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極具扇動性

裕王殿下出銀子,這些工匠當然沒什麼話說。如今的東家是裕王,他們出去也有面子。

“還有水轉大紡車,你們也要先給我造出幾臺來。”朱載坖當然不會太客氣,找這些工匠來,就是要幹活的,“我不管你們如何試,棉、麻、絲、毛,這四種水轉大紡車都要造出來。”

那老工匠在這些工匠中最是年長,便出頭問道:“殿下所說的棉麻絲,這三種水轉紡車都能造出來。可是這毛,是什麼毛?”

朱載坖點點頭道:“這個最重要,是羊毛。羊毛紡織成線,可直接編織成衣服,也可織成布料。這種毛料的衣服,很是保暖,在北方應該很受歡迎。”

衆工匠都紛紛搖頭,表示沒聽說過。

朱載坖當然不會說什麼,但是這羊毛紡車必須要做出來。這關係到遼東安定,不是小事。

過數日,第一臺水轉大紡車就先造了出來。朱載坖親眼看着那水力紡車,帶動了足足三十二根紗錠轉動,才知道自己以前真的是孤陋寡聞。

先前還有些迷信西洋科學技術,卻不知道,在這個年頭大明的技術也並不落後,甚至還要領先不少。

無論是什麼東西,一但開始了規模化工業化的生產,就會極大的壓縮成本。原先的松江布,八兩銀子一匹。如果朱載坖的水轉大織機造出來,立時就會讓松江布價格減到六兩,甚至更低。

但是松江布的利潤一點也不會少,而且會更多。

他既然已經僱了這麼多的工匠,那就不可浪費,一定要將這些機器造出來。

至於能不能造出來,朱載坖並不擔心。現有的技術,只要肯投入還是沒問題的。

果然不負朱載坖的重望,專用的水轉毛紡機用了一個月不到就造出來。

以前漢人養羊少只是食用,哪裡想過用將羊毛織成料子來用?天冷也就是套件老羊皮襖,僅此而已。因此也沒想過用羊毛來紡線,並不是紡毛線有多難。只要用點心,這些工匠很快便將水轉毛紡機造出來。

朝鮮使節再次向鴻臚寺上書,說前次女真所持火器,實爲東瀛倭寇所販賣過去。爲此特向大明朝廷請罪,並貢獻方物。所謂的方物,就是當地土特產,比如泡菜等等。

景王也歸來向朝中覆命,並言邊鎮守備森嚴,並無軍中火器私售一事。

ωωω ✿тTk ān ✿C〇

因此,這件不大不小的風波,也就算揭過去了。

但景王對於裕成商號,還是盯得很緊。這塊肥肉說什麼也不能放手,時時帶人前去查帳,只是沒有太過分罷了。

要不是因爲組成裕成商號的都是勳貴世家,景王說不定就將裕成一口吞下。

對於景王整天找麻煩,徐文壁和朱時泰兩人有點苦不堪言,不時的會去皇莊找朱載坖訴苦。

“殿下,不能再讓景王這麼折騰了。”朱時泰苦着臉道:“近來超市的銷售都受到了影響,內部人心浮動惶惶不安,都怕景王安插人手,將自己擠掉。”

“銀行之中也是如此,甚至有兩次因此出了差錯,費了老大的勁才糾正回來。”徐文壁也跟着道:“不再能讓景王這樣,他這樣等於拖了裕成的後腿啊。”

朱載坖本想着,景王入主裕成,也輕易動不了這些勳貴子弟,翻不起什麼大浪。可沒想到,景王卻幹這種噁心別人的事。雖然不能添多大的亂子,但是時間久了難免會讓人心浮躁,耗盡這些勳貴子弟的耐心。

“四弟自己,可想不出這樣的主意。”朱載坖搖搖頭,“要給他找點事做,倒也容易。眼下正好有件事,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

朱時泰與徐文壁兩人不明所以,兩人不知道朱載坖所指的是什麼。

“殿下,你所說的這件事,是什麼事?”朱時泰問道。

朱載坖一笑,“年初之時,王直帶着銀子來朝中打點,卻將銀子都交給我。收了他的銀子,事情可還沒辦呢。”

徐文壁驚道:“殿下的意思,難道真的要開海不成?此事朝中爭議甚大,開海可是有違祖制。殿下身爲太祖子孫,更不應該捲入此事當中。”

