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王直那狗賊

瀋陽府不過是剛剛新建,所劃的府治範圍也不固定。只要有那個能耐,儘管往外擴。

張經與李天寵兩人,本就是常年帶兵出身,做事幹脆的很。只要是無主之地,便被兩人建村立鎮,分給了招募來的流民。並且定下了三年免稅免徭役的規矩,以此讓這些流民休養生息。

朱載坖的銀子除了給流民當成路費,大半都用在種子和農具的花費上。

鐵嶺衛幾次大戰,從察哈兒部奪來的馬匹和牛羊,能發的也發下去,交給定居的流民代養。白給是不成的,否則會使人產生不勞而獲的想法。凡是代養的人家,牲畜生了崽子便歸代養的人家所有,原來的牲畜則歸還給鐵嶺衛成爲軍糧。馬匹則讓他們用來耕地,代替耕牛。

遼東此地地廣人稀,更加上這裡養馬要比養牛用處多,也相對中原地區更方便。因此,無意之中,倒使這裡的形成了遼東自己的馬政。

而且民間養馬,豈有不會騎馬的道理,當地招兵的話直接就是現成的騎兵。

只是招募和安置流民去遼東,朱載坖的兩百萬兩銀子就花掉了一大半。剩下的幾十萬兩銀子,朱載坖便用在了遼東的教育上。

此時的女真各部,仍舊是部落制的社會羣落。朱載坖給張經和李天寵寫信,請兩人在當地辦學。除了有漢家子弟,還招收了一些女真和蒙人的子弟入學。

凡是能在遼東學堂入學的女真和蒙人子弟,都是與大明親近部族的貴人子弟,或者就是給大明伐木做工之人的子弟。

朱載坖推行教育的目的,便是讓當地的這些女真和蒙人開化,使之掌握一定的知識產生認同感。從而將野蠻破壞的力量,轉化爲建設性的資源。

說白了,就是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

如此不用數十年,遼東之地包括更北方的奴兒干都司,便都是大明永固之土。

對於朱載坖的建議,張經與李天寵簡直是舉雙手贊同。當初張經在西南之時,雖然也是恩威並施,但是卻沒朱載坖如此目光長遠。因此他對於朱載坖,更是敬畏,以爲大明天命之主。李天寵的命,本就是朱載坖所救,現在又在遼東頗有成就。雖不爲朝廷所知,但是這筆功勞誰會給他記着,該向誰效命他也心中明白。

在李成樑、顧承光、張經、李天寵四人的經營之下,遼東的情形蒸蒸日上。不但武力強大,而且經濟發展極快,局勢也非常穩定。至此,朱載坖也等於打下了一個牢固的發展根基。

剛剛過了年沒多久,嘉靖三十五年三月。

徐海回到東瀛修整了數月,就再度帶領着自己的船隊和一些東瀛世家大名的子弟,來到大明的東南外海。

此次徐海一路上招收了許多小股海寇,號稱十萬之衆,一時之間江南震動。

雖然聲勢極大,但是讓徐海沒想到的是,他身邊的羅文龍與王翠翹,與浙直總督胡宗憲暗中有聯絡。他們人數雖然不少,但是一舉一動,都會被報與胡宗憲所知。

情報泄漏如此嚴重,倭寇還談什麼數量優勢。幾次試探,徐海手下都沒佔到便宜。在羅文龍與王翠翹的聯手挑撥之下,徐海與一起的真倭,還有陳東、麻葉幾股勢力之間,便產生了隔閡與齟齬。互相之間不再象之前那樣,合作無間。

這樣一來,倭寇的勢力分散,就更別提對明軍產生威脅。

除了偶爾會佔些小便宜之外,倭寇在東南沿海居然沒以前那麼可怕了。

王直在東番島上冷眼看着徐海折騰,他自己只想做個商人,可不想以搶掠爲生。徐海在那邊打死打死,在他眼中就是個傻子一樣的人。

這數年以來,因爲倭寇之亂,鬧得東南疲弊,各種運往海外的貨物數量大減。現在可好,徐海再一次領着大批倭寇來到東南。那些走私商人也不買徐海的帳了。

以前還交着保護費,運幾船貨物出海。現在因爲朱載坖與王直聯手,大批的貨物運往海外,東南的走私商人根本就賺不到幾個錢。再讓他們給徐海交保護費,不虧本就不錯了。與其白折騰,還不如什麼也不做。

