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4 一窩小雞崽兒

李潼淺睡中被驚醒,頭腦昏昏沉沉,睜眼便見一張滿是汗漬的大臉盤子湊在自己頭頂,下意識擡腿飛踹。

“好小子,竟敢暗算阿兄!這次不算,你來,咱們就比一比角抵!你要是贏了,往後我就是你阿弟!”

李守禮猝不及防,被這一腳踹得滾下牀去,只是這一通打滾,頓時便在新鋪的地席上留下一串的污漬。

這小子一身的風塵汗水,全都磨蹭到了席面上去。他並不覺得尷尬,跳腳躍起來,靴底下更是泥沙飛揚。

李潼這會兒纔算清醒過來,看到這一幕只覺得腦殼疼,他雖然沒有什麼潔癖,但見到佈置嶄新的房間被這泥猴子糟蹋成這個樣子,對這小子身世可憐蕩然無存,只覺得他要是武則天,肯定也要天天抽打!

李守禮並不知李潼心底想法,他挑釁幾句見李潼沒了反應,只是直勾勾瞪着他,也覺得沒了意思,盤膝坐在了地上,靴底爛泥直接抹在了褲腿上也不在乎,看樣子大概率是淌着泥汪跑過來的。

“哈哈,阿兄知你大病新愈,不會欺你,等你養好了身體纔來較量!”

李守禮很顯然還沒進入被幽禁的狀態,可見這神經也算粗大,須知他們一家自李賢死後便被押回,到如今已經過去了三年多,仍然一副無憂無慮的樣子。

他嬉笑着湊上前來,拉着李潼笑道:“剛纔我去娘娘舍中尋你卻被斥出,娘娘還囑我不要來尋你打聽。阿兄怎樣性子,巽奴你又不是不知,不知這內情原委,讓我怎麼睡得着覺?你放膽講來,要是惹怒娘娘,阿兄代你受笞!”

聽到這話,李潼不免猜測這小子日後被揍成人體晴雨表,除了酷吏逼害之外,大概房氏的家法懲戒也佔了很大比重。

他還做不到跟這血緣上的兄弟熟不拘禮的程度,但是看到對方將他臥室踩踏的污髒不堪,心裡也是按捺不住,張嘴道:“李紀子,你以後再敢衝進我臥室塗污,我是絕不會跟你多說一句話!”

李潼小字巽奴,紀子則是李守禮的小名,還有他們的長兄李光順則小字阿呆。這是李潼在初見家人時想起來的事情,本來還不知道這幾個小名之間有什麼關係,可是在淺睡片刻後思維有所清晰,突然意識到這三個小名都跟斗雞有關!

李光順小名取義呆若木雞,而訓出這隻呆雞的人叫做紀渻子。至於李潼的小名巽奴,巽羽爲雞。簡單而言,在他們老子李賢眼中,他們兄弟三個,兩個小雞仔兒,一個訓雞人。

唐人好勝愛鬥,鬥雞是一種上下風靡的娛樂活動。故太子李賢便是一個重度發燒友,愛到什麼程度?這麼說吧,因爲李賢愛鬥雞,可能間接影響唐詩黃金時代晚開啓幾十年!

初唐四子中的王勃,就是被李賢這一愛好連累遭貶。王勃少年成名,後被時封沛王的李賢召入府中任事,戲作《檄英王雞文》,英王就是武則天第三子李顯,由此觸怒高宗而將之貶黜趕走。王勃的這一檄文,大概可與初唐四子另一人駱賓王的《討武氏檄》並稱唐代兩大流量檄文。

李賢禍害了王勃不止,還將這一份惡趣味延續到了兒輩身上。

已經發生的事情,李潼無從更改,但唯一一點不忿,爲什麼他跟李光順都是雞而李守禮卻是訓雞的?

