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

第二天傍晚,李湛一行便抵達了西京城外。

儘管沿途也多見流竄的鄉民,特別到了西京城外,視野所及城外陂塬上隨處可見遊食之衆。畢竟城中坊市井然、防守嚴密,沒有武器、沒有組織,實在是很難攻破那些權豪駐守的坊居。

時下雖然隆冬時節,城外一片寒荒,但也多有園業繞城而設,其中頗有積儲,如果好運氣能夠攻破一座園業,收穫也足以讓人欣喜。

李湛這一行軍士們出現在郊野,很快便引起了那些遊蕩者們的注意,但卻少有人敢上前侵擾,足足兩千多匹戰馬,千餘名騎士,看上去就讓人膽寒,自然要遠遠避開。

看到這樣一支軍隊過境,特別還打着關內道行軍的旗號,城外那些留守園業的壯丁們也都喜出望外,不斷敲打着鑼鼓盼望能夠引起注意,有的莊園甚至直接用板車運載着酒食馬料等物擺在道旁,只盼這一支騎兵隊伍能夠暫時留駐,以驚退周遭那些盤桓不去的亂民,倒是頗有幾分喜迎王師的味道。

大半個白天的奔行趕路,一行人也是難免人疲馬倦,所以李湛也沒有拒絕這些莊園的示好,並在觀察挑揀之後直接徵用了一處園業,暫時存放他們替換的戰馬。

隊伍在這座莊園中休息了將近一個時辰,並向左近一些園業徵用一些人馬食料。但也只是滿足基本的需求,並沒有趁機勒索財貨。畢竟昨天幾十顆血淋淋的人頭被砍落下來,將士們也都不敢再違背軍令。

恢復一些體力之後,李湛便留下三百人駐守這處莊園、看管馬匹,自己則率其他人徑直入城。

城中人家包括官府應該也在城外放置了耳目打探消息,李湛等人入城之際,便見城門前已有許多人長立在此等候,一碰面便急不可耐的詢問他們的來歷。

“我等乃雍王殿下帳前先鋒,奉命先巡西京。殿下大軍在後,不日即達,西京歸治不遠。爾等官吏、將士並鄉民,謹守所事,勿助賊亂!”

李湛隨口道出來歷,在場衆人聞言後,無不欣喜至極,並有人入前繼續追問道:“敢問將軍,雍王殿下已經軍至何境?幾時能夠入城?”

“軍機詳秘,豈能擅泄!西京留守府並長安、萬年官吏留此,餘者速速各歸所在,勿擾軍事!”

李湛聞言後便將眼一瞪,不給這些人好臉色,直接下令驅趕。

其人態度雖然倨傲,但在場人衆們也都不敢怒對,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各自退後。

待將閒雜人等逐走,李湛也不掩飾其人來意,對仍然留在原地的三方官員們說道:“大軍員衆繁多,但卻困於資用不足,所以推進緩慢。奉命先行入京,除了觀詳賊情之外,也是告令爾等西京官吏,即刻籌備軍需,勿短大軍支用!”

在場一干官員們聞言後也不感到意外,大軍入境,地方官府本就有籌用助軍的責任。所以李湛話音剛落,便有留守府官員入前抱拳說道:“雍王殿下身領皇命,解民倒懸之危,卑職等俱苦盼已久。儘管時下賊情席捲全城,資用調度大不容易,但卑職等還是竭盡所能、傾盡府庫,以助軍威!”

說話間,其人便手捧一份籍冊遞到了李湛面前。

李湛接過籍冊草草一覽,接着臉色便陡然一變,隨手將之擲於馬前並怒聲道:“爾等州佐竟敢如此輕慢王師,可以想見如何治民!西京所以鬧亂,或就因爾等苛政所致!”

在場衆人聽到這話,難免紛紛驚懼色變,自然不敢認領這樣的罪名,還是那名留守府官員硬着頭皮解釋道:“將軍誤會了,西京自有疾困……”

說話間,他便快速將西京府庫空虛的原因講述一遍,並連連表示道如果這個數字不滿意,還是可以商量,只是浮動的空間不會太大。

西京府庫空虛是事實,而他們也的確不敢觸怒定亂大軍、特別是雍王殿下,本身已經是失職待罪,如果再觸怒雍王,那真是不想活了。

按照一般的情況,傾盡府庫之餘,如果還不能滿足大軍索求,那自然是加派到那些平民身上。不過眼下西京鬧亂實在難以控制,他們也不清楚這些平民還能搜刮出多少油水,所以也不敢大作許諾。

“爾等衙事疾困,不必訴我!但大軍用度,絕不可缺!西京坊居多有豪室,其中不乏勳爵在身、分領國恩者,今次西京鬧亂,於他們既是桑梓之禍、也是家國之困,豈可側身事外!既然府庫空竭,不足軍用,那麼便讓他們捐輸助事,舍貨報國,這也是盡忠積事之良機!”

李湛揮手打斷那官員的話語,繼續說道。

聽到這話後,在場官員們有的臉色稍微舒緩,既然雍王是將主意打到了那些豪室身上,他們身上的擔子自然就輕了一些。但也有一部分官員臉色陡然一變,應該就是西京本地出身。

“將軍此言,實在不妥!亂民席捲全城,西京百姓同沐水火之危。當此時,同舟濟困自然是當然之義。但閭里持家亦是艱難,大軍所需之巨,絕非二三民家能夠……”

一名萬年縣官員上前一步,大聲反駁道。

只是其人話還沒有講完,李湛已經一揮手怒聲道:“且將這罪官擒下!不能守土、不能治民已是大罪,還敢作聲阻撓軍事,真以爲朝廷典刑乃是虛設!”

