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

朝廷大事不失掌度,聖人可以鬆一口氣,生活暫時略得清閒。但對大多數時流人物而言,臘月仍是一個繁忙且緊張的年尾。

對於閭里小民而言,持續了足足一個月的世博會的確是一場博覽萬物的視覺盛宴,但世博會過去後,仍要用心於自家的生活。

受世博會火爆行情的影響,長安行市中各種商品價格都有一定程度的上漲。雖然衣食等基本需求在官倉平準的調控下尚算穩定,但臨近年尾,哪怕普通民家也會有更高的物質需求。

物價的上漲讓年節成本提高,好在如今的長安城中百業興盛,方方面面都缺傭工,哪怕沒有什麼一技之長,只要有一把力氣,也能在那些倉邸鋪業中找到一份短工活計,趕在年前賺取一些外快補貼。

衆多來自天下各方的商賈們在世博會中豪擲重金、搜買商品,自然也要儘快的變現回利,趕在年關前積極僱傭勞力搬運商品、離開京城。

所以最近這段時間,長安城車船腳直的勞力市場也是頗爲繁榮。商賈們爭搶時間與效率,長安民衆們則賺取過年的財物,可謂各取所需。

民間工商繁榮,官場上那就更加熱鬧了。朝廷百官一邊坐衙進行着年終事務的整理,一邊猜測着年終賜物是否豐厚有加。

而那些提前放假的財司官員們,也是不能安閒下來,奔走打探勾院勾檢的進度,又憂慮於朝廷將會如何懲處失職的現象。

一些在野的士林中人,同樣也有着自己的忙碌。

諸如滿懷期待,想要歸京後憑着詩文一鳴驚人的宋之問,卻因文籍付印遭到阻攔而憤懣不已,常在京南一些園邸之間遊宴豪飲、消遣失意,酒至酣處,痛罵沈佺期這個詩霸已經成了固定的項目。

還有一部分時流近日也常常集會宴飲,但卻並不是失意者們湊在一起互相聲援,氣氛要更加的有活力,那就是冬集參選的官員們。當然,也少不了要在來年參加禮部科考的各州舉人們。

今年同樣是一個銓選的大年,不僅僅只是因爲邊事上的開拓以及國中百業興旺所提供的大量新官位,也在於開元新朝的第一批進士們結束了守選期,開始參與銓選。

而且眼下已經到了開元四年的年尾,許多當年在兩京鬥勢之際遭到波及牽連的時流們也都開始陸續的解除禁錮、迴歸世道,需要更注官資,尋覓出路。

各種原因累加之下,使得今年十月所公佈的銓選長名榜選人達到了一萬七千餘衆。各自前程攸關,自然不敢怠慢,早早的便來到了長安,等待參銓並放榜注新。

諸多選人聚集長安,大量的交際聚會自然也就應運而生。有人希望廣結人脈,有人希望才學出頭,聚會場合多了,各種有關銓選的傳言也都喧囂塵上,雖然多數都是真假難辨,但這些選人們也都樂於去打聽並傳播。

比如有人便信誓旦旦言道今年是大辟州吏之年,因爲朝中諸司今年缺員不足百數,但諸州缺員卻達到了近千。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邊遠州縣,朝廷大修內政,許多積攢多年的州縣缺員都在今年釐定出來進行選補。

這對衆選人們而言自然不是什麼好消息,雖然都是爲國效力、分食祿料,但職有閒劇、官分貴賤,京官與州官之間便有着顯著的不同,上州與下州、內州與邊州,彼此之前也是千差萬別。

錢多事少離家近,這是古今乾飯人的共同夢想。若能待在京中或選赴大州,這自然是好的,誰也不想爲了一份工作便遠赴幾千裡外、甚至平生都未有聽聞的州縣地境。

朝廷選法雖有改革,比如開元初年便開始執行的循資格,對銓選程序進行了極大的規範。但資格法所規定的僅僅只是選人資格一項,選中之後究竟委派怎樣的官職,仍然存在着極大的人力操作空間與偶然性。

