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

PS:推一本幼苗《南明第一狠人》,歷史文大手子一袖乾坤新作,新書幼苗亟待呵護。。。

————

傍晚時分,千騎將士們開始準備輪換宿衛。

李潼還是第一次深入接觸北衙的宿衛系統,心情也是頗有緊張、忐忑,不好細說,總之都是爲了夢想。

北衙千騎雖有三千多的總兵力,三部輪調,半個月爲一個休整期,番期則爲一個月。在番將士,上半個月直日,下半個月直夜。

哪怕休期中,也要每天在帳內簽到,並且每天都要完成固定的操練任務,一旦外出必須要做翔實報備,能夠自由活動的時間與範圍都非常的有限。

正是因爲如此封閉嚴密的管理模式,千騎在整個禁軍體系中都是一個近似黑洞的存在,外人想要滲透進來殊爲不易。

同時千騎也奉行精兵策略,能挽一石強弓是入選千騎的基本條件,且不乏趙長興這樣真正浴血沙場的邊軍悍卒。再加上其他的騎砍技藝,李潼在稍作了解後,也不得不承認,跟千騎將士們相比,他的左千牛衛真就是一箇中看不中用的樣子貨。

整個值宿的排班計劃,李潼也沒有作什麼調整,畢竟千騎不同於千牛衛那種閒衛,爲了爭權鬥勢貿然更改,一旦出了什麼紕漏,那才真要命。

他只是將趙長興等人錄入了自己的親兵小隊中,再加上這幾人各自舉薦同袍,組成了一個三十人的小隊伍,隨其出入。無論什麼時候,小命最重要,楊思勖等閒員們不好再貼身跟隨,只能暫且仰仗這些有些交情的故員。

當諸將士整裝完畢,準備前往玄武城的時候,郭達匆匆行上來,叉手道:“稟大將軍,在直旅帥劉仲抱恙請缺,卑職請入補代直!”

李潼看了看郭達,只是重重的眨了一下眼,旋即皺起眉頭問向果毅鄧萬歲:“營中可有這樣的俗規?”

鄧萬歲上前一步說道:“有是有,但通常代直需要提前一日進行報備,若無留案,則於規不合。但宿衛事繁,勞損常有,有事也會從宜不究。”

“我新任生疏,一切還是依規,暫不就宜。旅帥劉仲若病痛果不能直,且留營休養,什長暫作遞補。”

李潼聞言後便擺擺手屏退了郭達,他自知郭達是急於與他交流懇談,他自己也何嘗不是如此。但眼下新入千騎,仍須謹慎一些,現在身邊有趙長興等人爲用,暫時也就沒有必要牽動郭達這個暗子。

郭達聞言後便也不再強請,叉手退到一側,只是不着痕跡的用掌心拍了拍心口。

一行人往玄武門行去的時候,趙長興跟隨在後低聲道:“旅帥郭達,也是軍中一名悍卒老兵,出身戶奴,技壯氣勇,頗有人望。只因出身太卑賤,不得賞用,否則位不只此。”

從旁人口中聽到對自己的暗棋評價不低,李潼也頗有幾分自得,但還是有些好奇道:“鄧萬歲同樣出身戶奴,何以能高任果毅?”

在府兵體系中,果毅都尉是折衝府的副將,一旦徵發出戰,於大軍中只是不怎麼起眼的中下級武官。

但是在禁軍體系中,長上果毅卻非常的重要,能夠獨立統率滿建制的一營士卒。而在千騎這樣的精兵建制中,長上果毅地位則更加凸顯,因爲千騎同時值宿只有兩營,只要能夠搞定一個果毅,在這一時間段內,便能完全調度千騎在直一半的兵力!

所以在許多玄武門宮變中,真正的兩衙大將軍只是樣子貨,而長上果毅這樣的中層武官纔是絕對的主力人員,抓住機會便能大放異彩。

畢竟宮變最重要就是出其不意、精兵制勝,真要召集個幾千、上萬人再動手,那不叫宮變,叫作死。而且奪門入宮只是政變成功的一個前提,接下來如何控制住局面纔是真正的考驗。

在這方面有一個反例,那就是東漢末年的外戚何進與宦官之間的鬥爭,菜雞互啄,致使天下大亂。

“鄧萬歲所以能高任果毅,是天授年間北邙演武,諸軍之中勇奪第一,得聖皇陛下親授嘉獎。”

趙長興講到這裡的時候,神態間也是滿滿的羨慕。

所謂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世道中從來不乏志力俱有、時刻準備的人,但機遇卻未必能夠降臨每一個人。鄧萬歲有這樣的機遇自然羨煞旁人,但其他寂寂無名者未必不勇。

諸如趙長興自己,如果不是得到代王的賞識推薦,也未必能夠選入千騎精軍,大概率是在千牛衛充當儀仗混日子,等到年齡大了被掃地出門,平平淡淡了此一生,滿腔的血勇志氣都消磨在這枯燥漫長的等待中。

行途中,李潼又隨口打聽了一下其他幾員果毅的情況,有的是原百騎官長攫升,有的是功士加授。趙長興等人入此時間也不長,只能講解一個表面的大概。

除了一個名爲陳遠的果毅明確是被武攸寧從羽林軍調補千騎的之外,別的兵長似乎跟武攸寧也沒有什麼確鑿的聯繫。

當然,李潼也不會就此鬆懈,他此前從來沒執掌過千騎,都能在當中埋伏下一個棋子,更不要說武家人常年執掌北衙軍權了。

所以接下來他是打算循序漸進,將千騎內部的人事關係換新一番。之所以並不計較武攸寧取走兵符,也是初步明確劃分一下各自職責,他掌管千騎營事,武攸寧掌管出入值宿。

彼此制衡,這也符合他奶奶安排他分押千騎的用意。李潼準備在熟悉宿衛流程並將人事關係初步梳理清楚後便動手,從千牛衛和別的衛府調一些人來補入千騎,並從千騎內部發掘提拔一些營卒卑士。