看這小子如此神經大條,讓他訓練,大概率會把兄弟們都帶進溝裡去,可見李賢之識人不明。在李潼看來,李光順的小名阿呆安排給李守禮纔算人如其名。

“阿、哈?敢這麼跟阿兄說話?你怕是已經忘了我的神拳剛猛!”

李守禮聽到這話,頓時又哼哼着躍起身來,揮舞着拳頭作恫嚇狀。

李潼眼皮一翻,說道:“你不是好奇我與娘娘說些什麼?那我就告訴你,前夜我生病離魂,被阿耶招引去,教我良多,阿耶並囑我紀子癡愚甚重,要我好好管教。阿耶的話,你聽是不聽?”

“我、我……你是騙人,我纔不會信!”

李守禮聽到這話後,愣了片刻,之後便揮手大喊起來。

李潼聞言倒是略有錯愕,他這番話可是唬住不少人,特別嫡母房氏更是信之不疑,沒想到李守禮這裡卻不靈。莫非這小子只是表面看起來粗枝大葉,其實內裡是大智若愚?

“除非你講出來,阿耶爲何喚我紀子!”

李守禮又梗着脖子叫嚷道。

媽的,誇早了!

若是剛纔以前,李潼還要想一想,這會兒剛剛想通便隨口道出。

李守禮聽完後,頓時一臉恍然大悟狀:“原來如此!怪不得阿兄喚作阿呆,要不是阿耶道你,誰能想到?”

李潼聽到這話後嘴角頓時一抽,除了你誰能想不到?究竟是有多不學無術,才能發出這種靈魂感慨?難怪此前房氏一臉慚愧說對他們兄弟乏於教養,現在看來,這一份慚愧也真的不是謙虛。

不過他這裡還沒有感慨完畢,李守禮已經悲容大盛,捂臉嚎哭起來:“阿耶、阿耶……爲什麼你肯見巽奴不願見我?我只是頑皮了些,不如阿兄恭順……小時你囑我要護住娘娘兄弟,我都記在心裡……”

他這一干嚎,李潼都被嚇了一跳,又聽到房門處腳步聲響起,似乎院舍中忙碌的宮婢也被驚動,連忙上前去捂住李守禮的嘴巴,低斥道:“不要再嚎哭,阿耶囑我之事,不可訴於外人!禁中廣有不善耳目,都要害我家人,你以後說什麼、做什麼,都得聽我來教,這是阿耶叮囑!”

“唔唔……我、我聽、聽你,我聽阿耶……”

李守禮支吾掙扎,只是在聽到這是阿耶所囑後,才順從的點點頭,擦擦眼眶下的淚花,又抽噎半晌,兩眼盯着李潼,視線中滿是追緬與懷念。可見這小子並非沒心沒肺,對於其父那真切的孺慕之情讓人可憐。

不過很快李潼便意識到,任何對於這小子的定論都不可言之過早。抽噎半晌後,李守禮欲言又止,但終究還是沒忍住,湊到李潼身畔低聲道:“巽奴你既見到阿耶,有沒有聽阿耶講起舊事?早前在巴中,阿耶答應送我兩具精鎧,他有沒有講起收藏在哪裡?”

李潼無語的拍拍這大寶貝兒的肩膀,心中感念他那亡父李賢真是有涵養,當時怎麼不一巴掌抽死這小子?長了個腦袋顯個兒高,難道就不想想他們老子是因爲什麼栽的嗎?咋那麼沒心沒肺,還送你兩具精鎧?

在充分認識到李守禮的本質後,李潼有些不甘心的說道:“阿耶叮囑,我不知你能遵從幾分,現在就試一試你。從今往後,你我小字更換,你就叫巽奴罷。”

他倒不是覺得紀子這個小名就好聽,只是單純的不想當被李守禮這個貨訓練的小雞仔兒。

李守禮聽到這話後,頓時低頭沉吟,過了好一會兒才一臉爲難道:“這可不行,小字是阿耶擬的,若是更換了,他哪會知道。今次他見了你,難保往後不會尋我,等到他來引魂,嘴裡喚着紀子、紀子,你又被喚去……”

啊呸!

