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天朝不能不管

叮囑完顧承光,李成樑帶着人便出發了。

原本來的時候,內喀爾喀部躊躇志滿,可是回去的時候便是一盤散沙了。

甚至有些將領已經開始爭奪部族的主導大權,半路上就開始互相殘殺。等到這些散兵遊勇回到部族駐地之時,已經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

在鐵嶺衛的城下,內喀爾喀部的人馬減員並沒這麼多,這多半都是半路上互相攻伐所致。

而且回到駐地之後,也沒閒着,便立時又分成了三四個陣營。

李成樑來的並不很快,但是等他帶着人接近內喀爾喀的駐地,便得到探馬的稟報,發現與自己所想的嚴陣以待不同。那些內喀爾喀的人們,正在駐地互相殘殺。

得到探馬的消息之後,李成樑便決定暫時按兵不動,等這些山喀爾喀的人自己分出勝負來,再動手。

瀋陽城中,張經與李天寵兩人正在商議女真人所居地區,該如何改土歸流。

眼下建州女真的首領王杲桀傲不遜,正在與朝鮮大軍在會寧鏖戰。這一場拉鋸戰,已經打了幾年,如今雙方都已經有點上氣不接下氣。結果就是朝鮮也沒能在會寧站穩腳跟,女真人也沒能攻破會寧城。

雙方多以小股兵士,互相滲透襲殺爲主。往往是繞至對方的腹地,進行破壞性的攻擊。

“大人,此時雙方爭戰已久,我們此時冒然插手,並非明智之舉啊。”李天寵有些嫌棄的道:“若是他們不聽我們的勸告,還是要鬧個死活,事情便不好收場。”

張經稱呼李天承的表字道:“子承,此事有關我大明的體面。豈能因他們兩方爭戰,就不提出交涉?女真爲我治下之民,朝鮮也是我大明屬邦,理應皆奉天朝之宣召。此戰曠日持久,想必他們兩邊也打的疲了,正是我等上邦使其調停之時。”

李天寵只得道:“大人有意調停,也是可以。可讓爾等各派使者前來瀋陽,由我來調停。若是哪一方拒絕了,我們再想辦法。”

“我正是此意。”張經點點頭。

於是張經很快便給朝鮮和女真雙方行文,通知兩方,大明欲調停兩方的爭戰。命雙方各自派人前來瀋陽,接受調停。

雖然只是瀋陽府發出的行文,可是大明是天朝。無論是女真,還是朝鮮,都不敢將此事當成兒戲。

不到十日,建州女真的王杲與覺昌安便到了瀋陽。而朝鮮那邊,還是派的曾到過鐵嶺的樸在河爲使者。

大明上官出面調停,這事自然對他們雙方面來說,都是個臺階。

按理說,此事應該由大明的中樞動議。可是又沒鬧的那麼大,大明中樞是不會管的。好在張經也是二品大員,這面子也足夠了。

在瀋陽府的一所大宅院中,三方坐在一起。

張經與李天寵,王杲與覺昌安,還有樸在河,一共五個人。

“諸位,老夫自到瀋陽府爲官,也已經有兩年了。”張經看着雙方笑道:“自我赴任之時,便聽說建州女真與朝鮮,便因事一直爭戰不休。如今你們兩方死傷無數又疲憊不堪,這是何苦呢。不知所爲何事,能否告知於老夫。”

張經其實知道原委的,但是這種事還是要做個樣子。

“不瞞大人,我朝鮮的會寧城建在鴨綠江東,這建州女真人,非說會寧城是他們的祖地。要我朝鮮將會寧城交於他們,才肯罷休。”樸在河皺眉道:“在這之前,我朝鮮可並無招惹女真。大人既然問起,又是東北總督,還請大人爲我朝鮮作主。”

王杲嘿嘿冷笑道:“你說的還挺委屈,可惜都是放屁!自一百五十年前至今,你們便屢次攻伐我建州女真。若不是大明保護,只怕我建州女真早讓爾等給吞併了。別說會寧城是你們從我建州女真手中搶走的,就是我們遷至鴨綠江西岸之後,爾等還時不時的越界而來大肆燒殺。你說會寧城是你們的,你倒是說一下會寧城建成纔多少年!”

