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女真兵馬

海州城中十幾萬的百姓,這一戰之後活下來的不過兩萬餘人。

羽柴秀吉讓手下的軍隊休息了兩天,便命人驅趕着還倖存的這兩萬餘百姓北上黃州。

黃州與海州相距不過兩百餘里,而黃州之北數十里就是平壤。這黃州就等於是平壤的門戶,替平壤遮擋風雨。

鎮守黃州的守將,向平壤送去急報,請求大王派來援兵。以黃州現有的這數千守軍,根本就不足以抵禦倭人軍隊。

只是消息送到了平壤之後,便如石沉大海,根本就沒有半點回音。黃州守將苦笑之餘,便命人將百姓都驅趕出城,又把黃州四門都封死,靜待倭軍來攻。

海州城的慘況數日前便已經傳到黃州,這黃州守將甚爲忠義又惜百姓,才抱了必死之心守城。

當黃州剛剛做完這些事,羽柴秀吉的前鋒便已經來到黃州城下。

有從城中出來的探子,將黃州四門已經封死的消息報上來。

羽柴秀吉對此不屑的很,“這些朝鮮人不見棺材不落淚,兵法雲,攻城爲下攻心爲上。以爲封住四門,就攻不破這座小城嗎。當初好好的漢城這樣的大城都棄城而逃,守這一座小城,又能有什麼用。朝鮮的人心,在他們當初丟棄漢城之時,便已經散掉了。孤城自閉,不過是絕望之舉罷了”

當時李峘與尹元衡掉來了精兵到漢城,但是得知羽柴秀吉大軍逼近,便立時帶兵撤往平壤,連一戰也不敢戰。還美其名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藉口找了一堆,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字‘慫’。

從那時起,朝鮮滿朝上下的士氣便已盡喪。

因此,羽柴秀吉也纔會有如此的說法。

羽柴秀吉雖然年輕,但也是個能徵貫戰之人。自追隨織田信長以來倍受重用,如今更是讓他獨領一軍,可見對其的依重。此人看待問題,自有其獨到的眼光。

面對這樣的一座黃州城,羽柴秀吉甚至都沒了多少戰意,只是隨意揮揮手,命令手下兵將攻城。

此前他們帶了兩萬餘海州百姓前來,便是爲攻城之用。

這些百姓都被驅趕上前,手中還有長梯。而倭軍則混雜於這此百姓其中,以便借朝鮮百姓的掩護,好登上城頭。

黃州城上的守將,看到攻城的居然是朝鮮百姓,悲憤交加之餘,命令守軍放箭。

立時城下的朝鮮百姓慘叫連聲死傷一片,這使得守軍的士氣極爲沮喪。守將再下命令之時,竟無一人肯從令放箭。

羽柴秀吉冷眼看着黃州城頭守將氣急敗壞,不由得冷笑不已。無能者,纔會有如此卑小虛弱的情緒啊。

就在朝鮮百姓攻到城下之時,那黃州守將從城頭上一躍而下,當即便頭腦着地慘死當場。

羽柴秀吉只是微微驚訝了一下,便對身旁之人評價道:“此人頗爲忠義,只是能力不足且過於迂腐。上不能報國,下不能安民,自責而死輕於鴻毛。”

守將一死,黃州城的守軍便更是再無半點鬥志。羽柴秀吉幾乎兵不血刃,便拿下了黃州城。黃州海州兩城一入東瀛之手,便代表着朝鮮的黃海道也完全陷落,朝鮮如今便只剩下平安道與感鏡道兩道之地。

到了這個時候,平壤城便在前方數十里。只要一天時間,倭軍便可兵臨平壤城下。

這一次羽柴秀吉派出了一千騎兵前出,掃蕩平壤周圍的村鎮,以確定平壤城周圍並沒有什麼埋伏。

畢竟朝鮮國王李峘就在平壤,這一戰若是打得好了,朝鮮戰事便可畢其功於一役。

只是倭人一千騎兵前出,卻並沒能找到任何的朝鮮埋伏跡象,反而讓平壤城中的朝鮮君臣惶惶不安。儘管手中有數萬常年如女真作戰的精銳,可是朝鮮君臣卻從未想過與倭軍一戰。

李峘得到黃州丟失的消息,便立時命人向北撤退,更是命令手中精銳強軍護駕而行。

此時李峘只能逃到寧邊城,這已經是朝鮮北邊最接近遼東的一座城。

其實,按着尹元衡的意思,直接退到大明的遼東便是,大明就是不想管朝鮮的事也不成了。可是李峘卻覺得,還是一城一城的退纔好,這才能顯示出朝鮮君臣的山窮水盡。將所有的城都丟光了,再退入大明境內,纔不會受到責難。

