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養心殿裡不養心

只一瞬間,養心殿上便徹底安靜下來。

那些朝臣們都用看傻子一樣的目光看着秦王,似乎就象在看一個跳樑小醜一般。

嘉靖雖然高高在上的坐着,可是心中也一樣翻起巨浪。只是嘉靖身爲大明君王,不能輕易表露自己的態度,以免被人所利用。

嚴嵩的眉頭皺起,看來衆大臣們對於這些宗室的逼迫有些過分了。只是天下讀書人的利益,豈是能輕易觸碰的,那是要天下大亂的。所謂書中自的黃金屋,書中自有千盅粟,自唐以來到今天已經上千年。

難怪養心殿的衆朝臣們,臉上會露出嘲諷之色。讀書人天生就應該享受免賦稅免徭役的優待,這已經不是祖宗成法,而是連續數朝的國策。這可比宗室的俸祿還要根深蒂固,還要理所當然。

嘉靖心裡除了震動之外,卻還有着絲絲竊喜。宗室的人果然沒讓他失望,與朝臣越是鬥個你死我活,他所能得到的好處就越大。除了權力上的互相牽制,他所能支配的財物也就更多。

有了極多的歲入銀子,到時派貢船出海尋找海外仙山,求得長生不老金丹便更近一步。長生不死,權傾天下,這皇帝才能做的有資有味。

秦王憑着一口血氣講出心中所想,看到殿中一靜,心裡就打了個突。

“秦王說的有道理。”魯王利用了秦王,心中有愧,便站出來接着道:“陛下,自唐開科舉以來,歷代朝堂便優待讀書人。可是這些讀書人,哪裡值得如此優待。太祖之時,本朝的官員多少貪瀆之人。即使被太祖剝皮揎草,也一樣屢禁不止。而今如此酷烈治貪之刑早已廢弛,然貪瀆之人卻愈多。如此人等,豈能配得上免賦稅免徭役的優待?”

晉王這時也跟着站出來道:“正是此理。臣也覺得這些書生別無長技,既不種田也不織布,憑什麼享受朝廷如此優容對待?若是爲國選才,也用不着如此優厚。鄉間一個舉人,自己一家衣食無優也就罷了。可他們居然接受他人投獻田地以免其賦稅而飽私囊,還可庇護十人不受徭役。只一個鄉間舉人,便讓一年歲入少收百數百兩銀子的歲入,十年下來便是數千兩銀子。若是多些這種讀書人,我大明朝廷便什麼也剩不下了。”

其餘的親王眼中發光,原來還有比我們還黑的傢伙,立時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數落這些讀書人侵佔朝廷便宜的壞處。

這下子三位大學士與幾位尚書和左都御史可坐不住了,這是要挖讀書人的命根子啊。

到了這個時候,魯王才鬆口氣。他一直擔心,自己將秦王給坑慘了。但現在看來,諸位親王同仇敵愾,也說不上誰是出頭鳥。雖然有點對不起秦王,但是魯王自己也是第二個衝上去,多少還能安慰一下自己的良心。

嘉靖此時兩手微微下壓,止住了親王們的聲音。

“真是好啊。”嘉靖臉色很是難看,“方鈍,你來說說,現在這天下登記在冊的田地,比之太祖之時是多是少。”

方鈍是戶部尚書,管的就是這一攤事,他當然心裡門清。

“啓奏陛下,太祖之時大明天下的田地,共有八百餘萬頃。如今麼……”方鈍嘴中發苦,卻又不敢不說,“如今……四百六十餘萬頃……”

其他五位尚書,左都御使,還有三位閣老都看向方鈍。他們臉上的責怪之意,再清楚不過。

可方鈍也有自己的苦衷,這些數字可瞞不住,只要拿來卷宗一查便知。要是他方鈍敢胡編亂造矇蔽嘉靖,那就是欺君之罪,真會掉腦袋的。至少被人責怪頂多是受些氣,總比死了的好。

“陛下,我說的沒錯吧。”秦王這時精神一振道:“爾等讀書之人,本應學以致用,爲大明爲陛下分憂。可誰成想,他們居然學的如此狡猾。大明立國這兩百年來,他們居然不知不覺間,將大明的田地蠶食了半數,簡直觸目驚心!”

