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4 大酺禮畢

一場小插曲,以丘神勣得賜錦袍、卸甲易服歸班而結束,典禮照常舉行。

今日大酺用樂本來另有安排,但是由於昨日《萬象》大麴太過驚豔,所以臨時做出了改變,再演《萬象》,同樣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且由於今日在殿參禮不乏國學館閣學子,這些年輕館閣學子們心計尚淺,感情流露要更加的熱切、直接,歌行數遍之後,議論贊賞之聲已經充斥於殿中。飛舞入破之際,更是滿殿噪聲,擊掌喝彩不絕於耳。

李潼身臨其境,作爲《萬象》大麴的主要創作者也是大感與有榮焉。唯一一點不美就是同在前班的丘神勣臉色越發陰冷,也讓李潼實在不能放鬆心情感受喜悅。

原本昨夜準備幾首應制詩的佳作準備今日宴上繼續出出風頭,也因爲丘神勣那虎視眈眈的眼神而按捺下來,不敢過於忘形的表現自己。

比較讓李潼感到意外的是,大麴結束後羣臣應制爲題,最終公推最佳一人居然是詩聖的爺爺杜審言。

杜審言時下官居洛陽丞,因導引神都士民而得於參禮,今日宴中可謂是上達天聽、一鳴驚人,就連神皇武則天對其詩作都是讚不絕口,特賜錦衣。

李潼坐在席中,見杜審言神采飛揚的得意樣子,心中也是頗有奇異感受,甚至沖淡了幾分丘神勣所帶來的危機感。他倒是不怎麼想與杜審言搞什麼詩文唱和,那張破嘴也實在不是做朋友的好對象。

大酺結束後,羣臣依次退殿,薛懷義特意送李潼返回仁智院,途中則忍不住嘮叨起來:“殿中諸衆應詔和題,多誇美妙,在我聽來,也實在是沒有什麼奇異可誇。”

薛懷義心情欠佳,是因爲聽到羣臣讚賞大麴,往往只集中在前半部分的曲樂、歌辭,頂多是講到飛舞入破的階段。至於他自己苦心加戲的蹈舞獻經,卻少有人談論贊賞。

原本李潼還懷疑薛懷義那獻經唱辭是武則天授意添加,但在薛懷義抱怨中才知曉,原來是薛懷義的那個編經小班子的手筆,如此便也難怪曲辭那麼淺白簡陋、格調不高。

羣臣不樂讚頌此節,一則有《萬象》曲辭珠玉在前,這蓮生獻經曲辭意境實在不高,二則事情也過於敏感。

“文辭雕蟲,不過聲韻小技,凡人都能稍作置喙。薛師蹈舞獻唱,所頌卻是佛言玄異,世道又有幾人能夠洞悉於此,怯言而已。”

李潼隨口恭維着,略一轉念後便又說道:“昨日不曾在席親觀,今日卻盛睹薛師寶相風采,真的是玄妙入極,讓人心神失守,只恨言淺難贊。如此神異,大可獨立成篇,只附大麴收尾,還是辱沒了。”

聽到永安王這麼說,薛懷義稍稍失衡的心態纔有所迴轉,又是笑逐顏開:“王也這麼覺得?依你所見,我這蹈舞獻經,能作《蓮生》大麴?”

“如此若還不能,還有何者歌舞可誇?薛師若仍興致不減,守義也願拙才助力。”

李潼連連點頭,他今日親觀大麴,越看那蓮生獻經越覺得彆扭。

他創制《萬象》大麴,是打算由宴樂向禮樂轉化,最後的舞曲收尾卻被薛懷義搞成這個樣子,不如干脆剔除出去。恰好薛懷義也想要更加獨立的存在感,那真是雙方各取所需。飛天舞蹈之類,都可一併送給薛懷義,雖然驚豔,但卻太花哨,肯定是不適合用在禮樂。

歸程一路,彼此聊得盡興,約定大酺結束之後,再回內教坊繼續擴編新曲。薛懷義也不願意附於尾後,再有那些負責編撰《大雲經義疏》的僧衆們也希望能有更加獨立莊重的場合獻經,依此再擴新曲自然皆大歡喜。

初九、初十兩天禮日,李潼照常參加,算是狠刷了一波存在感。特別初十禮畢這一日,又有許多臺省重臣參禮,對於朝堂那些紫服大佬,他也算是勉強認個臉熟。

初十禮畢退殿之際,李潼搶步出班,側立御道階下,向大臣格輔元作莊重謝禮。格輔元首倡建造慈烏臺,可以說是他們一家人轉機的一個開始,李潼對此也是銘感於懷。

隨從參禮這幾日,雖然都沒能與武則天有什麼直接的交談接觸,但李潼也一直在揣摩心意。

死了的李賢和他的三個遺孤,政治上威脅都不大,基於此武則天也並不介意這個亡子身後聲譽有所好轉。格輔元倡建慈烏臺,這是實實在在的挽回聲譽,如果李潼全無表達,那就實在太不近人情了。

如今的格輔元,已經不再擔任肅政大夫,只保留有一個左散騎常侍的散階。見到少王持禮甚恭,衆目睽睽下他也不好迴避,上前側讓回禮,又對少王說道:“大王才藝高雅,不辱先聲,願謹持勿失,無負恩寵。”

“長者德言,不敢背忘。”

李潼再作施禮,才退出階外,等到格輔元行遠之後,又在中官導引下離開此地。

永安王禮謝格輔元一幕,也被前後許多人看在眼裡。

且不說旁人感受與反應如何,春官尚書武三思臉色更陰鬱幾分,他行到武承嗣身邊,望着少王離去背影沉聲道:“少王狡黠,好弄奇異取寵人情,參禮幾日,譽望不弱,還是應該儘早除去!”

