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

十月的神都城裡,自有一份秋冬換季的肅殺。

李潼雖然得以側身於漩渦之外,但通過與時流的交往,也自能感受到人心中那一份惶恐與彷徨。對於引發這一切的竇家子竇希瑊,也不得不感慨啥叫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你就不能等段時間再走親戚?

閭里之間還沉浸在收復安西四鎮的喜悅中,但是朝堂內外,人人都在瞪眼觀望,各自準備,迎接下一輪的洗牌。

按照武周新曆,十月之後的十一月便是來年正月,十二月爲臘月。這一段時間,會有諸多典禮扎堆舉行。所以在此之前的十月,註定將會大事頻生。

到了十月中旬,朝廷便公佈幾樁重要的人事任命。首先是收復四鎮的王孝傑,以安西大都護加夏官尚書並加平章政事。

這一樁任命,自然是充滿了武則天的個人風格,那就是驟幸驟攫。王孝傑的確是功大不虛,但就此直接拜相,資望還是有些勉強,其人出身軍伍,並沒有擔任過南省官長,驟然拔爲宰相,是有些不合理。

據說這件事在政事堂也引起爭論,諸宰相都持論加官進爵則可,但直接拜相還是過猶不及。

不過被武則天反詰,舊年韋待價倒是歷任南省、資望足夠,結果外戰一打既廢,王孝傑若不堪爲相,政事堂誰能爭功?

一番話自然是詰問得諸宰相啞口無言,但這也是他們不願跟這老孃們兒擡槓,須知韋待價那也是你的人啊!

王孝傑雖然拜相,但遠在安西,看似不會影響朝局,但卻預示着接下來的風波必然不會小。朝廷若有動盪,邊將必受牽連,反之亦然。

舊年武則天不惜痛誅大將,都要確保她的意圖得以實現,如今壯功大將都成了她提拔安排的人,那真是懂的自然懂,各自祈求了。

接下來就是西京留守魏元忠入朝擔任左肅政臺大夫並拜相,原宰相婁師德出爲西京留守,鸞臺侍郎崔元綜罷知政事,轉任秋官侍郎,文昌左丞姚璹出爲鸞臺納言。

魏元忠自是女皇心腹,這一點李潼可以作證,這老貨不久前還告他刁狀,如今歸朝執掌憲臺並拜相,也是理所當然。

至於鸞臺侍郎崔元綜,李潼感覺這傢伙是有點四的味道,在這一時刻被調出鸞臺,換上一個江南人姚璹。姚璹便是舊年被貶廣西,漫山遍野尋找帶“武”字的山川草木以作呈現,遇事肯定不會那麼剛。

至於被外放西京的婁師德,本身老好人一個,唾面自乾說的就是他,因爲久任邊事,朝中乏甚經營。如今前往西京,應該是武則天與大臣們妥協的結果,選了這樣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人選坐鎮西京。

宰相一級的人事調動便是如此,至於再下一級,比較醒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彭澤令狄仁傑,超遷回調入朝擔任戶部地官侍郎。另一個就是被李潼封駁的來俊臣了,其人不是加赦,而是追贓再貶遠鄉,但是由於案事追贓不明,需要歸都自述罪情。

對於他奶奶天才一般的腦回路,李潼也只能說一聲佩服,就這都能把人搞回來。

當然,這裡面也有跟李潼有關的人事調配,魏元忠舉薦西京官佐入朝數人,其中就包括他那個遠房表哥房融與徐堅。房融歸都擔任殿中侍御史,徐堅則擔任監察御史。

這兩樁人事任命,對李潼而言意義不小。這二者雖然秩在七八品,但卻屬於供奉官序列,並不需要參加吏部銓選,而由鳳閣敕授。

換言之,李潼就算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銓選,也難以直接插手言官任命。魏元忠這老傢伙雖然背後告他刁狀,但人還未來,先送兩樁大禮。

憲臺中有了立場傾向於自己的喉舌,意義還是不小的,起碼尋常小過能夠在憲臺內部解決掉,不會動輒就遭到彈劾。

須知積毀銷金,就算他聖眷再怎麼濃厚,如果不斷的被言官豎成靶子攻訐,久則難免惹厭。就算有什麼過錯在憲臺內部解決不了,被人罵起來也能回嘴幾句。

武家上次反擊搞他,恐怕罪名不夠大,引得宰相出面相護,吃一塹長一智,下次再發動肯定不會再犯這種低級錯誤。所以李潼也需要在憲臺有自己的聲音,大家互相傷害呀。

除此之外,他也聽從他姑姑的提醒,跟新任天官侍郎鄭杲保持一個比較融洽的私人關係。

鄭杲出身滎陽鄭氏,而滎陽鄭氏雖然也是山東大姓,但是在初唐時期,日子過得並不算好。一則大唐創業那會兒,他們家貓在洛陽跟王世充混過一段時間,二則初唐政治風潮中又錯站隊,跟太子李建成互動比較密切。

