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9 踏破白馬寺

白馬寺,位於洛陽城北偏東位置,北依邙山,南望洛水。因爲地處城外,沒有城內坊曲的限制,所以用地頗不省儉,規模宏大至極,遠非城中諸名剎可比。

佛法東行至今,已經有了幾百年歷史。而到了武週一世,各種佛事活動更是興盛一時。作爲河洛之間的名剎,白馬寺在許多信徒心目中自是一個聖地,哪怕並非佛事節日的尋常時節,往來禮佛的信徒們仍是絡繹不絕。

因爲地處城外而又離城不遠,少了許多城中的規令約束,所以白馬寺周遭也都是熱鬧無比,甚至形成一些大大小小的草市。這些草市不受兩市監管,最初僅僅只是售賣一些佛事器物,漸漸便擴展到諸多日用百貨、生果菜蔬之類。

也正因爲這些草市的存在,使得白馬寺不再是單純的佛事場所,更近似於一座依傍神都大城的衛星小城。

這一天,洛陽北城徽安門內衝出一隊數百人的騎士隊伍,這些騎士們身穿獸文戎衣,弓刀俱掛鞍側,一個個魁梧身軀虎伏馬背,望上去英武十足。

道左行人有見,紛紛退避,不敢阻行,並忍不住向左右詢問打聽,這一隊看來如此英武不凡的騎兵們究竟是哪一座衛府賁士出行?

神都城身爲帝國中樞,民衆們自然也都是見多識廣,多見番上府兵出入城池,或是權貴鹵簿張揚出行。但這一隊騎兵的服飾旗號卻實在少見,自然讓人疑竇叢生,不知畿內何時又多出這樣一支勁旅,如此大張旗鼓的出行又是爲的什麼?

當然也有耳聰目明之類認出了隊伍中一些人員,譬如隊伍出城不久,便有人不乏驚喜的指着隊伍最前方那員身披輕鎧的年輕將官叫嚷道:“那是巽卿、是逍遙王!這位大王久無趣作傳世,原來已經入典精軍!”

得益於諸多詩詞俱都傳唱風靡,講到畿內最令坊里民衆耳熟能詳的權貴人物,則非代王武濟莫屬。當然這位名王爵號名稱諸多,民間的稱呼也是極多,但只要有人喊起雅號,民衆們便能第一時間響起是誰。

所以當隊伍一路繞城疾行時,所引起的關注也是非常多,不乏市井遊俠兒也拍馬跟隨,在後方興致高昂的唱誦着名王詩作。

跟隨者一旦多了,場面就難免混亂,特別在越靠近白馬寺這一城外繁華區域的時候,道左閒人更多,好事者爭睹逍遙王風采,以至於漸漸阻塞了交通。

“草率了!”

看着道路前後廣有羣衆招搖,再也不復通行無阻,李潼不免嘆息苦笑。

這是千騎第一次出宮外勤,而且目標還是白馬寺這樣的敏感存在,爲了確保穩妥,李潼才決定親自率隊。但他還是小覷了神都這些閒人熱情,好好一次行動竟被這些好事者搞成了觀光遊。

千騎將士們還是第一次獨立的亮明身份外出做事,往常雖然也有外勤任務,但多是一些盛大的郊祭典禮之類,在兩衙諸衛衆多旗號當中也並不顯眼,更是很少見識這種鮮活的市井氛圍,所以最開始一個個也都覺得新鮮無比。

可是隨着圍觀者增多,甚至前行的道路都被堵塞,被前後左右的人衆指點圍觀,不免就侷促起來。特別在聽到周遭民衆們的教唱呼喊,知道始作俑者是誰,望向將主的眼神也變得有些古怪起來。

“不如殿下暫歸禁中,由卑職率隊前往?”

衝上一處坡嶺後,看到前方民衆更多,甚至有人將車駕都橫在道路中央,果毅鄧萬歲終於有些忍不住,策馬上前低聲建議道。

李潼聽到這話,心中也覺尷尬不已,只能嘆息神都城這些閒人真是沒眼色,老子率衆出門抄家呢,你們跟着湊什麼熱鬧?

“且由左側草野衝出!”

想了想之後,他指了指道路北側的坡嶺,同時抽刀在手,以刀脊拍了拍胸前護心鏡,向着人羣大聲喊道:“北衙千騎,出捕賊徒!畿內羣衆自詡良善者,不得跟隨擾事!一旦戰起,刀箭無眼,死傷無論!”

說話間,千騎隊伍已經離開了大道,鐵蹄踏碎坡嶺上的花草,繞道疾行。與此同時,道路上的行人們在聽到代王殿下叫喊聲後,也都不敢再任性跟隨,倒是人羣中不斷有人拍掌喝彩道:“巽卿威武!”

白馬寺距離大內北門有二十多裡的距離,原本千騎勁旅縱馬馳騁、很快就能抵達。

可是由於他們的將主在民間實在是太紅了,擁躉無數,不得不避開人羣,一番波折後,當抵達白馬寺時,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時辰。這實在大悖於李潼最初設想,來去如風,輕破賊徒,偏偏又實在不好怨其他人。

