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

幾個小子悲悲切切,但總算是把話說清楚,果然不出李潼所料,正是要爲王美暢求情,希望雍王能夠出手搭救一下。

“阿姨本就體弱多病,困於大內這些年,也都難得妥善的調養。幸在王大夫入朝,家人能常常相聚,精神纔有了一些轉好。但若再突聞噩耗,恐怕是……”

李成器講到這裡,也有幾分動情,眼眶紅紅,哪怕是演的,但也比剛纔那種流於表面的故作恭敬要好得多,他眼淚汪汪望着房太妃與雍王:“幼失所恃,我最清楚當中的悽苦,實在不忍心五郎小小年紀就承受這種苦痛……求伯母、求兄長們憐惜,但能救回王大夫,讓阿姨能夠安心調養,我們兄弟感激不盡!”

李隆基也適時將攬在懷裡的李隆業推到房氏席側,也是因爲看出這位伯母對他家五郎確有喜愛,想要憑此激發更多憐惜。

至於那個李隆業,雖然年紀太小,還不瞭解當下的局面,但見幾位阿兄都是這副模樣,更是咧着嘴大哭起來,也忘了追究三兄剛纔掐痛他的事情。

一時間,整個廳室中都充斥着幾個小蘿蔔頭的哀哭懇求,就連侍立在廳中的婢女們都面露不忍之色。

而剛剛將其生母送入道觀修行的李守禮在聽到李成器的悲哭後,一時間也是感同身受,覺得眼角泛酸,一邊擡手擦着眼角,另一手則悄悄扯了扯李潼的衣角。

李潼手掌自案下探出,一把拍開李守禮那搞小動作的手,並沒好氣白了對方一眼。沒有城府的人,感情悲喜就是這麼直接,你覺得眼前幾個貨可憐,咋不想想正是王美暢他們搞小動作,才害的你們母子分離!

再說又能有多可憐?老子爹孃全沒了,自己小命都丟了又撿回來,不還照樣活得挺歡樂。

你們起碼還有一個爸爸,還在用心維護你們家庭的完整。與其說是賣慘,李潼倒覺得像是炫耀,如果不是因爲我四叔,直接把你們幾個蘿蔔頭都燉了。

李潼倒也並非全無感情,不要說眼前幾個確有血緣關係的小子,哪怕是禁中那些瓜葛甚淺的宮人們,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都願意提供幫助,安排好她們的往後餘生。只是這幾個小子,無論過往交情,還是邏輯,都打動不了他。

與李潼一樣,對幾個小子賣慘無動於衷的,還有一個房氏。

房氏剛纔的確對李隆業那個粉雕玉琢的小傢伙兒流露出喜愛之情,但那是在不影響自家生活前提下、一點出於本性的善意流露。

可是現在聽李成器哭訴懇求,情緒便下意識的收斂起來,臉色也轉爲了平淡,甚至都不再關注李隆基推到自己身側那個哀哭不已的李隆業。

她雖然並不清楚王美暢究竟因何遭殃,但聽李成器哭訴中講起朝中重臣不能相容,皇嗣都不便出手搭救,反要求助於雍王,她便下意識不願讓兒子趟這汪渾水。

這也無怪房氏涼薄,任誰經歷往年那種悽楚,對人對事也都會有所保留,下意識的自我保護。

她的確挺喜歡粉雕玉琢的李隆業,也願意看到這個小侄子能夠快樂成長,但如果因爲這一點喜愛,就把她自己的兒子推出去與朝臣們糾纏作對,房氏絕對不會答應。

憑心而論,皇嗣李旦對他們一家的確不錯。早年幽居大內,他們一家幾乎無人問津,但逢年過節,皇嗣都還記得派遣宮官慰問,且多有厚贈禮貨,乃至於成爲灰暗生活中僅存的一點微光。

房氏也的確對李旦這個小叔子心懷感激,並且願意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予回報,比如幫忙在坊間走訪良醫良藥、幫助王德妃調養身體。

假如王德妃果真不壽,她也捨得傾盡半數家財幫王德妃搞一個哀榮風光,甚至於將李隆業收養在邸、避免遭到其外公牽連都可以。但前提是不要將風險引入自家門中,不要給兒子增加人事困擾。

畢竟,皇嗣舊年對他們家的善意也只是這個程度。否則房氏便不至於在驚聞噩耗的情況下,要憑着自殘身軀才能見上垂死復生的兒子一面。

房氏從來也不覺得,因爲自家處境好轉,她就能夠憑着自己的意願去揮霍兒子們捨命搏來的這份從容。

所以李成器等人的哭訴非但沒有更加激發她心中的母性,反而越想越覺得這是一個麻煩,只是因爲涵養纔沒有將煩躁流露於面上,但心裡已經在思忖該要如何拒絕這樁請託。

“你們幾個也不要哀哭,畢竟眼下王大夫之事還未有決議。”

不待房氏開口拒絕,李守禮已經感同身受的先一步開口說道:“就算王大夫不能倖免,一定要南市刑場走上一遭,咱們兄弟厚備棺槨、也能一盡人事。我家道德坊裡新捐一座道觀,再廣請一些大德高僧、勤做法事,能讓王大夫去的安詳,也讓生者少留遺憾。”