在這種焦慮的氛圍中,選司諸官長們的各自喜好也成了選人們聚會中所討論的主要內容之一。

主持今年典選的吏部三名官長,分別是吏部尚書蘇味道、吏部侍郎張嘉貞與李敬一。

這其中蘇味道愛文采富麗,張嘉貞則喜風格嚴正,李敬一偏重家術有傳。

雖然說絕大多數時流都接觸不到這些選司高官,但生而爲人、總有喜惡不同,哪怕城府深沉、少有外露,但也耐不住這麼多的時流窺探走訪,總能打聽個門清。

更不說朝中不乏重臣子弟也不乏參銓者,人莫能近的選司高官們便是門中常有交際的貴客,揣摩起喜好來自然也就更加準確。

Www_ ttκΛ n_ ¢O 每年補選的好官只有這麼多,對選司官員們而言只是一念的取捨,可是對這些選人們則就是前程之相關。所以衆選人們也是各自竭盡所能、努力去爭取。

開元選士規矩嚴整,總結前代各種得失的同時更作創新。選司官員們在衙則有御史分席觀事,歸邸則有京營禁軍守備門邸出入,極大程度的約束了私相授受、干謁求進的空間。

但再繁瑣嚴密的規矩,總擋不住一顆滾燙的上進之心。所以從銓選開始之後,吏部尚書蘇味道家邸周圍便充斥着誦讀詩文之聲,張嘉貞每有出入、車前車後少不了昂首正襟的闊步行人,李敬一門前更是成了譜牒之學的座談會。

別管這樣的騷擾體不體面,只要能給選司主官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硃筆勾授之際稍作偏移,結果可能就會大不相同。

當然這些選人們也並不盡是好近惡遠,朝廷針對遠州官吏開具除了許多的激勵規令,比如考期資歷與守選期上的優待。

遠州新官一年免考,給官員留出熟悉當地風物人情與政務的緩衝時間,任期結束後若考課多在中上及以上,可以享受半祿甚至全祿守選,而且守選期也會大大縮短。

遠官赴任的行程補貼也會因路程長遠而有所增減,甚至官員赴任還有另一項福利,那就是記錄沿途所觀覽到的世情風物,在入官後的第一年整理成《宦遊記》呈送朝廷,若所記錄言之有物,朝廷將會付以刊印並加給賜物。

《宦遊記》如果寫的水平夠高,能夠洞見州縣積弊,還有另一項福利,那就是秩期結束之後不需要常規守選,直接加以當州觀察使職,秩比八品,觀政一年後歸京述事。

這一系列的規令新頒,可以說無論是在經濟待遇還是在宦途前程上,都讓邊遠州縣官員們有了極大程度的提升。所以許多選人們也都並不畏懼選授遠州,甚至心裡還隱隱有所期待。

但將近兩萬多的選人,千數個職位,要在短短一兩個月時間內選授完成,那麼在每一個官職上投入的精力必定有限,並不能完全做到舉授有度和所選趁意。

當然,也有一部分選人沒有這樣的憂慮,因爲各自的特殊性而在銓選中擁有一定掌握宦途命運的能量。

在衆多選人之中,賀知章絕對是極爲特殊的一個。因爲他是開元元年的進士榜首,將在今年登新解褐,可以說是新朝科舉仕選的最大明星。其人無論選授何官,必定會受時流矚目。

所以入秋以來,凡有賀知章出現的選人聚會,無論在何處舉行,總會趨之若鶩、熱鬧非凡,一時間又回到了開元元年科舉結束時最風光的那種時刻。甚至由於摻雜了更多考量的追捧,這段時間裡的賀知章較之高中魁首時還要更加的風光無限。

