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做新教育人

做新教育人

中午跟張悅和李捷吃飯,主要話題還在如何將扶貧小學的教學走出新路子。一改之前那種教學模式已經是必須,張悅對新的理念有系統而深刻的理解,德誠中學模式雖不能完全搬過來用,可從小學開始改變教學模式,對孩子們的影響卻又是最多的。

主動、積極地學習比起灌輸式、填鴨式、題海戰術、疲勞戰術顯而易見地要高效,不會導致學生反感學習,厭學心一起,這個學生在學習上基本沒救了。學生厭學雖說原因複雜,可學校教學舊模式卻是重要因素之一。

楊東軒對這個話題很有興致,也支持扶貧小學在教學上進行的改革,這種教學模式的改變,首先要求教師觀念的更替,隨後纔是教學方式、手段的選擇。對教師整體的培訓,將是扶貧小學管理層要做的大量工作。張悅將開學前學校所作的工作進行彙報,將學期過程中有哪些培訓也做了彙報,對扶貧小學所做的準備,是非常滿意的,也能夠看到扶貧小學今後可能的變化。

隨着城南區教育基礎建設的推進,對城南區各學校的教學模式、手段也有新的變化。有扶貧小學先行探索,對整個城南區教學都會有根本性的觸動和改變。要整體提高教學水準,這種探索與改變則是必須的,探索中或許會有失敗、誤區、甚至代價,卻都是城南區教育發展過程的經歷與積累。

這個話題牽涉太廣,三個人討論主要還是記者在扶貧小學的教學問題上。

回到辦公室,在工作備忘錄做了記載,搜索相關的信息來補充自己。

秋季開學前全區校長會議的主題是“做城南區新的教育人”,有楊卓林、葉幸和楊東軒三位區裡主要領導參加,教育局那邊格外重視,會場不是設在教育局六樓而是放在區政府大禮堂,也就是大會議室。可容下四五百人的大會議室是當年的大禮堂改造而成的,教育局辦公室的人早早將參會的人劃定區域,座位上貼了個人的名字。

領導在臺上,放有各人的銘牌。

楊東軒比開會時間提早半小時趕到,雖說今天有教育局辦公室的人在忙,他們經驗也足,不會出什麼差錯,但還是要先過來看一看。畢竟楊卓林和葉幸同時參與這會,只要有一點點瑕疵,對教育戰線都不利。年連偉不在這邊,他會陪同楊卓林過來開會。張誠智、盧俊豐、林長順、陳青梅等領導都在這邊。見楊東軒到了,張誠智和盧俊豐忙過來,先握手致意,楊東軒說,“會議準備情況再複查一遍,可不敢有絲毫差錯。”

“好,我讓辦公室的再逐項查一遍。”盧俊豐當即打電話交待辦公室的人過來,自己陪着楊東軒走進會場,看裡面的佈置。陸續有與會的人到來,見楊東軒是都恭敬地問好。對全縣校長、副校長和教務主任,認識雖多卻不能完全叫出名字,都笑着跟他們招呼。這些先到來的,都是在鄉鎮學校的領導,比起市區內學校工作上艱苦多了。

跟這些人一一握手致意,張誠智在身旁陪着,知道楊東軒不一定認出所有的人,便先給他介紹。對其中一些人在教育教學上有業績的,楊東軒會在接受後將其業績說出來,並表示感謝之意。這些人頓時有了知音之感,很激動,那份從業的執着更加堅強、穩固。先到會場來,主要是兩個目的,一要督促教育局這邊不出差錯,再者便是給在鄉鎮工作的學校領導們一份關懷、感謝他們的堅持與付出。城南區教育薄弱的環節不少,鄉鎮教育教學也是強弱差別大,對有業績的公開表示關懷,會讓更多的人安心在鄉鎮從教,也是從另一種角度來警示一些不踏實的人。城南區教育教學的提升,不單在市區內,市區內學校今後的比重會更重,但鄉鎮這個環節卻是提升的要害。

到會的人漸漸多了,楊東軒和張誠智一起將絕大部分的人都接觸到,間接地做了一次思想工作。

見葉幸到來,教育局這邊李槐陪着,楊東軒便迎上去,先跟葉幸問好,隨後表示了感謝。城南區教育要發展、要提升,非常關鍵的一環就是區裡主要領導的重視。雖說從中央到地方有對黨政一把手關心教育情況的評定方案、甚至有一票否決等措施,可真正在實際工作中,是不是真關心教育,關鍵是在具體工作上的做法,而不是方案或彙報材料。

