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

“三郎,就這麼放過了他?”

望着王仁皎倉皇離去的背影,李守禮有些不甘心的說道:“你是不知崔玄暐死後,都畿坊區之間辱你聲言多深!這賊子受我家恩不可謂不厚,竟然還犯出這樣罪行……”

“人各有志,談不上什麼罪過。行臺與朝廷,本也不是敵國,花開兩朵,各自競豔而已。”

李潼望着王仁皎交出的符印諸物,嘆息道:“殺之不足以宣我威重,縱之也不損我洞察英明。若非二兄你將刺陝州,我也不會再當面訓斥其人,遣之入都即可。今次只是讓二兄你見一見人心之險,待人待事自留三分餘地,不可心事盡託。勢力之內,曲直難辨,他今日謀進,誰又能斷言不是來日的取死之道?”

人從歷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從來不會從歷史中得到任何教訓。風物放眼常量,無非一個輪迴套着另一個輪迴。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投機者們的心情,或許張氏兄弟們的張昌儀回答最爲貼切。一日絲能作幾日絡?一日亦足!

脫將半臂共湯餅,泣請三郎念阿忠。歷史上王仁皎鑽營半生,雖也給家門帶來十年富貴,但最終也只是落得乞活不可,一碗湯餅換不來一輩子的魚翅撈飯。哪怕機關算盡的武惠妃,也難免阿姑、新婦共侍一夫的莫大諷刺。

老實說,王仁皎的背叛的確給李潼帶來了不小的打擊。其人可以說是他門下資歷最老的一批舊人,結果仍然沒能抗拒得了關隴勳貴們的拉攏腐蝕。

當然,這一點打擊也不足以讓他意志消沉、從根本上懷疑人與人的關係,對他而言也是一次警告。

神都革命以來,事中雖然仍不免波折,但大體上仍是順遂,行臺這一份基業也是蒸蒸日上,但哪怕就連他的初始創業團隊中,仍不免有人對他的前程不抱樂觀。由此推及天下,也不可樂觀妄想就覺得人人都會以雍王爲天命所歸。

“王仁皎此事,或仍不免餘波。二兄閒時ꓹ 可以稍作關照。他貪與姜氏爲親而捨棄故主,若所求竟然不得ꓹ 於我也是一樁羞辱。姜氏既作此計,不願嫁也要嫁!”

雖然放過了王仁皎,李潼也不打算就此罷休。

歷史上王仁皎是怎麼走通了上層路線ꓹ 獻女於李隆基並最終混成國丈,已經不可查驗。但眼下來說ꓹ 郕國公姜氏之所以費心拉攏王仁皎,就是其人曾爲雍王府佐舊員。一旦這一層身份不再ꓹ 王仁皎的價值當然就要大打折扣。

而且由於故衣社的存在ꓹ 這些關隴中下層將門對底層府兵軍戶們的整合與號召力也大打折扣。

王仁皎已經不能繼續潛伏在雍王陣營中,本身又不知曉太多西京行臺的機密,即便投入對方陣營,所能發揮出來的作用微乎其微。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方還會不會遵守此前的約定,則就十分可疑。

畢竟對方就算家大業大,待嫁剩女也是有數的。以此誘惑王仁皎已經嚐到了一些甜頭ꓹ 與其施捨給一個已經無甚價值的樣子貨,不如留下來再引誘其他人。畢竟雍王陣營中ꓹ 類似王仁皎這種情況的人還是不少的。

姜家走慣了上層路線ꓹ 所出嫁的女兒也都要考慮具體的回報ꓹ 要麼世道名門ꓹ 要麼宗家近戚,諸如在朝宰相李思訓這樣的家世。王仁皎跟他們比ꓹ 可就寒酸多了。

李潼眼下還不便從肉體上消滅他們ꓹ 但也不意味着沒有別的方法。

既然都已經放過了王仁皎ꓹ 索性幫人幫到底,老小子是出賣了我才獲得這樣一個機會ꓹ 起碼也得跟李林甫他爸爸做連襟,姜家別妄想用一個庶出乃至於養女就打發了。老子的價格可沒有那麼低,不讓王仁皎給你們做爸爸已經是便宜你們了!

李守禮也不是完全不動腦子,聽到這裡便明白過來,笑語道:“三郎放心,我一定助他們兩家把婚事搞得風風光光!”

李潼聞言後也笑起來,崔玄暐之死讓他莫名其妙的頂了一段時間黑鍋,於聲譽着實有損。輿情最嚴重那段時間裡,就連行臺都不乏人對他言語試探,想要搞清楚究竟是不是他做的。

如今風波雖然平息,但遺留的影響卻還沒有完全消失。崔玄暐本身官聲不差,又出身關東一流名門的博陵崔氏,特別是在河北士林中頗具影響力。李潼揹負這樣的嫌疑,也會讓河北人加入行臺的熱情不高。

而且他四叔這個大聰明,又把其丈人竇孝諶派往幽州,看樣子是打算在河北開闢抗擊突厥的新戰場。

這難免就會讓李潼聯想到原本歷史上不久之後的營州之亂,如果營州之亂真的如期爆發出來,按照朝廷眼下這個尿性,未必能有足夠的力量定亂,或許還要行臺出兵收拾爛攤子。

所以跟河北人的關係處理,眼下也要重視起來。河北這些世族雖然不能代表整個河北,但多多少少還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搞得太僵,於事無益。