數名騎士領命下馬,直接將那發聲的萬年縣官員抓捕起來,其餘人見狀後再次變色,不待有人發聲勸阻,李湛又再次說道:“敢爲此獠發聲助言者,一併擒下!”

衆人聞言,各自噤若寒蟬,親眼見識到這悍將做派後,也都不敢再惹火燒身。

震懾住一衆西京官員後,李湛才又說道:“我奉命而來,也不是爲了刁難你等西京官吏。既然你們已經束手無策,也都不準再阻別謀,各自歸衙,安待雍王殿下案問發落!留下幾員嚮導,我自入坊間訪告諸家。”

眼見如此,衆人只能各自告退,至於被留下來的那幾人,則從李湛口中得知了將要訪問的人家名單,一時間也不免暗暗咋舌,雍王殿下這是打算將西京這些排的上號的人家一網成擒啊!

不過他們這些州縣卑員官吏們也實在不敢發聲反對,只能順從的引領李湛等人往坊間行去。說起來,他們也不無暗恨這些人家慳吝致亂,樂得見到雍王殿下出面收拾這羣人,想一想心裡就覺得頗爲快意。

長安城內民居,本就有東貴西賤的佈局,特別是隨着暴亂興起之後,豪貴人家們更是集中在東城的萬年縣坊間。能夠被雍王點名的,自然不是什麼俗類,宅居也都頗有扎堆之勢。

所以儘管所涉人家頗多,李湛等人倒也並不需要全城奔走,直接在東城幾坊之間遊走就能訪問個差不多。

雖然眼下城中鬧亂不已,但這幾處坊居倒還維持着基本的秩序,沒有怎麼受到外間騷亂的侵擾。當然是不能再像往常那樣出入無禁,但李湛作爲雍王麾下前鋒將領,叫開坊門並不困難。

他所拜訪的這些人家們,基本也都對其人到來持歡迎的態度,一再表示對雍王殿下的敬慕與歡迎。可是當李湛道明來意的時候,反應則就變得微妙起來,少有人能乾脆作答應下捐輸之事。

至於理由,也都是現成的,城中動盪不已,他們本身便受損嚴重,一家人困在坊中不能出入不說,外間的產業還不知被掃蕩多少,實在是沒有多少積儲能拿出來。

當然,如果不是坐在仍然金碧輝煌的中堂裡,講出這一番話自然更有說服力。但就算是擺明了在打馬虎眼,李湛也謹記雍王殿下的叮囑,並沒有在這些人府上繼續糾纏,而是快速前往下一家。

如此一通走訪下來,當還剩下最後幾家時,李湛的來意也在勳貴圈子裡傳揚開來,到最後幾家甚至乾脆的閉門不納,甚至都不願意與他再多費脣舌。

特別其中一戶爵封黎陽郡公的于姓族人,不只不接待李湛一行,反而隔牆丟出一些粗黍谷料,道是能捐者唯此而已。

李湛見狀後也不惱怒,只是下馬在坊門木柱上劈砍出一個標記,打算等到雍王入城後,親自率衆抄了這一戶人家。

儘管西京這些人家對李湛的造訪態度不算友好,但也並不敢等閒視之。李義府這個胡奴之子倒不值得人正眼去看,但其背後的雍王卻不容小覷。

所以當李湛離開後,那些被造訪的人家也都各遣族人聚在一起商議對策。雍王可不同於竇懷讓,是率着數萬大軍來到關內,而且很有可能接下來較長一段時間都要留守西京,既然開了口,他們如果全無表示,那也是自找不愉快。

可是該要表示到哪一步,衆人也都說法不一,遲遲沒有討論出一個標準。

畢竟他們也不是第一次跟雍王打交道,而且也不能只打這一次交道,捐輸太少不足表達出對雍王的恭敬,捐輸太多又怕把雍王的胃口養刁,就此勒索成癮。舊年武攸宜給西京各家帶來的陰影,他們可都還沒有淡忘呢。

就在這七嘴八舌的議論聲中,突然有一人開口說道:“諸位難道忘了,東南敦化等幾坊,可都不乏官庫倉邸。如今動亂席捲全城,官軍困守一方,誰能篤言必守?更何況,雍王已入西京,卻只引軍不近,即便官庫告失,那也是定亂不利啊……”

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123 兵事再興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217 西京可守0842 聖躬永健,長享此國0291 獻業求命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270 兵入武氏邸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0260 分頭入洞房0103 府佐諸衆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305 門牆生隙0023 情新因意勝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084 具位庸臣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112 神都水深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094 大酺禮畢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738 行臺甲壯,南衙無兵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152 潛龍怒音0156 武氏羣英會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057 命途何艱難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123 兵事再興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079 神宮巍峨0445 死不入黃泉0327 南省氣象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090 家賊難防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775 有我祖孫,邪祟難生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961 七廟六室,昭穆難序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035 嬌花藏毒0073 春江花月夜0261 不欺少年窮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599 赤嶺爲界,阻敵阻我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854杞人憂天,狂念徒勞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247 血脈的力量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740 北衙軍壯,聖人不朝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010 悲慘的一家人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607 立約結社,僱胡殺胡0643 孝傑率直,目中無人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301 雲韶府使,少王歸都0321 來君珍重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495 天家情濃,愛屋及烏0359 幷州大都督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