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安南買糧

對於彈劾俞大猷與戚繼光的奏摺,朱載坖一律留中不發。

只是朝中的大臣們不依不饒,還是不斷的有人彈劾。

朱載坖卻看得非常清楚,這些官員們並不是不知道四省的衛所兵出了問題,而是認爲武人的地位被擡高了。

而俞大猷與戚繼光,則是因爲朱載坖的重用,成了這些文官的靶子。

對於文官們的心思,朱載坖知道歸知道,但總不能將這些上本彈劾之人都拉出去砍了。

於是,便授意沈一貫,在大明報上寫文章,闡明朝廷的作爲。

朱載坖並不沒有什麼臣不密則失其身君不密則失其臣的想法,那些東西不包括治國理念。治國的道理,應該大聲講出來,理不辯則不明。讓天下讀書人,讓天下的百姓,都知道陛下正帶着朝廷在爲他們努力。

那些彈劾俞大猷的文官,發現大明報上竟公然刊登出陛下欲提升軍人地位的文章,還寫的振振有詞。這下子便鬧的更厲害了,紛紛給大明報寫文章,宣講軍人地位提高的壞處。

什麼武人亂政、奪權、犯禁,等等罪名髒水一樣的潑了過去。

彷彿武人若不幹壞事,就不是武人了。

朱載坖做的很簡單,便是讓沈一貫將這些貶低武人的文章集中起來,並羅列出其中慣用的貶低武人的方法方式,專門寫了一篇給武人正名的文章。

“有漢唐武人割據之禍在前,自宋始賤武人。有宋一代,武人倍受壓制。外戰於遼夏,則敗多勝少。稱遼爲兄並納歲幣,燕雲十六州且不得還。以宋之富,竟無強軍。遼亡金繼,又陷徵欽二帝,如許屈辱前所未有也。直至蒙元崛起而滅宋,少帝投海身死國滅,更增奇恥。歷一朝而數受他國之辱,何也?無他,輕賤武人也。動輒呼喝斥罵,視從軍爲恥,則無人從軍……若奪城復地保家爲國,救百姓於水火之災,提水覆土,則軍人致榮致耀也。”

此文一出,文官之中有許多人都收了手,知道陛下已經下定決心,要提升武人的地位。

可是還有一批頑固之人,依舊寫文章謾罵武人。若是大明報不刊登,他們就到別的報紙上去刊登。報禁已開,這倒是給了他們方便。

但是他們不知道,朱載坖早已任命沈一貫爲新聞審察司的管事。在哪家報紙刊登貶低武人的文章,沈一貫直接便會找這報社的麻煩。沈一貫是陛下親自提拔的人,當然要管。

而後大家才發現,這天下喉舌都是掌握在陛下手中的。只要陛下想說什麼,他的聲音必定能蓋過所有人。

甚至還可以有選擇的弄些文章互相辯論,有順序的刊登出來,便讓天下人認爲陛下說的字字珠璣皆是至理名言。

朱載坖智商不見得最高,但是在這個時代,他的見識一定是最高的。後世一些濫大街的手段,隨便拿出來一點,便會將這些大臣們玩的團團轉。那些文官所能做的,也就只有這些了。若是敢在國事上動什麼歪心思,朱載坖是絕不會讓他們有好下場的。

此前四省的一些官員已經被押解回京,叛軍能如此順利席捲四省,也有他們的功勞。

三司將這些官員的案子抽絲剝繭的剛剛審出個眉目,就已經有許多人都暗暗驚心。裡面的事情太大太多,侵吞府庫、倒賣官糧、私加賦稅,等等不一而足。其中一些官員勾結地方士紳強佔土地逼死人命的案子,在這些大案面前都不算什麼。

