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0 寶利行社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李潼一邊與武攸宜進行着財貨的交割,一邊也在繼續與楊麗討論飛錢承兌的計劃,將細節逐步完善起來。

關於這方面的事情,李潼能夠提供的只有一些框架性質的金融概念。他雖然不是這方面的專才,但在後世多多少少也過手一些金融產品,類似的知識點了解的也是不少。

當然,這些知識點都是建立在後世金融體系已經相對完善的背景下,不乏太過超前、並不適用於當下,這就需要楊麗這個真正的商家進行斧正與調整。

兩人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都相當默契的避開了一點,那就是這些財貨名義上並不歸河東王所有,而是屬於武攸宜的。

對此李潼也有自己一個設想,直接亮明態度、強佔這些財貨,那肯定是不行的。泥人尚且都有三分火氣,更不要說武攸宜這個貪鄙成性的人,爲了蒐羅這些財貨,連官都弄丟了,怎麼可能甘心爲他人作嫁衣裳?

所以是該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武攸宜逐漸的接受這個事實。李潼是有足夠耐心與武攸宜虛與委蛇的,特別是在回報如此豐厚的情況下。

幾天的時間,也僅僅只是將武攸宜的家財進行了一個初步的點算,除了此前已經贈送給李潼的,和隆慶坊那裡被搶劫的,武攸宜在西京城中還有七處園邸,每一處都儲存着大量的財貨珍寶。

這些財貨交割完畢後,神都的制令也正式抵達了西京,雖然西京各家都有渠道探聽消息,但一天見不到正式的令書,心裡總覺得不踏實。

所以當官使抵達西京的時候,長安城凡有資格知此事者,俱都鬆了一口氣。

李潼這幾日忙於接收巨財,爲了就近方便,也就不覺得崇仁坊家居悶熱。晚上留宿王邸時,便聽到街南平康坊裡笙歌熱鬧,各作歡慶,也是不免莞爾。

西京這些傢伙也真是不講究,好歹等武攸宜走了再放浪形骸的慶祝啊。

夜裡,楊麗也留宿王邸,伏案整理各種章程細則,並不時擡頭徵詢大王的意見。

“名不正則言不順,這新的鋪業擬名寶利行社,大王以爲如何?”

咬脣良久,楊麗擡眼望向大王,不乏期待的請示道,同時又急聲解釋一句:“商賈重寶貪利,擬音還取‘暴利’,雖然有些意俗,但也確是吉利,讓人聞聽心喜。”

“這個名字不錯,直白響口,易記難忘。”

李潼聞言後倒沒多想,笑着點頭道。本來就是跟商賈打交道,自然也不必要求風雅與否。他本來是想着言簡意賅的“蜀通”或者更通俗的“四海”,不過這倆名字也的確欠了幾分吉祥韻意。

一邊說着,他一邊拿起筆來,在紙上用顏體寫了端正的“寶利行社”四個大字,讓人去做幡匾。

如今他的顏體已經很見幾分功力,隨着與時流接觸頻繁,書法也漸漸爲人稱讚乃至於推崇,雖然還遠遠達不到初唐四大家的那種程度,但也已經有了相當一批擁躉,號爲豐美莊雅之體。

楊麗上前接過那張紙,小心翼翼的吹乾墨跡,然後端正的擺在自己案頭,然後便低頭繼續整理章則,並不時擡眼去看看紙上字跡,眉眼之間頗有喜意。

各種章則初步整理完成後,楊麗便又呈送上來讓大王過目:“如果大王覺得這些章式可行,那麼明日妾便着手籌措事宜。市監署令並鋪業之類俗工,無需勞煩大王,但是約見各家行市頭目,怕是還要再借大王貴勢。”

“這是當然,待到送走建安王、了結其他雜事之後,便傳帖邀請兩市嶺南籍貫的商戶們宴議,地點就安排在櫻桃園吧。屆時我囑門下列席助勢,不讓楊娘子獨支人情。”

李潼聞言後便點頭說道,他並不親自出席倒也並不是故意託大,而是這種商貿行爲不太適合由他親自出面去張羅。

現在是剛作鋪陳,讓人知道這件事背後有一位宗王撐腰,兼有雄厚資本就足夠了。如果他親自出面約見商賈,態度過於殷勤,反而會讓人驚疑不定,懷疑少王以勢凌人、做的是跟武攸宜一樣的操作,那就過猶不及了。

“能有府中才士出面鎮席,那是最好。新事淺應,只要人能試此便利,不久自習,事務也能儘快行上正軌。”

楊麗講到這裡,臉上又露出幾分自慚:“只是有關竇家方面,或還要再作計議。蜀中出貨百種,但唯錦貨最是利大便收,如果沒有竇家的應許,那些錦商怕難盡數招徠。”

“這件事,無需楊娘子操心,我自處理周全。”

