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

神都洛陽天街東崇業坊,韋氏宅邸中。

朝廷已經黜朝多日,秘書省本爲病坊,韋承慶也是因病告假多日,只是臥居坊邸、不就衙堂。

上午時分,子侄入舍請安,韋承慶只於病閣接待,諸子侄問候之後,只將從子韋洪基留於內堂近側。

韋洪基年在三十歲許,官任門下省符寶郎。寶即璽也,門下省因掌封駁大權,皇帝六璽俱置門下,不由二省、不稱制敕,換言之,中書雖造制敕、門下署而行之,兩省之外,俱爲亂命。

韋承慶前爲中書侍郎,雍王以外、乃當朝第一宰相。但其職權仍有制衡,便是門下省諸官佐。符寶郎雖不入五品,但凡所制敕頒行,俱能得悉。所以這個門下省的符寶郎,就是韋承慶除了本職之外,爲自身施加的第二層保障。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就算韋承慶如今不在中書,但因從子官任符寶郎,所以朝廷凡有制敕,韋承慶也能在第一時間有所知悉。這樣的人事安排,當然不合規矩,自貞觀明相馬周以來,兩省官長其所族裔便不得就任兩省官佐已成定製。

但規矩終究是由人執行,韋承慶拜相之後,凡所營就、俱取義衆歡,所涉利害深切,哪怕爲了提前一天知悉自家所受封犒,朝士們也鮮有攻訐韋承慶這一點人事授給違規之處。

更何況,符寶郎只是司庫官職,於門下諸官佐中論及話語權,甚至不如更加卑品、但卻職在供奉的諸拾遺、補缺並起居郎,所以儘管韋承慶已經被罷相,但其從子韋洪基的符寶郎官職仍然被保留下來,六品卑職即便是要作改換,也要等到今年的冬集銓選。當然,前提是如今的朝廷仍能維持到入秋。

“叔父奏書擬未?昨日傍晚,雍王言訓入都,至於今早,門下所錄奏書已達四百餘份。諸久不參朝的舊臣,亦緊急趕製,唯恐悖於王教……”

待到衆人退出,韋洪基便入前低聲說道。

韋承慶聽到這話,眸子便閃了一閃,然後便問道:“門下所錄諸聲,附從雍王者有幾?”

聽到這個問題,韋洪基便低頭不語,見從子如此神態,韋承慶便嘆息一聲:“雍王生在權勢之內,此中門徒,凡所操議,確是不凡啊!未召而入,本是悖逆大罪,憑此一論便成反覆,本身又勢力擁聚,天命矯得,人莫敢忤……”

“朝士持論該當西歸者,十之七八。雍王究竟是否得道,或仍存疑,但羣情所趨,略有可見……叔父,廬陵久處於野,是否真能恃此逆勢,確是可疑啊!”

韋洪基沉吟片刻,壯着膽子開口說道:“雍王於宗家或仍少,難免氣驕,然其入世以來,所事多孚……”

“住口!兒輩能知人事幾深?你祖你父幾世所謀,能爲你一言抹殺!”

韋承慶本來還半臥榻中,這會兒則拍牀坐起,望着韋洪基怒聲道:“少輩或壯年成人,矜傲幾分才志,自忖能投幸少壯。但世道才流幾許,豈你拙眼能度?身長六尺,衣食不出祖蔭之外,恩授皆仰門中枯骨,若非生在如此門戶,安能解褐在事?

長輩如此厲聲,並非小覷爾等才器,能有三分緣幸可以自謀於時,不至於今日尚且傍榻謀生!你父祖或許短志,尚且能於此世謀得寸土立足,若放由兒輩爲我家門執掌去向,人間知我門戶有誰?幸在幸在,百斤血肉投生此庭,否則爾等爲誰魚肉,未可知也!

天道無情,寒暑侵蝕、豈分貴賤!人間百姓,多是豚犬,唯見權門之煊赫,豈知忠勤之是非?雍王問道於衆,不恤名門,其失道遠矣!天下大勢,若不決於幾家,田舍農夫、能當社稷之重?”

“我、我不敢……但唯今雍王率衆而來,不日便抵都畿,都畿之內實在沒有強徒抗禦……”

韋洪基見叔父如此惱怒,一時間也是驚懼不已,忙不迭離席叩拜道。

一番怒吼之後,韋承慶也自覺有些失態,特別在聽到從子那驚懼言語後,稍作沉吟才又繼續說道:“雍王東行、或有無敵之姿,然凡所訴求,仍要聚合羣衆聲勢,雖然不能洞其虛實,但想來仍有憂慮之處,或陝西羣情並不能統合於一。今其宣於朝士之論,可以借勢雜言其間,今上本非天皇正嗣,其所得立、概無祖訓片言可憑,既然要歸祀祖陵,此中幽隱可以長作申辯。”

“叔父的意思是?”

韋洪基聽到這番話,仍有幾分不解,忍不住開口發問。

“這並不是我的意思,而是雍王教令如此。禮不辯不明,義不申不正。唐家養士甲子有餘,三代先王垂制禮義所聚,豈雍王短時桀驁能夠盡作壟斷把持!既然雍王要勒求衆聲,那不妨讓雍王見一見神都朝士真正聲願如何。”

講到這一點,韋承慶還是頗具信心的。如今雍王雖然勢力獨大,但也仍然還沒有達到隻手遮天的程度,想要憑其一紙教令便操弄都畿羣聲仍然遠遠不夠。

韋承慶長嘆一聲,望着從子繼續說道:“兒輩少經風霜考驗,難免爲雍王眼前之強勢所嚇,竟生投誠之想。但這對我家而言,絕不是一條生路。更何況如今廬陵已經……唯有繼續向前,險中求活!”