雖然已經是隆冬臘月,但長安城四方行道上仍有行人絡繹不絕,一些慣作迎送的館驛遊園附近更是人滿爲患。哪怕寒風凜冽,仍然衝不散這熱鬧的氛圍。

在京南杜陵一處背風的土坡下,有帳幕層疊阻隔寒風,而在帳幕內,則有熱鬧的宴飲高歌聲不斷的傳出。只是那歌樂聲並非京洛腔調,有着比較濃厚的吳音。

帳幕內面積並不大,聯席共坐者十幾人,老少鹹有,席案上酒菜豐盛,氣氛也是熱鬧有加。這一宴會、就是京中吳地時流爲迎接來自鄉中的貢舉人們所設置。

離鄉千里,鄉情就變得珍貴起來。江南時流早年頗有從龍建策之功,如今在朝廷身在勢位者也是不乏,有鄉人遠行入京,那自然要盛情款待,哪怕身不能至,意思也要表達到。

今日的宴會便是前宰相姚璹着子弟籌辦,乍入京城,便能感受到鄉友熱情,這些入京的吳中時流們也都頗感高興。

但酒酣耳熱之際,還是有不和諧的聲音,一個年歲不大的少年明顯已經有些醉意,但卻仍是嗜飲,端起杯中的美酒一飲而盡後便有些無狀,敲案說道:“入京首日便能得鄉親高士盛情款待,疲勞消解,大感榮幸。但區區心中仍存一憾,放眼瞻仰,未能一睹盛得時流推許的賀八風采……”

少年言中稱憾,但語調卻略存薄怨。在席衆人聽到這話,心中不免也有些不是滋味。

倒不是因爲這些人品性狹隘,畢竟時下人在遠鄉便看重鄉情。

諸如姚璹那樣的高望之人都專遣子弟來迎接鄉友,父子俱不在京的陸氏也專遣家人送來氈帳,鄉人們入京,倒不是要吃喝都賴上京中顯達,但迎送之際最見情分,如今賀知章名動京師,卻對鄉友入京無作表示,總歸是讓人心裡有些不舒服。

“唉,賀八啊,如今輿情風潮確是高捧,但他處境也自有爲難之處。眼下朝中並無貼近關照之人,寸步之進都有艱難之感啊……”

眼見入京的鄉人們神情略有異變,在席主持的姚璹孫子姚繼常便嘆息一聲。久在京中,又是宰相後人,這姚繼常對京中時局之微妙自然所知更深,但也只是點出了賀知章處境並不如外表看來這樣光鮮,並不好說的更深入具體。

帳幕中氣氛因此略有低沉,正在這時候,帳外卻響起一個笑語聲:“怎麼帳中竟無歡語?是主人過於刻薄,還是賓客盡興,連殘羹都不捨我?”

笑語間,一人掀簾而入,頭臉都裹在一件厚厚的氅衣中,直到脫下氅衣才露出面貌,正是方纔席中唸叨的賀知章。

衆人眼見賀知章行入,紛紛露出驚喜的表情,那姚繼常更是走上前抓住賀知章肩膀便拍下去:“賀某禮薄鄉人,羣衆有見,反倒怨我不盡地主之誼,實在該罰!”

“該罰該罰,途近卻行遲!待我先飲斗酒熱身,再受鄉親責問!”

賀知章並不解釋爲了甩開那些追從之衆,已經在京南兜圈子繞了幾十裡,抓起溫熱酒甕便先豪飲起來,頜下酒漬還未擦乾淨,便指着入京鄉友們問候旅途辛苦。

賀知章入京已有數年,未必盡識吳鄉後進,但他生性便豁達隨和,一番交談之後,彼此間便熟悉起來,指着當中一個年近而立的文士笑語道:“鄉人們何其氣壯,欲奪京師風光,竟連張某都推送入京!幸好幸好,賀八名先著矣,不屑再與後進秀才爭輝!”

被賀知章點名的文士名張若虛,於吳中已經頗有才名,其所翻制《子夜歌》甚至一度都是平康坊熱曲,深得吳曲之妙。彼此本來不算舊識,張若虛原本還有些拘束,但眼見賀八全無傲慢,不免也笑了起來,舉杯應和。

先前那名在帳中最先言及賀知章的少年這會兒臉色有些尷尬,突然捧着酒甕走到賀知章席邊,將酒甕舉到嘴邊咕咚咕咚一飲而盡,看得賀知章都一愣:“鄉音久不親近,何時又出如此酒國壯士?”

