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興亡繼絕,不足成事

被人揹地裡品頭論足,又當面講出來,李潼多多少少是有些不自在。但考慮到這評價也算中肯,不算中傷,算了,還是不計較這些小節了。誰人背後沒有三分是非之言,或是說人,或被人說。

接着,張仁願便奉上隨身攜帶的安西衆將官的書信。李潼垂眼一看,當先就是他神交已久的唐休璟的信,足足一大卷那麼多。

於是他便也先拿起唐休璟的信件細閱起來,信裡內容很豐富,且並非嚴肅的公事口吻,倒像是閒話家常。前半部分主要講了一下家事相關,特別感謝雍王殿下在神都城對其家人關照有加。

李潼跟唐休璟這戍邊老將產生交集很早,自然是因他娘子唐靈舒的緣故,雖然至今還沒有見過面,彼此之間書信往來也有過幾次。

此前幾次,唐休璟書信措辭還有一些保守,但這一次就溫和得多。講過家事之後,後邊又加了許多他在邊疆任事的人事經歷,倒像是一個經歷豐富的仁厚老者將自己的經驗智慧遞授後進。

信的最後一部分,纔講到安西目下的形勢。如今安西局面,較之隴右還要更加緊張,已經在積極聯絡西域一些番邦胡部,準備反攻四鎮。可以確定,在隴右和西域這兩個戰略選擇上,吐蕃最終還是選擇了西域。

唐休璟這一封信,李潼看了足足大半刻鐘,主要還是感受這位老將對他的態度變化。

這種轉變倒也談不上勢力,他與唐家雖然早結姻親,但在此前,與唐休璟的交集畢竟不算太大,特別公事上幾乎沒有什麼需要交流的地方。

況且,邊將與宗王之間總要避嫌,畢竟武週一朝政局上的水實在太深了。神都政變成功之後,李潼翻看政事堂一些隨事記載的卷宗,甚至都看到武三思提議把唐休璟動一動,是要對李潼的勢力嚴防死守、全面打擊。

如今情況又有不同,首先唐家與雍王聯繫更緊密了,唐休璟之子唐先擇等甚至直接參與李潼所策劃的政變。籠罩在雍王身上的政治陰影消散大半,也就沒有了再作避諱的必要。

而且現在李潼分陝而治於關西,隴右也在其控制中,雖然還沒有獲得對安西都護府的管制權,但安西后路都在長安幕府掌控中,彼此之間的交流互動自然也就有了加深的必要。

就算眼下李潼還管不到安西四鎮,但唐休璟就是他插在安西的一杆旗,直不楞登的引人注意。

唐休璟之下,便是安西大都護王孝傑的信件了。

打開信紙,粗黑直挺的筆畫便直戳眼球,這個收復安西四鎮的大將書法真是有點辣眼睛。李潼看到王孝傑的筆跡,不免想起來早年西鎮剛剛收復、王孝傑因功拜相,憲臺就有毒舌槓精戲言:“孝傑竟可爲相,則來日鷹坊狗舍之聲,朝議俱可採聽。”

這話說的實在是刻薄,不過因爲王孝傑被拜相之事,當時朝廷中非議聲還是不少,很多人都覺得王孝傑能力不堪拜相。但其人收復四鎮又是無可爭議的大功,縱有一些非議,也沒有動搖王孝傑的時位。

王孝傑的信並不長,統共只有千餘字,前半部分都是在稱讚雍王匡正之功,表示如果自己當時在神都,也一定會跟着雍王披甲殺敵,早就瞧武家那幾個貨有點不爽了。尤其大大讚揚了雍王謀事止於武氏,而無害聖皇。

信的後半部分,則就是讓雍王安心留守長安,西境有他,萬事無憂,絕不會讓蕃胡鬧亂、波及到國中形勢。

看完了王孝傑的信,李潼不免體會到剛纔所看唐休璟信中對其評價“孝傑品性真純,忠直無二,可付項背”。

雖然唐休璟對王孝傑的評價頗爲正面,但只憑王孝傑這片紙數言,李潼就覺得這傢伙還是有點一言難盡。

王孝傑的確不同於他在神都打慣交道、一句話都要在心裡捂得發燙才肯說出口的老陰貨們,這傢伙啥都敢說。

拋開信中字面上意思,儼然就是一個老大哥拍着小兄弟表示很欣賞、我罩着你的語氣。把唐休璟的評價略作省減,那就是王孝傑真二。

李潼微笑着放下王孝傑的信件,然後又把其餘安西諸將並一些番邦君長的信件翻看了一遍。基本也都沒啥營養,無非恭喜雍王得授方面,壯力巡邊。

畢竟眼下安西都護府還不在長安幕府的管轄之中,所以除了這些禮節性的問候之外,就沒有太多幹貨了。甚至除了唐休璟的信件之外,其餘諸人信件中都沒有言及安西四鎮眼下的具體形勢。

看完這些信件後,李潼又擡眼望向下方的張仁願,察覺到張仁願眉頭微蹙、有些坐立不安的樣子,但也沒有在意,而是發問道:“吐蕃即用重兵於安西,安西方面有幾分力拒把握?”

