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

於光祿坊蕃國公主邸中接受了其人所獻圖籍之後,李潼也抽出時間來着重瞭解了一下這個所謂蕃國東域具體的方位與範圍。

講到大唐對於周邊境域的瞭解與記錄,就連李潼這個來自後世的人都不得不爲此點個贊,實在是翔實有加。

大唐的開放與包容,絕不僅僅只是兩市那些駱駝商隊與當壚賣酒的胡姬們能夠完全代表的。

每有番客遠來,如需官方接待,首先關心的並不是其人所攜何種方物進獻,而是其國位處何鄉、風俗人口如何,以及距離大唐有多遠。這一類的情況,統統都有官員負責記錄,並將記錄的內容進行彙總整理,並妥善收藏。

不僅僅官方態度如此,民間對於周邊未知的區域也都充滿了好奇心,對外來的事物並非一味警惕排斥,而是積極的進行了解,並有選擇的進行接納。

這種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在農耕文明的政權中是頗爲罕見的。如果說漢唐壯在開闢,那麼隋唐就是通過這種強大的自信心,成爲中古時代整個世界的中心區域。

可是中古時代結束後,這種對外的開拓、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就轉爲一種內斂的態度,好奇不復、進取不復。直至封建時代末期,更完全僵化爲一種妄自尊大,已經喪失了對整個世界的認知,也喪失了對自身準確的評價。

有關蕃國東域的細緻瞭解,李潼所採閱的資料還非本朝的記錄,而是前隋一些圖籍。本朝初期重點在於攻略突厥以及高句麗,隨着吐蕃崛起、兼併吐谷渾而成爲嚴重邊患,所關注的重心也主要集中在隴右以及蜀中的西北等與吐蕃勢力直接接壤的地區。

川西藏東這一片地區,有大量的生羌部族雜居,局勢多有混亂,與大唐官方的互動也並不密切,所以新的記載並不多。

倒是前隋之際,結束了南北朝長期的動亂,中原王朝帝國再創,大有萬國來朝的雄壯氣勢,所記載的胡情形勢要更加的詳細豐富。

通過翻閱這些舊籍,李潼也瞭解到在蕃國公主領邑這片區域中,在隋時還存在大大小小十幾個邦國,諸如附國、東女國等等,都曾有入貢隋朝的記錄。

瞭解到這些後,李潼也不由得感慨,本朝立國雖然已近百年,但較之隋朝最強盛的時期仍有不小的差距。這並不是說前代帝王能力不行,關鍵就在於大唐立國以來,便幾乎沒有什麼長期休養的時間。

武德年間仍是隋末亂世,天下羣雄爭霸不休,隋朝積儲幾乎在這亂世戰爭中消耗一空。貞觀初年,東突厥頡利可汗兇悍寇入關中,迫使太宗皇帝簽訂城下之盟。

而短短几年之後,大唐國力稍有恢復,便掀起了攻滅東突厥的大戰,之後又是薛延陀、西域諸國、高句麗等等,幾乎無年不戰。

秦皇有六世餘烈,漢武有文景之治,就連隋煬帝都有一個開皇積儲,而唐太宗李世民除了一個隋末殘破世道之外,只揹負着玄武門事變這一原罪,最終開創出大唐煌煌偉業!

後世常用一些比較淺顯的籍戶、貢賦等指標,以偏概全的去論證貞觀之治是個假盛世,配不上史籍中享譽崇高的評價,這也真是王八蛋的王八說法。

貞觀時期,民生的確是不如一些全力休養生息的時期,但這也並不是貶低貞觀之治的理由,唐太宗文治武功的確是帝王中的翹楚,明君中的明君。遠不是隋煬帝這種宏於大計、短於實際的亡國之君能碰瓷的。

瞭解了蕃國東域的情況後,李潼也明白了爲何這蕃國公主如此大氣,僅僅短見幾面便將其封領盡數捐獻,即便是獻來,行臺也很難加以實際的統治。

反而如果行臺要憑此境給吐蕃本土施加掣肘、攪亂的話,還需要在政令以及個人的名位待遇上,給這位蕃國公主加大扶植的力度。

當然這對李潼而言,也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問題,他既然決定要接納這位蕃國公主,就已經有打算要對之優加禮待、千金市馬骨,使之成爲諸蕃***首領的一個榜樣。

於是,過了沒幾天,李潼便着人入坊,將這位蕃國公主請入皇城行臺中來,要與之正式討論其封邑經營的問題。

終於得以正式前往行臺陳述計議,葉阿黎心中也高興不已,很快便在使者的引領下進入了皇城中。

皇城位於門下省的政事堂中,除了雍王以外,堂中還有其他幾人在座,一同等待這位公主的到來。

其中一個就是前宰相陸元方,接下來李潼打算將陸元方派往益州擔任大都督府長史。至於漢王李光順,既有家事的問題,再加上本身也不願再遠事蜀中,之後便長留京中,幫助西京國子監祭酒楊再思準備行臺才選事宜。

葉阿黎今次出門,因爲要談公事,所以是一身偏中性的翻領蕃服打扮,自有一番英姿颯爽的氣質。儘管是以女身登堂,但與廳堂整體氛圍並不違和。

彼此見面,短作寒暄,李潼便直接問道:“蕃國將東域授給公主,公主具體能得幾分自主。若蕃國決意將之收回,刀兵之外,還有什麼其他正式的手段。”

