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

鸞臺:中散大夫、尚輦奉御、河東郡王寶雨,椒殿習規,皇苑貯秀,承日月之輝,澤雨露之潤,宗枝瓊實,神庭玉筍。登朝受服,宸居日馨。芳聲韶容,冠諸藩邸;雅操茂風,隆列名門。雖門室之雋,實廊廟之珍。可太中大夫、檢校司膳少卿,勳封如故,主者施行。

當李潼返回鸞臺時,仍是鸞臺納言邢文偉親自向他宣讀敕文,當聽完敕文內容後,他一時間甚至都有些反應不過來,這說的是我?

我連尚輦局大門開在哪都還不知道,就又升官了?

“恭喜大王,恭喜大王!神皇恩重,佳孫良稱,實在是人道美談。”

邢文偉一張老臉笑得都略顯僵硬,降階行下親自將敕書擺在少王手中,態度較之此前要更親近和睦許多。

李潼有些遲疑的接過敕書,在鸞臺官員的提醒下才想起來該要謝恩了,這才忙不迭再作拜禮,然後起身跳起了那讓人感到異常羞澀的鍋莊舞蹈舞謝恩。

少王一日二受敕封,李潼來回一趟還不到一個時辰,但消息卻早已經傳遍了整個臺省。人總是愛八卦,許多人得訊之後便忙不迭趕來看熱鬧,裡三層外三層的看客們圍觀,這不免讓李潼感覺加倍的羞澀。

但衆目睽睽之下卻不敢失禮,只能更加起勁的蹈舞,這一跳就跳了大半刻鐘。停下來的時候,李潼已經是大汗淋漓,旁側則有鸞臺吏員體貼的送上冷飲、汗巾。

這時候,鸞臺官署外聚集的人更多了,這不免讓李潼腹誹連連,國家養你們這羣人正事不幹,就是爲了在這裡圍觀美男子跳舞?

不過也怪不得這些人好奇,饒是眼界高如李潼、覺得三品以下都不叫官兒,這會兒對他奶奶雷厲風行的大手筆都感覺有些吃不消。

正五品的尚輦奉御,對他而言都已經是一個難得的殊榮。可是仍然沒想到,他這裡連皇城都還沒走出去,就已經又加了一級,直接成了正四品小九卿的光祿寺少卿,這升官速度,實在是太刺激了!

李潼並不清楚這一次升官究竟是他奶奶計劃之中,還是在聽到國丈劉延景爲難自家孫子後臨時起意。但見到身旁一臉和煦笑容的邢文偉,真想問上一句,你到底有啥好笑的?

堂堂四品官的任命啊,被你們搞得這麼不莊重,玩笑一樣,要不是我舞藝出衆兼顏值動人才滿足了大衆看熱鬧的興致,場面該有多尷尬、你自己體會!

當然這一點腹誹也只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他這個升官速度雖然很誇張,一日之間白身解褐、躍居四品,但跟武家那幾個老舔狗相比,也算不上什麼。

他這個司膳少卿也只是從車庫挪到了廚房,除了品秩好看之外,職權同樣還是很寒酸。武家那一羣舔狗早已經是宰相、尚書、南北衙禁軍大將,軍政兩把大抓,遠不是現在的他能比的。

周遭圍觀者太多,也讓李潼大感吃不消。他也不想再遇上劉延景當面譏諷那種尷尬事情,領取敕書之後便徑直離開了鸞臺,擔心繼續留下來,還會有什麼妖事發生。

行出皇城這一路,李潼身後不少尾隨者,他也是第一次感覺到皇城內人是真的多,幾乎一步三頓,到處都是迎上來跟他打招呼的官員。

不過幸在沒有再出現劉延景那樣的人,李潼倒不是慶幸自己免於尷尬,而是有些擔心會連累到別人。無論他這一次加官跟劉延景當面懟他有沒有直接關係,他奶奶的態度已經是表現得一場明顯。

打狗還要看主人,老子現在已經是我奶奶的親親小奶狗,誰要惹了我,當心你的小命!

當然心裡生出這些念頭的時候,李潼心裡是半點自豪都沒有,只有一種被架在爐子上的窘迫。

現在這種形勢,他就是他奶奶丟出來惹仇恨的小玩意兒,別人惹了他而獲刑,人們也只會敬畏神皇威重,但遭殃之後一定要將仇恨投注在李潼身上:如果不是你這個李家小敗類丟人現眼,我們就不會氣得罵你,就不會得罪神皇,歸根到底,李家江山丟了,全怨你、全怨你!

不過拋開這些太敏感的危機感,李潼也不得不承認,坐着火箭往上衝真他媽的爽!唯一一點遺憾,就是想擺譜沒擺出來,這些廷臣們或冷眼、或恭維,都是不太適合的耍威風的對象。

他倒是想往武家子們面前溜達溜達,比如武三思那個一直看他不順眼的吊死鬼:你再瞪眼啊!你眼珠子瞪出來,老子也是四品官了,明天就頂了你夏官尚書的位子!

可惜的是,往常出入皇宮,走哪都能見到的武家子今天倒是異常的低調,李潼一路行出端門,擾民諸多,居然就沒有看到一個武家子出現,不知道是不是背地裡在憋什麼大招。

不過就算是武家人憋大招,李潼最近這段時間也不會太擔心。現在的他基本上已經跟他奶奶利益一致,某些方面能夠發揮出的作用更是無可取代,武家人真要罔顧大局、向他呲牙,老子奶牙不換、都能咬殘你們家幾條老狗!

