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國祚變短

朱載坖自己的家事,只要打定了主意,這些臣子也沒誰敢逼他。

徐階放又拿起一本新的奏摺,是烏司藏那邊送來的。

曾受成祖冊封的仁蚌巴家族發生叛亂,其家臣才丹多傑佔據大片的地區,與仁蚌巴家族對峙。

這本奏摺,就是仁蚌巴家族送過來的求援信。

朱載坖沉思片刻,才問道:“依閣老之見,此事我大明管是不管?”

徐階現在已經能漸漸明白朱載坖的心思,這不是守成之君,而是開拓帝王。

有了這個認識,徐階便揣摩着道:“以老臣看來,此時正是派出我大明軍隊的好機會。烏司藏雖爲大明之土,但少有對其節制。其地各個教派頭人爭來打去,少有靖時。莫若以平息紛爭爲由,派我大明之強軍長駐於高原之上,從而委派官員調停治理。”

“閣老的想法,與朕不謀而合。”朱載坖也看出來,徐階是在順着自己的意思說的這番話,但值得鼓勵,“朕以爲,仁蚌宗的求援可以答應。這才丹多傑是個叛臣,又佔據諸多土地,是我大明統治的障礙,可以除去。而且高原之上頭人林立,必須用盛兵天威以震懾之,使其無不俯首不敢妄動。”

“此外,還要將烏司藏的主要寺廟擴建,以收買各個教派的頭人。”朱載坖盤算着道:“如此有恩有威,調停他們的矛盾,並給他們劃分各自的片區。由我大明官員監督,再有大明強軍震懾。用不了數年,烏司藏便可平定如中原。”

“陛下,派多少兵馬合適。”徐階探詢道。

朱載坖看了一眼旁邊掛着的地圖,“大明軍衛所已經整頓完成,全軍戰力都有提升。便由成都府就近派出一衛人馬即可,不必再派強兵。其後,可由成都府其餘衛所每三年一輪換,爲四川總兵所節制。”

“是,臣這就擬旨。”徐階點點頭應下。

田義守在一旁,正自無聊,便看到殿外一名小黃門急急跑來。

“啓稟陛下,遼東急報!”小黃門一進殿,便急忙俯身舉着一隻信封道。

田義大走走過,將那信封取到手中,回到朱載坖身邊雙手舉着送上。

朱載坖聽說是急報,心裡還覺得出了什麼事情。可是遼東有李成樑與顧承光帶兵,又有張經這種老油條的總督坐鎮,應該不會出亂子。

當看完手中信上的內容,朱載坖的臉色一喜,順手將信紙交給了一旁的徐階。

徐階看向這封信,“臣奉皇命督造寶船,深入野嶺而伐巨木,晾曬三年始可堪用。又有數萬工匠,破巨木爲板斫之成船,耗時經年。今成寶船四十八條,大船六十四條,中船百零八條,特報於陛下所知……”

消息的落款不是別人,正是曾奉嘉靖之命在遼東沿海建立船場的顧承光。

“鎮遠候世子,雖無實職,但爲陛下盡忠用命,實爲難能可貴。”徐階連連點頭,又接着道:“陛下如何使用這些寶船,是命人出使西洋,還是交於水師操演。”

朱載坖在朝鮮還建有一個船場,那裡最多就是生產大船,而生產不了寶船。因此,他是不會將寶船交與水師的。水師的大船可由朝鮮境內船場生產,而寶船則要交給張元德。

因爲朱載坖之前就給張元德安排了出海貿易的任務,此時張元德還在海外未曾迴歸。這些年來,張元德帶着船隊屢下南洋諸國,與土著交易,還與弗朗機人交易,爲大明掙來了無數的金銀。就是因爲張元德掙來的銀子極多,這才讓大明實現了將稅收貨幣化的目的。

現如今百姓交稅便直接交錢,這就方便許多。

“這許多的海船,一下子都造了出來,也是難爲他了。”朱載坖頷首道:“航海書院有許多生員,正可上船實習,以爲將來出海準備。待英國公次子張元德歸來,便將寶船交由他出使西洋諸國。”

“靖海伯王直那裡,不會有什麼不滿吧。”徐階沉吟着問道。

朱載坖笑道:“靖海伯並非是有野心之人,他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而且,寶船可不能交給他,否則他的事情就辦不成了。他現在的船也已經不小,足夠用了。”

