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3 軍器難竊,武庫可奪

講完了王方慶與李敬一的府事交接問題,李潼才又問起姚元崇有關尚方監軍械盜賣案的審查情況。

尚方監軍械流出入市售賣,這件事情是由李潼揭發出來的。最開始時在朝中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武則天在盛怒之下,着尚書秋官、尚書夏官並司刑寺聯合徹查此事。

不過由於前有皇嗣謀反,繼而冬官尚書蘇幹入刑,緊接着又發生白馬寺被抄,無不是震驚朝野的大事。所以尚方監軍械盜賣一事,夾雜在諸多大事當中,反而被映襯得不再顯眼。

畢竟案情再怎麼重大,倒黴的無非尚方監一司官員與相關的一些市井商賈而已,與大多數人禍福關聯並不大,當然也就不會引起廣泛的關注。

李潼雖然檢舉其事,但也並沒有完全放棄弄軍械、搞事情的想法,所以對於事態的發展也比較關心。

姚元崇以夏官兵部郎中參與此事,聽到代王的問題,便回答道:“此案主推爲秋官徐有功,卑職也只是附案參贊。徐有功久作行事,推案嚴謹,不失宏大,案情推審已經初有眉目,罪事追溯最早可達天皇調露年間……”

李潼聽到這話,神情便有幾分不自然,忍不住怒聲道:“一樁罪事,綿延年久,十幾年間竟無一有覺!天視天聽被如此遮蔽,累年涉事之衆,一定要作嚴懲!”

他這憤怒倒也不是單純被人搶行十幾年,主要是聯想身世而生出幾分悲憤。他那個老父親李賢就是在調露年間被廢,主要罪名是在東宮馬坊搜到皁甲幾百領,以此論定爲謀反。

當然,如果僅僅只是因爲他老子被廢,李潼不至於如此憤慨,畢竟沒有那種朝夕相對的親情,而且如果沒有後續一家人的悲慘遭遇,他興許還來不到這個世界呢。

他主要憤怒還是他爺爺跟他奶奶這對極品夫妻,你們他媽的防兒子倒是防得挺嚴密,結果尚方監軍器在你們眼皮子底下流出十幾年卻茫然無知。活該一個身死後被戴綠帽,一個臨老被跳反,純粹是活該,報應輕了!

在座諸人熟知故事,聽到代王殿下如此忿聲,對望一眼,也都各自心會。這種妖事,放在誰身上一時間也都難看得開。儘管誰都知道,故太子李賢被廢,原因絕不止於此。

姚元崇有些尷尬的繼續說道:“案事延續年久,所涉人事也都雜蕪難追,秋官徐郎中就事申論,推問此案,重點並不在於罪實諸種,而在於深查罪因,若不能從根源杜絕此類事情,即便嚴懲於當下,不過肅清於一時,久則故態彌張。”

“哼,徐有功不能專事職中,只是泛論道德。以大義遮蔽小罪,目律令爲私器,實在枉爲刑吏,竊食祿米,不能矯正人事!”

對於徐有功這個人,李潼本來印象不錯,武週一朝酷吏橫行,在這樣的司法環境下,徐有功還能守住底線,不因刑逞威,可謂一股清流。也正因此,史論評價往往將其擺在周興、來俊臣等酷吏的對面,作爲一個剛正不阿的法官代表。

但在這件事情上,李潼就有些不能認同徐有功的做法。倒不是其人所言沒有道理,而是這番議論已經超出了其人職權範圍,大環境再怎麼不好,也不是有罪者免於刑罰的理由。

姚元崇聞言後便點頭道:“參案之司刑少卿杜景儉也如殿下所論,深查罪因與嚴懲罪實並不相悖,力主有事則查,有罪則懲。至今所引涉案罪官十幾員數,其中不乏遠任外州者,畿內罪民幾十戶,即便主犯身死,也要量刑抄沒家資……”

李潼聞言後便點點頭,武周天授年間的司刑官員,通常以徐、杜並稱,以對應酷吏中的代表人物來俊臣與侯思止。但無論是個人的才器水平,還是所達到的成就,杜景儉都要遠超徐有功。

杜景儉在武週一朝兩度拜相,其人才器並不只侷限於刑事。

徐有功一生則只在刑事之中浮浮沉沉,之所以名氣還要大於杜景儉,主要是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在長壽年間的風波中保住了竇氏一家性命。以至於到了開元年間,竇氏長子竇希瑊還上書要將自己的官職轉授給徐有功之子以答謝舊恩。

心中略作人物臧否,李潼又問道:“案情既然已經清晰,鑑於此情,兵部夏官可有什麼革除舊弊的計略?”