童言無忌!

李潼真是服了這小子,擺手道:“算了算了,當我沒有說過。”

“我又不是聾子,你說的話,哪能聽不到!我、我也不是不聽阿耶叮囑,只是,你換一個吧。你讓我來翻舞,我能前翻、後翻,側翻也行!”

拒絕了這個要求,李守禮一臉羞赧,轉又將胸口拍得砰砰作響的保證。

李潼沒有什麼拿着雞毛耍猴的興趣,這會兒也睡意全無:“算了,以後吧。你真翻起來,我這居室還不知被你塗污成什麼樣子。”

說話間,他起身往房間外走去,李守禮見狀連忙也跟在後邊行出,居然還小心踮腳以免再添更多污痕,可見真將此前的保證記在了心裡。

庭院裡,鄭金仍在忙碌的指揮着宮婢們灑掃整理。李潼擺擺手,喚過廊下一名青裙環髻的宮婢,吩咐對方將居室打掃一番。

李守禮站在他身後一臉肅然道:“灑掃得潔淨一些,可不要留下污垢擾我三弟心煩!”聽那語氣,房間中的髒污完全與他無關。

正在這時候,東側小橋上又行來一人,正是他們的長兄李光順。看到李潼與李守禮並立廊下,李光順遠遠便頷首致意,並加快了腳步行來。

李賢遺有三子一女,其中長子李光順生於咸亨年間,即就是公元673年左右,李守禮與李潼則同年出生,都是在上元二年。李守禮出生於年初,李守義則出生於將近年中的五月,也正是前太子、孝敬皇帝李弘去世那一年,在李守義出生不久,李賢便成爲大唐新的太子。

當上太子之後,大概是精力被牽扯太多,一直沒有新的添丁。直到被廢幽禁之後,纔在長安邸中又有了一個小女兒。

算起來,李光順也只比李潼他們大了不到兩歲,但就李潼所見,這個長兄表現出來的沉靜知禮要比嗣王李守禮成熟得多。

孝敬皇帝李弘並無子息,李光順可以說是李治與武則天的長孫,雖然只是庶出,但何以表現的如此不被重視,非但不能繼嗣,甚至之後更被酷吏活活鞭笞至死?

排除早夭的李守義,李光順可以說是武周革命期間孫輩中唯一被虐殺者。至於李顯嫡子李重潤之死還在後,而且也算不上虐殺。可李光順卻是史籍確載,被鞭笞至死。

0120 諸用仰於國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294 門人遇襲0209 枝上桃李子0618 興亡繼絕,不足成事0963 妄論封禪,臨淄密謀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0069 大麴《萬象》0451 兒女長年,爲母赴死0589 不負王命,此行必果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817 聖人英明,不容邪祟0660 東域赤尊,和親唐王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327 南省氣象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778 爵人於朝,刑人於市0995 春夢錯發,徒恨孽血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163 加官加封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562 羣商捐用,馱馬鉅萬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0292 留財不留人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023 情新因意勝0270 兵入武氏邸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217 西京可守0036 身不由己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1007 釋奠禮成,齒胄爲繼0324 寶藏仍未枯竭0437 新授殿中監0161 宰相薦才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088 貌類乃父0121 徐敬真引誣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355 大河漕幫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279 飛錢承兌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257 羣伎色藝,計麻爲優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893 蓬戶蘭芷,馨香可愛0216 急流勇退0377 整頓府事,潁川忍讓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113 荒園生妖異0188 愛上一匹野馬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084 具位庸臣0542 乍聞故衣,姚崇震驚0829 千古義宦,再造之恩0332 安西告捷,臺省振奮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154 宰相入刑0264 色是殺人刀0242 蜀女有才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371 爲王先驅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