鄭杲如今官在天官侍郎,司職典選,已經是滎陽鄭氏於時局中難得的頭面人物。

而這樣的人物,也需要依傍一個更上層的人物,在此之前,其人未顯,老三、老四都傍不上,至於武家諸衆,也實在不符合這些正經山東高門的審美觀。

在這時候,李潼遞出橄欖枝,而且其人能夠遞補天官侍郎,直接原因也是李潼彈劾武三思所致。有這一層緣由,彼此交往起來也算順利。

當然,眼下正值選月,典選官員們也是羣衆矚目,就算有什麼交情發展也不好擺在明面上。甚至就連約定前往鄭家祝賀鄭杲榮登南省官長,都定在了明年春日。

有鑑於目下黑雲壓城的嚴峻形勢,李潼也只能在心裡盼望鄭杲能熬過這一輪風波,不要讓這來年長約、賀喜成了話別乃至於弔唁。

不過,雖然彼此之間不能更加情熾一步,但能跟這樣的司選官員達成默契,也令李潼受益匪淺。

唐代選官任官,雖然已經形成一些定式,但是司選官長的主觀意圖仍然佔了很大的比例。

像是貞觀年間的馬周、高宗朝的裴行儉、薛元超等人,都因司職典選、知人善用而著稱。

而這些人身後聲譽得到褒揚稱讚,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歸咎爲大量選官失意者們心理作祟,我所以不登大位,不是我才器不足,而是沒有遇上那種知人善用的長官。

人才高低,本身是沒有一個標準的。人人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自然也就難免口舌。所以開元年間,裴光庭擔任宰相的時候,引入《循資格》,以年資作爲官員授用的一個重要標準。

此法當然是褒貶不一,非議者主要集中在不問才能、只憑資格,鶴髮老叟、自登高位,所以施行不久便被叫停。

但凡事想要受其惠利,自要受其弊病。天寶名相楊國忠,倒不是憑資格選出來的人才,身兼幾十職,以一人之力做成了房杜姚宋四個人加起來都沒幹成的大事業。

權貴們所以抨議循資格,就在於此法太過透明公開,讓可操作空間大大縮減。寒士們抨議此法,那就是誰不希望自己平步青雲、四時仕宦?

李潼現在當然也是不喜歡循資格,他門下故員多有秩滿而守選者,現在既然走通了典選主官的門路,當然是要大行方便。他本來就起步晚,如果還不偷步,那真是等死吧、沒救了。

對於門下故員,李潼心裡自然也有輕重檔次之分,首先需要關照的自然是劉幽求等一批老人。

劉幽求在蘭州就任司倉參軍未久,藉着這一次安西軍功,李潼便打算將之由州佐下任爲一地縣令,掌握了一地主政權,這對於敢戰士們於隴右紮根經營裨益極大。

守選不久的還有張嘉貞與王仁皎,按照慣例,這兩人幾年之內難得新授,現在當然不需要管那套。李潼也早已經傳訊讓這兩人趕緊返回神都,參加冬集銓選,見縫插針,最好是安排在近畿有實權的位置上。

西京城的史思貞等人,李潼暫時不打算調動。接下來西京將成酷吏們的狩獵場,在這種時刻,能苟得住就是勝利。

神都這裡還有一個神龍政變的種子選手桓彥範,不過眼下李潼在禁軍體系中還乏於經營,正準備通過北衙閒廄與馬球聯賽逐步介入,眼下暫時還未能發力。

益州方面,除了長兄李光順將要出使,李潼也打算把郭元振抽到益州擔任一個府佐。這傢伙留在地方太能折騰,抽調到益州大都督府,虛其權同時還能開闊視野,更作磨練。

想到郭元振這傢伙太滑頭,即便李光順前往益州,未必能夠拿捏得住他。

所以李潼也是打算加上一層羈絆,趁着今年冬集,給郭元振他老子換換位置,從八品寺官挪到南省去,既是示好也是敲打,你小子可有人質在我手上,敢不老實,我就讓你爸爸去交趾,讓你也體會一下南海風浪!

除了這些府佐基本盤,再外擴的人事關係就更復雜了,憑李潼眼下也難保持完全控制,只能先維持住一個良性的互動,逐漸將這些人事一步步引入到自己的核心中來。

除了背地裡的結黨營私,表面功夫當然也要做。像是李潼在西京就準備給他奶奶搞的生日歌祝壽樂,眼下也在忙碌的排演着。

不過,他也沒想到自己已經避到了雲韶府,還是免不了跟他四叔家人發生聯繫。

0371 爲王先驅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006 人盡敵國0968 滿城珍寶,聚此一戶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094 大酺禮畢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1011 中興雄主,難免舐犢0378 坐皇帝,立皇孫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836 長安百姓,競備佳節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400 主動出擊,意在狄公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223 軟飯香糯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970 商賈多金,先割爲敬0378 坐皇帝,立皇孫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026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148 橫財浸金汁0070 頌聖臺閣體0084 具位庸臣0051 《逍遙王》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058 薛師懷義0173 算你跑得快0937 壯烈割捨,清白事唐0119 伴遊金吾衛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445 死不入黃泉0324 寶藏仍未枯竭0483 兄弟益封,煊赫無雙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067 協律頌今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575 戰獲雖豐,歸途莫測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082 武氏諸衆0036 身不由己0790 孝傑一生,唯恐負義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969 香閣趣致,閒人勿擾0063 明月暫未有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104 王居大不易0773 熾情難表,惟乞一活0643 孝傑率直,目中無人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1040 君子治世,道不濫施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886 情多累人,羞於歸宮0109 仗義屠狗輩0721 燕子築巢,無懼惡雀0077 永昌元年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1020 朝議未定,民聲先傳0732 民爵普授,兩稅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