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2 武氏諸衆

明堂側廊,隨着右衛中郎將武攸暨率領持殳士到來,氣氛頓時一凝。

就連那羞惱怒極的武三思,這會兒也變得平靜下來,整個人顯得更陰沉。

人之所以易怒,相當一部分原因在於感受到自己的無能。此前被少王撕破臉面、指桑罵槐的痛斥一番,武三思一時間甚至沒有什麼有效的手段予以報復,實在是明堂這個場景太過特殊。

現在見族弟率衆行來,那種人多勢衆、正在勢頭的優越感自然又浮上心頭。他負手行至武攸暨身前,眼神睥睨周遭諸衆,先前那種被斥爲豬狗的羞惱都被沖淡幾分。

“舍中幾人粗俗失禮,且先逐出禮場,先擇陋室監押,待到禮畢再問神宮失禮之罪!”

武三思對武攸暨說道,眼下的他,也實在沒有必要於此窮作計較,事後大把手段可擺佈其人。

武攸暨聞言,心中卻有幾分踟躕,想起途中上官婉兒的提醒。他沒有懷疑上官婉兒是在詐他,當然這也談不上欺詐,上官婉兒也是基於事實合理推斷,所以說完後才那麼急匆匆前往寢殿補救。

此際聽到武三思的吩咐,武攸暨示意他到近前來,低聲皺眉問道:“阿兄執春官事,難道不知少王參禮細則?”

“這種小事,我……”

武三思隨口答道,但又話音陡頓,轉又問道:“你是說薛師?”

“無關餘者人事,幾王久來深在禁中,眼下乍出……”

人多眼雜處,武攸暨不便把話說得太直白,況且三王參禮,武三思身爲春官尚書,肯定比他這個禁衛將領能看到、能推測的訊息更多。

想到三王是薛懷義引來,武三思臉色變得更加不好看,只低語道:“還是先將人專監別處,特別永安王此子,我是絕不准他得見神皇!薛師處,稍後我自訪問!”

情緒歸於冷靜,武三思對永安王仍是厭極,除了羞惱之外,更有一份警惕存心。

他剛纔暴怒之餘,也在回思永安王言中可有可攻之處,卻發現對方暴躁言辭之中仍有尺度謹慎,扣緊一個主題只說他武三思是一個蠢材,卻沒有涉及什麼敏感內容比如最能加以發揮構陷的李武之爭。

這是事有湊巧,還是對方真的心機深沉,武三思無從判斷,只是覺得不該給對方更多機會。

武攸暨見武三思仍是固執,便也不再多說什麼。他微微頷首然後行至暖閣門前,示意持殳士上前捲起門簾。

此時的房間中,李光順端坐在正對房門的位置上,兩拳緊握,置於膝上。李潼側坐長兄身後,眼神一邊關注着門口,一邊暗示着緊挨盆山器物半坐的李守禮,一隻手臂已經懸在半空,只待揮下,李守禮便要自殘。

門簾半卷,已經露出甲衣半身,並響起一個稍顯渾厚的聲音:“末將右衛武攸暨,見過三位大王。”

話音落下,門簾也完全的捲了起來,露出武攸暨那魁梧英壯的身姿。

聽到對方自作介紹,李潼倒是愣了一愣,沒想到前姑父沒見到,先見到後姑父。及見武攸暨全身露出,不免覺得自家奶奶還是愛閨女的,別的不說,但從形象來看,武攸暨就比武三思那吊死鬼強多了。

腦海中噱念偶閃,心情不再那麼緊張,他們兄弟眼下都不往好處算計了,自然也就不再顧及會不會失禮於這種偏門親戚,都按照李潼的安排原地不動也不說話,並不給以迴應。

室內三王都不應答,這讓武攸暨有些尷尬,他舉步入內走了兩步,便見三王都緊張起來,並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浮上心頭,當即收住腳步立身原地,又作叉手道:“末將無意冒犯大王等,但……”

“將軍且慢,明堂,國之典章所在,極盡莊重之地,令行禁止,條律分明,豈存私意?何事來訪,不妨直言。”

李潼開口打斷武攸暨的話,本來還想配以手勢,好險沒動那懸起發號施令的的手臂。說到底,他就算有什麼與敵偕亡的算計,那是最後的手段,在此之前,自然還是要做努力。胡扯幾句,拖下時間,看看能不能捱到薛懷義回來,讓事情有所轉機。

武攸暨聽到這話,那英朗的臉龐也頓時一沉,算是有些能夠體會何以剛纔武三思一副暴跳如雷狀,這個少王真不是能好好說話的對象。

何事來訪?不就是爲了要讓你們滾蛋,可這一張嘴,不又落入了此前的言語陷阱?