張仁願坐姿又變得板正挺直,正色道:“卑職離鎮時,吐蕃前鋒遊弈已經擾及於闐,探其軍號,欽陵之弟勃論贊刃督軍五萬爲其本部,另有處月等邦部爲其前導。西突厥阿史那俀子亦隨其部,欲以復國感召西突厥諸部助戰其軍……”

李潼聽到這裡,眸光便閃了一閃。他這裡還打算用吐谷渾王族來搞混青海局勢,沒想到吐蕃倒是先一步用上了。

突厥久爲漠北霸主,前隋開皇年間分裂爲東西突厥。東突厥自不必多說,頡利可汗不作就不會死,兵臨渭水抖了一把威風然後愉快的入朝蹈舞獻禮,如今則有骨篤祿兄弟死灰復燃,鬧亂於大漠南北。

至於西突厥,則就延續了突厥內訌分裂的傳統,貞觀年間再次分裂爲左右兩廂。左廂五咄陸部位於東方,更靠近大唐,右廂五弩失畢部位於西方,更靠近西域。

高宗顯慶年間,蘇定方攻討西突厥沙鉢羅可汗阿史那賀魯,獻俘昭陵,西突厥正式滅亡。

之後大唐於五咄陸部設立昆陵都護府,以西突厥王族阿史那彌射爲興昔亡可汗,五弩失畢部設立濛池都護府,阿史那步真爲繼往絕可汗,以此維持對西突厥十部的羈縻統治。

這兩個可汗封號也真是惡趣滿滿,攻滅了人家的國家,再設立僞政權還起名爲興亡繼絕,這腦洞也是絕了。

雖然已經成了亡國之餘,但阿史那家內訌的優良傳統卻沒有丟失。不久之後,阿史那步真想要獨掌十部,便污衊阿史那彌射造反,借大唐之手幹掉了這個堂弟。

但大唐對阿史那家的糟心事也興趣不大,而且當時高宗皇帝一門心思的要攻滅高句麗。等到阿史那步真死後,索性直接廢了兩個可汗號,以安西都護府節制西突厥故地。

如此一直到了垂拱年間,隨着吐蕃投入西域的力量越來越大,武則天才又想起來留在神都城裡的阿史那家幾個小寶貝,再次恢復了興亡繼絕兩個可汗封號,將阿史那元慶、阿史那斛瑟羅分別排回十部故地,統率西突厥遺民以對抗吐蕃在西域的攻掠。

但這兩個傢伙,從小就生活在大唐境內,乍一返回故鄉,人事俱非,實在水土不服。

其中阿史那元慶不久之後就被突騎施爲首的五咄陸部驅逐,而阿史那斛瑟羅也在韋待價西征兵敗後不久,受不了部下的鬧騰和吐蕃的威逼,拍拍屁股返回了洛陽。

至此,武則天希望重建西突厥羈縻秩序來在西域對抗吐蕃的盤算徹底破產了,對這兩個沒啥用的小寶貝也不再上心。一直到了長壽年間,王孝傑親自出兵西進,纔算正式收回四鎮。

武則天雖然不再關注這對興亡繼絕可汗,但有人惦記他們,那就是春風得意的來俊臣、不對,現在已經改名叫徐俊臣了。

興亡繼絕可汗雖然正事上不頂大用,但卻繼承了西突厥的豐厚遺產,本身又寄居神都,有財無勢,在徐俊臣眼中自然就是大肥羊。

所以一年多前,徐俊臣便將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元慶羅織構陷,直接給搞死了。李潼回到神都後佔了徐俊臣在道德坊的大宅子,據說還是這一次辦案的收穫之一,算起來,李潼也算是吃了一口西突厥的人血饅頭。

話說回來,徐俊臣這傢伙也他孃的是個人才,陷害大唐官僚很來勁,搞起那些胡酋來同樣不手軟,如泉獻誠、阿史那元慶等,死在其手上大大小小的胡酋就有十幾個之多。如果生在開天年間,可能哪一次就把還未壯大的安祿山給直接搞死了。

阿史那元慶死後,其子阿史那俀子便逃往吐蕃。

西突厥這一通亂譜,李潼也是在入隴前後才進行過細緻瞭解,否則單單這些阿史那XX就搞得他頭疼,完全不知道說的是啥。

不過聽到吐蕃此次打算爲西突厥復國這麼熱心,李潼也是一樂,小弟弟還是太年輕,西突厥現在也只剩下“亡絕”,至於“興繼”,那真是提都不要提。

如果吐蕃這一次只是本國軍力前往,西域此戰或還勝負未定,現在帶上阿史那俀子這個倒黴蛋,那是逼着十姓突厥跟丫死磕啊!

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432 達則兼濟天下0072 天賦異稟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595 名將之姿,恭在行伍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821 賊亂事小,無虐下民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703 我自三郎,無謂大小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321 來君珍重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011 仁智院家人們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725 水土不同,或橘或枳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307 南望老人星0060 唯望生,不望死0259 娼兒薄行,花期錯失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028 禁宮異兆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008 聖母神皇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573 狼騎入谷,唐軍棄城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003 前途堪憂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221 窺望河西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002 又一個才人0360 祖孫情深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771 恩威所給,公器所歸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240 少陵原逢故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028 禁宮異兆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091 恩賜瑞物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154 宰相入刑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018 跋扈宗王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079 神宮巍峨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632 上陽宮冷,人情炙熱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649 殺伐痛快,直擒土王0713 韋卿雅正,堪爲宰輔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559 財助人勢,百業將興0193 太平托子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