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現在不殺你

鄭檢的野心同樣不小,趁着洞烏被明軍牽制,而北安南的莫氏也礙於顏面不能攻擊自己。他帶着兩萬精銳,直撲向占城。

占城這地方,比安南物產還要豐富,鄭檢早就已經對這裡垂涎許久。如今終於取得了一個可以動手的機會,便再也沒半點客氣。

兩萬兵馬,對於占城來說已經是傾國之兵。數十年前,占城就被安南攻滅過一次,如今剛剛復國沒多少年。而且占城向來對於鄭氏稱臣,表現很是順從。他們作夢也沒想到,鄭檢居然會對占城出兵。

對於如此突然的打擊,占城上下抵抗了不到一個月,便被完全佔領吞併。而占城的王族也全部被殺,一個活口也沒能逃出去。

攻下占城之後,鄭檢很快便發佈了安民政策,待占城百姓如自己的子民,更推出了減稅的政策。這一系列的政策推出,再加上鄭氏本就是宗主,使得占城全境迅速的安定下來。

不得不說,鄭檢還是有相當的政治手腕,知道三軍可以奪帥而匹夫不可奪其志的道理。因此,給予下層百姓利益,而對於占城上層則極爲嚴厲。

他攻下占城不要緊,這使得安南鄭氏與莫氏的實力發生了根本轉變,鄭氏的力量超過了莫氏一大截。

張元功收到鄭檢的重禮之後,先向朱載坖上了奏摺請示。

朱載坖看到奏摺上說的,鄭檢請張元功出面與莫氏說和,便知道這位鄭氏當家人的主意了。

而一個張元功,只是英國公世子,這種大事上還沒有讓莫氏買面子的可能。

朱載坖是大明皇帝陛下,當然是不會親自做保的。

所以給莫氏做保之人,就成了鎮遠侯顧寰,也就是顧承光的大伯。雖然只是一位侯爺,但是這位侯爺手握重兵駐紮廣西與安南邊境。只要顧寰做保,到時有事莫氏就可藉助大明的力量。

朱載坖如此做,就是爲了麻痹莫氏。對於中南半島這些國家,朱載坖並不想留。大明如此多的人口,很快就要迎來小冰河時期。到時頻繁發生災害,只怕立刻就是遍地饑民。距離大明最近的,也可稱之爲糧倉的地域,便是中南半島。

或許這麼做不是很講道義,但是爲了國家的利益,沒有任何可指責的。何況這些小國本就是大明藩屬,朱載坖不過是進行一次擴大化的改土歸流。

鄭檢攻下占城,卻因爲與曾向大明求得與莫氏之間的和平,而不能立刻就向莫氏出兵。因此鄭檢的目光,便放到了西南的真臘。

真臘這個國家之所以沒有被洞烏所吞併,便是因爲已經向洞烏臣服。所以,這也就成了鄭檢對真臘出兵的藉口。

‘助明以巢不臣’這就是鄭檢的藉口。而真借身爲洞烏的屬國,自然也是個不臣之國。

現在的鄭氏,得到了大明購糧銀子,實力已經很強。而吞併了占城之後,實力更是飛漲。相比之下,真臘之前就已經敗給過洞烏,實力大損,而國中又無險可守。

雙方的實力差距顯而易見,鄭檢自然都看在眼中,這也是他敢於進攻真臘的原因。

鄭檢用了不到兩月,便將真臘拿下,可謂志得意滿。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中南半島上只留下了暹羅、洞烏、與安南的莫氏與鄭氏幾個勢力。

此時洞烏的莽應裡,也與莫庫一道,將勃固的農民義軍全數剿滅。他們只是休整了數日之後,便揮師南下直逼暹羅的阿瑜陀耶城。

暹羅雖然復國,但是這短短的數月根本就沒有訓練出象樣的軍隊。在莽應裡與莫庫率領的軍隊攻擊下,沒打幾仗便潰散了。

最後暹羅王摩訶查克臘帕克還是帶兵退守阿瑜陀耶城,而莽應裡與莫庫則圍在城外。形勢的發展,竟與上次莽應龍攻打暹羅一模一樣。

披耶卻克里求見暹羅王,一見面就道:“王上,我還有一個大明的外事部官員身份,不如請讓我出城,與莽應裡見一面。”

摩訶查克臘帕克急忙擺手道:“這不好,你若出城性命就在對方的一念之間。而且大明與與莽應龍對峙,敵意十足。你雖然有大明官員的身份,只怕也會被對方殺了泄憤,這太危險了。”