若是朱載坖知道朝鮮君臣的想法,只怕氣也氣的笑了。

羽柴秀吉次日便盡起大兵,直奔平壤城。可是到了平壤才發現,這裡已經是一座空城。不只是朝鮮君臣逃了,就是平壤的百姓也逃亡過半。

他是怎麼也沒想到,朝鮮君臣竟然如此軟弱,這是真·望風而逃啊。自己出兵的速度算得上快,可是快不過朝鮮君臣的腳步。

哭笑不得的羽柴秀吉,立刻派出騎兵阻擊朝鮮君臣,務必將其拖住。他自領主力,在後面追趕。

羽柴秀吉也知道,若被朝鮮君臣逃入大明,便有些麻煩。雖然東瀛的目的是爲了入侵大明,但是飯也要一口口的吃。先將朝鮮消化掉,到時再大舉攻明纔會更加順利。

因此,朝鮮君臣便不能放走,一定要在對方逃入大明之前,將其留下。

羽柴秀吉與朝鮮君臣不知道的是,在寧邊城外的山中,還有兩萬女真人。

王杲手下探子來報,“首領,朝鮮人已經丟了平壤城。他們君臣就和膽小的老鼠一樣,正往寧邊城這邊撤退。”

聽到探子的話,王杲微微一撇嘴道:“朝鮮君臣已經喪膽,怕一些倭人小矮子,簡直毫無道理。不過這樣也好,這江山他們不要,我們建州女真人要。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等我們有了更多的土地,更多的人口,大明又算什麼!來人,我們去迎一迎朝鮮君臣。”

李峘的臉色劇變,全身抖的如同篩糠。尹元衡也面色奇差,卻還不敢相信。只是看到那揚塵之中傳來陣陣如雷般的馬蹄轟鳴,卻絕不是朝鮮軍能有的氣勢。轉眼之間,便可看到從揚塵中突出數十上百上千騎,皆是皮衣皮帽,果真是女真兵馬的打扮!

第237章 太過猖狂第429章 臨死也要咬對方一口第307章 大明的憧憬第69章 真乃明君也第124章 極具扇動性第150章 便爲殿下奔走了罷第264章 金殿傳臚海剛鋒第578章 朕現在下旨第493章 伊凡的決心第339章 瀛洲形勢第418章 總理大臣第386章 壯士何所憾第19章 如此有毒第313章 攀比之心第387章 退避三舍第198章 謀反一次試試第470章 圍追堵截第464章 站穩腳跟第158章 給事中殷正茂第156章 大明頂級代言第48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3章 你自己想辦法第401章 對馬島陷落第51章 銅不夠用第295章 殿下高明啊第419章 運河難題第116章 捅了馬蜂窩第518章 喀山必勝第507章 武的不行來文的第147章 女真覺昌安第535章 烏拉第220章 鋪墊第185章 在下就是王泉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第503章 後面的大招第503章 後面的大招第487章 昌迪加爾第355章 大師級的戲子第322章 做官難道不好第462章 鎖鏈雛形第521章 後悔了第17章 殿下真黑啊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94章 就這樣第531章 很有可能第592章 位置互換第151章 不勞而獲第362章 徹頭徹尾的奸商第164章 杮子撿軟的捏第420章 囊中之物第496章 阿幹別伊的誤判第286章 天價火絨布第73章 是個有野心的第34章 另有所圖第264章 金殿傳臚海剛鋒第456章 艱難行軍第118章 殿下給我立個字據第562章 你可記住了第63章 一套一套的第350章 當場擊斃第243章 馬速的提議第145章 重振朵顏衛第414章 替東瀛人口做貢獻第548章 明軍的態度第46章 銅鐵作坊第435章 不會漏網第120章 樸在河第462章 鎖鏈雛形第154章 王直的想法第127章 寶船圖紙與海圖第334章 兵至孟養司第300章 斯派克的主意第327章 極機密之事第63章 一套一套的第187章 碰撞總是要來的第562章 你可記住了第419章 運河難題第382章 老營城破第207章 也唱一個第599章 約瑟夫一世第230章 單方面的血戰第593章 王者歸來第65章 這等魄力第566章 讓還是不讓第503章 後面的大招第503章 後面的大招第362章 徹頭徹尾的奸商第474章 請大汗一力承擔第578章 朕現在下旨第438章 目標彼爾姆第493章 伊凡的決心第248章 皆不可取第88章 將來的軍官團第183章 清白人家第181章 張居正第147章 女真覺昌安第101章 此書爲師要看第536章 擒賊先擒王第449章 最安全的第14章 我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