原本這些走私商,還能給徐海提供一些陸上的明軍動向,現在無利可圖的情況下,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明軍動向。讓你們上陸地來,賺多了也不分潤,賺少了弄不好連自己的家也給搶了。怎麼看來,都不是划算的買賣。

徐海碰到這個情況,便將目光盯到了王直的船隊上。

他也分析過種種失利的原因,其中居然有很多都有着王直的影子。記得去年的時候,王直就派人搶過他的船隊,當時他徐海並沒發作。可是王直這樣明裡暗裡,都對他徐海使陰招,可不是個辦法。

徐海與王翠翹說了一聲,又找來了羅文龍,一起商量如何對付王直。

這個情況,王翠翹與羅文龍都沒想到。但是徐海這麼做,也仍舊是合情合理的。

“翠翹,你去倒兩杯茶來,我要與羅先生商討一下如何對付王直那個狗賊!”徐海將羅文龍迎進自己的艙房,便對王翠翹道。

徐海卻不以爲意道:“羅先生,要攻打王直,我可不會讓陳東與麻葉等人閒着。東瀛各個世家大名,都是在王直的手中購買火銃,那王直可是富可敵國之人。就是將大明的南直隸搶個遍,也不如搶王直一個。如此潑天的富貴,陳東與麻葉兩人會不幹嗎?即使有些風險,只要成了也是值得的。”

羅文龍眉頭一緩道:“若是如此,倒也能說動這兩個傢伙。只是倭人那裡可萬萬不要讓他們知道,王直與倭人交好,怕會走漏了消息。”

“先生,還要請你幫我謀劃一番,如何對王直下手。”徐海笑道。

“既然如此,不如讓那些真倭在這大明東南沿海繼續騷擾。阿海你就以北上搶掠山東的理由,悄悄的回航東瀛九洲,而後突襲王直的老巢五峰島。”羅文龍以手指敲着桌面道。

第517章 阿克託比第365章 上帝保佑第468章 委託你們代管第431章 新長安的孤軍第110章 這小子很坑啊第511章 對於大明的友誼第172章 王直那狗賊第334章 兵至孟養司第543章 小小的裂痕第606章 鯨吞第48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10章 見聞第533章 有所依仗第271章 沒這麼折辱人的第202章 靖海伯第432章 真是不一般第351章 簡直該死第66章 所謀者大第374章 重臣的cosplay第271章 沒這麼折辱人的第302章 萬里洋行第78章 景王吐血第71章 讓他辯無可辯第323章 汗國使者第297章 華夏苗裔第384章 莫要放走一個第502章 以後再還第383章 不可逆第564章 以利誘之第301章 讓臣也去第592章 位置互換第465章 圖馬之戰第210章 見聞第85章 大賺了一筆第470章 圍追堵截第125章 豈可輕動第373章 江邊第395章 非是明軍抗手第60章 還請慎言第166章 幸不辱命第33章 有聲閱讀第129章 只有景王第138章 或可招安第186章 約見王直第461章 自豪之氣第545章 好幾個頭銜第422章 探索過的路線第174章 不會讓我入宮吧第478章 直布羅陀第338章 帶上幾百斤回去第41章 逢大事有靜氣第277章 威逼利誘第198章 謀反一次試試第262章 顧承光的壞主意第458章 氣勢受阻第566章 讓還是不讓第385章 明軍必不在話下第459章 天馬第208章 活着回來再說第260章 老傢伙太缺德第430章 你值多少第600章 耶路撒冷城下第183章 清白人家第123章 水轉大織機第141章 逃過這一劫第62章 怕你人單力薄第122章 遼東方略第38章 大亂將起第335章 兩相比較第266章 巴爾雅特虎的計謀第49章 心如撞鹿第403章 退往報恩郡第7章 不敢多想第15章 辦件大事第137章 徐海故人第464章 站穩腳跟第12章 印畫紙第400章 你要明白第11章 我有一計第189章 以解困局第196章 永定門破第524章 將其抹去第515章 偉大的事件第175章 接受招安第25章 如此店鋪第364章 騎兵出擊第33章 有聲閱讀第567章 搶佔先機第257章 增兵第24章 陳情第36章 不敢亂講第117章 想要什麼公道第15章 辦件大事第104章 殿下神算第7章 不敢多想第41章 逢大事有靜氣第498章 待機而動的胡月鋒第40章 陛下臉上無光第446章 扇風點火架秧子第350章 當場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