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從子昌嗣

“園裡安排幾名僚奴,侍奉之外,也把園池清理一番,我也沒讓禁中帶出的奴婢出入……”

鄭金講了一下她的安排,又嘆息道:“阿郎心善,那位唐家小娘子也實在可憐,但終究還是不好讓太多人知,免得楊家上門糾纏。”

“且先這樣罷,阿姨有閒也去跟她聊一聊,這位小娘子身手靈活、水性精熟,也不是逆來順受的性子。阿姨用心撫慰,讓她溫順安分一些。”

那個唐家小娘子自陳被水柵和晝夜巡邏不斷的金吾衛堵在了西園,讓李潼確定他來到的這個世界好歹還是低武位面,但少女那快捷的遁逃速度和水中游魚一般的靈活,也是讓他印象深刻。

他是擔心這小娘子或是自仗身手而不安於室,暴露了蹤跡被楊家察覺。雖然他心裡不怎麼忌憚楊執柔,但也不想在如今這時刻將人際關係搞得太複雜。

眼下的他,主要精力當然還是放在應付並伺機解決丘神勣這一麻煩,別的事情暫時都要放在一邊。

這件事暫時就這麼安排,交代鄭金之後,李潼也不再特意去西園探望那小姑娘。畢竟他肯給對方提供保護,主要還是對其祖父唐休璟興趣更大,真男人誰會愛妹子。

第二天一早,李潼便又往王府去,這裡還有一大窩的男人等着他培養感情,深入攻略呢。

王府本身沒有太多事務,李潼來到的時候,便見一羣人坐在中堂,一個個眼巴巴望着同樣坐在席中的李仙宗,甚至就連李守禮都不例外。

這位少師丰神俊朗,但卻並無簡傲,待人接物溫和有禮,兼又學識淵博,天文地理都有涉獵,來到府中不久便獲得了王府上下的好感欽慕。

對於這個新任長史,李潼也是非常滿意。他們三王暫時是很難給時流人衆提供實際的名利機會,增加文化上的號召力也是擴大影響的一種方式,他自己還要有太多陰謀算計要操心,不能天天蹲在王府裡搞文抄,正需要這樣一位核心人物來加強凝聚力。

他也入席閒聊幾句,待到府吏通報說派往府外的國官大農馮昌嗣已經返回等待召見,他便起身離開,另往偏廳去。

眼見大王離開,劉幽求也連忙起身跟上。經過此前一番敲打,劉幽求已經很能進入狀態,原本那種進士出身的自視甚高已經大大收斂,算是擺正了自己的位置。

“李少師入府,府中訪客漸多。昨日宴後,又有許多拜帖投入求謁,請問大王是否要循常接待?”

劉幽求跟在少王身後,小心請示道。

李潼接過訪客名單掃一眼便又遞回去:“若爲李少師來,請少師自度。若爲自薦求用,長史等考覈擇錄,關鍵是要身世清白,品格可判,不要納垢府中。”

講到這裡,他又掃了中堂一眼,說道:“府中三長史,李少師方外清客,張長史世務浸淺,出入禮賓,擇善聯誼,還要仰仗劉長史勞心。諸如誇言標異、屈志忿聲、孤僻狹隘之類,還是不可設席常待。”

“卑職明白,清貴之地,不納厭聲,一定謹慎擇客,不亂典雅。”

心態擺正後,劉幽求進步很明顯,已經漸漸能夠把握少王言中意味。

李潼對此也很滿意,對劉幽求點點頭表示滿意。

他們兄弟還沒任職入仕,王府是主要對外聯絡的場所,日常往來何人也需要慎重選擇,或文學、或方外,但還是要區別排除憤世嫉俗、妄議讖緯者。

劉幽求很有潛力可挖,他打算再帶一帶便把這方面的事情逐步交給其人打理。人事磨練純熟起來,也能派上更大用場。

偏廳廊下,正有一名青袍、襆頭的年輕人站立等候,眼見少王行來便趨行上前叉手見禮:“卑職見過大王,昨日出城巡視田邑,歸城時坊門已避,便暫住外坊……”

“入廳詳說。”

李潼對年輕人招招手,當先步入廳中,年輕人便也連忙跟隨上去。

“家事繁忙,卻少人力驅用,田邑諸事,有勞昌嗣了。”

看到年輕人恭立席前,李潼擡手示意他入座答話。

這個年輕人名爲馮昌嗣,前兩天薛懷義推薦入府。彼此關係也打聽清楚,馮昌嗣乃是薛懷義的故親從子。薛懷義肯將自己的侄子推薦入王府任事,李潼意外之餘,也頗感欣喜,如此一來,彼此關係也算是更緊密一層。

而更讓他欣慰的,則是這個年輕人馮昌嗣居然不差。稱得上是一表人才,畢竟薛懷義本身也是皮囊俊朗。但更讓李潼感到高興的,還是這個年輕人性格,簡直看不出來是薛懷義的侄子。

其實只要薛懷義開口,他侄子究竟是個什麼貨色,李潼肯定也要收下來,當然肯定也要量才而用。

這個馮昌嗣並沒有他叔叔那種張揚外露,反而很有些踏實淳樸,入府幾日也不見他宣揚與薛懷義的親屬關係。更難得是能粗識文字並通曉算學,此前便打理白馬寺一些田邑併產業。

薛懷義邪路驟顯,這一生都很難再過正常人生活,給侄子取名“昌嗣”,可見也是寄望深重。將家門這個傳嗣希望推薦給李潼,想必也是在經過禁衛謀亂一事後充分意識到世道險惡,才作另外佈置。

