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佈置的第一項工作

地級市委組織部的一位資深副部長帶李向東去臨市報的到。他代表地級市委宣讀了李向東的任命,那任命並沒說李向東是臨市的市長,只是任命他爲中共臨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候選人。

臺上臺下一片掌聲。

這時候,在這種公開場合,支持的也好,反對的也好,會場二百多人都要鼓掌,因此,一片雷鳴般的掌聲,且經久不息。

那位資深的副部長感慨地說,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場面,以前,送幹部到下面市(縣),最多也是集中市四套班子領導宣讀任命通知,這次,臨市卻集中了全市所有科級以上的一把手。

老餘說,也不是特意的,剛好開會嘛!趕早了不如趕巧了。

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這是老餘特意安排的,是做給李向東看的,做給張志東看的。

當然,李向東要真正當市長還要走兩道人大代表的程序,儘管似乎只是一個程序。李向東到任的第五天,人大召開了常委會,選舉李向東爲臨市的代市長。接下來,還要等召開大人代表大會,選舉通過才能取消那個“代”字。

按法定程序,市人大常委會只能任命副市長,市長卻要由人大代表大會選舉通過的,而人大代表大會一年只開一次。

按慣例,代市長一般是在人大代表大會前十天八天任命,所以,很多市長只擔任了較短時間的代市長,然後,就提交人大代表大會選舉通過了。而臨市原市長下臺得突然,李向東來接任他的工作,時間不前不後的,離每年一次的人大代表大會召開還有一段時間,所以,這個代市長至少得代個半年好幾個月。

其實,這代市長也已經是市長了,所以。大家都“市長、市長”地稱呼李向東。李向東心裡卻是有數的,在相當一段時間裡,他必須保持低調,不能讓人家覺得你還沒真正當市長呢,就擺一副市長的樣子。

好在,李向東對臨市的情況也不熟,這幾個月不幹什麼大事也說得過去。

他單獨與老餘第一次接觸就談了自己的想法,當然,他沒有說自己還只是代市長,還要保持低調,只是挑能放在桌面上的話說,說自己想把近期工作的重心放在瞭解臨市的情況上,到各鎮各單位多走走,多看看。

這是每一個新任領導都要做的事。

老餘卻說:“你別來臨市這休假,來臨市這旅遊。”

他說,我不會給你太多時間,至多三個月,這三個月,我就要你摘掉代市長那個“代”字。

他說,我會向上面爭取,爭取提前召開人大代表大會,爭取三個月後馬上召開人大代表會,選舉市長。”

李向東明白老餘的意思,人大代表大會一般在每年三月份召開,或許是因爲中國人把春節才當年吧?過了年纔開貌似於總結會的人大會議,但是,老餘要爭取把元旦當成年,元旦一過就開人大會議。

這其實是在給李向東吃定心丸,是在向他表明一種態度,是告訴他,他老餘舉雙手贊成李向東來當臨市市長。

李向東離開老餘的辦公室後,才隨司徒回自己的辦公室。

臨市和市(縣)不一樣,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都集中在一個大院辦公。那是一個新建的大院,按習慣叫法,俗稱爲市府大院。市委市政府同在一幢大樓,只是這幢大樓比一般的大樓要寬,主要部門都在這幢大樓,次要部門安置在副樓,如市委統戰部、市直機關工委、接待辦。市人大、市政協在主樓兩側,中央是一個寬大的廣場。

李向東的辦公室和臥室在七樓。反正有電梯,不怕樓層高。樓層高反而會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有一種立足點高瞰視全局的感覺。

辦公室寬敞得有以前他和綺紅和小姨子那個新家二樓那麼大,只是放了一套沙發,一張辦公桌,在這裡開舞會,坐個十幾二十人,也不覺得窄。

他居住的地方在辦公室後面,那裡有兩個房間,一個像客廳,一個是臥室,臥室的面積有二十多平方,僅就那衛生間,寬得可以把以前那個大浴池搬進來。

司徒說:“這裡的設置都是新的,因爲原來那市長出了那個事,怕你忌諱,都換新的了,擺放的位置都調整過,如果不滿意,我叫人馬上調整。”

李向東覺得辦公室太空,就要司徒給他弄一副茶具,再弄一套沙發。他說,這邊是喝茶談工作的,那邊是開小會商量事情的。他還叫司徒弄了幾盆綠色植物,讓那空曠多些柔色。

他拉開窗簾向外望,就看到了那個寬大的廣場,就有一種很空洞的感覺,就看到了廣場對方一條河,河面很寬。李向東對臨市市區還是有些熟悉的,整個城區建在兩條河的河畔。兩條河在廣場對面彙集,便浩浩蕩蕩地流向珠江了。

後來,李向東叫司徒在那廣場種了一行本地人叫大爺王的樹。那樹像椰樹,只有主杆,沒有旁枝,很齊整,很美觀,好多公園都有種這種樹。從外地移植過來已經好幾米高了。

爲了對襯就不只種一行,而是在另一側也種了一行。

再後來,李向東才告訴司徒種這行樹的用意。那是爲了檔住對面河的彙集處,檔住某種說不清的東西。他半真半假地說,這廣場太空洞,那彙集處的旋渦把這邊的人都圈進去了。司徒知道,李向東指的那些人便是與食品公司老總相關聯的人。

