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好鎮長

去村子裡考察的行程是趙國棟一手安排的,劉思遠大概看了下,覺得安排的挺好,看來是用了些心的,所以他也沒有提出過多的意見,基本就是按照他的方案走。

由此他也發現這個趙國棟能力的確是有一些,可惜一直埋沒在鎮裡面,這次還是因爲他過來,擔任了他的‘通訊員’,纔有了一絲冒頭的機會。

同理那個馬峰也是,不敢說他工作能力有多強,形象也有些猥瑣,但是至少人家能把鎮黨政辦搞得有聲有色的,各種事情安排得也井井有條,這也是能力的體現,然而即便如此已經四十多歲了,也不過一個正股級,連正規的國家幹部都算不上。難怪以前常聽人說,基層幹部幹活最辛苦,提拔機會最少。

根據趙國棟的安排,劉思遠這次一共走訪七個村子,畢竟三十多個村子一次性走完不現實,時間和精力都不允許。所以趙國棟根據他的要求挑選出了第一批七個村子作爲典型,其中有靠近鎮政府的相對發達村也有在深山裡至今沒有通水泥路的經濟落後村子。

說到通路,北溪鎮正在搞村村通水泥路的規劃,目前還剩最後五個村沒有通,這也是鎮長吳偉強彙報政府工作是着重指出的,對此劉思遠也表示認同,他自己也是縣裡面出來的,深知一條簡單的公路對於一個村子的意義有多麼的重大。

這次他第一個要去的大峪口村就是尚未通水泥路的五個村之一。到大峪口村連小車都坐不了,只能坐村委會派來接他的專用的三輪車過去,一路上車子都在崎嶇不平的泥路上顛簸,從鎮子到村子,其實也就三十公里都不到的路,卻開了整整一個半小時,說起來村裡爲了迎接他這個黨委書記,還特地在一部三輪車上加裝了一些墊子,繞是如此,待進了村子,劉思遠只覺得自己的五臟六腑都被顛了出來,連走路都打飄了。

村支書兼村長伍大年帶着幾個村委委員迎了出來,他們看出劉思遠一副快要昏倒的樣子,他趕緊讓人將他迎進了屋子,喝了口熱薑茶後,鎮黨委書記劉思遠同志才稍稍緩過勁來。

他長嘆了口氣,自嘲道:“伍書記,看來通水泥路的事情刻不容緩啊。”

伍大年見他也不擺譜,神色也自然了些,他嗓門很大,道:“可不是嗎?咱全村鄉親們天天都盼着通水泥路呢,眼瞅着其他村子一個接一個通了,咱心理也急啊。當然鎮裡面財政有困難,我們村也不是不理解……但是咱村種的那麼多花椒都運不出去……”

劉思遠擺擺手道:“我這次來,也就是看看這條路對我們村子有多大影響,現在你啥都不用說我也明白了,還有,伍書記我這次下來不是爲了坐辦公室開會的,我現在也好些了,你陪我一塊去村裡面走走。”

伍大年說這沒問題,就是外面有些冷,劉思遠笑道走着走着就暖和了。後者這才叫了幾個工作人員與劉思遠一行一塊走了出去。

大峪口村雖然在北溪已經算是窮鄉僻壤而且交通極其不便的村子了,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這裡的水利設施居然還維護的挺好,遙想當年剛解放時,在主席號召下,每個村每個生產大隊都義務參加了水利設施的修建,但是改革開放後,這種義務勞動就快絕種了,以至於很多農村地區的水利設施由於常年失修,導致利用率越來越低,然而大峪口村的水利設施居然接近百分百還在起着灌溉莊稼的作用,不得不說讓人非常驚訝。

“吳鎮長一直很重視水利的建設啊,伊副鎮長就專門抓水利,他每個月都要來村子裡視察一次,組織大家一起建設維護。”伍大年一邊走一邊介紹道。

“鎮政府專門劃撥了一筆款子給所有村子維護水利設施。”馬峰在一旁補充道。“這一塊都是伊副鎮長主管。”

這次劉思遠第一次下村子考察工作,沒有帶任何副鎮長,而是指名道姓帶上了馬峰,這讓他有些受寵若驚,一路上也是格外賣力。

劉思遠點點頭道:“的確,水利灌溉可以讓鄉親幹農活省卻了不少力氣,提高了效率,這是大好事,我們要繼續保持下去。”

走在鄉間,劉思遠發現一個情況,就是視線範圍裡很少見到青壯年,在農田裡耕作的幾乎都是老人和三三兩兩玩耍的學齡前孩子。也因此造成了勞動力嚴重不足,不少很好的農田都荒廢了,長滿了雜草,頗爲讓人痛惜。

“年輕的都出去打工了,三十以下的去了改革開放前沿的沿海地區,年紀稍微大點的就在省內,比如省城或者紫薇市裡打工,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馬峰看到他的臉色,很知趣的解釋道。

劉思遠點點頭,無話可說,人口空心化,這幾乎是所有農村的共性了。只能感慨道:“看着這些田地都荒廢了,有些痛心啊。”

“劉書記,這關鍵問題是現在種地真不賺錢。”伍大年高聲道:“別說打工了,去年我們已經退耕還林了幾十畝,無論是種些綠化林還是木材林,也都比種田賺的多。你看,這些地原來都是種的雙季水稻,現在都只種一季了……”