“晚輩拙名張旭,先前無狀忿言學士待薄鄉人,先飲爲敬,請學士……”

少年鼓足一口氣才走上前,可如此一番痛飲實在超量了,斟酌好的道歉言語講到一半,旋即便直挺挺的撲倒在賀知章身上。

賀知章見狀也是一慌,忙不迭舉手去扶,見少年已是醉的不省人事,旁邊張旭的舅父卻捻鬚笑語道:“小子學書,多摹賀八舊筆,有傳紙的師恩,卻口拙失敬,心意難免羞慚,且由他去。”

賀知章聽到這話後也哈哈大笑起來,將自己披來的氅衣圍在少年張旭身上,並笑語道:“少年須狂,故作老成最是可厭!小子學藝精否,我並不知。但有此酒膽,必將是我此道佳友!”

賀八好飲,此事鄉人多知,聞言後也都不免大笑起來。等到姚繼常講起賀知章爲了就近貪杯,豪言必取富平縣尉的軼事,一羣酒瘋子更是拍案叫好。

但在一片喧鬧聲中,還是不乏老成持重者入前低語勸告道:“大帝賓天以來,皇朝久不振興。幸遇明主中興社稷,賀八已是才名先著,更要感此知遇,不可放逞意氣啊!”

聽到這良言勸告,賀知章連忙點頭道謝,卻並沒有做出什麼解釋。

雖然看似率真豁達,但是賀知章對時勢並非全無判斷。雖然那一番求職的豪言頗有不妥,但他若不這麼做的話,不知會被洶涌的世情推到哪一步。

他是開元元年的進士魁首,今年首次參銓便受羣衆矚目,甚至一部分時流將他之所任授當作今年銓選的一個標尺。

一旦具有了這樣的意義,那麼賀知章的選授如何便不再是隻關他一人前程了。

他因開元元年的進士魁首而特殊,但衆多選人當中特殊的並不只他一人,當他被輿情推舉的越高、選授官品越高,那相應的其他特殊選人們能夠活動的空間也就越大。

許多時流不理解,明明篤定在選的校書郎更加清貴,賀知章卻置之不理,反而要尋求出京擔任縣尉,無疑是官路從一開始就走歪了。

但事實上,賀知章的選擇並不止於校書郎。諸多喧囂聲中其實還有一個雜聲,那就是傳言賀知章因開元元年魁首,加上安在草堂修書數年,吏部有聲音擬給超格拔授,直接選授太常博士。

太常博士雖然也是下品,但卻達到了七品官秩,絕不是進士解褐選授的官職,這不免讓賀知章嗅到一絲不尋常的味道。

賀知章雖然尚未深浸官場、洞見險惡,但有一點就是知足自守。內中的情勢脈絡他看不清,但卻不失自身應對的計略,所以纔有某次選人聚會中的那一句豪言。

這樣的應對是否有效,賀知章也不能確定。但他當然不希望自己的仕途起點成爲某些人的利用籌碼,若最後銓選結果真的有被刻意操弄的跡象,那麼索性真的抗授不仕。

雖然這可能意味着他的政治前途會盡毀,但總比捲入到一些看不見的漩渦中要好,大不了繼續留在草堂書院修書。

除此之外,賀知章內心裡還有一點小期待,那就是希望聖人能夠注意到他這個小下員的發聲:敬愛的聖人,您聖筆欽點的小狀元正在遭受刁難呢……

這個希望雖然很渺茫,但既然世道中有人覺得他開元元年魁首身份有可操作空間,或許聖人也不會完全忽略他這個御筆欽點的榜首。

0095 東宮舊人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1004 皇子通經,出閣入世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079 神宮巍峨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091 恩賜瑞物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149 舊事再起波瀾0093 被甲登殿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057 命途何艱難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235 義伎捐金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196 卑職願從大王0346 聖皇賜經,各自有命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191 少王竟知有我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048 內教坊諸事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524 關隴豐儲,取貨助軍0058 薛師懷義0227 名馬梨花落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240 少陵原逢故0365 羣僚入廟,參佐代王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235 義伎捐金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027 南衙北衙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090 家賊難防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