李潼嘴上說着,眼中已經泛起一絲冷意。

世道聰明人不乏,竇家作爲根深蒂固的關中大家族,也自有一套經營家業的方略。

其家藉着舊年元從之功,加上族中長輩有此長才並權勢,得以長久坐鎮蜀中監督織造,在這方面影響也是極大。

蜀中絲織,自有織錦戶,這些織錦戶既有官方控制的官奴婢,也有百姓上番入役。租庸調中的庸,就是力役,除了基本的修橋鋪路的苦工,在官營的作坊中從事各種生產,也是庸的一種形式。

比如李潼的封國食在河東蒲州,蒲州自有鹽井,他的封國物產中就有食鹽這一種類,當然通常是折算成錢帛進行支付。

竇家長期有人在蜀中擔任與絲織有關的方伎官,而這些官方的作坊所產錦貨在滿足官用、供需之後,剩餘的部分纔會流入到市場中去,商賈採購向外運輸。

常年的經營,竇家在這方面掌握着極大的話語權,許多從事販錦的商賈都要提前呈交一部分保證金,才能獲取到一定官買的名額。李潼眼下是搞匯票承兌,可是竇家做期貨買賣生意已經做了許多年。

當然,除了官營之外,蜀中民間絲織也很發達。而蜀錦眼下最流行的樣式,多數都是竇家的陵陽公樣。

眼下自然沒有什麼知識產權、專利保障,但以竇家強大的背景與各種手段的維持下,民間想要生產陵陽公樣的產品,仍然需要付給竇家一定的抽成。

畢竟陵陽公樣多是官樣的錦紋,民間私自買賣的話,是犯了服禮。當然,這方面自然也是民不舉官不究,可如果真有什麼私樣違規又沒有交足錢貨,想不被舉那是不可能的。

竇家通過種種手段,對蜀中錦業把持很深刻。多年維持下來,又形成一個龐大的利益網絡,想要插手奪利或者短時間內將之摧毀,是很困難的。

這一家人敢派伶人行刺,李潼是絕對不會讓他們好過的。

更何況他要開拓蜀中飛錢承兌的財路,在某些方面肯定要與竇家有一些利益的重合與衝突。官面上李潼並不適合自己出手,當然就算他不出手,竇家接下來這段日子肯定也不好過。

至於私下裡,他是準備給竇家來一次痛擊,即便不將其家連根剷除,起碼也要將他家從蜀中錦業龍頭的位置上踢走,建立一套自己能掌握一定話語權的新秩序。

這一夜便是如此,整理完案頭上的事務,李潼便起身返回內室休息,讓楊麗也早點去睡,他第二天還要去爲武攸宜送行。

第二天一早,李潼洗漱完畢便直往隆慶坊而去,爲武攸宜送行。

隆慶坊武氏園業已經進行過一番修葺,但被破壞的痕跡仍然處處可見。李潼也不知武攸宜是怎麼想的,在西京城裡那麼多邸業,偏偏要留宿在隆慶坊這些傷心地。

當李潼到來的時候,便看到神都趕來的禁軍將士們,率隊的是潁川王武載德,至於武氏家人則正出出入入、忙碌的整理行裝。

武攸宜站在階前迎接少王,拉着少王的手臂一臉感慨的對武載德說道:“西京宦居年餘,唯一所識堪稱相知者,唯河東王而已。果然今日失勢將行,也唯有河東王能入前殷勤話別。”

這當然了,我等着你趕緊滾蛋好大展宏圖的幹事業呢!

李潼心裡想着,上前與武載德見禮。武載德這個人在一衆武家子當中存在感不高,儀容氣度尚可,沒有聽過什麼明顯的劣跡。後世其子孫中能出現一箇中唐名相武元衡,看來也是有道理的。

將少王引入園業之後,武攸宜又是一臉的憤懣,指着連接後園隆慶池的園徑獰聲道:“那夜賊衆就是循此途徑將我園貨搬空,填了水池。今次我衆謗集身,吞恨而去,也不乏西京那些賊流想我速離,他們纔可沒有顧忌的打撈池中沉貨!我之所以居在此園,就是要看一看究竟有什麼賊徒敢入此撈貨!”

見武攸宜一臉的忿恨、不能釋懷,李潼一時間也是無語。

接着,武攸宜又將他引入中堂,並指着滿堂虛席冷笑道:“河東王見此幕冷清,可稍後必然還是賓客滿席!天下之大,豈獨西京一隅,西京這些奸流背住人敢以脣舌作刀,可除非他們此生都不出陝,否則還是要來拜我!河東王安坐在此,我離城之前再爲你揚勢一場!”

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264 色是殺人刀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063 明月暫未有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360 祖孫情深0048 內教坊諸事0229 心似雙絲網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602 青海軍使,慕容復國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064 薛師信義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113 荒園生妖異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687 九曲爲聘,吐蕃略土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308 吾皇萬萬歲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115 倩女幽魂0247 血脈的力量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229 心似雙絲網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658 蕃女東來,元振愁計0175 索性以身相許0484 潞王自退,雍王歸宗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234 刑威如玩物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218 銀青光祿大夫0154 宰相入刑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959 勢利膏樑,有傷風化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047 向陽而行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614 婁公治庖,人事盡歡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535 攸宜勤事,巨貨入營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1011 中興雄主,難免舐犢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088 貌類乃父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