“老伍,你這種想法就不對了。”馬峰突然神色一正打斷了伍大年的話頭道:“鎮裡對於撂荒是有嚴格規定的,要保證耕地紅線……”

“馬主任,大道理我懂。”伍大年嘆了口氣,“這不,村裡都實行罰款制度,誰撂荒就罰誰。”頓了頓又道:“所以大夥現在都想退耕還林……”

劉思遠覺得這時候他不說話也不合適了,只能道:“老伍,村裡的困難我們可以理解,鎮裡也會圍繞着撂荒和‘空心化’的問題專門討論,但是馬主任說的對,你也別忘記了,國家對於農村工作是有部署的,有明確規定的,這些底線是絕對不能觸及的,村幹部也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羣策羣力想辦法。”

劉思遠話說得嚴厲,但是心裡面還是挺同情農民的,從大峪口村出來之後幾天他又走訪了幾個村子,那幾個離鎮中心比較近的村子的情況有些不同,雖然人口‘空心化’現象依然嚴重,撂荒也普遍存在,但是這裡的農民生活並不特別窮困,主要是得益於這些年北溪鎮城市化進程中的徵地補償款。但是這也滋生了新的問題,由於精神生活的匱乏,不少靠徵地一夜暴富的農民突然間有些不知所措,失去了動力,賭博等社會問題也悄然而生。

北溪鎮除了水利設施維護的極好外,還有一個方面讓他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教育。據說吳偉強當上鎮長後,就一直推行教育資源集中化,把中小學都集中到了鎮中心地區,對於比較偏僻的農村地區小孩,由鎮政府補貼每週開了專門的班車接送。

而且政府還出資提供了中小學生每天一杯牛奶,中學生每天午餐免費供應。這個政策總的來說頗受老百姓擁護。這也符合整個千湖省的主流價值觀和意識流,不同於其他一些省份,在千湖省內普遍對教育問題非常重視,即使是農村百姓也認可孩子能夠讀大學纔是最好的出路,也因此對於教育上比較願意花費。

經過連續幾天的考察,劉思遠對北溪鎮也有了點初步的瞭解,總的老說,北溪鎮算是比較發達和富裕的鄉鎮,尤其是走訪完幾個村子,劉思遠繼續參觀了兩個工業園區後,更是覺得這個鄂北小鎮還真的有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是交通位置,是四省公路交匯點,四通八達,周邊又有成熟的汽車和機械行業,甚至可以說是一些商家的必爭之地。因此北溪鎮的經濟僅次於縣政府所在的城關鎮,在承恩縣排名第二,甚至兩者差距已經非常小了。

心中不由感慨,原來吳偉強還是個好鎮長,這回麻煩了。

求收藏

第62章 都不簡單第399章 佈局第843章 今天可以了第600章 有點吃醋第1140章 大錯特錯第1080章 狠毒第1227章 京城黃家第938章 濃度第1210章 信號第949章 因爲我無聊第872章 婉婷的小失誤第705章 賣好?晚了!第1228章 綁架第918章 欺詐遊戲第774章 收網第1343章 我好怕怕呀!第1320章 不會有意外第1241章 多管閒事第856章 偷襲第519章 庶出?第1120章 曲線救國第1013章 發威第774章 收網第1000章 就他那熊樣第1162章 新煩惱第1108章 二虎之計卷八春暖花開簡介免費第32章 又衝動了第138章 條件蠻艱苦的嘛第1109章 市局新氣象第858章 神來之筆第118章 不認識他第441章 眼睛一亮第841章 涉險過關第523章 就差一點點第667章 ‘毒龍’許騰林第60章 省委工作的第673章 真實原因第356章 走向終點之局第148章 坦誠相見第655章 失去才知道珍惜第50章 風險分散第423章 虎落平陽第173章 回督查室第200章 右眼第1288章 直面!第84章 劉思遠的成長第459章 在劫難逃第1120章 曲線救國第16章 考慮下做你女朋友?第271章 好狗不擋道第1185章 黎明前?第495章 小意外第831章 花蝴蝶出手第1340章 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第412章 琥珀第1002章 逃亡第764章 永別了第59章 是不是就是我第91章 得罪了縣委書記第595章 自取其辱第409章 小黑本出手第1112章 競爭第842章 大撤退第381章 給我記一筆第90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86章 經濟發展大局第401章 馬總選秀第325章 想當然?第903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1147章 好色?第274章 紀委很忙第299章 魯洋的潰敗第259章 再下一城第510章 痛苦第410章 ‘殺手’孟凡軍第376章 以一敵二第333章 如此燦爛第1306章 粉碎第870章 跳樑小醜!第577章 不會耍賴了第638章 深不可測第1181章 廣告第681章 衝突第922章 其實我也不想的第516章 沒收第245章 什麼樣的男人第115章 萬衆矚目的常委會第226章 強硬第1305章 很嚴重第1339章 打壓第351章 絕代雙妖第212章 再見,北溪鎮(中)第752章 關遠山的反擊第1210章 信號第761章 惡意!第1170章 劉思遠VS樑世平第1126章 沒有退路了第350章 絕妙主意第709章 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