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巴里坤湖

博貝密爾咱佈置了下去,沒過多長時日,哈密城外便出現了許多零散的遊騎。

一旦有城中的明軍成隊出戰,這些零散的遊騎便會一鬨而散。

若是明軍追的稍遠,這些遊騎們便會越聚越多,從而在數量上對明軍形成碾壓之勢。

楊洪義得到手下人的報告,便皺起眉頭。和碩特部不甘心失敗,這是要搞事情啊。對方這麼做,恐怕還不是全部的手段。以哈密這等大漠孤城,最狠的辦法就是截斷後勤。

以小小的哈密城,來提明軍兩萬人的後勤,還是有些困難。

可是和和碩特部的對峙,對方不停的騷擾和偷襲後勤補給線,可就讓明軍陷入了一種被動的情形。

他們這些人可都是陛下教出來的,楊洪義這時就想起來,陛下曾說過,莫要看重一時一地之得失。而是重視消滅敵方的有生力量,如此纔可取得真正的戰果。

哈密城並非必守之地,楊洪義覺得在這裡被動挨打反而不美。這等於是個雞肋,雖然有一定的戰略意義,可是整條路線沒有打通,這裡就不重要。

與其死守哈密城,不如暫時棄城退後。

派人給吐魯番汗國送了信,使其不必慌張,楊洪義便速頓全軍,帶着所有的糧草輜重退往沙州城。

和碩特的人發現明軍退去,大喜之下便衝進了哈密城中。可是衝進去才發現,他們離開時是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明軍並沒給他們留下任何東西。

若是追擊明軍,他們又怕明軍的火銃,這讓和碩特部的博貝密爾咱有點可惜。這些明軍太過狡猾,而且膽小。稍有不對,便全軍而逃。如果自己要有明軍的火銃,必定不會放過這批明軍。

可惜這也只能是想想,博貝密爾咱留了兩萬人佔領了哈密城,便退回天山駐地。

只是楊洪義雖然帶人退走,卻並沒退出多遠。他將哈密城留給和碩特部,就和捉章魚一樣,扔出一個空罐子,等着和碩特的人自己進坑。

楊洪義帶人往沙州走了兩天,便有從哈密城方向追上來的明軍探馬回報。

“稟楊將軍,和碩特部在哈密城留了兩萬人,其餘的大部已退往天山之中。”探馬回報道。

“他們的大部大約有多少人?”楊洪義追問道。

探馬有點猶豫,但還是實話實說道:“看着不少,下屬以爲,和碩特大部至多不超過五萬人。若是加上哈密城中的兩萬人,應該在七萬上下。”

楊洪義這下子便心中有了底,自己這兩萬明軍,若是與對方七萬騎兵正面對戰,也不見得怕了。回頭去攻哈密城的話,就是和碩特的大部人馬再掉頭殺回來,自己也不用怕。

當下楊洪義便命令全軍停下休息一日,次日一早便又掉頭殺往哈密城。

第三天的清早,楊洪義便帶人出現在哈密城之外。而且他派了一萬人去北面,堵住了敵方可能逃亡的必經之路。

和碩特的人發現明軍又回來,這下子可是有點懵,明明剛走了沒幾天啊。明軍走了又回來,跑這麼長的路,這是喜歡健身嗎。

結果沒等和碩特的人出城迎戰,明軍的火炮便已經開了火。

哈密城只不過是夯土所建,雖然經過明軍修整,也只不過是比以前稍強,根本擋不住炮轟。

兩輪炮擊之後,哈密城牆便如被巨人啃了好幾口一樣,出現了許多豁口。

楊洪義揮手示意,命明軍逐漸逼近。

在四輪馬車的車廂掩護之下,明軍並不懼和碩特的箭矢。

一頓排銃射去,便將守城的知碩特兵給擊潰。一如上次攻城,和碩特部的人馬都上馬從北門逃了,根本不和明軍打巷戰。

只是楊洪義卻沒再放棄追擊,而是明軍的騎兵都追了上去。

在北面的天山山口處,他可是還佈置有一萬繞過去的明軍。

這一戰毫無懸念,明軍的火器佔有極大優勢,而且士氣也是極高。因爲北部的山口被明軍封鎖,這兩萬和碩特兵馬中,逃掉的根本就沒幾個。大半都被明軍當場擊斃,剩餘數千人被活捉。