按照王仁皎的交代,刺殺崔玄暐應是姜氏主謀並實際操作,但他四叔應該也涉入其中,起碼是知道有這麼一件事。甚至有可能李思訓拜相,都是這件事的餘韻之一。

雖然搞清楚了事實真相,但還真的不好宣揚出去。

他四叔這麼搞真的是太不地道了,別說崔玄暐本身就是打壓行臺的急先鋒,你前頭還在跟人家商量兒女親事,後頭就縱容親信將人幹掉並甩鍋。一旦事情泄露出去,無疑會造成朝情大撕裂,讓河北士人再怎麼看待李唐皇家?

李潼現在是在跟他四叔爭鍋掌竈,但也不能直接把竈臺給砸了。諸如歷史上他三叔雖然搞定了神龍五王,但至此之後窩在關內,哪怕關中大飢都不敢去洛陽就食,就是怕離了關中就要遭報應,最終被關門打狗,一家子全被霍霍了。

既然不能公佈真相以自證清白,那也只能暗示了。事件中的一個關鍵人物,陝縣縣令王仁皎本是雍王的人,結果卻跨越門第、風風光光娶了郕國公姜氏的女子,姜氏又是如今朝堂中的隱形大佬,這意味着什麼,你們自己想。

能在官場混得開,誰又不是玲瓏心竅、聞絃歌而知雅意。至於那些看不透這層暗示的人,蠢得豬一樣,老子還在意你幹啥!

這邊跟二兄商議妥當,李潼又召來李葛等人,着令他們儘快處理一下王仁皎所知府事首尾,主要還是大河沿岸一些商路人事,包括故衣社那些漕運工人們。

這些人事當中,其實無干太多行臺機密。早期革命之前,或許還牽涉一些非法的人貨調度,如今整個潼關以西已是雍王天下,更沒有必要再去非法運營,只是作爲官府物資集運的一個補充。漕運工人們的存在,只是免於官府再去徵發役力,既害農時,又沒有效率。

李潼之所以着人處理一番,也是擔心朝廷與行臺之間的糾葛或會波及到這些普通的民衆。

以朝廷那敏感的寧枉勿縱的態度,或許就會誤以爲大河兩岸這些漕運工人就是行臺聚集在野的武裝團體,用來謀害神都。

當然,這些漕運工人們一旦不再傍河運輸,也會讓兩京之間的民間物資流通受到影響,一定程度上會損害到關內的物料輸入。

不過李潼近來也正有意整合一下以關內爲中心的整個物流體系,壓制一下過於自由散漫的商貿環境,這點影響也可忽略不計。

講到對社會資源的掌控,商賈們終究還是比不上世家大族。裴炎是河東士人的代表人物,其人得以平反,拋開對宗法大義方面的影響,也一定會引起一輪河東世族向神都朝廷涌入,去爭取搶佔政治層面的資源。

如此一來,這些河東世族對鄉土資源的控制力就會削弱,乃至於主動放棄。

畢竟如今神都朝廷財政狀況也不樂觀,大量河東世族前往神都跑官,這當中的錢糧用度消耗,朝廷也做不到大包大攬的完全報銷,勢位到手之前,仍然需要他們自己開支所費。

世族們的經濟特權,主要體現在田宅、奴僕等佔有,一旦離開鄉土,這些人事則就不能在異地變現流通。你要麼安在鄉里守着這一畝三分地營家治業,要麼就將產業變現、拿去神都跑官變現。一些大家族或能兼顧兩者,但畢竟只是少數。

所以朝堂中這一輪政治風潮,並不止於政局中的影響,更間接促成了一次鄉土資源的再分配。

李潼一派如今在朝堂中話語權幾近於無,是很難再通過官方的手段直接插手河東,甚至就連蘇味道這個幷州長史的位置都岌岌可危。

但是河東這一片區域,他是不可能放棄的,無論眼前還是長計都需要深刻經營。朝廷通過一系列政治操作吸引河東世族向神都靠攏,那他就趁着這一股風潮搶佔河東諸州的鄉土資源。

行臺的軍隊結構中,有大量鄉籍河東得營士。在此前幾場大戰中,這些營士們也都積攢了不菲的賞錢,便可以鼓勵這些人在鄉里購買田宅等產業,通過這種方式將那些常年盤踞鄉里的大世族瓦解成一個個中小地主,催生出一個政治立場偏向於行臺的軍功地主團體。

0003 前途堪憂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156 武氏羣英會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008 聖母神皇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062 禁中亡命徒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236 蜀商楊麗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472 殿下所指,闊步以進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007 上陽宮官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024 神皇鑑詩說幾句話0430 千金易得,真心難求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169 酷吏授首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055 一人而敵一族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004 醫博士沈南璆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324 寶藏仍未枯竭0117 權門惡事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316 鸞臺給事中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027 南衙北衙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1000 仕途未進,君恩已享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104 王居大不易0915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0030 百騎軍士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137 好生是天德0207 李氏名駒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509 捐盡封戶,爲國卻賊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065 人情難測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242 蜀女有才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089 賢賢易色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036 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