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0 願此心同我

李潼隨手挖下這樣一個坑,也不是爲了要將徐氏置於死地。

且不說彼此關係如何,一旦被武則天知道他家仁智院掌直女官居然陷入謀反案中死,誰知道會勾動出武則天怎樣的遐想?

所以李潼原本的打算是憑此驚走徐氏,不要讓這樣一個對他家滿懷惡意的女官留在仁智院繼續監視他們。不過在看到徐氏心理防線被摧毀後表現的如此不堪,心緒不免又是一動。

相對於將徐氏逐走,再換一個不熟悉的掌直繼續來監視他家起居,很明顯不如留下一個已經被震懾住且被把持命門的徐氏。

不過,他所捏造的這一樁誣告很明顯不適合長久把持住對方,且不說本身便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徐氏眼下雖然驚慌欲死,但在事後冷靜下來之後,肯定也要再作一些補救。到時候,這一把柄能夠把持對方多久可就不好說了。

稍作沉吟之後,李潼便又說道:“我是願意與人爲善,可是掌直卻無視我的善意,這實在讓人情難堪。”

徐氏聽到這話,不免更加欲哭無淚,她雖然一直心心念念要搞雍王一家的黑材料,可是畢竟還沒有正式發動。但在入直仁智院第一天,便被這位大王當衆斥罵羞辱並殘羹潑身,到如今更是直接要誣告她謀反,她可沒有感受到絲毫要與人爲善的意思啊!

不過眼下小命都被對方捏住,徐氏自然不敢申辯,只能順着話頭連連泣訴言是自己也崇慕大王,恨不能掏心掏肺。

“閒話不多講,我倒好奇掌直究竟怎樣將禁中珍器轉移出宮,速速道來,饒你不死!”

李潼最後這一聲斷喝,更是嚇得徐氏驟然一顫,眼下她是完全被李潼驚嚇住,絲毫不敢違背。而且跟謀逆大罪相比,這也只是小事,當即不敢隱瞞,竹筒倒豆子一般悉數講出。

李潼在聽完之後,不免大嘆世風之乖異還要超出自己的想象。原來宮人雖然在禁中,但也並非完全斷絕與宮外的聯繫,甚至禁中就有專人做這樁買賣,每次收取一定費用,不用想,能做這種買賣的肯定背景深厚。

至於這個徐氏貪取珍貨,也只有一小部分送歸家中,而大頭則另有去處,居然是送給了她舊年在宮外的相好面首。

聽到這裡,李潼才發現這個徐氏居然還是一個多情之人,哪怕再回禁中數年,居然還忘不了老情人。但接下來徐氏的解釋,卻讓他明白自己還是誤解了。

“家人在洛,自有職事家業,且門戶雜居,人多口雜,送歸宮財太多,反而不安全。蘇郎與我情摯相知,久試不名無以成家,我今日資他也是盼往後福報。即便今世難享,希望能憑此餘財供養佛事,龍門鑿得一窟使佛陀愛我,來生投得善緣。”

原來婦人財貨分配還有這一層考慮,很明顯將財貨送回家中,丈夫家人又有泄密的危險,而且還有子女教養、家業維持的需求,不會將她財貨布施沙門。

至於她那個相好的,則是久試不第的落魄貢生,沒有太多人事牽涉,爲了繼續能在徐氏這裡得到資助,想必也不會違揹她的安排。

李潼原本還因爲自己設下這一圈套引誘徐氏入彀而沾沾自喜,可是在聽到徐氏講述財貨去向後,頓時感覺索然無味,轉而佩服起那些沙門僧佛,這纔是真正好手段啊!

徐氏這麼潑辣貪婪一個人,冒着極大的兇險在宮裡摳搜一些財貨,自己捨不得享用卻要供奉佛事,在龍門開鑿一個石窟供佛。且不說來生能不能收得福報,最起碼當世的錢是欺斂過來。

僧佛泥胎假慈悲,詐得世人盡破財。武周時期沙門大昌,武則天女主崇之只是一方面,在後世特別是敦煌出土一些資料中也顯示,不少供養人往往都是女子,她們或娼或伶,一生悲苦娛人,爲求來生福報而今生虔誠供佛,金身皮肉塑。

這種行爲究竟愚蠢又或智慧,外人不好置喙,對於她們各自而言,或許正因爲這一點信仰的寄託,才能在此生的悲苦中稍得慰藉,不至於悽苦於身前,絕望於身後。

徐氏這種信念,李潼無從評價。

他只是想更加穩妥的控制住對方,在聽徐氏講完之後又屢屢頻繁發問,讓對方不假思索的回答出來,確定所言不虛且已經沒有隱情之後,他才滿意的點點頭並在徐氏面前將那張紙卷燒掉,又說道:“家門橫禍,只求安生,我是希望能與世道相安無事,只求掌直此心如我。你也不要覺得受我脅迫,只要日後侍奉周全,我又何苦爲難你?”