因有上官婉兒的提醒,武攸暨也不願與三王交惡過甚,稍作沉吟後便又說道:“知大王等獻樂參禮,誠意可誇。外樂諸部已入則天門,廊外在集,恐獻樂事宜或有缺漏,因來通告大王走下廊殿查視。”

我就不走,邁出廊殿一步都得被你們弄死。

心裡雖然這麼想,嘴上卻不能這麼說,李潼低頭作沉吟狀,轉又湊向兩個兄長做耳語商議,當然視線始終盯住武攸暨並其身後門口。

這麼拖延了足足有大半刻時間,眼見武攸暨臉上不耐煩之色已經越來越濃,他才又歸席擺手微笑道:“多謝武將軍相告,我兄弟年幼淺薄,少經禮事,若非任事德長者提醒,實在不敢誇恪禮不逾。”

聽永安王語氣轉爲客氣,武攸暨心中煩躁稍減,正待要張口再勸,卻聽永安王又繼續說道:“因知短見薄識,不敢絲毫有違德長者之教。薛師引我兄弟至此,命我兄弟安坐在舍,以待參禮。樂部諸事,職者自理,我兄弟守此安逸,只待參禮,有勞將軍走告。”

李潼嘴上這麼扯皮,心裡其實也在評估武家人在這一時期,究竟有着多少的主觀能動性,或者說,試試他們敢不敢冒着打斷大酺典禮的風險,將他們兄弟幾個強逐出外。

須知此刻,眼前的武攸暨可是不知他心裡早有作死的大計劃,身爲禁衛將軍,逐走幾個死皮賴臉不願走的閒散少王,並不是什麼不好下的決定。

如果武攸暨敢於用強,李潼敬他是條漢子,大家比比誰能折騰。如果不敢,也可以理解,武則天殺其妻、賜其妻,就沒考慮過武攸暨半夜睡不着,越想越激憤,一刀捅死自己親閨女的可能。

李潼不想招惹武家,那是因爲滿頭癩痢、實在不想再惹蝨子,雖然都是立志舔狗,武家已經拖家帶口上位了,他這裡還未出發呢。

但若說對武家人畏之如虎,那還真沒有。都是做舔狗,誰還能比誰多出什麼優越感。大凡我能湊到我奶奶身邊,你也無非多了兩口牙,敢不敢呲,終究還是看主人意思,到最後拼的還是技術硬實力。

至於說武周時期皇嗣之爭,傳武還是傳李,看客們都爭得一腦門子汗。

但只看武承嗣、武三思這些人,薛懷義在的時候給薛師牽馬,張氏兄弟上位,五郎六郎叫得黏糊熱絡,前後十幾年跨度,什麼長進都沒有,他們壓根就沒有獲得獨立於武則天意願之外的權力。

還想做大周創業二代?那純屬內心加戲,給你舞臺沒有這個能力。

真正有眼力、有是非觀的人,誰也沒把武家當作一盤正經菜。只有李顯那去國十餘載,歸來無相知的人,好好捧着武家幫襯自己。

可李旦被摁在洛陽抽打半輩子,硬是咬着牙沒有與武家有任何瓜葛,這是一個明白人,他要真敢跟武家眉來眼去,他媽真得弄死他。他作爲大唐傳承的最後標杆,也絕不容許與武家不清不楚。

武週一朝,鬥爭大脈絡很清晰。革命之前,大家都在議論太后敢不敢踏出這最後一步。

履極之後,木已成舟,趕緊討論一下誰來接我的班,畢竟我年紀大了也幹不長,瞬間將鬥爭的核心從改朝換代拉回傳承問題,鬥爭的尺度與戰場快速縮小,只集中在中樞之內。

權力的高層次體現,不是我臉紅脖子粗跟你爭勝負,而是由我決定你們來爭什麼。

武家是武則天樹立起來的一個工具和靶子,在這個鬥爭過程中任何偏幫行爲,只說明武家戰鬥力不太行,不拉偏架幹不下去,不能代表武則天的真實意志。

這個鬥爭的過程,只是帝王心術,不存在母子、姑侄的倫常關係,武則天是一個皇帝,她不是大唐扶弟魔。更不要說她那些孃家兄弟們,或直接、或間接,幾乎都是被她弄死的。

眼見三王安在席中,擺明態度不肯離開,武攸暨一時間也是心內猶豫。不滿自然是有的,他自認沒有失禮之處,可是這三王太不給他面子。

他不是沒有想過用強驅逐,但途中上官婉兒的提醒又在腦海中迴盪起來,以至於三王眼下這固執失禮,在他看來都有幾分有恃無恐的意思。

他回頭準備請示一下武三思的意思,卻發現武三思早已經離開。這是因爲在武三思看來,既然有了武攸暨這禁衛將軍出面,三王哪有驅逐不走的道理。

他又不是真的無所事事,大把閒暇浪費在此,轉回頭來再收拾就好了。更何況,被人當面指着別人鼻子罵成豬狗,總也不算多露臉的事。事情有了交代,自然也就離開。

正當武攸暨遲疑不定,猶豫進退之際,門外再次響起稍顯急促但仍悅耳的女聲:“妾等拜見大王。”

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013 王的起居日常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0509 捐盡封戶,爲國卻賊0005 再愛我一次0793 契丹暴亂,兵掠諸州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272 阻義者,雖死不道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225 無兒還有孫0786 欲圖中興,仁術難仰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246 細憐閒庭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169 酷吏授首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039 羅網常設0016 大唐潑婦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930 三年盛儲,一戰雄圖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321 來君珍重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217 西京可守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365 羣僚入廟,參佐代王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957 六尺之勇,何懼踏營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020 願此心同我0521 西京動盪,百坊互攻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015 仁智院掌直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319 巽郎才壯0103 府佐諸衆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159 皇孫李寶雨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0120 諸用仰於國0008 聖母神皇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254 邪言鑽心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120 諸用仰於國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439 踏破白馬寺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