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伺機而動

對於織田信長,王直依舊支持。

所謂支持便是全力與東瀛做生意,使得東瀛的金銀如同流水一般流向大明。而鐵錠這等東瀛需要的東西,也一船船的運過來。

其中的好處,朱載坖早就講給王直聽過。大明得到金銀,便可讓天下交易活躍,刺激更多的人開辦工坊。而東瀛只能製造兵器,而且大多是冷兵器。

織田信長雖然也比較看重火銃,但是日本的火銃威力並不夠大,還沒有能到完全替代冷兵器的地步。而大明則不同,在朱載坖的主導之下,火銃已經可以定裝彈藥並且燧發。射速極大的提升,射程也更遠,這便決定了火銃的實戰能力大大提高。

王直將織田信長一統東瀛的消息傳回京城,朱載坖看到之後,便要着手安排軍事上的準備。

首先一步,便是將許遠、方大偉、李軒三人調往遼東。這三個傢伙,雖然遠赴西北,卻沒撈着多少仗打。朱載坖親手帶出來的人,自然要照顧一下。

這次調他們三人到遼東,便是以編練新兵的名義,讓這三人在遼東各自訓練兩萬人的兵馬。這是朱載坖給他們的機會,如果誰心中對於編練新兵有所懈怠,那麼後面的仗也就不用打了。

如今大明與以往不同,軍戶制度已經取消,並且每年都會有一部分兵丁新舊交替。所以朱載坖的這一道命令也並不突兀,最多大家覺得陛下是對自己帶出來的將領更關心一點。

朱載坖還將國防部的兩位正副部長找了來,這便是俞大猷與楊博。俞大猷爲正部長,楊博爲副部長。雖然有了國防部,但總參並沒取消。而是成了國防部下面,可直接向皇帝陛下負責的一個機構。

不論什麼時候,朱載坖都會將軍權牢牢抓在手中。身爲皇帝軍權旁落便是亂源,必定會出現不可測之禍。

年底之前,朱載坖便打算出宮看看。

此時的大明已經煥發出從所未有的活力,各種產業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而大明最重要的產業,都攥在朱載坖的手中。一個是西山的工業羣,一個便是遼東的造船廠。

朱載坖心中知道朝鮮戰事將起,便派人將朝鮮境內的另一間造船廠遷至海蔘城。免得將來大戰一起,這間船廠會受到不必要的損失。

至於建州女真與朝鮮之間的衝突,朱載坖是不打算調停的。他們之間的互相消耗,對於大明來說十分有利。無論是誰佔了上風,大明最後出面都有話說。

而且此時的大明邊境,並不是那麼的平靜。

西北之地已無對手,失必爾汗國派使者前來,已經領了大明的封賞。算起來失必兒在名義上已經算是大明的領土,遠達烏拉爾山。而且有楊洪義與吳雲生兩人鎮守西北,朱載坖是非常放心的。

但是西南邊垂卻有不小的隱患,洞烏國的莽應龍野心勃勃,如今除了安南已經一統中南半島,正在虎視大明的雲南各司。

如今戚繼光坐鎮昆明,正打算隨時面對莽應龍的入侵。

朱載坖卻不想留着這個隱患,而是要與俞大猷和楊博兩人商議,如何應對洞烏的不臣之心。

“兩位卿家,近來孟養司頻頻傳報洞烏莽應龍襲擾,你們可有什麼看法?”朱載坖一看到兩位手下的重臣,便當面問道。

俞大猷眉頭一皺道:“陛下,臣以爲這等不臣之藩屬,可剿滅之。”

楊博卻搖搖頭道:“臣覺得,此等山中土人並不知道大明之威。可派人教訓一番,令其知道厲害便可。”

朱載坖看着兩人道:“你們可知道洞烏國佔地幾許,有民幾許,兵馬幾許?”

