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

聖皇將要搬離大內的消息,在第二天一早便傳遍了整個朝廷。朝臣們對此反應也是各不相同,有的人奔走相告,覺得這纔算是世道革新的真正標誌。有的人則失落彷徨,算是更加真切感受到世道終究不同了。

朝議中,皇嗣李旦一臉悲傷的宣佈了這個消息,並一再表態自己希望聖皇能夠長留大內,無奈聖皇心意已決,只是着令禮司擬定章程。

不論皇嗣李旦是真情流露,還是刻意作態,他也不得不如此。宰相李昭德昨日在仙居院的表現,也說明了武則天掌國多年並非虛度,在朝中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擁躉。

所以皇嗣對此也不敢馬虎,只是嚴令禮司一定要莊重籌備此事,務必讓聖皇能夠風光入住上陽宮。

但皇嗣話音剛落,就被御史中丞張柬之給懟了回去:“如今世道革新,聖皇休隱、皇嗣監國,內外正位,已是勢在必行!但眼下社稷仍存板蕩之危,西京爲賊所掠,亂情急切如火,朝務所重,豈在務虛!”

張柬之這種恪守道義、無差別的攻擊,有的時候確是讓人佩服其高風亮節、老而彌堅,但有的時候也的確是讓人感到無奈、尷尬。

皇嗣被堵了這麼一番,一時間也不知該要如何迴應,整個朝堂氣氛都變得有些尷尬。

最後,還是李潼站出來,表示可以從簡操辦,不要因爲一些虛禮耽誤了朝廷處理正事。他也不想於此過分糾纏,畢竟西京那裡隨時都有可能釀生什麼變數,還是儘快前往才能安心。

於是朝堂中便開始討論有關的宿衛細節,潞王李守禮遷左羽林大將軍,全面負責上陽宮的宿衛。至於右羽林衛,則仍留直禁中北衙。

李潼對此也沒有異議,畢竟北衙所有軍力完全掌控在一人之手,只是政變後這一非常時機的就宜安排,很難長久的維持下去。政變後這段時間,朝士們之所以對他表現出超乎尋常的提防之心,也在於他的過於勢大。

現在左羽林衛調離北衙,入駐上陽宮,這意味着左羽林衛將會成爲神都城內脫離兩衙軍事系統的一支獨立編制,這其實與此前掌控整個北衙相比要更加符合李潼的需求。

而且由於聖皇的主動讓步,朝廷對於左羽林衛的安排也給予了優待,在就近的陝州劃出兩縣之地,錢糧賦稅專供左羽林衛就食,無需再經南省度支撥付。

左羽林衛有了一個獨立的指揮系統,有了專項的錢糧供給,這簡直就是一個類似節度使的存在,而且還是直接設置在神都畿內。

對於這樣的安排,朝廷中也是不乏微詞,認爲給予左羽林衛的特權實在是太大了,直接在中央安排了一個軍閥!但是在皇嗣李旦與宰相李昭德都表示同意的情況下,一些反對聲也沒有形成什麼阻撓。

李潼對此也不得不感慨,朝廷爲了把他調出神都,也真是下了血本,他如果再不答應,簡直自己都覺得有些過意不去。

有關左羽林衛的人事構架,朝廷也沒有干涉太多,除了大將軍李守禮之外,又搭配兩名將軍,一個是泉男產,另一個則是李潼的丈人唐修忠。如果不作掩飾的話,這一支羽林軍就可以直接視作是他們兄弟的私軍。

李潼此去西京,本就不打算跟關隴勳貴們好好處,所以他也的確需要在神都擁有一支獨立建制、避免被滲透的人馬守家。

雖然跟統領整個北衙相比,軍權是大大縮水了。而且隨着接下來兩萬代北道大軍入充宿衛,左羽林衛在整個神都的兵員比例也將會直線下降,但跟所擁有的獨立性相比,這點損失倒也不值得計較。

像是中宗李顯駕崩後的唐隆政變中,整個北衙羽林軍包括萬騎都在韋后的孃家兄弟們掌控中,但還是被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策反一批中層將領,對韋氏進行了反殺。

李潼並不能親自坐鎮神都,所以也就不再一味貪大,對留守衆人的要求也只是把左羽林軍這一畝三分地給經營成鐵板一塊,不要被人鑽成一個篩子就好了。

有這樣一股力量掌握在手,接下來無論神都城政鬥氛圍再怎麼洶涌,也能確保置身事外,不會受到太大的侵擾。

其實這樣的安排,之所以能夠在政事堂層面獲得通過,除了是要將雍王打發出神都之外,還有一點那就是促使北衙軍權的分割。

高祖創業伊始,便設立元從禁軍,這是北衙軍事創建的開始。之後的太宗、高宗,也都在積極推進北衙軍事的建設,特別是高宗時期羽林軍的創建,使得北衙軍事規模擴大數倍,擁有了這樣一支嫡系人馬,皇權的威嚴也比日攀升,聖皇武則天之後能夠玩的那麼野,跟北衙所提供的軍事支持休慼相關。

朝士們未必一定要將皇權給壓制下去,但是如果皇帝對南衙的依賴程度增強,無疑能夠塑造一個更加平衡和健康的君臣關係。

左羽林軍的這種相對獨立,就是插在神都政局中的第三方,會讓皇嗣與臣下們的互動變得更加密切。而且這種獨立,是建立在拱衛聖皇武則天的基礎上,聖皇本就年高,如今又大權驟失,幽居於上陽宮,又能有幾年的活頭?