朱時泰也跟着道:“若是殿下捲入此事,恐會成爲他人之把柄,太子之位也會拱他於他人。”

微微擺手,朱載坖笑道:“現在四弟正是意氣風發之時,我打算假手於他,來辦開海之事。無論成與不成,本王都不會有事。”

“這麼說來,殿下已經有了主意?”朱時泰驚詫道。

“主意談不上,只是有一點想法而已。”朱載坖笑道。

“殿下儘可一試,反正也沒什麼風險。如果能將景王引開,咱們做事也方便許多。”徐文壁也道。

朱載坖點點頭,此事就這麼定了下來。他給遠在遼東的顧承光去了信,將一些事情安排下去,又讓人送去了一批水力毛紡機,讓顧承光先將毛紡廠建起來。

遠在遼東的顧承光一接到朱載坖的信,便動了起來。

他與李成樑碰頭,將朱載坖的信也讓對方看過。

“李大哥,你覺得裕王殿下的主意,是否可行?”顧承光有點牙痛的道:“景王與咱們只是認識而已,要說多信任只怕未必。開海如此大事,怎麼可能只由你我二人提出,景王便會出力呢?”

反覆看了兩遍朱載坖的來信,李成樑才道:“裕王殿下也沒說讓你我必須做到,只是試一試罷了。而且,此事也給出了理由。遼東多巨木,可造船。一艘船動輒數千兩銀子,也唯有造船,才能將這些巨木換成無數的銀子。但是要賺這筆銀子,就要先開海才成。”

兩人琢磨了一番,便給景王寫了一封信,極具扇動性。

“自殿下南歸,吾與李大哥時常想念。更常憶其時,殿下計退女真智賺朝鮮之風采。然此事並不可久,其利亦小,不與殿下身份相配也。今有遼東萬里林海,取之不盡。若能於遼東造船,售之於四海,所賺之銀恐無計數也……”

第366章 百姓皆苦第137章 徐海故人第283章 瓦解軍戶制度第11章 我有一計第541章 倫敦陷落第392章 內附大明第90章 越界了第160章 相持不下第167章 草原局勢第162章 要出大事了第418章 總理大臣第26章 大明病了第405章 王直的至友第157章 居然是真的第412章 放眼更大的天下第410章 該換個主人了第47章 衆人皆驚第474章 請大汗一力承擔第137章 徐海故人第489章 眼見得煙消雲散第291章 承德之會第306章 天降大禮包第113章 這銀票有些不妥第198章 謀反一次試試第106章 如斷山河第562章 你可記住了第400章 你要明白第552章 還不算完第486章 連鎖反應第390章 你來則我往第242章 兵出西北第238章 已經見過了第113章 這銀票有些不妥第292章 大遷徙第417章 問題的關鍵第483章 阿洪王國第35章 先做好眼前事第525章 李成樑的顧慮第399章 草草稱王第511章 對於大明的友誼第298章 渤泥國財寶第197章 你不用以爲第342章 中南風雲起第47章 衆人皆驚第528章 只不過是困獸第393章 國賊第59章 全面鋪開第448章 打一場硬仗第24章 陳情第439章 搞清他們是誰第510章 全憑將軍做主第326章 雄心壯志第602章 陛下的計劃第355章 大師級的戲子第501章 和平的意願第372章 真成了待宰羔羊第48章 治世良醫第451章 分道揚鑣第267章 脫木河之戰第415章 大勢已去第46章 銅鐵作坊第278章 建得小了第62章 怕你人單力薄第257章 增兵第152章 兩個好處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289章 大明不白管飯了第41章 逢大事有靜氣第75章 錢糧太多鬧的第235章 京城的豬第130章 撈多少好呢第396章 無法改變結局第144章 怕打疼了他們第380章 很是意外第382章 老營城破第21章 真是好險第607章 禮物第238章 已經見過了第306章 天降大禮包第240章 吐魯番汗國第126章 我要入股第178章 陛下是缺錢了第451章 分道揚鑣第212章 全軍上馬第437章 明軍就是弱雞第244章 婦女會影響力第235章 京城的豬第205章 正副總兵第359章 釜底抽薪第530章 無頭蒼蠅第410章 該換個主人了第379章 有所期待第549章 這是不行的第550間 有過之無不及第409章 大般若長光第284章 只能是等第447章 結成盟約第552章 還不算完第451章 分道揚鑣第307章 大明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