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

時間很快來到了十月初,龍門典禮有關事宜也都緊鑼密鼓的籌備起來。

李潼作爲這次典禮的始作俑者之一,當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不獨他自己要籌備相關禮事,兩個兄長也都沒有置身事外,長兄李光順遷入左衛親府,成爲一名負責導引儀仗的禁軍將領。二兄李守禮則由太子洗馬轉任此前李潼被授予的第一個官職,即就是尚輦奉御,負責典禮所用車仗文物。甚至就連太妃房氏,都要作爲命婦參禮。

追想去年洛典時,一家人還只能蹲在禁中數螞蟻,到了今年境遇已經大大不同,已經開始全家組團賣祖業了。

相對於兄長們的任務繁忙、無暇抽身,李潼所負責的部分倒還比較清閒。他只需要負責將春官禮部在之前這段時間裡所收取到的各類瑞物分門別類發送有司,屆時在禮場陳設展覽即可。

這項工作本來就一直在進行,臨近禮日前已經初步搞定了,只需要在禮日之前一天再拿着名單檢查一番就可以了。

公事上雖然不繁忙,但李潼也沒有閒下來,自家府邸畢竟偏在城中東南角,所以也要提前一步將家人們送到靠近禮場的城南龍門別業,就近參禮。

“三兄、三兄,你在哪裡?”

小丫頭李幼娘得知要出城居住幾天,興奮得歡呼雀躍,生恐自己被落下來,每隔一段時間便要衝到王府裡,看看三兄出發沒有。

李潼還在跟府佐們交代任務,擡眼看到身穿大紅襦襖的小丫頭又蹦蹦跳跳跑了進來,真是不勝其煩,擺手道:“趕緊歸邸打扮你那小馬,讓你表兄幫你。”

府佐們日常所見大王都是清雅淡定,難得見此煩躁模樣,都笑呵呵望着兄妹互動。

李潼沒好氣瞪了同樣笑呵呵的李禕一眼:“長美速將這娘子送回太妃處,你也留在邸中檢查安車器用。”

待到李禕將那娘子強行拉走,李潼才又繼續剛纔的話題,對史思貞說道:“內教坊先請兩部音聲,今夜便入龍門別業。等到韋郎帳幕布設完畢,先把府裡故用安排進去。”

龍門典禮除了朝廷文物張設之外,在都三品以上各家也要沿途加設慶賀帳幕,歌樂迎駕之外,還要負責一部分隨駕禁軍飲食。李潼一家正被劃分在主禮場附近區域,佈置起來也要慎重得體。

待到史思貞領命而去,歸都不久的劉幽求才上前彙報屆時會有什麼人隨同王府一起參禮。一些卑品官員資格不夠參與正禮,往往就要依傍權貴各家以求前往現場觀禮。

三王被分配了三十五個名額,該要怎麼挑選也需要慎重,真要引入什麼狂悖之類做出亂禮的舉動,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一通繁忙的安排,待到行出時,時間已經將近傍晚。前後擁從數百人衆,大車七八架,浩浩蕩蕩的出了履信坊。

正沿橫街直行,前方負責探路的王府仗身已經策馬飛奔回來,道是定鼎門天街已經出現擁堵,不易出城,於是一行人索性由長夏門出城,再橫穿都南。

此時的神都城南,處處可見禁軍遊騎巡弋的身影,往來奔走驅趕閒雜人衆。沙塵滾滾的道路上車馬轆轆,很是繁忙。

李潼策馬當先,前後府員拱從,途中陸續有隨從參禮的賓客加入進來。待到行至定鼎門南郊處,才明白寬闊的天街何以發生擁堵。

原來城南郊野裡,早已經架起大大的露臺,臺上自有鶯歌陣陣,伶人舞伎身姿曼妙,翩翩起舞,隔着很遠的距離都能看見那鮮豔飄彩的畫面。

這露臺架設的位置倒是偏離大路,可卻架不住湊熱鬧的人多,偌大露臺周遭已是人山人海,草野溝嶺之間全無閒土。圍觀人衆早已經延伸到大路上,一些由城內行出的車駕眼見如此熱鬧,索性也都當街停住,踏車張望。

“誰家這麼囂張,竟敢禮前作此閒戲迷擾羣衆?”

