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李璣

此時明軍鐵騎的火銃已經加長了一些,以便增加射程。

面對這一部族的弓箭,在射程上的優勢更大。

沒等對面的那些部族戰士靠近,明軍的火銃便開了火。一簇簇的火花盛開,伴隨着雷鳴般的火銃爆鳴,彈丸如雨一樣射向對方人和馬。

立時便有數不清的部族戰士落馬,更是絆倒後方無數的戰馬,使得部族的隊形大亂,速度也慢了下來。

吳雲生冷笑了一下,就這等水平還要將明軍當作肥羊,簡直是個笑話。

他一揮手,明軍的鐵騎立刻便收起了火銃,抽出戰刀。

“前軍突擊。”吳雲生喝道。

前面的數排明軍,立時一磕馬靴,胯下的戰馬便開始起步加速,直撲對面的敵人。

“中軍左翼,後軍右翼,突擊!”吳雲生也抽出戰刀,斜伸向前方。

身處中軍,吳雲生帶人便直衝向敵人的左翼。而後面後軍,則也掄着戰刀撲向敵人的右翼。

其實這些部族戰士根本不堪一擊,只是一頓火銃,便將他們打的膽怯了。

而明軍的前軍出擊之時,部族一方就顯出慌亂表情。甚至已經有人開始掉轉馬頭,開始逃跑。而這些傢伙,卻又和己方準備迎戰的人互相干擾,根本形不成合力。

對方如此混亂,就更不是明軍的對手。

只是一個衝鋒,這些部族戰士便被明軍打的死傷慘重。近兩萬人只跑掉了數千人,其餘的不是戰死就是重傷落馬。

吳雲生也沒派人追擊,他是孤軍要儘量保存戰力。只是將戰場上逃散的馬匹,還有那些部族戰士丟充的武器收拾了一下,便繼續上路。

即使這一戰沒費多少力氣,也收穫了數千匹戰馬。

雖然在草料上的負擔大了些,但是這也使得明軍的馬匹有了富餘。

在居延海的周圍,可不只這一個部族。吳雲生沒有去追擊是對的,因爲對方很快又糾集了不下兩萬人前來。

雖然這些部族的戰士來勢洶洶,可是他們卻也只是洶洶而已,一交手便立時土崩瓦解。

居延海的範圍雖然不小,但是並無更大的部族。

明軍連續兩場戰鬥,便打得蒙元人魂飛膽喪,這些在居延海附近的部族便紛紛北遷。

而吳雲生卻是樂的合不攏嘴,自己的損失並不大,而且手下的騎兵們都變成了一人雙馬。別的沒繳獲多少,馬匹可不少。

將那些蒙元的破爛兵器,統統扔進了居延海,吳雲生便帶着人馬順弱水河南下。

長驅一千餘里,趕到了嘉峪關,用了七天時間。而後又用了十一天,來到哈密城外。

楊洪義得知吳雲生前來,立時開城迎接。這是一起從陛下身邊混出來兄弟,自然與他人的情誼不同。

兩人寒暄了一陣,便進了城。

“雲生,你這些手下的騎兵可不簡單,都是一人雙馬啊。”楊洪義很是驚奇,雖然現在大明的財政好了不少,但也不應該富餘到這個地步。

“都是路上繳獲的,有幾個不開眼的部族,仗着人多想要打我們這隊人的主意。”吳雲生對於這個提起來還好笑,“結果可好,被我手下的兄弟輕鬆擊敗不說,還留了好多戰馬。我總不能將這些戰馬扔了,不要吧。”

楊洪義笑了笑沒說什麼,他前後數戰,也繳獲許多戰馬,不值得吹噓。

“不錯,也算是旗開得勝,是好兆頭。”楊洪義笑道。

吳雲生將手下的騎兵們都安排好了,便與楊洪義一同進了楊洪義在哈密的府邸。

“我剛來這邊,情況也不熟,你給你說說,對面的葉爾羌汗國是不是想對咱們大明動手。”吳雲生摩拳擦掌道。

“動手?他們目前還不敢。”楊洪義指了一下自己旁邊掛着的一幅西北地圖道:“葉爾羌的態度不明,我也派人過去吐魯番城試探過,對方只說可以通商。這態度不明,便說明問題了,只怕不會好好相處。”