魯王也急忙道:“陛下,可別忘了。開國之時天下還有許多荒地未曾開墾,到如今承平二百年,只怕被吞沒的不只是一半田地了。”

“對啊陛下,我們宗室就這麼點好處,還天天被他們這些混蛋惦記。他們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麼尿性,真是賊喊捉賊!”

“大明兩百年來,被這些讀書人吞沒了多少田地,他們還不知足。更可恨的是,居然要宗室交賦稅不算,還要斷了宗室的俸祿。這到底是何居心。這大明還是朱家的天下嗎?他們這一步步的,再過些日子,便連陛下也被爾等無良之輩裹挾了!”

諸位王爺句句誅心之言,使得朝臣們的臉色終於變了。

“諸位王爺,你們不要危言聳聽。”呂本其實是樂意看嚴嵩吃癟的,但眼下這些親王,卻是將矛頭指向了天下的讀書人,這就讓他不能不說話了,“優待士人,非是我大明一朝所定之國策。自李唐科舉之始,便是善待士人,以求有識之士治國安邦。怎麼如此善政,到了你們的口中,便成了禍國之策?”

“李尚書說的很有道理,若非如此,只怕天下還是蒙元統治,江山一片腥羶。唯有我輩讀書人在,纔能有這華夏衣冠,傳承聖人之學。”左都御使周延也跟着道。

兵部尚書楊博皺着眉頭道:“凡是國策,便有利有弊。兩權相害取其輕,養士之策自有其道理。若是可以不用養士,爲何數朝以來,都如此優待讀書人?朝廷雖然有點損失,可是相比天下大亂,可要好的多了,豈可因噎而廢食。”

“啊呸!”秦王指着左都御使周延的鼻子道:“你胡說些什麼!蒙元難道沒善待爾等讀書人嗎,亡國也不過數十年而已。然而自宋亡以來,又有多少讀書人投靠異族賣身求榮,讀書之人最是見利忘義,還不如殺豬屠狗之輩!”

養心殿裡不養心,朝臣與諸王分成兩大陣營,互相之間脣槍舌劍,好不熱鬧。

第255章 大汗死了第48章 治世良醫第370章 女真兵馬第186章 約見王直第341章 勃固起義第125章 豈可輕動第552章 還不算完第434章 已經察覺第315章 大雕應是陛下的第518章 喀山必勝第472章 慘敗和羞辱第420章 囊中之物第430章 你值多少第386章 壯士何所憾第572章 有點傻眼第114章 殿下可要早拿主意第73章 是個有野心的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102章 送更多人過來第142章 非常及時第300章 斯派克的主意第524章 將其抹去第577章 不動如山第198章 謀反一次試試第472章 慘敗和羞辱第70章 想到同一處第393章 國賊第319章 陛下好狠啊第125章 豈可輕動第331章 進退兩難第527章 消滅這些明軍第360章 不做白不做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167章 草原局勢第583章 狡猾的李成樑第130章 撈多少好呢第206章 兵至大同第135章 歷史真相第227章 大明第一宴第429章 臨死也要咬對方一口第431章 新長安的孤軍第95章 有備而來第559章 希望和平相處第549章 這是不行的第246章 敢捋我大明虎鬚第78章 景王吐血第237章 太過猖狂第414章 替東瀛人口做貢獻第256章 不要妄議復國第145章 重振朵顏衛第501章 和平的意願第345章 氣氛冷硬如鐵第275章 西歸第175章 接受招安第465章 圖馬之戰第162章 要出大事了第258章 送君萬里西擊胡第133章 此以退爲進也第397章 兵不血刃第301章 讓臣也去第190章 很是冷淡第368章 不出兵不行第76章 借重你的才能第571章 不要輕易挑釁第60章 還請慎言第432章 真是不一般第58章 環環相扣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277章 威逼利誘第120章 樸在河第16章 願爲殿下前驅第295章 殿下高明啊第288章 暹羅差頌第158章 給事中殷正茂第471章 得不償失第406章 恭喜第390章 你來則我往第210章 見聞第579章 丟了先機第186章 約見王直第449章 最安全的第63章 一套一套的第473章 崩潰與毀滅的邊緣第145章 重振朵顏衛第579章 丟了先機第215章 兵臨城下第490章 天可汗長鞭第376章 歸咎於大明第112章 此功賞誰第280章 秀女不選不行第460章 心塞不已第90章 越界了第160章 相持不下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196章 永定門破第396章 無法改變結局第231章 天朝不能不管第447章 結成盟約第94章 就這樣第215章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