如此做法,倒給李潼很大安慰。他與他奶奶不常見面,只能通過蛛絲馬跡去窺度心意,遠不如薛懷義那麼親近。薛懷義肯將侄子推薦到王府任事,可見在這個倖臣看來,武則天在主觀上是沒有迫害孫子的跡象。

當然,人在時局中,主觀意志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形勢脅迫,武則天也難避免。她要真能事無鉅細、將局勢完全控制在手,也不會發生禁衛蠱惑薛懷義作亂的事情。

正如李潼將唐休璟的孫女收養在西園,但如果後續真有太大的麻煩,他也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放棄包庇。

說到底,只是從容時一點施惠,但是否要堅持下去,還是要基於當下的利弊權衡。他奶奶對他們,應該也是這種態度。

馮昌嗣端坐在席,將田邑諸事稍作總結,然後又拿出一卷籍冊,恭敬的擺在李潼案上。

李潼展開籍卷,看到上面有關記錄,內容有些失於條理,田邑面積、莊戶屋舍、農具倉儲之類,紀錄的分散雜亂,字跡也遠談不上端莊。

但也能看得出,記錄者態度還是很端正的,除了文字記載之外,還有簡筆勾勒的圖畫,圖畫倒是很翔實具體,就連田莊內外所植槐柳樹木都標註得很清楚。

“府下永業並賜田,合在兩百七十頃,旱田、坡田一百二十頃、桑田、果園六十四頃、水田……”

馮昌嗣繼續陳述,手中雖然沒有籍卷,但卻言之極細,可見是將這些數據都牢記心裡。

李潼坐在席中,提筆將馮昌嗣所言數據又在紙面上覆寫一遍,等到馮昌嗣講完,他吹乾紙卷墨跡,擺手對馮昌嗣說道:“入前來看,是否有錯?”

馮昌嗣小步上前,垂首便見紙面上是縱橫勾勒的一張圖表,橫列一欄是田數、農戶、碓碾、桑木、果株、禽畜等等田事有關的種類項目,豎列一欄則就是各個田莊的名稱。

如此羅列之下,各個田莊所有資源的數量便清晰直白,一目瞭然。

“薛師引你爲用,我將田事付之,也見你勤懇任勞,自然信得過昌嗣。”

李潼將那表格推在一邊,又對一臉羞愧之色的馮昌嗣說道:“人間諸事,各存機巧。人力畢竟有窮,但世事無窮,誠心但卻拙用,無補於事。但若能巧力妙施,則事半功倍。”

“卑職愚鈍,辜負大王信用……”

馮昌嗣頭顱垂得更低,神情不乏悲慼:“卑職不堪任用,但請求大王寬容收留。阿母知我入事王府,晝夜都有歡樂、道是家門終於……卑職雖然無才,但有拙力,請大王不要驅逐……”

說話間,他便跪叩請罪哀求。

李潼見狀,心中又是一嘆。依照薛懷義如今聲勢,要給侄子謀求一個出身那真是再簡單不過,但這個馮昌嗣對一份王府卑職都如此看重,可見世俗的道德觀對人行爲的深刻影響。

單憑這一點,李潼便可不計較其人才能淺拙,加以栽培。

憑心而論,他如果有薛懷義那樣一個叔叔,還真不至於向別人下跪乞求一個卑職,道不道德,先風光了再說。可見單從個人節操方面,薛懷義這個侄子都勝他良多。

“人非生而知之,否則何必教育。昌嗣你或是才淺,但風骨難得。即便不論人情,我也喜你這一份質樸。你或是不喜道德之外的富貴竊取,但人該擡眼往上,這總是沒錯的。府中有學官,案授諸技,或文章或百藝,誠心用學,兼顧庶事。未來才器養成,器度之內自可富貴安享。”

李潼擡手拉起馮昌嗣,不乏語重心長道:“但如果你自己沒有鞭策上進,又孤僻避嫌、強求心安,口厭身享,難免讓人薄視。須知我肯用你府中,敦促上進,也是因爲人情兼顧啊。盼你能勤學勤勞,自憑才器受人雅重。若真有那一天,你的前途更有可望。”

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223 軟飯香糯0308 吾皇萬萬歲0164 官拜尚輦奉御0329 巽郎警聲,各宜自省0925 英主名臣,相見兩歡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319 巽郎才壯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269 西京此夜驚魂0626 遊弈交鋒,不死不休1033 當戶窮吠,於事何益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446 白刃不相饒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014 一窩小雞崽兒0800 西歸祭祖,開元啓新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975 寶劍鋒芒,以血爲祭0359 幷州大都督0156 武氏羣英會0220 如意元年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193 太平托子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057 命途何艱難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247 血脈的力量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716 義無親疏,有感而發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013 王的起居日常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284 禍水東引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457 強卒入坊,魏王伏誅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憂0225 無兒還有孫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675 東域雞肋,大軍難通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863 聞香識色,樂奴而已0739 廬陵不動,潼關慎出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371 爲王先驅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223 軟飯香糯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032 君子滿朝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030 百騎軍士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207 李氏名駒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623 賊王狡猾,反覆無常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215 優才如此,孰能不愛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180 豈能笑罵由人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072 天賦異稟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018 跋扈宗王0341 遊戲鞠場,羣衆趨望0983 暗潮涌動,禍福自度0834 科舉糊名,公平任選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230 過平康款轡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046 京華遊仙窟0170 神都世情(鼠年吉祥!)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