當一衆人來到白馬寺前,便見到山門外諸草市都已經狼藉不堪,有器物雜陳於寺門前的廣場上,似乎是充作路障。同時寺門已經緊閉,寺牆內更是多有僧徒呼喊叫嚷聲。

眼見到這一幕,李潼心中的鬱悶有所削減,取而代之是一種喜怒交加。沒想到白馬寺這些僧徒們膽子挺肥,看這架勢居然還有膽量拒捕,這倒更給了他大開殺戒、血洗白馬寺的理由。

要知道驅散白馬寺僧徒是他奶奶的直接授意,上午時分才以書令的形式送達千騎駐營中,然後李潼即刻便召集人馬出城做事。

在這過程中,薛懷義一直被拘押在大內閒苑,可是消息居然比千騎人馬還要先一步傳回白馬寺,並且這些僧徒們都已經擺起了拒捕的架勢。可見最晚在書令抵達千騎駐營時便已經外泄,且被人傳遞到了白馬寺中。

原本李潼還在考慮要不要稍作節制,畢竟他奶奶只是讓他驅散白馬寺僧徒,而不是殺僧滅佛。

這些僧徒們如此激烈的反應,倒是省了李潼許多麻煩,窺探禁中密令、關閉山門抗命拒捕,如果他還要留手,只怕就連他奶奶都要怪他太軟弱。

他也不作什麼戰前動員,手中馬繮一提,便對果毅鄧萬歲說道:“鄧果毅臨陣指揮,即刻叩破山門!寺中僧徒敢有持械拒捕者,殺無赦!”

鄧萬歲聞言後凝重點頭,手中旗令一招,麾下諸將士頓時擺作矢陣,當衝至山門外廣場上時,隊伍裂作三分,矢鋒百人仍然保持故態,陣後兩翼則向左右張開,策馬繞行於寺牆外,扣弦呼喝,隨時準備張弓射箭。後陣百人則下馬填入前陣,清理廣場上各類路障,與矢陣保持一箭的距離緩緩向前逼近。

李潼自在後路策馬壓陣,心中倒沒有多少金戈鐵馬的豪情,實在是對手太水了,甚至都不如營中尋常對陣操練,還能觀摩出許多戰陣的變化。

白馬寺僧徒們得信也是倉促,雖然布障不少,但卻雜亂無章,很快山門前的廣場便被清理出來。

在清理這些障物的同時,步陣中的千騎將士們甚至還順便組建起兩架撞車,再次叫門不得迴應之後,將士們便推着撞車直向山門撞去。

轟然幾聲巨響,山門已經搖搖欲墜,這時候兩側牆頭又有僧徒冒出頭來,準備向牆外拋射土石之類。矢陣中鄧萬歲一見牆頭人頭探出,頓時大喝道:“射!”

一輪流矢飛入,寺門內響起一連串的哀嚎聲,接着又是一聲巨響,寺門便被轟然撞開。

“入寺!”

步陣中將士奪下山門,來不及清理門洞後諸多雜物,只是拆下門扇鋪成踏板,隨鄧萬歲一聲斷喝,正門矢陣躍馬衝入寺中,並快速的在那些潰退奔走的僧徒們之間來回穿插,將他們各自驅趕到不同的區域角落中去。

與此同時,繞牆奔走、封鎖區域的兩翼千騎也紛紛鳴弓示警、揮刀劈砍,將從寺院周邊逃出的僧徒們逼回寺中。

白馬寺所聚僧徒數量實在是不少,保守估計起碼一千多人,但雖然數量上來了,質量卻實在馬馬虎虎。隨着寺門被撞破,千騎衝入寺中,李潼又在寺外等了一刻多鐘,鄧萬歲策馬行出,到了近前下馬趨行入前,叉手道:“稟代王殿下,寺中僧徒已經拘在各院,凡有持械拒捕者,俱已斬殺!”

“做得好!”

李潼也不打算入寺去看戰況如何,對這一場戰事實在乏甚好奇心,只是擺手道:“嚴守諸邊寺門,回告有司即刻使員入寺盤查清點,引出諸僧徒罪奴!”

信使派出一個多時辰後,朝廷內才又派人趕來此處,包括司農在內諸司官員入場。破寺加上定亂只用了不足半個時辰,但清查各類物資並人員卻遲遲沒有結果。

李潼一直率部於此駐守直到夜深,北衙才又加派羽林軍前來接收場地。臨行前,他特意召來司農寺官員詢問人員清點情況,才知單單所收丁男僧徒便足有一千五百人之多,並還有一部分沒有清點入籍。

聽到這個數字,李潼也忍不住咋舌。一個白馬寺已經如此,推及神都其餘寺剎、乃至於整個天下,又不知多少人口被隱匿在這嫋嫋佛香之內。

對於佛法,李潼倒沒有什麼反感,只要能導人向善,就是道理。但是對於這些虛持佛法而遁世避勞的僧徒們,他就有些看不順眼,覺得應該在度牒里加上一條規定,那就是去勢。

反正你們也用不到,出家修行,無君無父,了斷是非根,還能更加虔誠奉佛,或許今生就能顯聖,不是更好?

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225 無兒還有孫0345 雲韶府諸王鬥0193 太平托子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055 一人而敵一族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008 聖母神皇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023 情新因意勝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225 無兒還有孫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091 恩賜瑞物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067 協律頌今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234 刑威如玩物0079 神宮巍峨0149 舊事再起波瀾0123 兵事再興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032 君子滿朝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714 演武潼關,卻亂關東0091 恩賜瑞物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1043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947 六尺之烈,灑血邊疆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994 故調新唱,意亂情迷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072 天賦異稟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024 神皇鑑詩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066 猶歌前代功德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314 枝冠漸茂,迴護近人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242 蜀女有才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552 交糧入學,納錢鑿井0320 高句麗遺民0376 紈絝衛府0209 枝上桃李子0269 西京此夜驚魂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217 西京可守0264 色是殺人刀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159 皇孫李寶雨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116 不是聶隱娘0876 情若不復,生無可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