李向東給司徒佈置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要他起草一個請示,向地級市政府請示解決食品公司有關問題的專款。佈置這項任務時,李向東住在酒店的一間套房裡,由於辦公室還要進行一些調整,司徒便把李向東安排進酒店暫住幾天。

他把大意告訴司徒後,要司徒再想一個好的理由。他說,這個請示不能以解決羣衆集資款的名義。各市(縣)都有這種情況,雖然,當前沒有臨市這麼嚴重,但是,地級市能支持他們臨市,就不可能不支持別的市(縣),所以,要想一個好的理由,不要讓地級市領導太爲難。

司徒說:“我回去想想,保證能想出一個讓你滿意,又不讓地級市領導爲難的名義!”

李向東就問:“你說,我們向地級市請示多少錢合適呢?”

司徒笑了笑,說:“請示多少應該都不夠用,就算百分之一,也有五百多萬了,這個地級市不會批吧?”

李向東說:“那就申請百分之一吧。”

他說,我說的百分之一是羣衆籌資那部分,銀行貸款部分就先不理他了。

畢竟,銀行貸款部分是不會出大問題的。銀行即使來追貸,找老餘也不會找他這個代市長,他完全有理由說他對情況不瞭解,完全可以說,讓他了解了解情況再說吧。這一瞭解,就可以把事情拖下來了,所以,銀行也不會那麼傻,找他這個非經手人。

李向東告誡司徒,這個事最好由你親自去辦,從請示報告的起草,一直到呈送地級市政府。他說,我還不想讓其他人知道這事。他說,我的意思你應該明白。

司徒忙說:“明白明白。”

他當然知道,這事不能外傳,如果傳得大家都知道代市長從地級市弄下來這麼一筆款,反而會激化集資羣衆追款的行動,說不定,羣衆就會聚集在市府大院門口,強烈要求退還集資款。那可都是他們的血汗錢,多年的辛苦積累。而地級市批撥的那筆款又能解決多少問題?

李向東想,如果司徒是老餘放在市長們身邊的眼睛,那麼,讓老餘知道就行了。

第803章 鑽進怪圈第11章 吃醋第850章 再玩一龍兩鳳第780章 約定俗成第1970章 同坐一條船第1494章 爲青山市做點好事第1841章 任命到第1951章 幫人幫到底第968章 你瞞不了我第532章 河水靜靜淌第631章 增加民主氣氛第1690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88章 書記伍說真話第263章 鄉下人煮魚的方法第309章 懺悔第691章 把你的包拿走第1789章 圍繞一箇中心第1877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1620章 越級求助第1723章 假煙製造廠第416章 喝醉自己第260章 問題更尖銳第485 讓他去讀最好的學校第2019章 隔山觀望第1157章 你害了曉明第1579章 重心轉移第1370章 你一點不自律第831章 協調和默契第1339章 有奶便是娘第1372章 扮演捨身相救第1019章 四更求花第502章 負面影響第392章 竟要自己買車第1354章 樂意跟你搭檔第1579章 重心轉移第941章 不是荷花盛開的季節第1836章 學習制度第1939章 不必硬碰硬第1271章 自慚形穢第919章 考察團蒞臨指導第1835章 人嚇人第293章 小豐村人第147章 不怕地板硬第179章 水箱壞了第1191章 討好領導第1938章 兩個兩碼事第1001章 鎖住魔鬼第313章 理智的選擇第205章 不要只對我好第877章 好心辦壞事第348章 就是要他腦袋第1282章 雙眼發直的老光棍第1505章 驚喜第1630章 治理污染第1570章第590章 小小圈套第1987章 把局攪亂第一零六八章第88章 書記伍說真話第48章 市長囑咐第1章 電視電話會議第872章 扮弱者博同情第1014章 控制和反控制第1511章 躲避尷尬第790章 提高待遇第1852章 從哪入手打造品牌第1956章 這纔是根源第1228章 尋找針孔探頭第264章 我要寫篇論文第1078章 新官不管舊債第704章 點到爲止第693章 張力第488章 楊曉麗約見第351章 市長不是勞動模範第1324章 爭風吃醋第1524章 懷疑所有人第587章 建新學校第596章 沒到那境界第1429章 分工安排第1385章 相剋相益第1703章 友好合作第107章 你載我去哪第779章 冠名贊助第1740章 你太狠毒第667章 心驚肉跳第1436章 傳統與創新第756章 擒拿鍾市長第1917章 沒理由的待命第1876章 你不懂政治第1031章 番鬼佬第944章 女人直覺第1958章 吊他胄口第1628章 不能讓她倆扭成一股繩第1177章 面目全非第1228章 尋找針孔探頭第1490章 接力棒第717章 不得不考慮政治影響第613章 不要要不要貪第1639章 制約第1170章 剪刀的“咔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