就算你們避着我,我也有辦法收拾你們,老子現在管伙房的,你們以後在禁中別想再吃一頓可口飯菜!天天來我家蹭吃蹭喝,不要臉!

心裡發了一通狠,李潼終於行出了端門,跨過天津橋後,一路拱從的禁衛將士告辭離開皇城,而王府諸衆包括二兄李守禮早已經等候在這裡。

“恭喜大王,恭喜大王!”

王府諸官佐仗身們可以說是齊齊出動,眼見李潼行下天津橋,登時便一股腦涌上來,連連拱手道賀,笑逐顏開,絲毫不顧及周遭行人的觀望視線。

“若非諸位良佐襄輔,小王敢有一二事蹟能誇?天街莊重,不宜敘情,歸府之後設席歡慶,共謝皇恩!”

被府佐們團團包圍,李潼心情也變得輕鬆許多,笑着環揖迴應衆人的禮賀。

衆人聞言後又是齊齊道好,簇擁着李潼登上王府車駕,之後便鬧哄哄的一路沿天街向南。

車行一段距離,便抵達了積德坊的東坊門,李潼心中一動,擡手示意隊伍停止下來,他則打起車簾,由車窗向外望去。

此刻積德坊坊門大開,因是神都畿內貴坊,並沒有太多閒雜人等出入,一眼便可以望到坊街上的情形。

此時的坊街中,甲士林立,一座直衝坊街的宅邸門前人員尤多。男男女女許多人衣衫狼狽的被從宅邸中驅趕出來,蓬頭垢面、神情慘淡之外,有的人身上衣衫還塗抹着明顯的血污,胥吏們呼喝驅趕聲甚至在坊外天街上都清晰可聞。

“怎麼樣?要不要入坊去看一看?我剛纔等你良久不出,已經入坊去看了好一會兒,這是司農寺在抓捕丘氏罪衆入刑獄,來年我家官奴或許就有丘家子女入事。哈哈,惡賊終有今日啊!”

同在車上的李守禮擡臂攬住李潼肩膀,言語之中滿是快意,繼而又有幾分不滿道:“巽奴你與阿兄去做這種大事,卻獨把我留在家中,實在可惱!難道我不是阿耶兒子?這一次快意得報大仇就算了,以後你們再有大事遺我,可不要怪我翻臉!”

“我也不知事情會進展的這麼快速、順利。往後只盼望家門和美,親徒安養,又有什麼大事要謀劃。”

李潼嘆息一聲,擺擺手說道:“看就不必看了,刑人無非一種悽慘。這些丘氏徒衆分享丘神勣啖割血肉多年,倒也稱不上無辜。但首惡即除,也就無謂再遺人情恩怨,走罷。”

說話間,他擡手敲了敲車板,示意繼續前行。

一衆人穿行小半座神都城,當返回履信坊的時候,又見坊正田大生組織一批坊丁坊民於坊門外列隊歡迎。還有合宮縣丞蕭至忠也站在人羣最前方,眼見到少王步下車駕,便趨行上前,拱手過頂並大聲道:“恭喜大王聖眷垂降,高登朝班!”

“多謝,多謝!多謝府君,多謝諸位鄉義。府中簡備薄食,請諸位歡賀!”

李潼擡臂環揖,示意劉幽求等府佐上前代爲招呼這些前來祝賀的人衆,自己則告罪一聲,先歸邸中去拜望嫡母房氏,併入家廟祭告亡父李賢。

一番忙碌之後,時間已經到了傍晚,李潼仍然沒有精力移步王府宴賀,因爲按照慣例,他除授新職需要先呈謝表讓位,往來幾次之後纔會正式履職。

早在李潼歸府之前,已經有府佐代擬謝表,但是他們所擬乃是代謝尚輦奉御的,然後便匆匆出門迎接少王。卻沒想等趕到天津橋的時候,少王官職又變成了司膳少卿,原本的謝表自然不能再用,只能原封帶回,這也真是幸福的煩惱。

眼下府佐們都還忙於接待來賀的賓客,分身乏術,李潼索性自己提筆寫了一份謝表,然後趁着距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讓府員趕緊送往皇城有司。

可是李潼仍然沒有想到,當府員返回的時候,同行還有中使。中使入門之後便大禮而拜,並語調熱切道:“恭喜大王,恭喜大王!神皇陛下又有恩授,大王新除麟臺員外少卿,卑職先行走告,敕書暫存鸞臺,請大王明日隨朝班入署領敕!”

0180 豈能笑罵由人0119 伴遊金吾衛0649 殺伐痛快,直擒土王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405 都水使者,畿內藏丁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514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0121 徐敬真引誣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003 前途堪憂0324 寶藏仍未枯竭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238 洗劫武攸宜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264 色是殺人刀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069 大麴《萬象》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087 蓮生獻經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071 音聲細題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163 加官加封0399 行驛命案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045 宮變內應鐘紹京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307 南望老人星0267 命裡無時直須搶0123 兵事再興0099 宰相危矣0929 忠勤王命,嫉惡如仇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095 東宮舊人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093 被甲登殿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814 休戈遼東,整軍備戰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080 豬狗之才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864 老少互娛,其樂融融0067 協律頌今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238 洗劫武攸宜0053 誤我少王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888 一藤之瓜,優劣分明0120 諸用仰於國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159 皇孫李寶雨0457 手中有劍,可斬兇惡0371 爲王先驅0932 土渾難王,噶爾請藩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0415 慎之慎之,勿負乃祖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642 緣起微末,緣了白首0081 少王險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