李潼聞言後不免一樂,待轉頭望向這二兄,只見李守禮一臉的真誠,似乎真的是言出肺腑,想幫幫幾個小兄弟,而不是有意的出言譏諷。

但越是真誠發言,在這種情況下越是讓人無法接受。

五個小蘿蔔頭裡年紀小的幾個還沒反應過來,但已經十五歲的李成器是能聽明白的,聽這堂兄語氣似乎王美暢是真的活不成了,李成器神情不免一慌,然後膝行轉至李潼身前,擦一把臉上的淚花又緊緊抓住李潼的袍帶哀求道:“求三兄救一救王大夫……我知、我知此前我驕狂任性,幾次觸怒阿兄,是我年少懵懂,往後一定恭事……王大夫安危,關乎阿姨生死,求三兄你能不計前嫌、三兄你在朝中,是有一言定事的重威,只要你發聲、”

眼見李成器這幅態度,李潼眉頭微微一皺,他起身拉起李成器,望着對方猶顯稚氣的臉龐,沉聲道:“故事不必多說,但成器你此番懇請,讓人動容。若非皇嗣殿下嚴囑,我怕難見少弟們如此情真。”

“不是的、不是……就算沒有阿耶訓令,但見王阿姨疾病纏身、熬得辛苦,見五郎幼少便要經受失親之痛,我、我也心疼得很。阿耶於朝中不便發聲,眼下唯三兄你能救下王大夫……”

李成器連連搖頭,眼裡雖有幾分掙扎,但在看了李隆業一眼後,又轉回頭一臉真誠的對李潼說道。

“成器能作此言,讓人刮目相看。這件事,我應下了!你們兄弟幾個也都起來吧,親門家室之中,哪用作這些虛禮做派!”

李潼略作沉吟後,便點了點頭。

“三郎,你、你不要勉強……”

房太妃聞言,臉色變了一變,當即便要發聲勸告。

李潼聞言後襬擺手,打斷娘娘的話語,笑語道:“娘娘請放心,王大夫所犯本就不是什麼大罪,殿前失儀確有不妥,但也沒有必要從重處罰。我只要稍作表態,告誡時流不要借題發揮,再擾神都來之不易的平靜。”

“多謝三兄、多謝……”

李成器等人聽到這話後,連連對李潼點頭道謝,李隆基、李隆範等也都破涕爲笑,只有那個年紀最小的李隆業還在蹬着腿乾嚎,大大破壞了轉悲爲喜的氣氛。

“這件事,我應下了,明日朝堂便可論事。”

李潼拉着李成器的手繼續說道:“至於你們幾個,心懷這樣憂事,今日登門也非專心爲客,我也就不再留用餐食招待了,坊間陋食,想也不及上陽宮精美。趁着天色仍早,趕緊回宮稟告皇嗣殿下,宗家少勇羣立,爲的不就是內外不失呼應?”

幾個小子也的確沒有心情多留,聞言後便都直往廳外行去,想本就比較楞的李成義,甚至都忘了向太妃行禮告別。

李潼將這些都收在眼底,心中也是冷笑不已,他的確犯不上跟幾個小傢伙兒玩心計,但人情冷暖、各自心知。都是面子親戚,既作非分之請,那麼有得有失也都是當然之意。

及至幾個小子都行出內堂,李潼突然擡手拉住了跟在兄長們身後的李隆業笑道:“小五郎實在生的可愛有趣,娘娘對他親愛也非一般,能不能留在邸中娛親幾日?等到王阿姨病體轉好,可隨時着中使接回宮中。”

李成器聽到這話,臉色變了一變,而李隆業則有些害怕這個堂兄,擰着小屁股要擺脫李潼,並大聲嚎叫道:“我不、我不!我要跟阿兄們一起,我要回宮……”

“五郎你收聲!伯母和堂兄們喜歡你,你就留下來!你阿母病得不能自理,也照顧不了你,阿兄們還要勤修課業,沒人伴你玩耍……”

李成器轉回頭來安慰着李隆業,倒是頗有長兄的威嚴,李隆業不再吵鬧,只是兜着滿眼淚花,拉着兄長手指連連道:“阿兄記得來接我……”

李潼看到這一幕,頗有後世那種兄弟姐妹逐個送人的苦情戲既視感,老實說心裡是有一點猶豫。但很快眸光又變得堅定起來,大家都是李家人,憑什麼要看你們兄友弟恭的秀我一臉?

於是李隆業便被留了下來,其他四兄弟則被府員們送出了王府,一俟登車,李成器臉色霎時間陰冷得不像是他這個年紀能夠做出來的表情。

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146 好狗戀舊槽0224 名寺可藏重兵0011 仁智院家人們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496 五子登門,前倨後恭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055 一人而敵一族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845 情義可賞,爲我娛親0491 趨炎附勢,名門羞恥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103 府佐諸衆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247 血脈的力量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305 門牆生隙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055 一人而敵一族0048 內教坊諸事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409 巨財將入,可議封禪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005 再愛我一次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139 蒲草雜蔓亦葳蕤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255 肥羊難宰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072 天賦異稟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042 能奏《武媚娘》否0043 進學內文學館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345 雲韶府諸王鬥0564 大賞諸軍,收心備戰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671 王眷赴宴,如臨敵陣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0110 託事獻命0209 枝上桃李子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570 土渾引賊,默啜賣命0221 窺望河西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103 府佐諸衆0010 悲慘的一家人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161 宰相薦才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376 紈絝衛府0328 野狐宰相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