武承嗣聞言後冷哼一聲,不滿的望着武三思:“大勢趨向,豈區區少王能阻?前日丘某甲裝登殿,陛下已經大爲不悅,李昭德參你失職,還是被我阻下。你身在此位,用心所在只重禁中幾個閒流?”

“我、我只是一時失算……”

“一時失算?哼,今時局勢、寸行寸進,神皇陛下都要步履謹慎,家門上下戰戰兢兢,能容你幾次失算?”

武承嗣講到這裡,不滿之色已經更加溢於言表,他今時今日的謹慎,也是被現實摔打出來。早在垂拱元年便登相位,但因臺臣掣肘加上自己也沒能進入狀態,不久之後便被罷免相位。

如今武三思執掌春官部事,表現較之他舊年還要更加不如,完全的不知所謂,可是如今的局勢較之往年又敏感緊張數倍。

前日傍晚神皇便召他訓斥,丘神勣雖爲肱骨,但畢竟是南衙大將,卻在大酺禮日做出這種不合時宜的舉動,落在有心人眼中,又會釀生出怎樣的險惡思量?

“春官諸事,你既然無心過問,那也就不必多問,吩咐幾個舊人審視周全。這也是神皇的意思,着你暫直史館,細品故事,有所長進後,再來論事。”

武承嗣說完之後便拂袖而去,行出一段距離則嘿然一嘆:“具位庸臣?這個少王,倒是有幾分明識……”

武三思聽完武承嗣的話,已是羞惱至極,但聽到這是神皇的意思後,頓時僵在原地,臉色變幻不定,轉首望向巍峨神宮,眸底已是按捺不住的猶恐。

萬象神宮後寢殿中,連日大酺總算結束,武則天也是疲憊不已,歸殿之後便早早入睡。

但也只是睡了兩個多時辰便醒轉過來,穿膳小作進餐,順便聽取宮官彙報事務,及至聽到永安王致謝格輔元,她忍不住嘴角一翹,笑語道:“小兒倒是知禮,不負格某進言之惠。”

餐食撤下後,武則天又坐回了御案前,擡手翻閱起有關南衙諸衛的奏報事務,視線在左金吾衛大將軍丘神勣名字上停留片刻,嘴角噙住一絲冷笑,將之放在一邊,並提筆疾書:格輔元、鳳閣侍郎、西京留守、擬三月行。

寫完之後,武則天又默然片刻,舉手示意宮婢上前將這便箋收入案側端放的金匣中。又過一會兒,寵婢韋團兒自外間匆匆行入,連忙上前侍奉。武則天擡眼打量她幾眼,突然發問道:“團兒年華幾許?”

聽到這個私人問題,韋團兒不暇細思便張口道:“婢子生在上元二年,虛齡已經二十有五。”

武則天聽到這回答,臉上突然泛起自嘲一笑:“婢兒有福啊,這時年,我方入感業寺……”

饒是韋團兒平日不負應答的靈巧,聽到神皇突然冒出這一句話來,一時間也是愣住了,片刻後才跌跪在地,強笑道:“婢子久從聖在,沐香懷馨、近日映輝……”

武則天聽到這話後又笑起來,因爲韋團兒這情急所言也是化引永安王《萬象》曲辭,她幽嘆一聲說道:“永安王雖荒養禁中,卻難得詩情生動,典雅灑成,倒是不像其父一味故紙疊堆、舊調陳鋪。”

頓一頓後,她又說道:“說你這婢兒有福,也不盡然。若是生在尋常家院,這個年紀早該生兒育女,織造熟練,不像如今虛事久染、一業無成。近日往訪尚宮處,問一問可有司掌事務待用,演習世務,不必一直癡憨事人。”

韋團兒聞言後又是一呆,跪在地上眨眨眼,淚水已經流落下來,抽噎道:“婢子自知癡愚可厭,只憑錯愛度日,陛下終於醒覺,御前再也不能容身……”

武則天眉間本有倦色,聽到韋團兒這泣訴聲,卻是忍不住樂起來:“內外多少才流,邀賞用事,渴求不得,只你這惡婢懶惰,渾噩度日,不求上進。罷了罷了,留你一身,損我英明。癡癡呆呆,怕也無別處可容。”

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319 巽郎才壯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327 南省氣象0284 禍水東引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362 代王舊罪,依稀可引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399 行驛命案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229 心似雙絲網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001 大唐宗王0268 薰蕕不同器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103 府佐諸衆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0047 向陽而行0177 大王才思敏捷0159 皇孫李寶雨0100 不望獨活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093 被甲登殿0037 春官武承嗣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307 南望老人星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081 少王險計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146 好狗戀舊槽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965 持符握憲,不負此生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188 愛上一匹野馬0840 太府巡坊,雞飛狗跳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028 禁宮異兆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023 情新因意勝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022 萬古愁難銷0069 大麴《萬象》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116 不是聶隱娘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002 又一個才人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437 新授殿中監0234 刑威如玩物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103 府佐諸衆0089 賢賢易色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016 大唐潑婦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643 孝傑率直,目中無人0771 恩威所給,公器所歸0218 銀青光祿大夫0089 賢賢易色0308 吾皇萬萬歲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