徐氏這會兒涕淚途面,聞言後只是喏喏點頭,突然又聽到李潼發問道:“最近幾日,記載不少我家劣端吧?取來我瞧一瞧。”

徐氏聞言後悚然一驚,擡頭又見李潼視線轉爲冷厲,不敢欺騙,忙不迭將自己那小本本取出來呈於案上,又忐忑道:“妾所錄事宜,純是職責所在,並無絲毫刁難大王之意,且此卷一直收在私內,並無示於二人。”

李潼不置可否點點頭,他討要這一份監視卷宗,一則是繼續踏破徐氏底線,二則也是想看看在外人監視中,自傢什麼樣的行爲可以算作罪狀記載。

翻看一遍後,李潼心中不乏感慨,隨手將之投入香爐引燃燒成灰燼,然後又對徐氏說道:“既然職責所在,我也不強阻掌直盡責,只盼此心能持正,勿作羅織構陷。畢竟,我安則你生,我罪則你死,彼此逼陷,各自落傷。”

徐氏口中哪敢說出一個不字,就算李潼燒掉了構陷她的那份紙卷,可是她取貨的底冊還留在尚工局籍上呢,而且近來她取貨頻密,李潼將貨單燒掉,反倒讓她無從回憶是否還有此類隱患而做出補救。

更不要說她連自己的私密都告訴了李潼,就算對方日後再遭遇不測,存心拉她下水的話,她是活不成的。

眼下也只能寄望日後小心供奉,不再觸怒對方,最起碼保證雍王一家就算日後遭殃也不是因爲自己,以此寄望永安王能夠心存仁念,不要臨死攀咬構陷。

“既然事情了結,我也就不打擾掌直。陰雲厚積,總有霽時,日後若能得脫囹圄,定不忘掌直今日惠我,餘澤厚報,且待來年。”

李潼並沒有因爲抓住了徐氏的把柄便對她頤指氣使,態度較之此前反而更加和藹幾分。他好歹也是正經的大唐郡王,折辱一個底層女官並不足給他帶來快感,如果不是這個徐氏對自家滿懷惡念,他也不會多此一舉。

只是在即將離開之前,他才又想起來一事,轉頭又吩咐道:“此前我家大兄所囑尋找失婢珠娘,希望掌直能夠上心少許。我兄弟雖然落難,但情義不失,凡能與我同舟渡厄者,絕不背棄!”

徐氏這會兒哪敢再作推辭,連連點頭表示一定不負大王所託。老實說,事情能夠這樣告一段落,於她已是萬幸。說到底,她也僅僅只是禁中尋常一女官而已,此前因積怨深重而所念偏激,如今想來,就算雍王一家真的遭難而萬劫不復,她又能收到多少好處?

至於永安王所言之餘澤厚報,徐氏是不敢多想。

一則出於她們這些宮人對太后陛下那浸透入骨子裡的敬畏與崇拜,故太子李賢與太后母子關係之惡劣,她們都有眼所見,並不認爲太后對兒子都那樣兇殘,卻會對孫子網開一面。

二則永安王這次手段凌厲的收拾了她,也讓她滿懷忌憚,從內心裡牴觸再與永安王有什麼接觸往來。

只能說,自己此前也真是無知者無畏,只看到雍王一家窘迫現狀,卻忘了他們身上也流淌着太后陛下的血,特別永安王不愧是太后的親孫子,一旦手段施出,讓她根本就無從招架。

眼下徐氏是沒有了再爭勝鬥氣的想法,但小人物同樣不乏惡趣味,她倒是想看一看當永安王面對太后時,又是怎樣一種光景。

不過這想法在腦海中也只是一閃而逝,太后威重,久懾天下,又哪裡是一個永安王能比。況且那種層次的勾心鬥角,也根本不是她一個卑品女官能夠想象的。

針對掌直徐氏的這番敲打,李潼並沒有告訴家人,一則事情已經完成,沒有必要再徒增他們的煩憂,二則效果究竟如何,還有待檢驗。

這檢驗的時間,也並沒有讓李潼等待太久。

作爲久在禁宮行走的老人,徐氏自然也知要將真實心跡掩藏起來,不可坦然示人,因此在日常起居方面也並沒有即刻就做出改變以釋放善意,甚至包括吩咐宮婢監視雍王一家都一如往常。

當然,所見所聞是不敢再隨意記錄在紙,以免永安王起意抽查。

當然她也並非什麼都不做,在收到永安王指令後,總算是正視尋找失婢這件事情。

在用自己人脈稍作打聽之後,便打聽到樂安王李光順那名失婢已經被安排進了尚寢局司苑處,司苑司掌園御花木瓜果種植,併兼灑掃修繕,素來都是禁宮中最繁勞所在,對於宮役人力一直緊缺又來者不拒。

既然知道了對方下落那就好辦了,雖然眼下徐氏也屬於被貶女官,但安排一兩個底層宮役也不是多困難的事情。因是很快便將人從司苑處討要過來,並親自送入仁智院前舍。

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083 途窮生戾氣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218 銀青光祿大夫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333 黨羽無數,權傾內外0206 一支穿雲箭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305 門牆生隙0338 聖皇賜字,慎之誡之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782 無米難炊,四面追贓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907 忠魂貞烈,刀鋒難屈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875 賞心悅目,開胃加餐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246 細憐閒庭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376 紈絝衛府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0042 能奏《武媚娘》否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447 嵩陽道大總管0011 仁智院家人們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309 無人如我待你好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049 莫厭金盃酒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381 媽寶裴光庭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353 勢術門庭,自非良配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0714 演武潼關,卻亂關東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0006 人盡敵國1013 雅贈飛奴,長願師事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061 佳人再贈香0111 少王人物如何0212 獨不見,自惶恐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120 諸用仰於國0172 薛師人間英豪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212 獨不見,自惶恐0324 寶藏仍未枯竭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405 都水使者,畿內藏丁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116 不是聶隱娘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918 盡力而爲,不負此生0479 雷霆手段,慈悲心腸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