朱載坖告訴沈一貫,可帶人去聽審。這些案件審出一樁算一樁,弄清來龍去脈。命其將這些事情都寫成文章,刊登到大明報上,並由朱載坖親自寫下評語。

如此,朝廷便將這些國之蠹蟲與朝廷分割開來。若是百姓們將這些傢伙做的事,都算到了朝廷頭上,那對於大明顯然是不好的。朱載坖親自寫評語,也是爲了挽回民心。

就在大明上下正議論貪官們的案件之時,俞大猷與戚繼光兩人,分別傳來捷報。

張璉雖然起初的勢頭極猛,可是手下二十萬人都要吃飯穿衣。他沒有經營之法,如何養得起這許多人。

在俞大猷與戚繼光兩人的死守之下,張璉的進展並不大。而且佔下來的地盤,也因戰亂沒能籌集多少糧草。

只餓了幾天肚子,張璉軍中便已出現了逃卒。

俞大猷與戚繼光,得知張璉軍中缺糧,便幾面合圍不斷穩步前進。逐漸壓縮叛軍的空間,使之更加窘迫。

另一邊,張元德正與戶部聯手,將一些因戰亂而離開家鄉的百姓送往海外四島。

坐鎮廣西那邊的鎮遠侯顧寰,也就是顧承光的伯父,正與安南交涉,購買糧食。

前些年安南內亂,大將範子儀妄議安南國主廢立,被明軍巢滅。後安南莫氏諸人爭位,又是大明的鎮元侯顧寰上奏的嘉靖,才確立了莫福源爲安南國主人選。

因此,顧寰從安南買糧應該可以爲朝廷省下些銀子。

可是這個時候的安南國主莫福源已逝,國主也已經換爲了其子莫茂洽。此人對於大明並沒什麼好感,只想着從大明的手中狠狠的賺取一筆銀子。

顧寰身爲鎮遠侯,品級並不比安南國主低多少。

與安南一番交涉下來,對方居然要一擔糧食五兩銀子的高價,這可將顧寰給氣的不輕。只是對方有糧不肯便宜賣給你,你能如何。

不過安南現在並不只有莫氏一個國家,還有一個黎氏。在安南的南邊,後黎英宗黎維邦在位,權臣鄭檢弄權。朱載坖卻不管對方在做什麼,只要肯賣糧食給大明即可。

黎氏與莫氏,互相將對方看成了自己的死敵。安南之地銀貴糧賤,朱載坖買糧,誰肯賣的話,便會得到大筆的銀子。這樣一來,必定會增長實力。

第156章 大明頂級代言第283章 瓦解軍戶制度第73章 是個有野心的第412章 放眼更大的天下第440章 天大的玩笑第95章 有備而來第433章 難以及時第592章 位置互換第301章 讓臣也去第607章 禮物第206章 兵至大同第5章 求求你,買了我吧第96章 真乃爽快人第386章 壯士何所憾第574章 自衛反擊第399章 草草稱王第130章 撈多少好呢第272章 重要的點第606章 鯨吞第590章 三十二萬大軍第444章 瀛北侯第249章 要修英烈壇第383章 不可逆第598章 蘇萊曼大帝駕崩第186章 約見王直第283章 瓦解軍戶制度第128章 航海書院第287章 會見使節第569章 守不住了第561章 伊凡面聖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98章 沙勿略第436章 該動一動了第454章 互爲獵物第496章 阿幹別伊的誤判第605章 盧布林城下第416章 氣壞了第603章 科尼亞城破了第121章 軍國重器第39章 通州無戰事第486章 連鎖反應第526章 帕夏的話我會考慮第295章 殿下高明啊第537章 閣下可以去大明第327章 極機密之事第521章 後悔了第349章 慘絕人寰第93章 掣電銃第257章 增兵第119章 不會虧待你們第477章 飛到了空中第580章 全體投降第493章 伊凡的決心第136章 隨我發財去第350章 當場擊斃第94章 就這樣第272章 重要的點第332章 京都落雪第373章 江邊第54章 不可揣測第232章 主動歸附第480章 薩非王朝第75章 錢糧太多鬧的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291章 承德之會第463章 第一次合作第599章 約瑟夫一世第104章 殿下神算第342章 中南風雲起第306章 天降大禮包第320章 光榮之事第450章 雙重身份第466章 兩敗俱傷的結果第266章 巴爾雅特虎的計謀第166章 幸不辱命第87章 費了不少心的第590章 三十二萬大軍第589章 戰場是力量說了算第447章 結成盟約第157章 居然是真的第140章 簡直是做夢第308章 討要白象第183章 清白人家第122章 遼東方略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122章 遼東方略第248章 皆不可取第133章 此以退爲進也第538章 你便去做第527章 消滅這些明軍第77章 如此應該可行第112章 此功賞誰第373章 江邊第267章 脫木河之戰第307章 大明的憧憬第245章 國祚變短第607章 禮物第536章 擒賊先擒王第552章 還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