城南區之前多次有過的做法,在上級部門檢查教育投入資金時,將財政某款劃撥到教育局賬戶上,等檢查組對車離開市區,這筆錢又重新劃撥回財政局的賬戶裡。教育投入不過是溜一圈做個幌子而已,當然,檢查組的人肯定也明白,但他們只要有數據不會過問真實與否。

楊卓林、葉幸這一屆領導在這方面算好的,雖說在經費上不是完全到位,至少盡力傾向教育這一塊。楊東軒表示下感謝,也是對葉幸的善意的回饋。兩人笑着聊幾句,葉幸說,“楊區長,城南區教育的提升相信從今年起就是一個劃時代的風貌,這一次會很重要,你可要多說一說,讓學校管理層做到心裡通透,思想認識上提高上來。”

“區長,有你和書記到來,誰還體會不到城南區的新形勢?我看今年校長們的精神風貌就截然不同。”“精神風貌提高了就好,城南區目前艱難一些,條件欠缺一些,但只要精神風貌提升了,總能夠解決各種上的困難。”“區長這番話說到點子上,精闢,一個人做什麼最核心的便是精神風貌上的問題。”李槐說。

楊卓林掐着點到來,年連偉陪着,到來後跟這邊葉幸招呼一下,便往會場走。離開會時間還差六七分鐘,年連偉見領導進會場,忙跟盧俊豐打手勢,意思是要他與辦公室一起督查開會的人是不是都來齊了,可不能等書記、區長髮言時才匆匆忙忙趕來,留下不好印象。

一箇中層領導的能力與素質怎麼看定,一是他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應變能力,二是要看他所主持的工作下面人的情況,相對說來,第二點更重要也顯示一個幹部的綜合能力。年連偉雖說沒有多少上升空間,但楊卓林和葉幸對他印象好,可能繼續擔任下一屆局長又或平調到另一個好一些的行局,是他目前最好的結果。

到主席臺上就座,楊東軒位置比較靠中,挨在楊卓林身邊坐。這個安排也比較合理,楊卓林和葉幸一左一右分坐在中間,之外的人按職位高低坐在臺上。因爲區裡主要領導都到來,與會的人也都收斂聲氣,不像平時在下面亂糟糟地聊天,鬥嘴。

主持會議是李佳樂,這一次會議在區政府大會議室又是李佳樂來主持,會議格調便提升不少。宣佈開會之後,李佳樂將城南區目前的教育最新形勢簡短地介紹,隨即,請楊卓林書記講話。

楊卓林主要講兩點,一是國內、省內最新的教育形勢,要求城南區教育人要緊跟時代步伐,不能拖後腿;二是城南區對教育戰線工作的重視情況,列舉一年來城南區在教育基礎建設中所作的工作,區委區政府給出這麼多的幫扶,能不能將教育真正提升上來,要依靠參會的教育人來努力。

隨後,葉幸講話,葉幸所講側重對教育戰線的要求,特別是工作紀律、從業紀律的加強與要求,列舉了一下不好的反面例子,申明瞭區政府的態度,從這一天起,如果再有這些紀律和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問題,一定會及時處理到人,請與會的校長、教育局領導將這些要求實實在在傳達到每一個教育人去。

輪到楊東軒講話,楊卓林先站起來告辭,葉幸沒有離開。年連偉、李槐等人出去送楊卓林離開會場,楊東軒在這邊繼續開會。

“……書記、區長在之前給我們教育人提出來要求、指明瞭發展道路,接下來該我們自己反思,該怎麼做好教育。這是一個寬泛而深遠的課題,多少人研究多少人實踐又有多少人付出畢生的努力。今天,我們用這樣一句話來表示今後的努力方向:做一個新時代的教育人。

核心在哪裡?核心就在於新。在於變革、在於思考思索、在於探索、在於創新。什麼是創新?創新的核心在哪裡?這是一個難以概定的課題。以學生爲本、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將永遠是我們工作的核心。被動地灌輸、機械地接受,知識不能舉一反三、不能理解、不能應用,單純的累積對學生知識、能力的提高有多少幫助?

關於創新的問題,我們可用一年甚至三五年的週期來逐步實現,但從今天起,每一個教育人都要開始反思,自己一貫用習慣的教學方法、思維模式能不能變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