這是一場淋漓大勝,楊洪義卻並不滿足。

他在城中留了兩千兵馬看守和碩特的俘虜,自己親自帶着其餘的一萬八千明軍,深入天山。

在出發之前,楊洪義便從俘虜的口中得知,和碩特的老營,就在天山之中一座叫巴里坤的湖邊。

巴里坤湖位於天山一條東西走向的大山谷中。這裡冬暖夏涼水草豐美,向來被視爲一塊寶地。只是這裡的戰略位置並沒那麼重要,所以被和碩特被選爲老營駐紮地。

楊洪義從俘虜口中,也問出來和碩特部的總兵力,沒有超過十萬人。

說起來楊洪義的年紀並不大,只比朱載坖大了幾歲而已。這也算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身上有股子悍勇的闖勁。知道了和碩特的老營所在,便抑制不住的想去給來個狠的。

博貝密爾咱並不知道,自己留在哈密城的兩萬人都被明軍給收拾了。他回到巴里坤湖邊,便設宴慶祝這一次驅趕走了明軍。

和碩特部雖然並不是戰勝的明軍,可也是一次計謀的勝利,使得明軍不得不退去。有了這一次針對明軍的勝利,博貝密爾咱便距離稱汗又近了一步。只要再取得一次巨大的勝利,便可召集瓦剌諸部,共推自己爲瓦剌大汗。

只是過了數日之後,博貝密爾咱發現,哈密城這麼久了,居然一點消息也沒有送回來,這有點不正常。

若是以往,每三四天,便會有人往老營這邊報個信。這已經十天左右,哈密城還是沒有任何消息。

博貝密爾咱也曾懷疑是明軍殺回來,但是和碩特全部都是騎兵,機動能力極強。就是打不過,也總能逃回來一批人馬。但一點消息也沒有,這就讓他有些心神不寧。

“來人,派人去哈密城探一探,看看那邊發生了何事。”博貝密爾咱吩咐道。

第558章 生存下去的根基第435章 不會漏網第237章 太過猖狂第454章 互爲獵物第278章 建得小了第304章 一亂才能一治第399章 草草稱王第185章 在下就是王泉第303章 烽火燎原第365章 上帝保佑第46章 銅鐵作坊第133章 此以退爲進也第446章 扇風點火架秧子第34章 另有所圖第213章 京營出兵第361章 當知因果第248章 皆不可取第190章 很是冷淡第506章 逃離殺戮場第185章 在下就是王泉第332章 京都落雪第88章 將來的軍官團第196章 永定門破第323章 汗國使者第341章 勃固起義第232章 主動歸附第20章 蠢萌至斯第320章 光榮之事第551章 庫爾蘭戰敗第365章 上帝保佑第227章 大明第一宴第12章 印畫紙第270章 米格爾第230章 單方面的血戰第370章 女真兵馬第357章 升龍城破第297章 華夏苗裔第403章 退往報恩郡第10章 說的就是他們第287章 會見使節第97章 我銀子多第536章 擒賊先擒王第563章 景郡王第319章 陛下好狠啊第37章 黑鍋第323章 汗國使者第361章 當知因果第3章 脫貧致富第90章 越界了第236章 從京城開始第572章 有點傻眼第408章 不惜玉石俱焚第525章 李成樑的顧慮第439章 搞清他們是誰第195章 殿下所指第291章 承德之會第304章 一亂才能一治第308章 討要白象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126章 我要入股第555章 完全沒有可能第602章 陛下的計劃第462章 鎖鏈雛形第192章 臣應無罪第105章 血肉四濺第318章 當場淚崩第319章 陛下好狠啊第206章 兵至大同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377章 既有大棒又有甜棗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5章 求求你,買了我吧第241章 其敢拒否第120章 樸在河第365章 上帝保佑第115章 你就一點也不怕嗎第342章 中南風雲起第458章 氣勢受阻第523章 殺氣盈野第15章 辦件大事第214章 遇阻大黑河第496章 阿幹別伊的誤判第328章 刀鋒穿顱第376章 歸咎於大明第521章 後悔了第588章 勝利嚮明軍傾斜第437章 明軍就是弱雞第579章 丟了先機第536章 擒賊先擒王第77章 如此應該可行第74章 把水攪渾第36章 不敢亂講第263章 本末倒置第420章 囊中之物第140章 簡直是做夢第98章 沙勿略第381章 答案在書中第402章 清州之戰第346章 雙管齊下第360章 不做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