兩人搖頭,表示不太清楚。

“原本的錦衣衛,朕已將其改成對外情報司。若有不明之處,可向他們討要洞烏國情。”朱載坖對於兩人的表現有點失望,關於西南邊垂的奏報並不少,然而這兩人身爲國防部的正副部長,卻沒有主動的討要情報。

“朝廷架構初改,臣等並不知情,還望陛下恕罪。”楊博看出朱載坖的面色不豫,急忙解釋道。

朱載坖點點頭,“你們不知道,那朕就給你們講一講。原本洞烏不過是我大明治下的緬甸宣慰司而已。正如你們所知道,只是個土人部族。可在數十年前,便已經對外征戰不休。先後吞滅了我大明的底兀拉宣慰司、老撾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大古喇宣慰司。佔了如此多的地方,治下人丁不下二百萬。前年年關之時,便有暹羅使者控訴洞烏暴戾四掠。而今,暹羅卻已經滅國。除了暹羅之外,還有瀾滄諸國,也都被洞烏吞併。如今其治下之民,不下千萬,實爲我大明臥榻旁的虎狼。”

俞大猷與楊博兩人再也坐不住,極其不安的在那裡扼腕不已。

“陛下,臣覺得這等狼子野心之輩不可留。”俞大猷沉聲道:“陛下曾數次喝斥洞烏,並命其退還諸國被佔之土。看來,這洞烏對於我大明並無敬畏之心。既然如此,我大明也不用將之視爲羽翼衛護之藩屬。請陛下下旨,命戚繼光即刻準備兵進洞烏,以伐不臣!”

聽到俞大猷的話,朱載坖眼中一亮,這個主意非常好。這些被滅的諸國王族還有相當的號召力,利用好了,也可分散洞烏的力量。而且大明也可借洞烏之手,將這些王族除去。等洞烏將各國所有的王族都滅絕了,大明再出現,便是復仇者與救星。到時再無任何人會掣肘,而大明對於這些土地的治權便名正言順的到手。

“此事可交與對外情報司去做,但洞烏已並非小國,其軍中甚至還有弗朗機人相助,不得小視之。”朱載坖叮囑道:“而今我大明西南三宣六慰,只有一個孟養司還沒被洞烏吞併。可先使戚繼光派兵支援,以試洞烏軍之虛實,命其伺機而動。”

第598章 蘇萊曼大帝駕崩第146章 人間地獄第249章 要修英烈壇第54章 不可揣測第62章 怕你人單力薄第229章 濃煙烈火第215章 兵臨城下第546章 這纔可怕第96章 真乃爽快人第465章 圖馬之戰第376章 歸咎於大明第241章 其敢拒否第403章 退往報恩郡第423章 歸來的阿克哈什第15章 辦件大事第225章 衆卿選一個吧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276章 海蔘建城第499章 分外刺眼第318章 當場淚崩第498章 待機而動的胡月鋒第198章 謀反一次試試第78章 景王吐血第230章 單方面的血戰第273章 東瀛攻略第33章 有聲閱讀第568章 讓他好看第494章 賽因布拉特的算計第404章 此去東瀛又興風雨第258章 送君萬里西擊胡第524章 將其抹去第411章 應該有的尊重第528章 只不過是困獸第75章 錢糧太多鬧的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268章 畫了一個圈第312章 塊壘盡去第405章 王直的至友第126章 我要入股第199章 當仁不讓第452章 兵臨城下第50章 狼狽爲奸之樂第407章 處境非常不好第125章 豈可輕動第186章 約見王直第237章 太過猖狂第221章 恩威並施第396章 無法改變結局第367章 劃分四省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71章 讓他辯無可辯第396章 無法改變結局第226章 收回特權第507章 武的不行來文的第352章 買賣的是國家第341章 勃固起義第530章 無頭蒼蠅第382章 老營城破第162章 要出大事了第229章 濃煙烈火第125章 豈可輕動第271章 沒這麼折辱人的第424章 真是該死的第150章 便爲殿下奔走了罷第106章 如斷山河第514章 不得不防第320章 光榮之事第98章 沙勿略第34章 另有所圖第572章 有點傻眼第91章 臣也附議第223章 新年第一本第299章 莫庫總督第467章 加強連接第18章 不似人君第142章 非常及時第131章 隨遇而安第380章 很是意外第252章 送入玉門關第340章 發行紙幣第316章 透心涼第212章 全軍上馬第221章 恩威並施第48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92章 內附大明第136章 隨我發財去第12章 印畫紙第462章 鎖鏈雛形第317章 擡頭三尺有陛下第532章 一個都不能留第132章 我說你是第430章 你值多少第280章 秀女不選不行第249章 要修英烈壇第566章 讓還是不讓第95章 有備而來第27章 一片譁然第34章 另有所圖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386章 壯士何所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