韋洪基聞言後連忙點頭,表示絕不敢再有此類想法,並低聲請示道:“若要操議於朝中,那後日大計是否……”

韋承慶正待要再作交代,突然有心腹家人匆匆入舍並疾聲道:“郎主,大事不好!坊裡街前有人投書示警!”

“書在何處?”

韋承慶聞言後頓時一驚,接過家人呈交上來揉成一團的帛書稍作閱覽,臉色頓時一變並疾聲道:“速速招聚家人,分發器杖,奪門出坊!”

講到這裡,韋承慶也顧不上再臥榻裝病,直從席榻中一躍而起,自有聞聲趕來的家人爲其披掛甲防。所謂的甲防自然不可能是真正的鐵甲,只是絹綢層疊密縫、可以稍阻流矢鋒銳。

“叔父不是說,外有雍王進逼,內有廬陵潛伏,聖人絕不敢貿然挑釁……”

韋洪基這會兒也是慌了神,上前拉住韋承慶顫聲說道。

韋承慶聞言後白了他一眼,只是頓足疾聲道:“速向南曲廢宅放火爲號,傳告在都諸衆情勢有變,速來救我!”

說話間,韋承慶便已經疾行步入了中庭,而此時庭前也已經聚起了爲數不少的族人並家奴,且所持刀劍棍棒不在少數。

雖然絕大多數韋氏族人並不知禍由何發,但韋承慶既然窺謀鼎器,當然也要常設應變的方案。雖然在此之前他也確有樂觀之想,認爲當今聖人在內憂外患的現狀下並不敢直接向他發難。

此時眼見衆家人們聚集起來,韋承慶便快速吩咐道:“女眷速入內庭,不得擅出!五服之內男丁隨我奪取東坊門,諸寄居親友可以各撿細軟分頭出逃,風波定後歸來聚首!”

且不說已經亂成一團的韋氏宅邸,皇城中諸禁軍將士們在受命之後便各自引衆縱馬馳出皇城,皇城門前各依所使分頭行事。

皇城端門南側,本來近日由於朝事荒廢而行人頗少,但是隨着雍王教令入都、催促在朝羣臣參議西遷事宜,所以不乏朝士歸朝進書,眼見南衙諸軍殺意騰騰的奔馳出宮,自然羣衆驚疑,惶恐間進退失據。

鬚髮灰白的宰相韋巨源披甲行出端門,身後自有近千甲徒聚集簇擁,於端門前佈設戰陣。視線掠及天津橋北岸那些驚恐朝士,韋巨源便擡手示意甲員喊話道:“奉聖人命,今日朝中諸事悉罷,唯是閉門殺賊!食祿諸員,各自歸邸自守,非皇使持敕就邸傳喚,凡所叩擾,不得啓門應之!”

聽到甲員們如此喊話,左近徘徊的朝士們不免更加心慌,也顧不上入前細問,或是催促家奴,或是親自策馬,快速的離開這一片區域。

除了分向各邊城門的兵衆之外,另有一路近千甲徒直沿天津橋衝入天街中。然而這一路甲士們在天街上馳行未遠,突然一名兵長引着近百士卒直向天街西側衝行而去,並不理會率隊將領的呼喝阻攔。

“賊子果然無從隱遁,凡違背皇命者,殺!”

率隊的南衙將官見喝阻無效,抽刀在手,拍馬喝道,直向那一路違命卒衆殺去。霎時間,天街上已是人馬譁噪,殺聲成片。

不獨天街這一路人馬,其他幾路南衙軍衆在衝出宮門之後,也都爆發出不同程度的混亂。

南衙本就派系雜多,且多勳貴子弟就事府職,早已經被陰謀者滲透無算,變故未生之前,誰都不能確定身邊袍澤是忠是奸。

皇城中聖人雖然下令誅殺韋承慶,令預謀者驚覺陰謀敗露,但當時身在皇城,並沒有能夠主持大局者,自然不敢擅動。直至衝入城中坊間,約束大大減少,相關涉事者才各自作亂求活。

很快,各路人馬所爆發的混亂便快速的反饋到端門前坐鎮的韋巨源處。

韋巨源在聽完各路回報後,一時間也不免閉目長嘆一聲,恨言道:“南衙國之武庫,竟成藏惡納奸之所,悖逆羣出,焉能不亂!不破不立,聖人既然奮此壯志,立朝老臣捨命而已,不負此祿!橫刀於此,敢犯端門宮禁者,殺!”

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032 君子滿朝0152 潛龍怒音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0360 祖孫情深0022 萬古愁難銷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229 心似雙絲網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096 勇宦楊思勖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368 薛郎鐵頭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090 家賊難防0065 人情難測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209 枝上桃李子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017 兄弟殊異0094 大酺禮畢0114 友誼的河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009 聖心取捨0451 兒女長年,爲母赴死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083 途窮生戾氣1027 勢難相忍,各自修行0389 鄭女文茵0307 南望老人星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447 嵩陽道大總管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280 寶利行社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018 跋扈宗王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060 唯望生,不望死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096 勇宦楊思勖0054 鎖喉之臣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368 薛郎鐵頭0184 洛陽女兒行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