樸在河看了張經一眼道:“會寧城建成也不過一百餘年,時間不太長。但這與你們建州女真有何關係,我還未曾聽說,女真人會建城的。”

“我們女真人會建城的時候,朝鮮還不姓李。”王杲也冷冷的嘲諷道。

李天寵聽到雙方互相譏諷,這樣下去就沒法談了。

他擺擺手道:“二位,現在張大人出面調停,也不爲了論出個誰對誰錯。只是覺得如此下去,勞民傷財,希望你們雙方能罷手言和而已。”

“我祖上多人,都是死於朝鮮之手。”王杲悲聲道:“此仇不報,我又如何能爲人子孫。”

“呵,你不要說的如此悲慘。”樸在河一臉的嫌棄道:“不就是想從張總督的手中要些好處,然而再對我們朝鮮動手嗎?你就不要作夢了,張總督怎麼可能會被你這種小孩子把戲所騙?你應該乖乖聽話,老老實實的撤兵纔是。”

張經一皺眉,自己的本意是調停,可話到了這位樸在河的口中,便成了幫朝鮮對女真施壓了。

“女真爲我大明治下的部族,而朝鮮亦爲我大明屬國。”張經嘆了口氣道:“這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你們誰受了委屈,我大明看着都會感同身受。否則今日,也不會請幾位前來。你們若是想繼續打下去,我大明也只能兩不相幫。只是最後勞民傷財者,還是你們自己。”

話說到這個份上,王杲嘆氣道:“不瞞張大人,我帶着建放女真的部衆,與朝鮮戰了三年。部族之中若不是爲了重回祖地,何苦如此要全力而戰?可是部族的財物糧草,都因此戰而空,我若一罷手,部族之中便會出大亂子。”

樸在河冷笑,“當初便是你們先來攻打會寧城的,如今部族之中弄成這樣子,也是咎由自取。我朝鮮何嘗不是如此,爲了防爾等偷襲,不得不四處調兵耗費錢糧無數。如今雖然沒到你們那個地步,可也入不敷出。”

他們兩個說完,便都看向張經。這意思再明白也沒有,天朝不能不管。

第88章 將來的軍官團第219章 召見李時珍第347章 還有一個效果第365章 上帝保佑第455章 形成對峙第76章 借重你的才能第348章 相峙下來第449章 最安全的第106章 如斷山河第421章 儘量留幾個活口第455章 形成對峙第51章 銅不夠用第179章 秘聞第157章 居然是真的第307章 大明的憧憬第429章 臨死也要咬對方一口第594章 新的成就第165章 鎮令第68章 勉爲其難第438章 目標彼爾姆第474章 請大汗一力承擔第570章 一片血與火第206章 兵至大同第107章 不許放過一人第402章 清州之戰第127章 寶船圖紙與海圖第51章 銅不夠用第386章 壯士何所憾第309章 靜待陛下主持公道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30章 非是苦寒第301章 讓臣也去第346章 雙管齊下第345章 氣氛冷硬如鐵第35章 先做好眼前事第27章 一片譁然第331章 進退兩難第100章 你都在搞什麼鬼第512章 非常坦誠第24章 陳情第597章 尷尬不已第317章 擡頭三尺有陛下第419章 運河難題第282章 全民衛生第94章 就這樣第177章 揮霍無度第35章 先做好眼前事第201章 惺惺相惜第566章 讓還是不讓第518章 喀山必勝第292章 大遷徙第508章 不想太麻煩第437章 明軍就是弱雞第294章 擺駕坤寧宮第46章 銅鐵作坊第68章 勉爲其難第323章 汗國使者第73章 是個有野心的第171章 實心的第553章 不能接受訛詐第389章 我有辦法第213章 京營出兵第441章 虛與委蛇第160章 相持不下第248章 皆不可取第154章 王直的想法第376章 歸咎於大明第173章 陷入生死之戰第209章 不可相提並論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賞第38章 大亂將起第476章 無敵艦隊雪恥第574章 自衛反擊第179章 秘聞第522章 直至伏爾加河畔第225章 衆卿選一個吧第235章 京城的豬第552章 還不算完第397章 兵不血刃第382章 老營城破第71章 讓他辯無可辯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37章 黑鍋第512章 非常坦誠第366章 百姓皆苦第283章 瓦解軍戶制度第192章 臣應無罪第232章 主動歸附第302章 萬里洋行第314章 老道也想去瀛洲第547章 不要刺激失敗者第492章 贖買升級第330章 分頭進擊第580章 全體投降第410章 該換個主人了第210章 見聞第288章 暹羅差頌第115章 你就一點也不怕嗎第349章 慘絕人寰第373章 江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