等到聖皇離世之後,左羽林軍肯定是要重新回到朝廷的控制之中,否則雍王兄弟們便是與整個朝廷爲敵。

姑且不論這當中更深層次的權衡,當朝臣們就此達成共識後,聖皇武則天遷居上陽宮便付諸行動。並沒有什麼禮節的鋪張,只是皇嗣率領潞王、雍王等一衆宗室與在朝大臣們,親自前往大內仙居院伴駕恭送。

當聖皇儀駕緩緩從仙居院中駛出時,皇嗣悲哭一聲,上前跣足披髮、親自駕車而行。這一幕畫面,無論是真情還是假意,但在場羣臣,無不感懷涕零,迎面下拜,口呼:“臣等恭送聖皇陛下安養上陽宮!”

李潼站在隊伍中,只是感慨政治人物的臉面真不值錢。或許是因爲擁有的太多、奮求太多,所以普通人所奮求的一切,反倒成了無足珍貴的東西。

革命性是一個偉大的命題,當大多數人都無緣參與社會資源的分配並不再承擔任何社會責任時,才意味着這個世道已經全無前景,你們到底哭個啥,老子還沒徹底發威呢!

三代積累,錦衣玉食已經享過,但所積攢的屎尿糞便還沒灌進你們嘴裡,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我既然繼承了我奶奶的衣鉢,女主當國豈能償盡所有?

且不說李潼心中閒來遐思,聖駕在行出仙居院後,雖然外間啜泣連連,但深作車中的武則天卻全無反應。

一直等到隊伍行至明堂南側,車中的武則天突然叫停隊伍,喝令宮人捲起車帳,一身威嚴章服的武則天再次顯跡於人前,她眼眸一轉,越過車前的皇嗣李旦,視線又掃過在場羣臣,最終落在了李潼身上,擡手一招,口中沉聲道:“慎之,扶朕下車。”

李潼趨行上前,當手指接觸到他奶奶臂彎時,便感覺到武則天身軀微微的顫慄。武則天身體大半的重量都靠在了他的身上,落車後站在明堂正南,昂首望着這高大的建築,特別是明堂正上、在陽光照耀下那熠熠生輝的鐵鳳。

武則天在孫子的攙扶下才能端正立穩,她突然轉頭對李潼微笑道:“當年起築明堂,多有宗師重臣言之悖禮。朕諸言不採,只從心意,到如今,人言如風過,明堂卻仍聳此世。孰是孰非,不必細審,朕春秋雖高,並無虛度!”

李潼聞言後,不知何以作答。你有能耐,修個迪拜塔。你有能耐,開發外太空。連八國聯軍都抵抗不了,算是什麼英雄?說到底,眩於名實,不知所守。

武則天在明堂前端立片刻,然後返身登車,將皇嗣招至近前,扶起發頂,沉聲道:“天下,朕付予你,勿違乃父乃母之志!”

“兒謹記父母之志,不敢有違!”

李旦涕聲作應,淚眼滂沱。

聖皇遷居上陽宮之後,李潼便也開始了忙碌,一邊安排神都留守的細節,一邊組織西征的班底。

他並不打算將太多人事留在神都,所以南衙唐先擇、桓彥範等人也都抽調出來。不過神都作爲帝國中樞,法禮上的正當性也必須要尊重。

所以政事堂所佔四席也都沒有調動,儘管已經做好了之後陸續交出的準備。當然,對於神都的局面,李潼也並非完全放棄,還是進行了幾項人事調整,他的丈人鄭融從麟臺少監轉爲國子監司業,中書侍郎陸元方則轉爲工部尚書,參政如故。

相對於雍王如今在朝中所表現的強勢,這樣的人事調整簡直可以說是一大讓步。所以朝廷對於雍王西行的名位與勢力安排,也可以說是投桃報李。

最終,李潼以關內道大總管、北庭大都護、雍州牧並西京留守,出巡關中、討伐不臣。

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355 大河漕幫0618 興亡繼絕,不足成事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024 神皇鑑詩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102 少王神都行0576 天厭突厥,苦鹵灌口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281 牡丹花下死0071 音聲細題0209 枝上桃李子0121 徐敬真引誣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191 少王竟知有我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011 仁智院家人們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089 賢賢易色0005 再愛我一次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187 立筆爲聘,定此良緣0133 太平歸邸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447 嵩陽道大總管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223 軟飯香糯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091 恩賜瑞物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084 具位庸臣0079 神宮巍峨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180 豈能笑罵由人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451 兒女長年,爲母赴死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053 誤我少王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035 嬌花藏毒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099 宰相危矣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398 狄公出手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398 狄公出手0230 過平康款轡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124 朔邊良才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449 代王出都,妖氛彌盛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265 順水推舟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146 好狗戀舊槽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701 幽州都督,東夷都護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0142 就怕有壞人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