414章 替東瀛人口做貢獻第234章 動念微服第607章 禮物第216章 甕中之鱉第174章 不會讓我入宮吧第590章 三十二萬大軍第556章 責任重大第126章 我要入股第217章 幾大好處第394章 滿滿載第256章 不要妄議復國第131章 隨遇而安第587章 選擇方案第604章 我選前者第293章 內政教育第49章 心如撞鹿第58章 環環相扣第339章 瀛洲形勢第268章 畫了一個圈第537章 閣下可以去大明第493章 伊凡的決心第182章 我也十九歲了第156章 大明頂級代言第328章 刀鋒穿顱第154章 王直的想法第274章 幕後棋手第89章 修馬場第102章 送更多人過來第558章 生存下去的根基第109章 壯哉鐵嶺衛第170章 北遷第48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35章 京城的豬第449章 最安全的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61章 那是李神醫第220章 鋪墊第66章 所謀者大第19章 如此有毒第2章 本王瞧瞧第326章 雄心壯志第134章 全部下召獄第575章 馬木留克騎兵第137章 徐海故人第355章 大師級的戲子第252章 送入玉門關第104章 殿下神算第211章 是李總兵第452章 兵臨城下第135章 歷史真相第369章 絕望深谷第12章 印畫紙第270章 米格爾第262章 顧承光的壞主意第101章 此書爲師要看第98章 沙勿略第131章 隨遇而安第558章 生存下去的根基第258章 送君萬里西擊胡第100章 你都在搞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