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瀛北侯

在朱載坖的計劃之中,大明一旦走上商品經濟的道路,就會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期。

現在朱載坖主政不過五年,但是大明的社會也有了不小的變化。

若不是幾場接連發生的戰事,只怕大明的發展速度還能更快。當然,這些戰事也給大明提供了不少的免費勞力,也算是略有貢獻。

這其中,自取消海禁以來海上商貿也格外發達。大明的商船向西也遠航到了非洲,帶出了數不清的商品。而向東,則是瀛洲的各種物資礦產,源源不斷的進入大明。相對的,大明對於這些地方的交流也就更加頻繁。

尤其是瀛洲,此地南北兩地都非常適合農業生產,這對大明百姓是有着致命吸引力的。而南瀛洲,農牧都可以,簡直是大明百姓們嚮往的天堂一般。

因此,大明百姓當中,移民去瀛洲的人非常多,每年都有數萬人坐船過去。

朱時泰也從方洲迴轉,帶回了方洲的具體情況。與朱時泰同時過去的,有許多朱載坖早就安排好的專項人材,彙報的情況比朱時泰可詳細的多。

方洲此地四面環海,陸地之上並無多少山脈,而且土人也不多,同樣是移民過去的好地方。

朱載坖知道,後世那裡可是有世界極的大鐵礦礦場。鐵礦對於大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不是新立的樂浪省有新鐵礦,只怕大明本土的鐵料都不夠用。

隨着大明的鋼鐵工業的發展,新礦藏也必須儘早發崛出來,開發方洲也是朱載坖計劃中重要的一步。

在北瀛洲的張元德,並沒有閒着。他從那些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水手口中,得知了一件重要的事。

此時的葡萄牙與西班牙是共同的國王,腓力二世。因此無敵艦隊的水手們,也在遠征北瀛洲的時候,在葡萄牙的亞速爾羣島上臨時休整過。

這本來是一件並不起眼的事,但是張元德在一些西班牙水兵的口供報告中看到了這一點。

幾經追問證實之下,發現亞速爾羣島居於大洋中間,與歐洲和瀛洲的距離都不近。但是總體上,與歐洲要近上一些。

這裡幾乎成了西班牙船隻出海的必經之路,中途船隻會經常在這裡停靠,是個非常重要的地點。

張無德想,與其在北瀛洲等着西班牙前來挑釁,不如主動出擊。如果能將亞速爾羣島拿下,便等於使着西班牙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後勤基地。而擁有這個羣島的優勢,則會變成大明的。

此時北瀛洲的造船水平也有了一些增長,並且造出一批海船。張元德便將這些新船統合起來,建立了一支新的艦隊,爲北瀛洲艦隊。艦隊的骨幹軍官,當然是從他所帶的艦隊中調過去的。

雖然只是地方艦隊,但是這規模並不算小,而且因爲這些軍官都是皇家軍事學院畢業生,也不可能成爲張元德的私軍。

有北瀛洲艦隊駐守在地方,張元德使可帶着主力艦隊東去亞速爾羣島。

亞速爾羣島這個地方,距離歐洲大陸的直線海路,不到三千里。這個距離在海上動輒萬里的航程來說,並不算太遠。但也並不算近,至少要和這種距離的敵人開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之前無敵艦隊的敗給了張元德的所帶領的大明艦隊之後,那些殘餘的船隻逃回歐洲,中途也在亞速爾休整過。因此,亞速爾上的葡萄牙軍隊也知道大明艦隊的存在。

只不過他們認爲,大明艦隊還遠在北瀛洲,不可能來亞速爾。

可惜他們的判斷是錯的,大明一旦開豈了遠海航行,那就一發不可收拾。以這個時候,世界各個國家的人口數量還有財富總量來說,大明舉世無敵。只要大明被引導到了開拓的道路上,便沒有一個國家有能力抵抗,無論是大陸地上還是大海上。

張元德帶着大明艦隊,在葡萄牙士兵驚訝的目光中造了岸,而後一隊隊的明軍端着火銃佔領了羣島的每一塊要地。

島上雖然有一些葡萄牙人,但是他們根本就興不起抵抗的念頭。大明的艦隊實在是太過震撼,比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還要龐大,最大的寶船簡直就象是一座海上的小城市。