姚元崇聞言後便沉聲道:“尚方監之所以長久積罪失職,一者在於國用日短、度支困蹇。二者在於職事繁多,失於調度。有關前者,朝中功士俱參漕濟事宜,一旦利好大收,自能轉濟百司。後者則是國計軍事積年有改,這就需要量權分授了。”

朝廷財政逐年惡劣,諸司需用都受困擾,這一點倒不需要多說。只是聽到姚元崇所言後一條,李潼不免眼前一亮,暗贊姚元崇不愧有救時宰相之稱,對問題的認識很深刻,能夠直指核心。

尚方監之所以發生這樣的亂象,往小了說是在用度不足的情況下,任事官員們搞一些違法操作。往大了說就是隨着世道發展,特別是內外軍事情況的改變,朝廷在有關制度方面並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已經嚴重滯後於現狀。

國初所奉行的府兵制,府戶們且耕且戰,兼領番上宿衛,相當一部分軍器都需要自己籌備,餘者也有各地的折衝府負擔。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央武庫軍備負擔較小,所以還可以歸在少府尚方監的兼領之下。

可是隨着府兵制逐年崩潰,而北衙軍權也原來越重。像是貞觀年間還是隻有北衙長上左右屯營並飛騎、百騎這些軍衆,統共不過幾千人,到了高宗時期便創建左右羽林軍,武周時百騎又擴建爲千騎。

中央直屬禁軍的規模擴大,所需要的軍械自然也就激增,相關的管理工作自然也就越來越繁重。所以尚方監這一次出問題,從本質上而言是管理制度的落後,需要將職權進行分割、分配。

歷史上,一直到了開元年間,朝廷纔開始正視這個問題,由少府拆分出一個新的部門、即就是軍器監,專門管理各類武庫軍備。

如今由於李潼的檢舉揭發,朝廷中有識之士如姚元崇已經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李潼點頭認可了姚元崇的看法,並且表示支持他將這一份見解整理成奏進行上書。

另一邊王方慶聽完這番議論後,微微皺眉道:“如今朝中人情驚悸,未必經得住大事頻弄。況漕濟諸事新上章程,若再兼計軍器武庫,恐怕將要事繁難當。”

李潼這裡還沒來得及回答,姚元崇已經先笑道:“左丞多慮了,朝廷養士諸多,所爲正是分領職事,豈能羣衆都沉迷一情一事?既然已經事發,困計陳在眼前,若只因事繁而竊議,則就不免有失臣格。”

哪怕是身在同一派系之中,但因出身、性格的不同,遇事也都未必能夠完全達成共識。

“王公請放心,漕事當然是目下所任重點,畢竟關乎國計民生,決不可半途而廢。不過尚方監所暴露出的醜弊也是讓人觸目驚心,一定是要有所改變,否則畿內動盪恐難平靜,更怕會有禍引於後。”

李潼也笑着回答道,同時心裡也不免嘆息一聲。

王方慶這個人有資歷、有才器,入府以來諸事良多,但也並不是完全的無可挑剔。或許是出身江南、底氣不足的緣故,性格上過於謹慎保守,像是此前李潼率領徒衆抄了武承嗣的家,其人就直言當面。

當然,李潼年輕氣盛,也是需要這樣一位謹慎長者經常提醒剎車,但有的時候,真的不是一味保守就好。

眼下各方關注都還在別的事情上,對於尚方監軍器失竊就有些忽略。趁着這個時候主動倡議,才能將推動事態發展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

雖然盜取軍械的計劃迫於無奈不得不放棄,但想要達成自己的意圖並不只有這一種方式。尚方監發生這樣的事情,很明顯軍器武庫的管控已經不適合再放在尚方監。

李潼讓姚元崇上書革變,就是希望爭取、起碼是將北衙禁軍這一部分事權爭取到自己手中來。既然庫中軍械不好再盜取,那麼索性把庫房掌握在手,隨用隨取。

李潼接着又說道:“如今朝中人情焦灼,各有自謀的熾熱之計。我是打算短離京畿,暫避情勢。離開之前,先將能夠預料的人事鋪陳一番,才能更加的出入從容。”

聽到此言,在場幾人臉色俱都略有變化,王方慶首先點頭說道:“此前白馬寺一事,已經讓人情沸然。殿下由事中暫作隱退,也是一善。”

口中這麼說着,王方慶心裡也是忍不住嘆息一聲,代王殿下諸多是好,但唯有一點不足,那就是太能折騰了,縱然一次兩次能夠安然度過,但若長久習慣於此,終究難免自傷。

但李敬一聞言後則皺眉道:“殿下馳譽當事,人所稱者,就是在於勇而進取。庸者尚且忝居高位,殿下又何必作避事之想!”

聽到兩人所言,李潼又微笑說道:“也不可說是避事,北衙千騎于禁中長久乏於使任,精兵虛置。而河洛周邊民事混亂,常有蜂盜橫行鄉野,安土鎮都,定亂鄉野,也誠是當務之急。”

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004 醫博士沈南璆0772 義無大小,概是正氣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326 幼宦可養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771 恩威所給,公器所歸0445 死不入黃泉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827 大國體龐,治軍尤難0360 祖孫情深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229 心似雙絲網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456 誰沐代王恩威0003 前途堪憂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詔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120 諸用仰於國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060 唯望生,不望死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235 義伎捐金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223 軟飯香糯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058 薛師懷義0437 新授殿中監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304 待罪慈烏臺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062 禁中亡命徒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287 靈前敲詐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284 禍水東引0077 永昌元年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925 英主名臣,相見兩歡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083 途窮生戾氣0027 南衙北衙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714 演武潼關,卻亂關東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765 萬乘之主,任性輕國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141 劫掠金吾衛0095 東宮舊人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007 上陽宮官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287 靈前敲詐0017 兄弟殊異0090 家賊難防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