王直還被委派了一個東洋靖海使的差事,依舊如前些年一般,在東瀛各島之間流轉縱橫。

他更多的時間,便是在尾張國與織田信長打交道。

若是將寶船交與王直,開到倭國去。萬一將倭國的諸世家和大名都給嚇住,他們將來不敢對大明出手了,那會影響朱載坖的計劃。

朱載坖對於顧承光的表現,明令嘉獎。身爲鎮遠候世子,一心爲國,獎白銀千兩。

對於顧承光的獎勵,重要的不是那一千兩銀子,而是上了邸報的明令嘉獎。此是爲顧承光揚名之舉,他可並不缺銀子。

“陛下,這裡還有劉山長的奏摺。”徐階取取出一本摺子,“劉來上報,格物書院已經擴建完成,可容萬人居住。”

朱載坖點點頭,“他們倒是建的快,這許多房舍,數月之間完工,應該不易吧。”

“共有房舍一千五百間,每間可隔爲兩室,每四人可住一室。”徐階笑道:“住是住得下,只是簡陋了些。”

朱載坖可是知道後世的學生宿舍啥樣,八個人上下鋪住一室的很常見啊。四人個住一間屋子,已經很不錯了。

“來京參加秋闈的考生不少,可讓他們住進格物書院的宿舍之中,由劉山長傳授些格物之學。”朱載坖淡淡的道:“秋闈大比結束,他們便要搬出來了。這格物書院,是要培養一些有志於百工之士,爲大明造器的。”

他只能耐心道:“徐閣老所見,與朕所見不同。徐閣老所說的道理,自唐宋以來皆以爲至理。可是朕遍覽史書,卻發現了一個問題。夏之國祚千年,商之國祚八百年,周之國祚八百年,漢武時尊儒術國祚爲四百年、唐三百年、兩宋亦三百年。既然聖學如此重要,卻爲何在獨尊儒術之後,反而國祚變短?”

第463章 第一次合作第578章 朕現在下旨第574章 自衛反擊第438章 目標彼爾姆第383章 不可逆第395章 非是明軍抗手第532章 一個都不能留第529章 只有借你人頭了第393章 國賊第361章 當知因果第288章 暹羅差頌第586章 低調的塔赫馬斯普第391章 再也沒有質疑第190章 很是冷淡第234章 動念微服第547章 不要刺激失敗者第338章 帶上幾百斤回去第536章 擒賊先擒王第579章 丟了先機第303章 烽火燎原第247章 安得猛士第299章 莫庫總督第596章 雪上加霜第510章 全憑將軍做主第465章 圖馬之戰第174章 不會讓我入宮吧第230章 單方面的血戰第426章 新長安第149章 毫無痕跡第161章 暗藏機鋒第270章 米格爾第219章 召見李時珍第440章 天大的玩笑第387章 退避三舍第336章 弗朗機火銃兵出擊第309章 靜待陛下主持公道第403章 退往報恩郡第329章 我要你幫我復仇第478章 直布羅陀第264章 金殿傳臚海剛鋒第605章 盧布林城下第105章 血肉四濺第338章 帶上幾百斤回去第311章 春風般溫暖第8章 心選之人第607章 禮物第528章 只不過是困獸第101章 此書爲師要看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464章 站穩腳跟第22章 高人風範第176章 溺水第375章 一陣心慌第142章 非常及時第585章 同樣狡猾第606章 鯨吞第319章 陛下好狠啊第468章 委託你們代管第159章 終於來了第258章 送君萬里西擊胡第539章 他有嗎第76章 借重你的才能第249章 要修英烈壇第48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70章 女真兵馬第147章 女真覺昌安第353章 卿可自御之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23章 我沒有病第99章 託兩位的福第440章 天大的玩笑第382章 老營城破第54章 不可揣測第175章 接受招安第229章 濃煙烈火第207章 也唱一個第104章 殿下神算第469章 耶列茲城外第144章 怕打疼了他們第61章 那是李神醫第438章 目標彼爾姆第520章 莫要自誤第79章 工匠還要讀書第221章 恩威並施第602章 陛下的計劃第208章 活着回來再說第125章 豈可輕動第543章 小小的裂痕第176章 溺水第323章 汗國使者第588章 勝利嚮明軍傾斜第239章 大明皇家婦女會第436章 該動一動了第270章 米格爾第528章 只不過是困獸第399章 草草稱王第504章 霍華德的判斷第305章 安南買糧第87章 費了不少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