面對如此強大神秘的對手,葡萄牙士兵乖乖的交出武器。

亞速爾羣島雖然距離歐洲近一些,可人口並不多,只有一千餘人罷了。這只是張元德這麼認爲的,實際上對於歐洲人來說,這一千餘人已經相當多。

島上的葡萄牙人,都被張元德送到了新中洲,交給顧承光接收。亞速爾羣島的重要性,使得張元德不敢在這裡留一個弗朗機人。亞速爾羣島在張元德的觀點中,就是控制歐洲海上航線的重鎮。

他不只自己是如此想的,還爲此寫了奏摺送往京城,並且附上了海圖。

而且張元德親自坐鎮亞速爾羣島,並沒再返回北瀛洲的新上海城。這樣一來,不但顯得他盡職盡責,還表示出自己並沒有據北瀛洲自立的野心。

身爲英國公次子,張元德可是熟知帝王心術。如果自己不知道檢點,將來被陛下所猜忌,那纔是生不如死。

朱載坖收到張元德的奏報之後,便也明白了這傢伙的苦心。原本是個紈絝子弟,居然也能有了這等心思。

請來英國公張溶,朱載坖將張元德的奏報交予英國公觀看。

英國公張溶看到兒子的計劃和字跡,不由得老淚縱橫。這小子離家三年,每回送回家書,都說自己過的不錯。雖然是艦隊統領之人,但是這海上生涯畢竟不如陸地之上安穩,只怕這幾年也沒少吃苦頭。

英國公張溶急忙躬身道:“陛下,犬子他只要跟着陛下幹,就是他這輩子的福份。”

朱載坖笑道:“英國公,你這公爵之位只有一個,膝下卻是張元功、張元德兄弟兩人,想必也是爲了將爵位傳給誰傷透了腦筋。如今元德所爲甚得朕意,爲朝廷立了大功。朕補他一個瀛北侯的爵位,也是實至名歸。”

第329章 我要你幫我復仇第105章 血肉四濺第69章 真乃明君也第83章 全憑撞大運第356章 還是算了吧第15章 辦件大事第164章 杮子撿軟的捏第381章 答案在書中第201章 惺惺相惜第201章 惺惺相惜第552章 還不算完第484章 萬軍橫掃如卷席第355章 大師級的戲子第418章 總理大臣第541章 倫敦陷落第279章 顧承光回京第410章 該換個主人了第542章 向您表示敬意第485章 翻越崑崙第246章 敢捋我大明虎鬚第468章 委託你們代管第513章 他們意欲何爲第51章 銅不夠用第6章 發生何事第529章 只有借你人頭了第223章 新年第一本第540章 最好的選擇第51章 銅不夠用第338章 帶上幾百斤回去第534章 東家看得很遠第411章 應該有的尊重第269章 大明不可落後第68章 勉爲其難第126章 我要入股第128章 航海書院第290章 如此纔對第192章 臣應無罪第87章 費了不少心的第312章 塊壘盡去第406章 恭喜第422章 探索過的路線第212章 全軍上馬第517章 阿克託比第280章 秀女不選不行第148章 請朝廷定奪第399章 草草稱王第185章 在下就是王泉第205章 正副總兵第124章 極具扇動性第104章 殿下神算第149章 毫無痕跡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340章 發行紙幣第476章 無敵艦隊雪恥第446章 扇風點火架秧子第127章 寶船圖紙與海圖第182章 我也十九歲了第237章 太過猖狂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第496章 阿幹別伊的誤判第31章 有信有義第352章 買賣的是國家第523章 殺氣盈野第290章 如此纔對第301章 讓臣也去第48章 治世良醫第454章 互爲獵物第313章 攀比之心第276章 海蔘建城第94章 就這樣第488章 亞穆納河邊第58章 環環相扣第450章 雙重身份第180章 吳鵬所請第2章 本王瞧瞧第92章 等於黑吃黑第339章 瀛洲形勢第442章 豁然大開第121章 軍國重器第466章 兩敗俱傷的結果第372章 真成了待宰羔羊第264章 金殿傳臚海剛鋒第200章 摸索着來第264章 金殿傳臚海剛鋒第296章 大明海之東第520章 莫要自誤第387章 退避三舍第120章 樸在河第601章 輕輕放過第355章 大師級的戲子第580章 全體投降第119章 不會虧待你們第220章 鋪墊第77章 如此應該可行第458章 氣勢受阻第156章 大明頂級代言第262章 顧承光的壞主意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388章 如遭雷擊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