講到正式的話題,葉阿黎精神也是一振,聞言後便解釋道:“蕃土朝綱政令,俱有別於大唐。雖然蕃人蕃土,俱爲贊普所領,但各家分得之領邑領民亦是世襲。雖謀逆之大罪,贊普不可私兵討之,需集聚王臣、邦主議盟誓約,得羣衆許可再作誓言,只殺此家,不涉其餘。謀逆之罪,亦有殺首惡亦或絕其嗣的區別……”

葉阿黎將吐蕃國中的議盟傳統並形式規令都詳細的解釋了一番,也讓李潼對吐蕃這個政權的瞭解更加透徹。

此前他覺得吐蕃是一個比較單一的軍國政權,但聽到其君臣關係是這樣一種模式,似乎更偏向於春秋時期的封建貴族聯合體。

贊普雖然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但卻並不能集權於一身,將土地與人口賜給諸貴族,以換取這些貴族的效忠。而貴族除了世襲封邑之外,還依照身份的高低有着不同程度的法律豁免權,甚至於就連謀反這樣的大罪,只要本身實力夠強,都有可供商榷的空間。

當然,先周的封建制還有着一整套的禮法作爲約束,雖有禮樂崩壞,諸侯爭霸、挾天子以自重,但吐蕃與之整體還是不同。

吐蕃的貴族主要是軍事貴族,諸如權傾幾十年的噶爾家族,雖然國中自上到下人人厭之,但又無可奈何。葉阿黎雖出身老牌氏族,卻被逼得國中無處容身。

葉阿黎講述這些,主要也是在說明,就算吐蕃王室不能容她,但所賜封出的領地也不能輕易的收回。除非她已經徹底背叛了贊普,或者其行爲已經觸犯到了吐蕃貴族們的整體利益,否則東域這片土地,她及她的子孫就能永遠繼承下去。

眼下雖然她將東域版籍投獻雍王,但這也並不屬於背叛贊普,畢竟她入唐本就贊普王命着其和親唐國。

當然,儘管葉阿黎對吐蕃的盟誓傳統介紹的很鄭重,但李潼自己心裡清楚,所謂的規矩,只是彼此力量還不足以直接吞沒對方的情況下、彼此各作妥協的一個說法。真要實力足夠,可以無所顧忌,誰還管那套。

葉阿黎的東域封地,大體上就是後世民國時期的西康省,夾在四川與西藏之間。

眼下吐蕃之所以將這一片領地分封給葉阿黎,從地理上而言,也是因爲這一片土地地處橫斷山脈之間,就算吐蕃想要實施有效的管理也很困難。

特別自康延川以東,溝嶺險峻,道途崎嶇,吐蕃就算駐軍於彼,也僅僅只是徵收一些物料。且當地土羌部族鬧亂不斷,仔細算起來,駐軍加上平叛的消耗,反而是有些入不敷出。

當然,這一片區域也並非沒有意義,地處唐蕃商道的中心地帶,是吐蕃對外交流、特別是引進大唐物資的重要渠道。控制住了此處,就等於控制住了整條茶馬古道。

若從軍事形勢而言,大唐如果能夠控制東域地區,西進可以直接威脅吐蕃腹心之地的衛藏四茹,北上可以通過生羌領地截斷白蘭羌故地,從而內外夾擊吐谷渾。南下還可以輻射到南詔地區,對山南統治有着極大裨益。

但這些構想,也都只存在於理論中。早在永昌年間韋待價西征戰敗,武則天便曾動念大徵蜀中之民以討伐蜀中土羌,從而遏止吐蕃兇焰。但大軍進退、山路開闢,所需要的投入是海量的,謀論多時,最終也只能無奈放棄。

總而言之,這片區域戰略價值雖然不小,但性價比太低。中唐名將韋皋節度蜀中時,雖然大破吐蕃、壯功於川西,但那是在隴右這一重要戰略地失去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的無奈選擇。

如今隴右局面大好、兵事大修,李潼也並不急於在川西開闢第二戰場,他準備通過一些其他的方式去深刻影響吐蕃國內情勢。

兩國交戰,未必只有刀兵,如今吐蕃贊普之上還有一位王母,頻頻征戰丁男損失極大,再加上所兼併的孫波又是一個傳承悠久的女權社會,如果能在吐蕃國中培養出一批拳師,這絕對是一件非常歡樂的事情。

0308 吾皇萬萬歲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038 水漲船高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180 豈能笑罵由人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435 北門操戈,奉命行事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057 命途何艱難0037 春官武承嗣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130 少王邪才妖異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655 倫情妖異,母女爲仇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049 莫厭金盃酒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062 禁中亡命徒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1020 朝議未定,民聲先傳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0184 洛陽女兒行0818 蜀中繁華,金玉滿架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186 上錯花轎嫁對郎0123 兵事再興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265 順水推舟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063 明月暫未有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035 嬌花藏毒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959 勢利膏樑,有傷風化0032 君子滿朝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167 唐家氣數,應在大王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335 給事巡衙,羣僚恭待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327 南省氣象0002 又一個才人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