如果武攸寧從中阻撓,到時再下手爭搶武攸寧手中兵符,也算是事出有因,不是胡攪蠻纏的攬權。

隊伍漸近玄武門的時候,有羽林軍宿營,左右各有一處,常年駐兵千餘,也是玄武門最重要的守衛力量。不得羽林將軍的許可,哪怕千騎也不能隨意進入大內。

李潼站在宮門側方,着甲士前往右羽林衙堂請求符令,過了足足小半個時辰,才獲准進入玄武門。可見武攸寧餘怒未消,逮住機會就要拿捏一下代王。

李潼對此也不以爲意,小孩子才耍性子,等老子抓住機會,直接就砍了你!

玄武門內是左右飛龍廄,常備戰馬六百餘匹,也是千騎將士專屬坐騎。一旦宮中有變,將士可以在此上馬披甲,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出擊定亂。

李潼行過閒廄,道左見到一個熟人,那就是老太監楊衝。楊沖年紀雖然不小,但精神仍然矍鑠,見到代王戎裝行來,倒也沒有什麼外露的情緒表達,趁着入前見禮之際,小聲說道:“殿下日常提用馬力,宜首選左廄。右廄內常侍蘇永,不是同行。”

李潼聞言後微微頷首,表示自己知道了。這些人事相關,此前所以不說那是沒有必要,現在他已經入事北衙,相關訊息自然也要補充起來。

飛龍廄佔了禁中玄武城將近一半的空間,再往裡便是千騎的內直堂,入直禁中的千騎將士要在這裡集結分遣。

日間在直的果毅名爲張馳,三十多歲,同樣也是膀大腰圓的孔武形象,入前見禮,諸令交割完畢後便率衆退出了玄武城,回到曜儀城的宿營休整。

李潼登堂之後,看着鄧萬歲分遣士卒各自就位,諸多細節默記心中。

按照趙長興的說法,如果這個鄧萬歲在軍中不阿不黨,全憑聖皇賞識的話,那麼無疑就是他奶奶的死忠,李潼也沒有信心將之拉攏過來。而且其人在營中威望極高,真要就是死倔,那也得做好關鍵時刻替換其人的準備。

“稟大將軍,巡衛諸事已經安排完畢,大將軍若無教令更改,卑職便率營卒出巡了?”

鄧萬歲的彙報聲打斷了李潼的思緒,李潼聞言後便點點頭,然後便也步出直堂,看着諸將士在械庫中領取弓弩等重器後各自離開。

看着那些質地精良、保養得宜的弓弩重器,李潼真是眼饞。真要有機會把這械庫搶掠一空,把自己的敢戰士們武裝起來,啥死不敢作?

這時候,天色也已經入夜,李潼留在直堂也沒有什麼具體事務可做,索性玩起了投壺。夜中值宿就是這樣子,真要有事發生那是真要命,但大多數時候都是無聊得很。

李潼在堂中玩着投壺,剛剛摸到一點手感,突然外堂趙長興登堂叉手道:“稟大將軍,樑王殿下夜中出宮,來取手令。”

聽到這話,李潼頓時一樂,只是點頭道:“知道了。”然後自顧自玩着投壺,根本就不理會在外堂等待手令的武三思。雖然說小孩子才耍性子,但那是自己被刁難又無從反擊的情況下的自我安慰,如果不雙標那還算是人嗎?

他在這裡玩挺嗨,甚至喊趙長興過來比上一局。但這一局還沒有玩完,外堂已經響起了譁噪聲,不久後,武三思更氣勢洶洶的登堂行入,見到李潼手裡的投箭,臉色更是一黑,但還是按捺住火氣,沉聲道:“孤陛前承訓,不覺日晚,來取手令,通行宮防,請代王稍施方便。”

“知道了,暫且側堂等候。千騎案事雜多,豈爲樑王一人而設!”

李潼隨口說了一句,擡手將箭投出,卻沒有入壺,不免有些懊惱,又拿起另一支箭認真瞄準,看都不看武三思一眼。

武三思本來還有些憤怒,但過了一會兒卻突然冷笑起來,並說道:“代王是如此沉迷案事?真是讓人耳目一新,待入政事堂後,再與諸相公論此是非。”

李潼聽到這話,動作頓時一僵,轉回頭來有些詫異的看了武三思一眼,忍不住問道:“樑王要入政事堂?”

0654 琛氏阿黎,驕橫難制0567 河谷血戰,兒郎英武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324 寶藏仍未枯竭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355 大河漕幫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093 被甲登殿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0076 祈求長生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953 天神難庇,蕃主出逃0306 魏王不壽0120 諸用仰於國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371 爲王先驅0011 仁智院家人們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將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106 禁中逆亂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088 貌類乃父0082 武氏諸衆0256 捐麻續縷,祈君長命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240 少陵原逢故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035 嬌花藏毒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592 諸族姝色,惟王擷取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791 唐業存亡,河北相關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343 女人的報復0023 情新因意勝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207 李氏名駒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695 幸從殿下,此生無悔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389 鄭女文茵0063 明月暫未有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050 太平公主0027 南衙北衙0298 坐地抽利,更勝劫掠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251 不當大用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520 關中帝宅,且鎮且撫0260 分頭入洞房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117 權門惡事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069 大麴《萬象》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254 邪言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