這個試探的結果,也已經派人送到了朱載坖的手中。

朱載坖對於葉爾羌汗國的判斷,與楊洪義是一致的。

給楊洪義回了信,命其嚴密監視葉爾羌汗國的動向。並讓吳雲生在巴里坤湖岸紮營,驅趕周邊百里部族。

“終究是不能善了。”朱載坖微微搖頭,他現在其實最想做的事,並不是開疆拓土,而是先將國內的事情都捋順了。

好在明軍現在戰力強大,早不是之前的衛所兵所能比的。

許遠在威寧城坐鎮,方大偉與李軒兩人在歸化城坐鎮,以防漠北的部族南下。李成樑、顧承光在遼東,震懾女真等部族。這一整條北方防線,綿延一萬餘里,比整條長城還要長兩千多裡。

朱載坖有了這些嫡系守邊,便放心了許多。這些傢伙他都是知道根底的,誰是什麼性格,也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北邊邊這些人守衛,便可安心於大明內政的實行。

其中最關鍵的,便是馬上就要到來的科舉。

已是金秋八月,格物書院之中,住了八千餘名趕考的士子。這些士子們,來之前便已經知道,要在格物書院學些格物之學。

官府會提供住宿,雖然並不是什麼大魚大肉高樓大廈,但也條件不錯。

只是對於格物之學,許多士子簡直是慘不忍睹。

劉山長几次給朱載坖訴苦,這些士子動不動就之乎者也,或者用歪理狡辯胡纏。肯認真對格物之學上心的,竟沒有幾個。

對此,朱載坖早就有了想法。給格物之學的考卷定了個分值一百分,超不過六十分的,一率黜落。

其實這個要求並不高,所考的格物之學,也只不過是物理化學算術地理的常識問題。放在後世,那是初中生都能明白的。

這些士子們,能來京中參加院試,就沒一個低智商的。若是連這麼簡單的知識也考不過六十分,就只能認命了。

第548章 明軍的態度第280章 秀女不選不行第572章 有點傻眼第442章 豁然大開第242章 兵出西北第111章 何林重炮第434章 已經察覺第382章 老營城破第446章 扇風點火架秧子第23章 我沒有病第62章 怕你人單力薄第166章 幸不辱命第286章 天價火絨布第599章 約瑟夫一世第50章 狼狽爲奸之樂第199章 當仁不讓第147章 女真覺昌安第480章 薩非王朝第436章 該動一動了第537章 閣下可以去大明第63章 一套一套的第525章 李成樑的顧慮第62章 怕你人單力薄第533章 有所依仗第175章 接受招安第10章 說的就是他們第315章 大雕應是陛下的第79章 工匠還要讀書第217章 幾大好處第485章 翻越崑崙第270章 米格爾第75章 錢糧太多鬧的第524章 將其抹去第137章 徐海故人第327章 極機密之事第253章 如此軍功第560章 投靠奧斯曼第107章 不許放過一人第331章 進退兩難第418章 總理大臣第408章 不惜玉石俱焚第276章 海蔘建城第102章 送更多人過來第228章 一念之間第217章 幾大好處第384章 莫要放走一個第123章 水轉大織機第459章 天馬第463章 第一次合作第391章 再也沒有質疑第381章 答案在書中第270章 米格爾第148章 請朝廷定奪第422章 探索過的路線第334章 兵至孟養司第363章 明軍必敗第599章 約瑟夫一世第153章 決定力量第185章 在下就是王泉第82章 我可捨不得殺你第10章 說的就是他們第148章 請朝廷定奪第85章 大賺了一筆第104章 殿下神算第592章 位置互換第160章 相持不下第425章 沒有極限第164章 杮子撿軟的捏第259章 李璣第460章 心塞不已第348章 相峙下來第299章 莫庫總督第412章 放眼更大的天下第113章 這銀票有些不妥第579章 丟了先機第219章 召見李時珍第369章 絕望深谷第467章 加強連接第508章 不想太麻煩第204章 癡人說夢第389章 我有辦法第18章 不似人君第21章 真是好險第134章 全部下召獄第75章 錢糧太多鬧的第90章 越界了第428章 海上追逐第565章 很沒出息第585章 同樣狡猾第260章 老傢伙太缺德第65章 這等魄力第477章 飛到了空中第128章 航海書院第443章 良性循環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581章 幾乎氣瘋第395章 非是明軍抗手第367章 劃分四省第41章 逢大事有靜氣第587章 選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