劉幽求手搭眉際,踏鞍眺望,而後皺眉道:“前方怕有數萬人流,大王不可近行啊!”

李潼也被這大場面驚了一驚,心中不乏好奇誰敢這麼大膽,但想到身後車上還有女眷,也不敢靠得太近,擺手示意繼續繞行,並策馬奔回車畔,擡手將半身探出車廂的李幼娘按了回去,並瞥了車內同樣一臉興奮之色的唐靈舒:“你們都安分點,不準落車!”

李幼娘揮起小拳頭要敲砸車廂發泄自己的不滿,待見三兄臉色沉了下來,訕訕一笑:“阿兄當我什麼人?不信我難道還不信你自己娘子?”

唐靈舒聽到這話,擡手半掩俏臉悶聲道:“娘子不說這話,大王或還能信你幾分。”

你可真有自知之明!

李潼看這娘子一眼,自己先笑起來,又說道:“不是不准你們戲樂,別業已經有百戲音聲,野途躁鬧,擾人心肝。”

他又去後車問候嫡母房氏幾句,這時前邊隊伍又有叫喚他的聲音,擡眼望去,乃是他姑姑太平公主家令,告知公主已經在前方坡上等待。

隊伍一路爬坡行上,之後便見到太平公主家裡更龐大幾分的隊伍。

太平公主一身立領胡服,騎着一匹花鬃駿馬,待見李潼行近,便打馬衝了下來,距離及近數尺才勒馬頓住,嚇得李潼幾乎要轉馬躲避。

待見李潼一臉虛驚,太平公主更是得意大笑,手指立起頂了頂頭上渾脫帽沿,露出白燦燦的光潔額頭,笑語道:“三郎騎技不見精進,若得你家嬌娘三分本領,哪會這幅樣子?”

你當我跟你一樣閒啊!

李潼不是不練馬術,可過去這段時間實在忙得抽不開身,被太平公主戲言調笑,臉色也是訕訕,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太平公主已經舉手一指坡下,笑語道:“這樣浩大陣仗,三郎觀之,可覺驚豔?你姑母可不是尋常中庭閒散婦人,趁此弄事,今日之後,咱們戲坊必將名滿都邑!”

聽到這話,李潼算是明白這場面因何而來了。想想倒也正常,龍門典禮這麼重要的造勢場合,哪怕是時下風頭最健的武家那羣貨,想也不敢在這種事情上瞎胡鬧,數遍天下敢這麼做的也只有他姑姑了。

可是,你這麼搭順風車,你媽知道嗎?

李潼回首去望坡下那鬧哄哄場面,忍不住對他姑姑豎起大拇指:“豈止驚豔啊!姑母手筆真是鬼神驚泣,仙佛瞠目!”

“你當我聽不出是在嘲我?”

彼此交往日密、熟悉起來,便也不拘小節,聽到李潼這麼說,太平公主沒好氣白了他一眼,臉上笑容飛快斂去,轉爲苦惱之色:“我哪能預知會鬧起這麼大的陣仗!現在真是急得全無頭緒,就在這裡等你收尾!你也不是事外人,快快想想該要怎麼辦?天街都擁堵起來,定鼎門進出不能,真要攪亂禮事,你要作好長養你表弟的準備!”

眼見太平公主臉色飛變、垮了下來,一副要賴上他的口氣,李潼一時間也哭笑不得,難道他所帶的弱智光環只對友軍起效,怎麼一個個都成了豬隊友!

“鬧成這樣,我又不是不自知這次輕率冒失,還要這樣看我!”