“王上,還是讓我試一試吧。”披耶卻克里自信的道:“大明的怒火,不是小小的洞烏可以阻擋,如果他們真敢對我下手,必定會惹怒大明。即使我被殺,我暹羅也可保全,我王亦可重振暹羅。”

“披耶卻克里,你竟有如此忠義,我沒有看錯你。”摩訶查克臘帕克很感動的道:“只是你見到莽應裡又能如何?還能讓他們退兵不成。阿瑜陀耶城已經被圍,這就是他們口邊的肥肉,怎麼會鬆口。”

披耶卻克里搖頭道:“既然已經如此,不如請讓我出城一試,最壞也就是一死,若是能將其勸退,豈不是好。”

看到披耶卻克里執意要出城去見莽應裡,摩訶查克臘帕裡沒有辦法,只得答應了他的請求。

莽應裡與莫庫兩人,也看着阿瑜陀耶城發愁。上次攻城之時,有莫庫的火炮發威,逼得暹羅上下不得不隆。如今可好,所有火炮都損失了孟養,他們只能看着阿瑜陀耶城高大的城牆發呆。若是城中之人鐵了心與他們對耗,只怕一年也拿不下阿瑜陀耶城。

就在這時,下面兵丁來報,說是暹羅派出使者,求見莽應裡。

將使者請來之後,莽應裡發現居然見過,還是上次的那位披耶卻克里。

看到披耶卻克里如此驕傲模樣,讓莽應裡心中極不舒服,“你以爲這就可以嚇阻我嗎。我可以告訴你,沒用。與明國,我們早晚要戰。他們就算是實力比我洞烏強了許多,但是鹿死誰手還未可知。洞烏境內密林山地連綿不絕,明軍能佔到什麼便宜。耗的時間長了,他們的兵馬拖也要拖死。”

披耶卻克里點頭道:“看來王子的決心已定,還真是令我遺憾。若是各守其界,互不侵擾,也可給洞烏留一條後路。”

莽應裡呵呵冷笑,“我現在不殺你,回去告訴摩訶查克臘帕克,十天之內不開城投降,城破之日我必屠城。”

第186章 約見王直第321章 請大人孤身進城第591章 當面之敵第605章 盧布林城下第38章 大亂將起第120章 樸在河第462章 鎖鏈雛形第306章 天降大禮包第302章 萬里洋行第434章 已經察覺第343章 現在不殺你第493章 伊凡的決心第404章 此去東瀛又興風雨第448章 打一場硬仗第167章 草原局勢第63章 一套一套的第369章 絕望深谷第356章 還是算了吧第21章 真是好險第151章 不勞而獲第410章 該換個主人了第570章 一片血與火第41章 逢大事有靜氣第222章 獨斷乾綱第144章 怕打疼了他們第174章 不會讓我入宮吧第55章 穿山銃第105章 血肉四濺第86章 初立營盤第94章 就這樣第273章 東瀛攻略第238章 已經見過了第56章 蓋世偉業第444章 瀛北侯第20章 蠢萌至斯第371章 一場亂戰第583章 狡猾的李成樑第395章 非是明軍抗手第175章 接受招安第160章 相持不下第603章 科尼亞城破了第410章 該換個主人了第348章 相峙下來第596章 雪上加霜第556章 責任重大第299章 莫庫總督第170章 北遷第450章 雙重身份第141章 逃過這一劫第250章 博貝密爾咱第435章 不會漏網第218章 明鏡第475章 一點心意第505章 還不死心第22章 高人風範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326章 雄心壯志第403章 退往報恩郡第6章 發生何事第137章 徐海故人第165章 鎮令第147章 女真覺昌安第410章 該換個主人了第403章 退往報恩郡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250章 博貝密爾咱第451章 分道揚鑣第400章 你要明白第520章 莫要自誤第372章 真成了待宰羔羊第533章 有所依仗第85章 大賺了一筆第272章 重要的點第471章 得不償失第360章 不做白不做第420章 囊中之物第271章 沒這麼折辱人的第480章 薩非王朝第536章 擒賊先擒王第220章 鋪墊第188章 咱們該休息了第455章 形成對峙第547章 不要刺激失敗者第276章 海蔘建城第505章 還不死心第233章 擋了財路第541章 倫敦陷落第352章 買賣的是國家第78章 景王吐血第322章 做官難道不好第411章 應該有的尊重第461章 自豪之氣第275章 西歸第76章 借重你的才能第208章 活着回來再說第206章 兵至大同第237章 太過猖狂第31章 有信有義第252章 送入玉門關第553章 不能接受訛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