太平公主見李潼並不說話只是看着她,臉色更是羞紅,只是很快語調又轉軟下來:“除了三郎,能仰何人?戲坊落成,我又不是不想尋你商議,可你自問近日有沒有理會我?總是一個長輩,哪好奔逐不休的求計。”

原來你還是個要臉的。

李潼擡手示意太平公主先別說話,望着坡下躁鬧場面沉吟片刻,舉手召來李禕,問道:“前日傳授《少年行》歌,演熟沒有?”

李禕聞言後便連忙點頭,旁邊太平公主見狀好奇問道:“什麼《少年行》歌?三郎又有新作、好罷、好罷,你說、你說!”

自知捅了婁子,太平公主無復強勢,見李潼轉眼望來,訕訕收聲,撥馬轉到一邊去,但還瞪眼望着這裡。

“挑選健馬、仗身二十員,繞衆作歌,注意安全,千萬不要被人羣裹挾踩踏!”

面對這個爛攤子,李潼一時間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寄望製造一個新的熱點,將那些圍聚的人衆引開一部分,特別是其中最活躍的都邑遊俠狂少們。

李禕本就少年心性,聞言後已經興奮得不得了,連連點頭道:“大王請放心!”

說完後,他又策馬返回仗身隊伍挑選從衆,李潼則又吩咐劉幽求將自家家眷們引至太平公主家衆隊伍裡保護起來。

太平公主又策馬湊上來,想問不敢問的樣子,倒也沒有好奇太久,馬蹄奔聲不久傳來,李禕等二十餘種各擎彩旗,已經縱馬馳下高坡。

二十餘騎衆奔馳起來,聲勢已經不小,坡下圍觀露臺諸衆已經不乏人轉頭望來,見到馬隊漸近,不乏恐慌躲避,但騷亂還沒擴散開,馬隊已經繞衆馳行起來,同時傳來整齊雄渾的歌聲:“君不見神都少年遊俠客,白日球獵夜擁擲!呼盧百萬終不惜,報仇千里如咫尺!少年遊俠好經過,渾身裝束皆綺羅……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歌聲雄壯,曲調高亢,一時間響徹野中,餘者雜聲悉數淹沒,人羣中騷亂漸止,一個個凝神細聽,歌行一遍之後,已經爆發出一連串的鬨然叫好聲。更有露臺近畔年輕人想要聽得更加真切,紛紛往人羣外涌行而去。

騎隊往復奔行,歌行數遍之後,後方已經聚起數量可觀的從者,且已經不乏有少年浪客跟隨詠唱,或是不及騎士們那樣雄渾有力,但嗓音高扯,自有一股豪邁恣意於心胸之內激漲涌出,露臺上倡女舞姬不再迷人,意氣風發,逐野奔走。

李潼有些無語的看他姑姑一眼,心裡只覺得對不起李白,多麼壯闊激揚的詩歌,結果用來給他姑姑收拾爛攤子、擦屁股。

鬧劇算是解除了,兩家並作一行,再上路時太平公主又恢復了神采飛揚,倒是有些不好意思面對侄子,湊到馬車旁指着車上唐靈舒嬉笑道:“何種娘子,竟得此幸!日後難免羣芳爭妒,你可要小心了!”

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156 武氏羣英會0680 食祿半生,所待捐身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914 奴種辱我,唯以血償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175 索性以身相許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719 柳生與我,並是一人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776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0534 組我軍政,法劍不饒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265 順水推舟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192 太平公主登門0582 號令諸族,討滅不臣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591 陳兵青海,敢否一戰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惡0363 新的班底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750 廬陵奇貨,羣衆相謀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053 誤我少王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196 卑職願從大王0097 壯力當賞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512 過牆抽梯,遣用雍王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0101 出閣河東王0254 邪言鑽心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723 長安坊居,大戶不易0359 幷州大都督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360 祖孫情深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007 上陽宮官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0255 肥羊難宰0563 天家德種,合御蒼生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230 過平康款轡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250 少王只是無心人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086 曲樂動人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528 人發殺機,血洗長安0283 舊事重提,命門被撩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900 蕃國勢壯,公主長榮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366 鷹犬之用,飽腹則怠0163 加官加封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054 鎖喉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